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冠长尾雉是我国特产珍贵野生鸟类之一,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通过实地观察,本文对白冠长尾雄的求偶、产卵、鸟巢、孵卵、育雏等习性作了记录和分析,取得了真实数据。这对拯救和研究白冠长尾雉这个濒危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人工饲养和繁殖白冠长尾雉的科研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开始对妥打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1993年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目前白冠长尾雉的分布变狭窄且数量大为减少。核心区内已少有分布,部份转移到缓冲区。相反,白腹锦鸡Chrgsolophus amherstiae和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已从缓冲区逐渐转移至核心区,且数量呈上升趋势。调查中发现人为干扰是造成白冠长尾雉分布外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昆明市常见城市林鸟夜栖树景观因子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夜栖树的景观差异,对于营造鸟类栖息条件、人工招引鸟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对云南省昆明市12种鸟类栖息的189棵夜栖树的28个景观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通过前后两次主成分分析,发现黄臀鹎偏好选择西方近距离内有高大建筑物的树木夜栖;黑头金翅雀和麻雀偏好选择日照时间短、郁蔽度好、林地面积大的树木,其中黑头金翅雀所在区域的噪音大,而麻雀夜栖树所在区域的噪音小。作为城市中常见的鸟类,它们在选择夜栖树时对城市噪音和光有很大程度的适应。其余9种鸟类偏好选择西方没有高大的建筑物、郁蔽度相对较差、但日照时间长的树木夜栖(日照时间长有助于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夜间保温是昆明鸟类择树夜栖的主要选择因素)  相似文献   

4.
2007~2008年对妥打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计发现鸟类85种,隶属于12目34科.其中发现原来在核心区大量分布的白冠长尾雉现已消失,而白腹锦鸡和雉鸡则占领了核心区.本文对白冠长尾雉消失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卵壳样品进行了检测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卵壳的超微结构,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了卵壳中的化学元素.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卵壳的表面晶体层、栅栏锥体层和壳膜层的厚度分别为20.8,220.8和62.5μm,分别占卵壳总厚度的6.8%,72.6%和20.6%;栅栏层有很多蜂窝小孔,其直径为(0.32±0.08)μm(n=30);卵壳表面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气孔,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气体交换有关,气孔横断面呈细漏斗状,在其上半部有颗粒状填充物.同时比较了白冠长尾雉野生和笼养个体未孵化卵壳中21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发现在组成卵壳的化学元素中,野生白冠长尾雉的Ca,Mg,P,S的质量分数w>1 mg.g-1,其中Ca含量超过卵壳元素总含量的40%;Na,Si,S,K和Al次之,w=0.1~1mg.g-1;Fe,Zn,Pb,Mn,Cu,V,Ti元素的w=1~100μg.g-1;Ni,Cr,Co,Se,Cd的含量最低,w<1μg.g-1.与野生个体的卵壳相比,保护区人工饲养的白冠长尾雉的卵壳成分有显著差异,其中S,Cu,Fe,Al,Mn,Si,Sr,Se,Cr等元素野生个体与笼养个体相比,同种元素在不同个体上w的差异均达到20%以上.饲养个体对Fe,Mn,Si和Sr等4种元素摄入明显不足,而S,Cu,Al,Se,Cr等元素则显著偏高,这可能是造成董寨自然保护区白冠长尾雉卵受精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建议适当调整饲料中这些元素的配比,以保证饲养条件下白冠长尾雉拥有良好的营养供给,从而提高人工繁殖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冬季栖息地的特征,2006年11~12月和2007年1月,在陕西黄龙山采用样线法对褐马鸡冬季取食生境选择性做了研究.