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白冠长尾雉集群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野外观察结合无线电遥测研究表明 ,河南董寨鸟类保护区白冠长尾雉在非繁殖期倾向于集群活动。雄性集群、雌性集群和两性混合集群是其常见的 3种集群方式 ,但以单性集群为主 ,并且性别隔离现象明显 .繁殖期观察到亚成体仍集群活动 ,但发现成体也有集群行为 ,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繁殖的需要 .观察期内平均群体大小为 (3 87± 2 2 4 )只 ,而雄群、雌群和混合群平均群体大小依次为 (2 54± 0 31) ,(3 81± 0 4 0 )和 (6 4 2± 1 2 5)只 ,三者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群体活动对研究区内 7种生境类型的利用有明显选择性 (χ2 =93 545,d =6 ,p =0 ) ,其中混交林、幼林和茶灌是集群活动利用的主要生境 .集群活动对坡位的利用存在时空变化 .冬季和繁殖前期对坡位的利用相似 (z =- 0 36 ,p =0 79) ,而与繁殖期和繁殖后期存在明显差异 (χ2 =0 0 2 8,d=3,p =0 0 2 8) ,表现在对坡下位的利用方面 .白冠长尾雉集群个体的组成相对稳定 ,群体内个体间关系多样化 .遥测结果表明 ,雄性集群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独立活动、靠近、尾随、一起活动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11日, 在执行"松雀鹰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保护对策研究"项目的野外考察时,我们在河南董寨国家级保护区白云保护站发现了1个凤头鹰的巢(31°57038′N;114°14966′E;Alt:233 m).巢筑于近山脊处针叶林中一棵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上,巢树高20 m,胸径312 cm.巢筑于树冠层的下部、中心位置、粗大分枝的基部,距地面166 m.巢呈碟形,较粗糙,巢材以枯松枝为主,还有一些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枝,巢底垫有一些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的鲜枝,巢的量度为:内径24 cm×27 cm, 外径52 cm×57 cm, 巢深7 cm, 巢高28 cm.发现之时,巢中有1只雏鸟和1枚卵.雏鸟身上密布白色绒毛,但羽管已长出;卵为无精卵,卵重3457 g,卵短径3905 mm, 长径4989 mm.亲鸟具有很强的领域行为,当调查人员靠近巢树时,曾多次俯冲攻击,并不时发出叫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