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讨酸性和碱性预孵育处理,对应用肌球蛋白ATP酶法进行梭内肌纤维分型的影响。采用肌球蛋白ATP酶法。PH4.3和PH4.6预孵育液孵育后,梭内肌纤维中的核袋纤维染色呈阳性,核链纤维染色相对较浅;PH9.4预孵育后,核袋与核链纤维均呈阳性或强阳性;PH10.4预孵育后,核袋1纤维呈阴性,核袋2纤维呈阳性,核链纤维呈强阳性。结论是:用mATP酶法研究梭内肌纤维的分型时,预孵育液的PH值对分型结果有显著影响,应当说明并严格把握预孵育液的PH值。  相似文献   

2.
用立体定位技术,对72只中华大蟾蜍圆核进行阳极电解烧灼损毁,找出圆核三度空间座标,并通电损毁,电流150μA,电压100V,持续时间8s,再采用冰冻切片、亚甲基蓝梁色法将标本制片观察,结果表明:损毁部位准确,损毁直径为0.05mm。用Golgi-Cox浸染法观察中华大蟾蜍圆核神经元细胞形态,发现神经元体有梨形、梭形和星形等3种,其中以梭形为主。神经元体直径在3-10μm不等,以6μm者为多,此外,  相似文献   

3.
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广泛分布于人类及其他生物体内,是人类口腔常驻菌。在以往的研究中,常参与牙周炎、根尖周炎、牙髓炎、口腔鳞癌等口腔疾病的发生,同时与脑脓肿、脑膜炎、心内膜炎、肝脓肿、化脓性关节炎等口腔外的多种感染性疾病相关。而近年来的研究报道显示,F.nucleatum频繁在消化道中异位定植,致使其与食管癌、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等多种疾病相关,尤其促进了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生,但其具体的致癌机制还亟待阐明。现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已知的重要研究进行总结,以及根据其近年研究趋势,主要围绕其在消化道中的致病作用、防治策略作一概述,为未来深入探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从60份临床标本中行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40份标本分离到厌氧菌,阳性率为67%,其中,牙周病的临床标本厌氧菌的检出率高达100%,阑尾脓肿和腹膜炎标本为935,胆道标本为585,一般都是与兼菌混合感染。在腹部外科临床标本中,与致病有关的主要厌氧菌弱拟杆菌(285)、消化链球菌属(205)和梭菌属(19%)。与口腔牙周炎致病有关的厌氧菌 具核梭杆菌(23%)、产黑色素拟杆菌(175)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20%)。从60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到219株厌氧菌,其中拟杆菌属占42%,消化链球菌属占165,梭菌属占16%,梭杆菌属占11%。厌氧菌鉴定中使用了敏感且简便的微量生化分析法。对厌摒力的代谢产物使用 子色谱和气液相色谱分析。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离子色谱法()IC)操作`简单基线稳定,能直接注射水培养物,可以推荐到临床检验中去,用以厌氧菌感染症的快速推测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肉苁蓉为细胞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即形成细胞壁.具珠孔端胚乳吸器.种子成熟后由3~5层胚乳细胞包围着胚.合子横分裂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顶细胞纵分裂形成二分体和四分体,以后向各个方向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基细胞多次横分裂形成由一纵列细胞组成的胚柄.其胚胎发生属柳叶菜型.成熟种子中,胚仍然处于球形胚阶段.  相似文献   

6.
革苞菊成熟胚囊为蓼型。受精前,一个助细胞退化,两极核融合为次生核,卵具明显极性。花粉管从胚珠的珠孔处穿过一个助细胞进入胚囊,释放内容物后,残留一段时间即消失。进入胚囊的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其融合过程为有丝分裂前配子配合型。另一个精子与次生核融合后,形成初生胚乳核。细胞型胚乳,胚胎发现为紫菀型。胚柄不发达,具胚柄吸器。  相似文献   

7.
锁阳(C.songaricumRupr.)的胚乳为细胞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即形成细胞壁.种子成熟后,胚乳多层,壁内突的胚乳细胞在中心围绕着胚.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形成珠孔端基细胞和合点端顶细胞;基细胞具液泡,顶细胞纵裂二次,分别形成二分体和四分体,以后进行各方向分裂形成球形原胚,基细胞参与胚体形成球形原胚,基细胞参与胚体形成,成熟种子中胚为球形原胚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阳离子聚合物转染试剂(梭华-Sofast) 转染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NA延滞实验研究新一代阳离子聚合物梭华 Sofast转染试剂与DNA的结合能力,以不同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β 半乳糖苷酶基因和荧光素酶基因),分析比较梭华 Sofast与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和阳离子聚合物JetPEI、Superfect转染HEK293细胞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研究梭华 Sofast转染试剂转染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梭华 Sofast与DNA有很强的结合能力;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告基因,梭华 Sofast转染率最高,约60%左右,而且在单个细胞中表达的GFP量多;转染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当梭华 Sofast与DNA质量比为16时,转染率最高,高于109RLU/mg蛋白,分别是JetPEI,Superfect和Lipofectamine2000转染细胞最高活性的1.6,2.3和5倍;梭华 Sofast转染β 半乳糖苷酶的染色结果显示95%以上的阳性细胞转染率;比较基因转染效率最高时的细胞毒性,在最佳转染剂量时,几种试剂的细胞存活率均在83%以上,而梭华 Sofast为94.23%.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转染试剂对HUV EC细胞的转染效果均不理想情况下,梭华 Sofast仍具一定的转染效率,阳性细胞约占20%.研究结果表明梭华 Sofast是一种高转染效率,低细胞毒性的转染试剂.  相似文献   

