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氩离子刻蚀法,将SiOxNy膜减薄成不同厚度的样片,并制成Al-SiOxNy-Si系统的MIS电容器。利用平带电压随膜厚度变化的关系和最小二乘法,测定有效功函数差和Si-SiOxNy系统的固定电荷密度。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平带电压值明显高于Al-SiO2-Si系统的值,原因是固定电荷密度增大、有效功函数差减小和相对介电常数增大的综合结果。有效功函数差的减小与Si-SiOxNy界面态密度的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2.
用氩离子束镀膜法制备BaTiO_3/Si系统,并在400-900℃的温度下用氮气保护进行退火,然后制成Al/BaTiO3/Si的MIS结构。用俄歇电子能谱分析BaTiO3膜的化学组分.研究电容-相对湿度和电流-相对湿度特性,以及固定电荷密度对湿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相对湿度从12%变化到92%时,电容量增加48%到50%;在3V偏压下,电流量增加420%到440%;随着固定电荷密度的减小,吸附响应时间增加,电流变化率减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雪崩热电子注入技术和高频C-V准静态C-V特性测试,研究了新型快速热氮化的SiOxNy介质膜界面陷阱的特征,侧重于研究界面陷阱的特性与分布。结果表明:这种SiOxNy薄膜禁带中央界面陷阱密度随氮化时间的分布变化呈现”回转效应“,且存在着不同类型、密度悬殊很大的电子陷阱、指出雪崩热电子注入过程中在Si/SiOxNy界面上产生两种性质不同的快界面态陷阱;给出了这两种界面态陷阱密度在禁带中能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的用 O_2/N_2进行中间氧化(退火)的两步热氮化工艺,能将 SiO_xN_y-Si 系统的界面态密度和固定电荷密度减少到可与干氧氧化膜相比拟的程度,且保持了 SiO_xN_y 膜优异的介电特性,是一种比再氧化工艺更优越的新技术。结果还表明,随着 O_2/N_2处理时间的增长,SiO_xN_y-Si 系统的界面态密度单调地减小;但平带电压的绝对值在初始阶段增大,然后再单调减小。  相似文献   

5.
ZSM—5沸石膜合成中几个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Al2O3陶瓷载体和SiO2复合膜上成功地合成了ZSM-5沸石膜。考察了ZSM-5沸石膜合成中载体性质,合成溶液的碱度,水硅质量比,晶化时间等对成膜的影响,探讨了沸石膜的生成机理并对合成的沸石膜进行了XRD及SEM表征,表明当合成液水硅质量比为100时,主要是液相晶化机制起艇,表面的Si-O键或Al-O键参与晶化,使膜与载体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6.
研究Al2O3/SiNx双层绝缘栅对a-Si:H TFT性能的影响,介绍Al2O3/SiNx层双绝缘栅的制作方法,双层绝缘栅结构有效地抑制了单层绝缘栅的针孔效应,改善了短接现象,提高了有效介电常数,从而可减小膜厚,提高栅电容,使得阈值电压降低,开态电流上升,获得了10^7的开关电流比。  相似文献   

7.
Al—Ti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研究了Al含量顺次递增的3种组分,Al-Ti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用XPS谱分析表明:氧化膜是由Al2O3和TiO2组成。经AES深度剖面分析得到了两者之间的比例,并推理出膜的微观结构模型。用SEM观测了3种膜的表面形貌,清楚地看到:合金组分不同,膜的致密度不同,XRD实验证明:氧化膜的晶型较复杂,且有取向。  相似文献   

8.
用快速热工艺氮化超薄SiO2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热生长的超薄(4-23nm)SiO2置于用卤素钨灯作辐射热源的快速工艺系统中,用快速热氮化工艺制备了超薄的SiOxNy膜。研究表明,设定温度是工艺的关键。研究RTN过程的化学和动力学与温度关系及其对氮化质量的影响,比较各种不同条件RTN制备的SiOxNy膜的AES测量的结果,得到RTN反应的临界混度约为900℃,初步了灯眼薄SiO2生长动力学的氮/氧替代的微观过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在Si(001)/α-Al2O3(1102)SOS膜上,标定出Si」110「方向的方法,并在实验中得到验证。该法便于精确控制和检测制作薄膜的外延方向,为制作性能优异的SOS膜压力传感器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0.
在Al-SiO2系统中进行Al离子注入以改善Al膜质量和提高其与SiO2基底的结合力;注入能量为70keV,注入剂量分别为5×1015/cm2和5×1016/cm2Al离子.结果表明注入后膜基结合力提高了10倍以上,显微硬度也明显提高.然而,高剂量注入导致薄膜中拉应力的产生,降低了膜基结合力.Al离子注入还使薄膜晶粒细化,从而改善薄膜的韧性.  相似文献   