在选定的8条样线上一共测定了42个利用样方以及96个对照样方的19种生态因子.结果表明,褐马鸡冬季多偏向针叶林、阳坡和半阴半阳坡以及中下坡位.对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比较,发现褐马鸡冬季的利用样方以海拔低、接近水源和林边、人为干扰距离较近、乔木盖度和密度较小、乔木高度较低、灌木盖度和高度较大和隐蔽级较小为主要特征.主成分分析表明,前7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了78.847%,可以较好地反映褐马鸡的生境特征.第1和2主成分具有较大的信息荷载量,说明海拔、坡位、乔木密度、水源距离、人为干扰距离、乔木盖度、乔木高度、乔木胸径、灌丛盖度和灌丛高度等生态因子在生境选择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冠长尾雉集群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野外观察结合无线电遥测研究表明 ,河南董寨鸟类保护区白冠长尾雉在非繁殖期倾向于集群活动。雄性集群、雌性集群和两性混合集群是其常见的 3种集群方式 ,但以单性集群为主 ,并且性别隔离现象明显 .繁殖期观察到亚成体仍集群活动 ,但发现成体也有集群行为 ,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繁殖的需要 .观察期内平均群体大小为 (3 87± 2 2 4 )只 ,而雄群、雌群和混合群平均群体大小依次为 (2 54± 0 31) ,(3 81± 0 4 0 )和 (6 4 2± 1 2 5)只 ,三者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群体活动对研究区内 7种生境类型的利用有明显选择性 (χ2 =93 545,d =6 ,p =0 ) ,其中混交林、幼林和茶灌是集群活动利用的主要生境 .集群活动对坡位的利用存在时空变化 .冬季和繁殖前期对坡位的利用相似 (z =- 0 36 ,p =0 79) ,而与繁殖期和繁殖后期存在明显差异 (χ2 =0 0 2 8,d=3,p =0 0 2 8) ,表现在对坡下位的利用方面 .白冠长尾雉集群个体的组成相对稳定 ,群体内个体间关系多样化 .遥测结果表明 ,雄性集群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独立活动、靠近、尾随、一起活动  相似文献   

8.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斑羚春冬季对生境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8年3-4月和1999年1-2月,作者在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斑羚(Naemorhedusgoral)春冬季对生境的利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斑羚春季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为人干扰度、植被型、坡位、郁闭度、水源乔木距离、乔木大小、灌木距离、坡度、灌木大小、坡度、食物丰富度、乔木密度;斑羚春冬季生境选择的分离主要表现为植被型、郁闭度、水源、坡位、坡度、乔木大小、乔木距离、灌木密度等生态因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以祁连山高寒草原为对象,测定4个坡向冬季牧场的坡度、立枯物高度和盖度及积雪盖度,分析积雪盖度与植被和地形特征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植被(立枯物高度和盖度)和地形因素(坡度和坡向)的牧场积雪盖度估测模型,为牧场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发现:祁连山北坡高寒草原积雪盖度与立枯物高度和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坡度和坡向呈极显著正相关;坡向和坡度与立枯物高度和盖度呈显著负相关,坡向对立枯物积累的负效应比坡度更明显.冬季牧场立枯物盖度对积雪的直接作用最大,坡度通过立枯物盖度对积雪盖度的间接作用其次,坡向和坡度通过立枯物高度对积雪盖度的间接作用显著;坡度对立枯物高度的直接作用高于坡向,其对立枯物盖度的直接作用显著.祁连山高寒草原的积雪盖度可通过植被或/和地形特征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很好地估测,基于植被和地形综合因素所建立的最佳积雪盖度估测模型为:SC(%)=70.278+4.210A+0.269S-0.138SLH-0.534SLC(R~2=0.630,P0.001)(式中,A,S,SLH和SLC分别为坡向、坡度(°)、立枯物高度(cm)和盖度(%)).  相似文献   

10.
