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船舶接近对遇局面避碰决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船舶右舷对遇局面中船舶避碰行为的调查,根据信息熵理论,了会遇两在不同距离,不同最近会遇距离时,船舶采取避普行种类的不确定性问题,为处于该种会遇局面上船舶的避碰决策及壁两船间的不协调辟碰行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船舶避碰决策过程中人为失误导致的海难事故,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船舶自主避碰决策。在传统PPO算法广义优势估计基础上加入自适应基线调整,并且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改进网络结构。船舶的航行信息和激光雷达矢量线被应用于神经网络输入,航行制导、角度偏差及《1972年避碰规则》均被纳入改进的奖励函数设计。两船和多船会遇场景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避碰决策可使船舶实现自主航行,并在避碰过程中符合《避碰规则》,为处理复杂局面下的船舶避碰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和完善船舶自动避碰决策系统,在考虑船舶操纵性能、船长、避碰行动局面划分、两船速度比、直航船转向两船距离的损失和两船最低安全通过距离等的基础上,建立了转向避让的最后机会模型,并利用等步长增加方法求得了具体会遇态势中让路船转向避让的最后机会点,得到了合理的结果。所建模型和所得到的结果对于建立船舶自动避碰决策系统和船员应急避碰操纵具有主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船舶拟人智能避碰决策"理论基础,采用船舶相对运动几何分析与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着重研究多艘船舶陷入紧迫危险局面下,避让重点船的智能避碰决策及其实施方案的校验与优化算法;借助航行安全与自动避碰(NSACA)仿真测试平台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船舶在开阔水域中的避碰决策问题,提出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船舶避碰决策方法。首先,针对粒子群算法在迭代后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局限性,引入高斯位置变异概念,扩大粒子的搜索广度,利用自适应策略对惯性权重进行改进,在保证粒子多样性的同时,提高粒子的局部搜索能力;其次,基于多目标优化方法构建目标函数,引入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策略构建的船舶碰撞危险度模型,统筹考虑《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海船船员通常做法、航行安全性与经济性,实现了多船会遇态势下的避碰路径规划;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相比标准粒子群算法,本文船舶避碰决策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船舶智能避碰决策与控制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船舶智能避碰决策与控制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系统中总体结构模型、船舶会遇形势的划分、碰撞危险度决策、避让时机决策、AIS系统在该系统中的运用、不同船舶间的协调避让和来船动态对避碰决策的影响等关键问题的研究思路和设想,明确了今后进一步完善船舶智能避碰决策与控制系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细菌觅食算法的避碰航路优化算法.该算法优化避碰参数包括避让转向时机、安全避让角度、复航时间和复航角度,细菌状态空间对应解空间.利用最近会遇距离和到达最近会遇点的时间,迭代计算趋化、繁殖和迁移算子,从而获得最优解.通过模拟仿真对遇、追越和交叉3种会遇态势,该算法可有效优化避碰航路,给出最优的避碰参数.该算法可为船舶避碰决策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船舶最佳转向避碰幅度决策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及对船员的大量调查。利用模糊统计原理,对规则规定的三种会遇局面及船舶避碰操纵局面进行了划分,根据建立安全度模糊函数和易察觉模糊函数,确定了转向避碰中大幅度量化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船舶旋回的变向避碰解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船舶运动方程,导出最近会遇距离、最近会遇时间以及不考虑旋回时避让航向方程,并分左舷来船向右避让和右舷来船向右避让两种情况,对旋回半径及旋回时间大小不同的船舶,分析旋回的影响.结论是大型船舶在变向避碰中,因吨位大、旋回半径大、旋回时间长,其避碰效果受旋回的影响较大,使实际最近距离小于安全距离.为了克服船舶旋回对避碰效果的影响,提出大型船舶变向避碰中基于旋回的解析计算方法和图解方法,前者可应用于计算机解算避碰问题,后者可应用于人工绘算.  相似文献   

10.
为帮助船舶驾驶员快速获取船舶避碰信息以及航行中其他物标信息,利用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技术和增强信息投影算法,分析驾驶员、目标船和本船挡风玻璃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建立了从海面会遇船舶到投影设备屏幕坐标,以及与人眼几何投影关系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AR-HUD的辅助瞭望系统架构。通过计算机仿真,建立本船与两条目标船会遇局面,并根据驾驶员观察的方向,投影对应避碰信息。仿真结果验证了AR-HUD技术在船舶值班辅助瞭望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在AIS海量数据中快速高效地识别会遇船舶信息,对会遇船舶航行过程实施监控和分析,识别研究水域内存在的海上交通安全风险点。以台湾海峡部分区域内的AIS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DBSCAN聚类算法,结合船舶会遇特征参数计算,挖掘两船会遇与多船会遇信息,根据船舶方位和航向差划分船舶交叉、对遇和追越三种会遇局面,并通过定量化方式多维度描述不同类型的船舶会遇过程。结果表明:分析轨迹数据的时空特性可以再现船舶会遇场景,能更清晰全面地展现船舶的会遇过程。  相似文献   

