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G-四链体DNA是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靶点,选择性识别并稳定G-四链体DNA的化合物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文章利用紫外可见吸收滴定,荧光滴定,CD光谱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熔点实验(FRET-melring)研究了三个基于邻菲罗啉的新型衍生物(A,B和C)与人端粒G-四链体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三个化合物通过末端堆积方式与G四链体DNA相互作用,结合常数(K)约为106 mol-1·L.当浓度为3 μmol·L-1时,化合物A,B和C分别使G四链体DNA熔点温度增加(△Tm)16.2,10.5和10.9℃.而且在10倍过量双螺旋DNA存在下均能选择性识别并稳定G-四链体结构.  相似文献   

2.
以邻羟基苯甲酸和间苯三酚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合成了1,3-二羟基咕吨酮,再经醚化、取代、季铵化反应得到化合物d,用IR、NMR、MS、元素分析等进行结构测定和表征,利用圆二色(CD)光谱和变温紫外-可见(UV-Vis)光谱研究了化合物d与G-四链体DNA的相互作用.CD光谱表明化合物d能诱导端粒DNA片段d[G3(T2AG3)3]形成反平行型的G-四链体结构;变温UV-Vis光谱显示化合物d使相应G-四链体DNA的Tm们值增加约6℃,表明化合物d同时起到稳定G-四链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DNA单链(PS2.M)在K~+存在下可被诱导形成G-四链体。文章利用圆二色谱(CD)以及核磁共振光谱(NMR)表征了G-四链体的形成,并通过荧光滴定光谱、紫外滴定光谱以及核磁共振光谱研究了盐酸药根碱与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加入G-四链体后,药根碱在530nm处的荧光明显增强;紫外吸收光谱表现出减色和红移现象,说明药根碱可能堆积到G-四链体的尾部或者插入到G-四链体尾部的两个G-四分体之间形成夹心结构。由等摩尔连续变化法算出药根碱和DNA的结合比为1∶1,利用Scatchard方程计算出二者的结合常数为3.12×10~6 L/mol、结合位点为0.98。实验表明:盐酸药根碱与G-四链体有很强的相互作用,药根碱可以稳定DNA的G-四链体结构,二者的作用模式可能为末端堆积。  相似文献   

4.
端粒在维持基因组稳定、癌症和衰老相关的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鸟嘌呤通过形成G-四分体平面堆积成G-四链体结构,DNA二级结构参与一些重要的生物调控过程。人们已经在生物体内发现G-四分体结构的存在,它们大量存在于基因的启动区域表明G-四链体可能参与调节基因表达。以G-四链体为新靶标设计能与G-四链体DNA相互作用的小分子,为开发抗癌药物提供了新途径。最近的许多研究证明金属配合物与G-四链体DNA具有有效的相互作用,有望开发成新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5.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Job plot、圆二色光谱、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显色反应以及FRET实验,研究了苯酚基双核钌配合物与c-myc G-四链体DNA(c-myc Pu27和c-myc Pu22)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配合物对c-myc Pu27和c-myc Pu22 DNA都有较强结合,键合常数分别为6.21 × 107 L/mol 和2.33×106 L/mol,键和模式为沟槽结合,键合物质的量比为2∶1;配合物在浓度为4 μmol/L(c-myc Pu27)、6 μmol/L(c-myc Pu22)时,可完全抑制PCR扩增产物生成,表明其能够诱导c-myc DNA形成G-四链体结构. 此外,配合物可使F27T和F22T的熔解温度分别升高13 ℃和12 ℃,且在双链DNA存在时F27T和F22T的熔解温度几乎没有变化,表明其对c-myc G-四链体DNA具有显著的稳定性及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基于RGO/Au NPs和G-四链体/Hemin的过氧化氢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用于过氧化氢的检测.利用循环伏安法、差示脉冲法和计时电流法对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RGO/Au NPs电沉积圈数以及G-四链体/Hemin孵育时间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传感器对过氧化氢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电流响应信号与过氧化氢的浓度在0.5μmol·L-1~0.1mmol·L-1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5μmol·L-1(S/N=3).该传感器稳定性好、抗干扰强,对细胞中过氧化氢释放量的实时监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选择植物朱顶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并且研究其体外细胞毒活性,旨在能发现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为朱顶红的进一步的开发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运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朱顶红干燥叶片中的化学成分.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朱顶红进行萃取粗分.采用MTT法检测朱顶红四部分提取物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对正丁醇部分浸膏利用多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结合1H-NMR、~(13)C-NMR、MS等光谱数据鉴定出了其中的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2S)-7,3'-二羟基-4'-甲氧基黄烷((2S)-7,3'-dihydroxy-4'-methoxy-flavan),(2S)-7-羟基-3',4'-二甲氧基黄烷((2S)-7-hydroxy-3″,4'-dimethoxy-flavan),这两个化合物为首次从朱顶红中分离得到.