9.
分别对青岛、浙江、上海和厦门四地的三角褐指藻藻种类及单个细胞克隆后多个藻株的形态及其变异现象进行了比较研究。青岛、上海藻种短期培养后,培养液细胞基本由梭形细胞组成;浙江和厦门藻种则基本由三出放射形细胞组成。正常培养液中卵形细胞比例均在0.1%以下。特定条件下,梭形和三出放射形细胞均能产生卵形细胞,卵形细胞也能发育成梭形或三出放射形细胞;三出放射形细胞可能经“突变”或“定向变异”转变成梭形细胞,而梭形细胞培养液中没有出现三出放射形细胞。培养液比重、温度及光照条件的改变短期内对细胞形态类型的转变没有明显影响;淡水和低温(4℃-8℃)的长期胁迫能使梭形和三出放射形藻株发生高比例的卵形细胞。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光镜、电镜和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了有效高活性根癌农杆菌转化谷子培养细胞早期的细胞生物学过程。经复合人工信号物质和天然复合敏感抽提物处理的农杆菌可向不敏感的谷子细胞表面移动、聚集并附着,在靠近谷子细胞一极,菌体形成颗粒状内含物,并表现为多型态,在 ̄3H—TdR放射性标记的高活性农杆菌与谷子细胞的共培养过程中,可依次在谷子细胞的细胞质周缘、核内及核仁区域观察到T-DNA银颗粒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从河道滞水和淤泥中分离出的光合细菌的纯培养物,根据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等鉴定为荚硫菌属(Thicapsa)的桃红荚硫菌(Thiocapst Toseopersicina)。该菌株可氧化H2S生成硫粒贮存于细胞内,能够利用多种小分子有机酸,具有在光照厌氧和黑暗好匀可生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1(IL-1)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是体内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中心介质,而且它也作为神经递质或生长因子参与了机体多个系统的病理生理活动,其生物学作用非常广泛.近年来,随着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研究的日益深入,IL-1在各系统中的作用与机制也得到了相应的证实,并为一些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有力依据.文章针对IL-1作为脑源性白介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功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传染病模型     
传染病常在世界各地流行,建立传染病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变化规律,防止其蔓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传染病在传播期间其地区总人数不变时已建立了很好的数学模型.文章对其用微积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在该基础上进行了修正,建立了传染病传播期间其地区总人数变化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摘要: 单克隆抗体是应用聚乙二醇等融合剂将骨髓瘤细胞和经某种抗原诱导产生的特异性 B 淋巴细胞在体外进行细胞融合,产生能连续传代、稳定分泌特异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随着单克隆抗体的广泛应用,其在动物疫病抗原表位和变异研究、感染机制研究、诊断检测和疫病治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腐败梭菌是专性厌氧菌,它可引起多种疾病,对畜禽养殖有较大危害.为了探讨有效控制该菌危害的方法,对国内外有关腐败梭菌病原学、致病机理、感染途径及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等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人参多糖对感染白念珠菌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人参多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感染白念珠菌小白鼠和实验对照组口服人参多糖21d。结果 人参多糖能提高白念珠菌小鼠存活率、平均存活天数、抑制肾内白念珠菌生长。结论 人参多糖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生物处理法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污水处理的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结合起来,从活性炭的内部结构以及生物降解有机物机理两方面对活性炭-生物处理法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活性炭表面的富集作用EY胞外酶的催化作用,能加快活性炭表面厌气层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延长微生物和难分解有机物的接触时间,从而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传染病常微模型三次系统解的非负性、整体解的存在唯一性,并利用Liapunov函数法和霍维茨准则等研究了非负平衡解的稳定性及渐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Anaerobic hydrocarbon biodegradation in deep subsurface oil reservoi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itken CM  Jones DM  Larter SR 《Nature》2004,431(7006):291-294
Biodegradation of crude oil in subsurface petroleum reservoirs is an important alteration process with major economic consequences. Aerobic degrad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at the surface is well documented and it has long been thought that the flow of oxygen- and nutrient-bearing meteoric waters into reservoirs was necessary for in-reservoir petroleum biodegradation. The occurrence of biodegraded oils in reservoirs where aerobic conditions are unlikely, together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several anaerobic microorganisms in oil fields and the discovery of anaerobic hydrocarbon biodegradation mechanisms, suggests that anaerobic degradation processes could also be responsible. The extent of anaerobic hydrocarbon degradation processes in the world's deep petroleum reservoirs, however, remains strongly contested. Moreover, no organism has yet been isolated that has been shown to degrade hydrocarbons under the conditions found in deep petroleum reservoirs. Here we report the isolation of metabolites indicative of anaerobic hydrocarbon degradation from a large fraction of 77 degraded oil samples from both marine and lacustrine sourc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volumetrically important Canadian tar sands. Our results therefore suggest that anaerobic hydrocarbon degradation is a common process in biodegraded subsurface oil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