12.
针对桥梁防撞研究这一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概述了典型的桥梁船撞事故.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视频监控技术的桥梁防撞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摄像机的递次架设及视频分析技术完成了从发现、监视到报警的三级立体监控预警体系,对目标船舶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控,为桥梁的船舶碰撞问题提供了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夜间交通环境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自适应特征选择的夜间运动车辆检测算法.首先,利用SIFT算法提取夜间运动车辆的形状特征,并融合颜色和纹理特征,得到夜间运动车辆的特征向量;其次,利用Boosting算法和遗传算法以迭代形式获取模糊规则及其权值;然后,采用Boosting算法以加权投票方式自适应选取对检测最有利的特征,从而实现自适应特征选择;最后,对夜间交通场景下3种不同道路情况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遮挡、光照及背景干扰等复杂情况下,该方法可以根据背景信息的不同自适应地选择特征,实现夜间车辆的实时检测,鲁棒性较好,可以满足智能交通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船舶拟人智能避碰决策(personifying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for vessel conllision avoidance,PIDVCA)算法的合理性,基于船舶智能操控(ship intelligent handing and control,SIHC)仿真研究平台,通过对雷达标绘中矢量三角形绘图方法逆推分析,初步形成多目标船会遇实验自动生成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验证需求自动生成所需要的实验方案,使得设置多船会遇实验更为便捷、客观和全面。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RFID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现有ALOHA算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算法根据实时估计的读写器附近的标签数量动态调整帧长,使系统工作在最大吞吐量下,从而缩短标签读取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标签数量大于500时,相比其他ALOHA算法在吞吐量上有近100 %的提高,同时读取时间下降近50 %,从而适用在实时性强的射频识别场合.  相似文献   

16.
井眼防碰监测技术在南海油田W9H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刚  陈超  蔡鹏  于长广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6):6601-6604,6617
目前,海上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丛式井、大位移井及水平井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加密调整技术的应用,增大了井眼交碰风险,对钻井和油田正常生产构成了潜在威胁。利用定向井防碰地面监测系统在南海油田某区块的W9H实施钻井防碰监测,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对该井防碰监测过程中不同工况条件下的信号特征进行识别、归纳,为定向井防碰地面监测系统和防碰工艺技术的不断完善提供技术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7.
摘要: 为研究大型舰船的通达性问题,针对大型舰船与客船的不同点,建立了紧急疏散宏观计算模型.以疏散用时最少及水密性最优为目标,在考虑各个集合点容量限制和同向流、逆向流影响的前提下,采用遗传算法,对不同地点出发的功能组进行疏散路径优选.与基于最短路径的方法对比表明,最短路径不一定是舰船疏散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动态二进制的RFID抗冲突算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抗冲突是非接触式IC卡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ISO/IEC 14443A型标准推荐算法的抗冲突电路具有可靠性强的特点.从提高抗冲突速度和降低电路功耗的角度考虑,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算法.功能验证与功耗模拟证明新算法显著提高了抗冲突速度,且电路的功耗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达到车辆轻量化的效果,基于某轻型乘用车钢制防撞梁,根据车辆低速碰撞 标准对采用碳纤维材料的防撞梁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 通过全因子试验确定防撞梁的截面参 数,考虑到各铺层区域之间厚度不同导致的材料不连续问题,提出了基于铺层相容性的铺层 原则,并以此确定防撞梁的厚度空间和对应的铺层顺序 . 在对防撞梁的铺层厚度进行优化设 计时,采用基于 kriging模型的加点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在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 多目标加点策略,能够有效解决由于近似模型精度不够导致的重复试验设计,提高了优化效 率. 优化设计后的仿真和台车试验表明,碳纤维防撞梁低速碰撞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0.
RFID二进制搜索算法的改进及其防碰撞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有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二进制搜索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并将其具体到防碰撞的实现上.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在减少最小延时的同时,提高了射频识别系统的防碰撞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