11.
对周期性Al/SiO2迭层膜式微型偏光器中的Al膜层进行了研究.高消光比的迭层膜式微型偏光器的性能主要决定于Al膜层的介电常数.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Al膜层介电常数的因素及Al膜层的介电常数偏离体金属Al相应值的原因.Al膜层溅射沉积条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速率、膜层厚度及基底形貌的控制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Al2O3/SiNX双层绝缘栅对a-Si∶HTFT性能的影响,介绍Al2O3/SiNX双层绝缘栅的制作方法.双层绝缘栅结构有效地抑制了单层绝缘栅的针孔效应,改善了短接现象,提高了有效介电常数,从而可减小膜厚,提高栅电容,使得阈值电压降低、开态电流上升,获得了107的开关电流比.  相似文献   

13.
在室温下用低能量Ar^+轰击MOS电容器肾面,能改善iO2-Si系统的界面特性和击穿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轰击时间的增加,固定电荷密度、界面态密度和漏电流减少,高场击穿的比率增大,然后这些参数变化平缓并开始呈恶化趋势。轰击能量为550eV和束流密度为0.5mA/cm^2时的效果比在350eV和0.3mA/cm^2时的好。  相似文献   

14.
用恒温热重法测定了热压SiC-Al2O3复相陶瓷在1500℃空气中的氧化增重速率,并研究其高温氧化行为。氧化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热压SiC-Al2O3复相陶瓷材料的氧化增重速率随氧化时间延长而减小;反应气体氧和反应气物气体CO通过氧化产物边界层的扩散过程与氧化反应过程相比是很慢的,成为氧化速率限制过程。  相似文献   

15.
(AlxGa1—x)yIn1—yP表面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层吸收膜模型,采用消光式椭圆偏振仪,对用MOCVD方法生长的(AlxGa1-x)yIn1-yP(本征)、(AlxGa1-x)yIn1-yP(掺Mg)和(AlxGa1-x)yIn1-yP(掺Si)3个样品及它们的表面氧化膜的光学参数进行了测量和计算,并对其结果加以讨论。另外还在室温下对(AlxHa1-x)yIn1-yP(本征)表面氧化膜的生长速率及其厚度进行研究,并得对膜厚与时间的线性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6.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探讨了Al2O3-C材料的碱蚀产物-钾霞石与白榴石对Al2O3-C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给出了合理的微观解释。研究表明,Al2O3-C材料在高温碱蚀条件下,其中的Al2O3和SiO2与K2O工K2CO3形成KAlSiO4及KAlSi2O6F6。使原Al2O3中的原子间距增大,结构改变,原子间结合力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17.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光学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在线温度和提拉速度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iO2光学膜光学性质的影响,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SiO2光学膜表面散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成的SiO2光学膜随着在线温度的升高,膜的厚度呈线性减少,减少的速度为0.09nm/℃;室温下SiO2光学膜膜厚提拉速度呈指数增长,指数等于0.54;SiO2光学膜表面散射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400℃左右有一个增大的突变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MOS结构C-V特性曲线和C-V特性滞后曲线,对不同淀积条件下的SiO2-Si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热氧化法和PECVD法生长的SiO2膜界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其界面电荷密度有所不同,与热氧生长膜的界面电荷密度相近,比PECVD膜的界面电荷密度稍低,且其界面基本上呈现负电荷中心,根据俄歇电子能谱的结果,对其界面负电荷的形成作了定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根据Yaniv的界面理论,利用紧束缚近似下的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绝缘体NaCl的层厚度对NaCl-Si(111)界面电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Si上覆盖一层NaCl时,导致局域在Si-边的价带态密度显著降低和导带态密度显著升高,这可能是由于NaCl的离子性将Si的价带电子排斥到导带的缘故;(2)当NaCl层厚增加时,局域在Si-边的态密度几乎不受影响,这与NaCl-Si(111)界面热垒形成  相似文献   

20.
Al-Ti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研究了Al含量顺次递增的3种组分,Al-Ti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用XPS俗分析表明:氧化膜是由Al2O3和TiO2组成,经AES深度剖面分析得到了两者之间的比例,并推理出膜的微观结构模型,用SEM观测了3种膜的表面形貌,清楚地看到:合金组分不同,膜的致密度不同。XRD实验证明:氧化膜的晶型较复杂,且有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