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对大理苍山东坡雉类进行调查,调查期间共记录到5种雉类,分别是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血雉(Ithaginis cruentus)、雉鸡(Phasianus colchicu)、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和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苍山东坡北端未受干扰,生境中雉类的密度高于南端.苍山雉类的分布海拔范围为2 300~3 700m,其中在海拔3 200~3 300m范围内出现的频率最高.就生境分布而言,雉类的密度在针阔混交林带、华山松林带、杜鹃冷杉林带和云南松林带中依次降低.而箭竹林带未发现雉类.总的来说,人类活动以及生境破坏是影响苍山东坡雉类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11月,在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对褐马鸡觅食地选择进行研究.分析表明:褐马鸡喜欢生活在针阔混交林;海拔1 200~1 400 m;小于10°的平缓坡;中坡位;山沟;乔木盖度50%~80%,乔木高度小于10 m,乔木密度小于0.10个/m2;灌丛盖度小于30%,灌丛高度大于1.5 m,灌丛密度小于1个/m2;草本盖度小于30%,草本高度小于16 cm;隐蔽级小于10%;水源距离小于300 m;林边距离小于100 m;人为干扰距离100~300 m的环境.主成分分析表明,褐马鸡觅食地选择的主要因子有4种,依次为:地形及草本植物因子(海拔、地理性、坡位、草本盖度和高度)、隐蔽因子(灌丛盖度、密度和高度以及隐蔽级)、干扰因子(水源距离、人为干扰距离、林边距离和植被类型)、食物因子(乔木直径、高度、密度和盖度).  相似文献   

12.
白冠长尾雉孵卵行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年4月至2003年6月,在陕西佛坪县和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孵卵行为进行了研究.先后遥测了4只雌性个体,对5窝正在孵卵的雌鸟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的平均窝卵数为(8.86±2.11)个,产卵间隔约为24h,产下最后1枚卵即开始孵化,孵化期26~27d;巢温为(34.5±0.1)℃;雌鸟单独孵卵,平均每2.3d离巢1次,平均离巢时间(110±24)min,79%的离巢行为发生于16:00之后;离巢的雌鸟有较固定的取食地.列联表检验表明,天气状况对雌鸟是否离巢觅食有显著影响(χ2=9.089, ν=3, P=0.028).多元线性回归表明,离巢时间早晚与离巢时间长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t=-2.146, P=0.046). 卵质量与孵化时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F=32.03, ν=35, P=0.000).孵化过程中,卵在巢中的位置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李德品  肖文  邝粉良  刘宁 《科技信息》2007,(18):35-35,20
2006年4月~6月和2006年10月~2007年2月对滇西北七县雉类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共记录到6种雉类,不同海拔带栖息着不同的雉类,6种雉类主要分布在中间海拔带(4000m≥A>3000m)。(2)不同雉类种类对生境的需求不同,勺鸡在4种生境中有分布,主要为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雉鸡和白马鸡分布在3种生境中,白腹锦鸡主要见于云南松林及针阔混交林,四川雉鹑分布于高山栎林和林缘灌丛,血雉仅见于暗针叶林生境。生境丧失和狩猎是滇西北雉类生存的主要威胁因子。  相似文献   

14.
