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农技推广体系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中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同时新形势下面对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出现了一些不适应,如何走出困境、重塑辉煌成为当前农技推广体系必须面对的问题。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不会仅仅通过机构增减与职能的调整就能迎刃而解,而提高服务水平才是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山区县、乡农技推广机构是长期服务于“三农”的基层农技推广组织,过去和现在都为我国的粮油这一基础产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农技推广体系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其职能和作用的发挥。作者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推动力,如何将农业科技转化为能够被普通农民接受的现实生产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勉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提出改进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体系。我国承担农技推广工作主体的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却发展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为了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通过调查表明,农户强烈需求先进农业技术,这为重新重视发展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提供了现实依据。在对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市场化运营做了可行性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发展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路径,即政府主导型农技推广体系的构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市场化运营;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主导的农技推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凉山民族地区农技推广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要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农技推广体系,必须努力提高农民与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实施优惠政策,努力充实民族地区农技推广队伍,建立农技推广组织的良性运行机制,依法加强农技推广投入,奠定民族地区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后劲,不断改革和优化农技推广方法,坚持典型引路,积极发展“公司 农户”的推广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截止到1998年下半年,河北省县级农技推广人员中,中青年是主力军,男女比例接近于1∶1,大多数农技推广人员对本职工作任劳任怨,农业技术指导仍以无偿服务为主,在有些技术推广时女性工作能力并不比男性差,农技推广内容日趋综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合理;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农技推广体系整体状况堪忧;进修学习条件限制了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的提高;年龄高和职称高的人员有脱离生产的倾向。应加大农技推广资金的投入力度和调控力度;健全和完善机制,推动农技推广向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增强农技推广力量;进一步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朱福礼 《遵义科技》2005,33(1):32-34
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是国家在基层的农技推广体系,它直接面向农民、农村和农业,从事最基层的农技推广工作。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对基层农技干部的业务技能、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现状,探索加强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机制,结合县、乡事业单位人事体制改革,特对我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全县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建议,供有关部门和领导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在农业园区建立大学农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平台的视角,以南京农业大学和灌云县合作在农业园区建立专家工作站为例,实施江苏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研究和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技推广服务的新模式、新体系.提出了以面向产业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在园区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技创新与推广的综合平台,与现有“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互为支撑和补充,加强校县合作推广体系和机制研究,并为教育部实施“2011计划”和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南郑县区域农技站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和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改造传统农业的视角,通过对技术进步经济内涵的分析,解读了多元化推广体系中各主体的动机问题。并依据内生外部性理论,分析了我国农技推广多元化参与体系优化的可能性。家庭农场、生产大户、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打破了技术推广体系的原有格局,市场机制丰富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农技推广不应仅仅局限于自身体系的建设,战略调整存在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11.
构建校地结合的农技推广模式是发挥农业高校科技和人才优势、增强农业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它对推进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校地结合的农技推广模式存在推广内容单一、推广方式松散、推广主体被动、推广平台缺乏以及功能集成不够,评价体系不合理、运行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和不足。构建校地结合的农技推广模式,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组织、管理和引导的多重功能,建立旨在提高科研人员农技推广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同时,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地方之间建立协同机制,促进协同创新,推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基层农技体制体制改革问题,从对改革的本义、农技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和对国家关法律政策的理解,提出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即不能搞“脱钩”、“断奶”也不是简单的机构、人员、经费增减的观点、以及改革创新层农技推广体制管理、人事管理、经费投入和推广运行机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我市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认真贯彻党的科技路线、政策、实施科技兴榆战略,农技推广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推广体系逐步健全,队伍不断壮大,据统计截止2006年,全市拥有市级推广机构7个、县级推广机构65个,乡镇推广机构287个,共有在职职工2895人,村级专职农技员2153人,科技示范户197200户,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广大农技人员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颖  吴红艳  姚远 《黑河科技》2003,(4):142-143
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农村全面奔小康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推进科技兴农的重要措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农技推广的主体,是农民和基层干部了解农业新技术的主要渠道,是各级农业部门的工作基础,是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重要载体。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作为农业大市的黑河市如何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如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技推广工作任重道远,必须进一步加强、改革、发展和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才能为科技兴农提供组织保证,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技术支撑。1…  相似文献   

15.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发展对全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省6000多万人的小康离不开4千万农民的小康.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推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已成为农业生产与农业科技结合的主要载体.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供销社改革,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明确了目标.因此,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去年春,洪泽县岔河镇开始进行科技指导包村包户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技推广机制创新,全镇农技人员纷纷走出办公室,进村入户,培训农民、推广农技、服务新农村,农技推广工作充满了蓬勃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一成功经验引起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注,国家农业部因此将岔河镇列为全国农技推广运行机制研究样本点,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大会上,推广了岔河镇创新农技推广机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贫困山区农技推广工作进行的调查,对这一地区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提高认识,增加投入,树立市场意识,增加自身积累能力,提高素质,适应市场变化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邢杰 《科技园地》2004,(1):22-23
经过多年建设,我盟农技推广体系无论从规模、层次还是工作人员的配备上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目前,我盟有盟级农技推广机构五个(按农业部最新基层种植业推广体系所包括的单位确定),即乌盟农技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多种经营站和种子公司。五站拥有技术干部137名,其中高级农艺师29名,农艺师44名,专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临沧市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技推广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结合会理县实际,分析了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员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生活、工作环境差等。并提出加强乡村服务站建设,扩大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作用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