研究朱顶红四部分提取物对Hep G-2细胞活性影响发现,朱顶红四部分提取物对人肝癌Hep G-2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与剂量成正相关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以4-氟苯甲醛为起始原料,通过安息香缩合反应、氧化反应、亲核取代反应以及Debus-Radziszewski咪唑合成反应等步骤,合成得到了多芳基咪唑CPD.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其结构.紫外光谱实验和荧光光谱实验研究表明CPD对部分G-四链体具有一定的荧光识别作用,特别是可以识别c-myc G-四链体.单链DNA、双链DNA均不能使CPD的荧光产生增强,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CPD能堆积在G-四分体上,两条胺基侧链深入到G-四链体的负电性沟槽中,发生静电吸引作用,导致原有的分子构象发生变化,因而发射出荧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异硫氰酸异丁酯(isobutyl isothiocyanate)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其分子机制,该研究通过MTT实验检测化合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计算出IC50值为3.5 μg·mL-1;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0.437 μg·mL-1以上浓度的化合物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通过划痕实验检测发现0.875 μg·mL-1以上浓度的化合物能抑制细胞迁移;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异硫氰酸异丁酯的靶蛋白可能为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且HepG2细胞中MIF表达量高于低敏感株.免疫印迹实验也进一步发现化合物不仅能够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还能下调p53蛋白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异硫氰酸异丁酯可能通过靶向HepG2细胞中的MIF蛋白,影响MIF与其受体CD74相互作用,从而下调p53蛋白表达,阻滞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诱导细胞凋亡,对肝癌具有特异性的抑癌潜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国传统民族药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首次对化合物山奈酚7-O-6″-O-丙二酸单酰-D-吡喃葡萄糖苷(1)的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用MTT法测试6个单体成分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个化合物均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并且IC50值在22.6~91.5 μg/mL之间,在浓度大于100 μg/mL时也没有表现出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抑制作用.相比于黄酮类化合物1、2,苯丙酸类化合物3~6(IC50=22.6~44.3 μg/mL)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顺式苯丙酸类化合物5对HepG2和Hep3B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IC50值范围在22.6~28.2 μg/mL,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人面果中酮的抗糖尿病活性,筛选具有较强活性的化合物,采用MTT法检测了化合物对HepG2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建立了胰岛素抵抗模型(HepG2/IR),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了不同浓度化合物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面果中酮中化合物1、3、4(除化合物2、5)能够明显促进HepG2/IR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具有潜在的抗糖尿病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开发利用藏药资源,对藏木香进行体外抗肝癌活性评价,并对活性部位的细胞毒活性及初步抗肝癌机制进行研究.运用快速溶剂萃取法制备藏木香的各溶剂提取物,采用MTT法、细胞形态学观察、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免疫印迹等分析藏木香各提取物抗肝癌活性及活性部位抗肝癌机制.藏木香石油醚提取物(IR-Pe)对HepG2和Hep3B都有良好的抗肝癌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21.9 ± 2.3 μg·mL-1、27.6 ± 2.5 μg·mL-1,且对正常肝细胞L-02在100 μg·mL-1未显示出毒性.IR-Pe对HepG2和Hep3B两个肝癌细胞株皆显示出显著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显示IR-Pe明显的诱导肝癌细胞凋亡.IR-Pe明显地上调Bax和切割后的caspase-3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IR-Pe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肝癌活性,其通过调控线粒体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发挥抗肝癌活性,具有极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赤参水提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接种入96孔板,24 h后加入赤参水提物,MTT(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法,计算肝癌细胞生长存活率;Acridine orange/ethylene dibromide(AO/EB)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Bcl-2、Bax、p53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赤参水提物可剂量-时间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增殖;1.0 mg/mL赤参水提物处理HepG2细胞24 h后,细胞荧光染色出现了明显的凋亡细胞;赤参水提物处理HepG2细胞后,Bcl-2 mRNA表达量剂量依赖性地减少,而Bax和p53 mRNA表达量剂量依赖性地增加.  相似文献   

14.