休闲设施与休闲者是休闲活动开展的主客体,对休闲者的休闲需求及心里的了解是合理开发休闲场所与设施的关键,夜休闲同样如此.以恩施为例,以现状调查为出发点,对恩施城市夜休闲设施和休闲者之间的供需关系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跟踪调查研究,从中找出两者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高原鼠兔生境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石渠县西区的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草甸分布区采用卫星照片(1∶100000)结合样线法,在草地(雅砻江及其支流两边)每隔150m设置一个样方,其他环境则每隔100m设置一个样方,样方面积为5×5m2,记录样方所在地的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生境位置、样方内植被的盖度、阔叶植物盖度、阔叶植物高度、灌丛盖度、土壤质地、离水源的距离以及鼠兔洞数量.共设置样方312个,样方内的高原鼠兔洞数量最多为80个,最少为0,平均为13.7±15个.统计结果显示:影响高原鼠兔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是生境位置、土壤质地、离水源的距离、灌丛植物盖度和阔叶植物高度.分析表明,高原鼠兔选择的最优生境为下坡位、土质松软、离水源的距离小于50m、阔叶植物高度小于等于5cm,没有灌丛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崇明东滩越冬鸭类的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崇明东滩8种鸭类的食性分析与栖地被食食物丰富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越冬期间,鸭类摄食以海三棱草的小坚果为主;其次为底栖动物中的螺类等.并发现鸭类摄食量和频次最高的食物,恰好是繁衍在海三棱草内带的一些优势种动植物.因此,保护东滩海三棱草带是维护鸭类资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中山市长江库区水源林市级自然保护区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沟谷季雨林这4种典型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运用半球面影像技术获取植物群落的叶面积指数,并以此估测该植物群落的绿量。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林型以及同一林型的不同调查样地的林分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叶面积指数均存在差异,其中沟谷季雨林植物群落叶面积指数为所调查的4种林型中最大,而针叶林则最小。坡度和坡位对植物群落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坡向对植物群落叶面积指数存在显著影响(P0.05),其中处于阴坡的植物群落叶面积指数最大。此研究为以摄影测量法获取植物群落叶面积指数并作为绿量的替代指标估测该地区植物群落的绿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18年和2019年春季,借助于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在浙江省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对红腹锦鸡逃逸种群的栖息地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倾向选择中坡位、坡度中等(31.57±2.78°)的阔叶林与针叶林栖息,其乔木盖度较低(50±7%)和倒木数量较少(每10 m2根数为4.71±0.86)而落叶盖度较大(90±4%),并具有优良的避风性和中等湿润度的土壤(p〈0.05或0.01);而海拔、乔木数量、乔木均高、坡向、灌木盖度和均高、草本盖度、离水源距离及干扰距离等生态因子对其栖息地选择的影响不显著(p〉0.05).分析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种群主要在食物资源丰富、视野较为开阔的林地栖息繁衍和建群,其栖息地选择能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选择可塑性.综上所述,逃逸红腹锦鸡的栖息地选择可能受食物、隐蔽性、气候、地理条件和障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沿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包兰铁路沿线中卫-干塘段设置3条宽度为1 km且垂直于路基的样带,调查距路缘不同距离植被及活化斑的数量特征,以揭示铁路沿线人工植被区内活化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路缘距离的增加,植物种数呈直线下降的趋势;灌木植物的盖度在路缘处为最大值30%,当路缘距离220 m时,灌木植物的盖度下降至最小5%;草本植物盖度则随着路缘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该地区活化斑以小尺度斑块为主,分布于距离路基150~200 m,有90%以上的斑块直径小于10 m,平均斑块直径5.8 m.平均活化斑块面积及周长亦随路缘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坡度20°~30°斑块数量最大;对于沙丘不同部位而言,活化斑主要分布在丘顶和迎风坡,二者占到了活化斑总数量的63%.不同距离、坡度和地形的圆环度指数、扩展度指数和方形指数均1,说明活化斑的形状明显偏离于圆形和方形,为不规则形,且异质性较大.相关分析表明,活化斑的平均斑块面积和距离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活化斑的数量主要受坡度和灌木盖度的影响,活化斑的平均周长亦主要受制于坡度,并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次是灌木盖度、植被种数、距离和草本盖度.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格华箐对一群数量约为50只的野生猕猴冬季栖息地的选择进行初步调查。根据记录的猕猴活动位点,设置60个20m×20m的样方,测定了14个生态因子(郁闭度、地形特征、海拔、坡向、坡度、坡位、植被类型、水源距离、人为干扰、乔木数、死树情况、砍伐情况、乔木胸径、地面果实数)。主成分分析表明,格华箐猕猴冬季偏好在坡度20°~40°、郁闭度在60%~100%的山坡坡面活动;活动区间一般在海拔2 500~3 200m;比较喜欢常绿阔叶林,喜欢的乔木平均胸径>20cm;喜欢远离人群(>500m)的生境;较为偏好离水源较近的栖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