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体外降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在体外对糖代谢的影响,采用与人肝细胞表型相似的HepG2细胞,检测24 h后培养液中葡萄糖消耗量,用MTT法监测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表明: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在中糖(11.1mmol/L)状态下可使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8-十六烷基小檗碱最为显著.MTT结果显示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对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8-烷基小檗碱同系物随着其烷基碳链的延长,其降糖效果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甲醛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遗传毒性效应,该实验以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分析不同浓度甲醛处理2 h后HepG2细胞DNA损伤效应.结果显示,低浓度(5,25μmol/L)甲醛处理后HepG2细胞尾部DNA百分率(tail DNA%)及彗星状拖尾(comet tail)尾长显著增加,并呈剂量-效应依赖性关系,说明低浓度甲醛具有致HepG2细胞DNA链断裂(DNA strand breakages)作用;而较高浓度(125,625μmol/L)甲醛处理后HepG2细胞尾部DNA百分率及彗星状拖尾尾长则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降低,提示较高浓度甲醛具有致HepG2细胞DNA-蛋白质交联物(DNA-protein cross-links,DPXs)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SM)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及Rho/ROCK 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MT)法检测不同浓度ASM(10、20、25、50 mg/mL)和10 μmol/L Y-27632 作用24、48、72 h后,对HepG2 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和细胞侵袭实验测定ASM 不同剂量组和10 μmol/L Y-27632 作用24 h 癌细胞侵袭运动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ASM 不同剂量组和10 μmol/L Y-27632 作用24 h 癌细胞RhoA、ROCK1、ROCK2 的表达。结果显示,ASM 对肝癌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表现为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10、20 mg/mL ASM 剂量组,ASM 药物作用24、48、72 h 后,HepG2 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抑制增加,而25、50 mg/mL 剂量组,ASM 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不明显;ASM 抑制瘤细胞侵袭运动能力,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SM 抑制肿瘤细胞伪足的生长,ASM 中高剂量组ROCK1、ROCK2 的表达明显降低,RhoA 表达无明显变化。由此推论,ASM 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和侵袭运动能力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ROCK酶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用微生物纸片法对抗氧化剂在生物环境中对单线态氧(~1O_2)的清除能力进行评价.测定了10个抗氧化剂的~1O_2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并从构效关系分析不同抗氧化剂~1O_2清除能力的不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作为抗氧化剂~1O_2清除能力的一种常规实验室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重组腺病毒Canstatin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及细胞转染后Canstatin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探讨Canstatin基因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不同感染复数(MOI=10、40、80)的腺病毒Ad-Canstatin-GFP感染HepG2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检测感染效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epG2细胞中Canstatin mRNA和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MOI为40时,72 h感染率可达到98.9%,HepG2细胞中Canstat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5)。HepG2细胞感染Ad-Canstatin腺病毒后生长增殖受到抑制(P0.05),且PC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Canstatin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有作用可能与影响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