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油茶饼提取皂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导用有机溶剂法从油茶饼提取、纯化皂素的工艺,以及油茶籽皂素的主要技术指标的测定方法与测定结果。通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及产品的比较,说明油茶籽皂素的质量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方各省盛产油茶籽,年产约40万吨。榨油后的油茶饼可提取皂素、残油和饲料,综合开发利用社会效益可观。现有的中小企业都是采用溶剂法来提取油茶饼中的残油和皂素的,投资较大,建厂周期较长,溶剂急缺,且不易买到,又易燃易爆。而采用水浴法工艺,投资少、上马快、安全、节能,非常适合油茶产区的乡镇企业推广应用。主要设备:粉碎机、浸出器、汽水两用  相似文献   

3.
茶籽皂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茶籽皂素的生产工艺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对现有“乙醇法”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制得了质量较高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酶解法提取薯蓣皂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以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从人工栽培的黄姜中提取薯蓣皂素的酶解工艺.实验表明,酶解法提取薯蓣皂素的最佳条件为:150g黄姜在350mL水、3.0mL淀粉酶、40℃下酶解12h的条件下,薯蓣皂素的收率最高.在此条件下,皂素的得率平均可达2.37%,与直接酸水解法的得率1.84%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地区的盾叶薯蓣根茎及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生育期、种茎质地及根茎含水量3个因素与根茎产量和质量(皂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对于无性繁殖植株,花前期过长不利于根茎的增长和皂素的合成;(2)种根茎皂素含量高,则子根茎的皂素含量也高;(3)一年生无性繁殖植株的根茎含水量与干姜皂素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根茎重量相关不显著.有性繁殖植株的根茎含水量与干姜皂素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且与单株皂素含量也达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工业生产的皂素母液中回收皂素 ,以降低成本、提高产率。方法 :母液用乙酸乙酯加热溶解 ,过滤去除大部分杂质 ,再用丙酮重结晶。结果 :可从母液中回收90 %以上的皂素。结论 :此工艺用于工业生产 ,变费为宝 ,可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快捷准确的测定薯蓣植物中皂素含量的方法,用以指导皂素生产原料收购及皂素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控。方法: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皂素标准品溶液,高氯酸显色后在410nm处测定各溶液紫外吸收度,以浓度对吸收度求出曲线方程。结果:皂素的紫外吸收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曲线方程:Y=0.0216X-0.0008,在4—45μg/ml浓度范围内曲线相关系数为1.000。我们用该方法对叉蕊薯蓣(Dioscorea collettii Hook.F.),小花薯蓣(Dioscorea parviflora Ting.)和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三种植物进行了皂素含量测定,含量分别为2.00%、2.17%、2.29%。测定结果与传统的质量分析法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进行皂素含量测定简单易行,线性及重现性良好,可以取代传统的质量分析法作为皂素生产过程中含量测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在皂素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粉煤灰在不同的投加量、pH值和反应温度下,对皂素废水处理前后的COD和色度变化,得出粉煤灰处理皂素废水的最大COD去除率可达56.35%,此时的投加量为10g/L,pH值为7,反应温度为20℃。表明粉煤灰处理皂素废水能够达到一定效果,在生产生活中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孟杰 《汉中科技》2010,(5):35-35,40
黄姜为藤本植物,富含皂素,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黄姜生长特性是生长期较短,茎蔓生长旺盛,耐干旱,怕渍水。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管主要有除草、覆盖、搭架、施肥、清沟培土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0.
甜菜皂素是一种天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无机酸回流甜菜废丝,将所得的滤液蒸发浓缩至粘稠,再加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醇反复回流,脱色,纯化后得乳白色甜菜皂素片状晶体。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玉屏当地油茶优良无性系,对玉屏自然生长群体的油茶果实性状进行了通径和聚类分析。主要果实性状因子对产量的通径分析表明,单株产油量的通径系数为0.867,单株干籽重的通径系数为0.413,鲜果含油率的通径系数为-0.121,单株总果数的通径系数为-0.260。四者对单株鲜果产量的直接影响力为:单株产油量 > 单株干籽重 > 鲜果含油率 > 单株总果数。聚类分析表明,自然群体52个个体可划分为两个类群,I类具有高产高含油量特性,II类具有低产低含油量特性。II类可分为IIa和IIb两个亚类群,各亚类群中干籽含油率相近的无性系多归在同一亚亚类群中,说明干籽含油率是油茶果实表型性状中最重要的分类性状。研究结果可为玉屏油茶自然群体种质资源分类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油茶组织培养过程中防止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油茶为试验材料,对其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的发生及防止措施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褐化发生程度与培养温度、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和无机盐含量等因素有关;较高的培养温度、培养基中较高浓度的无机盐、较高浓度的激素及木质化程度高的外植体都会促进褐化的发生;培养基中加入吸附剂能有效地抑制褐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茶果粗脂肪及粗皂甙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茶果在成熟过程中粗皂甙及粗脂肪的积累情况。果皮中粗皂甙积累较为缓慢,在果实成熟期含量为12.4%。果皮中粗脂肪的含量一直很低。种子干重在7、8、9三个月中增加较快。种子中粗皂甙和粗脂肪的含量在8、9二个月中增长最多,此期是茶果成熟的关键时期。茶果成熟度与粗脂肪及粗皂甙的含量关系很大,在果实成熟时,它们的含量较高。研究表明.茶果采收的最佳时间应为十月的最后一周。  相似文献   

14.
不同配方施肥对油茶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施肥是促进植物生长的一种重要措施之一。该试验通过N、P、K三种不同肥料类型、不同配方对三年生油茶幼林进行正交施肥,共9个处理和一个对照,并采用多重比较法,分析了不同处理对油茶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配方施肥对油茶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9个处理中,分别以Ⅴ、Ⅸ、Ⅲ、Ⅱ4个处理对油茶的地径、树高、冠幅和新梢影响最大。在Ⅵ、Ⅷ处理时,油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存在最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是重要的生物日化和生物质能源树种,近年来我国无患子产业蓬勃发展,但目前在生产上仍没有明确的采收期或者确定最适采收时间的方法。通过对果实生长发育过程及内含物含量动态变化间的关系研究,确定无患子果实的最适采收时间。【方法】选取5株长势中等、开花结实良好的8年生实生无患子树,于果实膨大期的末期到果实脱落期,每隔4 d每株树采摘15个发育正常的果实,观察其外观变化,并进行果实、种子、果皮及种仁干质量,果实横径、纵径、侧径,种子横径、纵径、侧径共10项表型指标测定,以及种仁含油率、单种仁油质量、果皮含皂苷率、单果皮皂苷质量及含水率的测定。【结果】①9月底果实由绿色变为金黄色,随后在10月上半个月内失水,果皮表面皱缩,果实横径下降7.95%,侧径下降10.71%。②8月底至9月初种仁体积较小,呈绿色,随后逐渐长大,在9月20日左右由绿转黄,且在9月底完全变为黄色。种子横径、纵径和侧径在10月上旬明显下降, 其中横径下降10.81%,纵径下降4.87%,侧径下降8.96%。③果实和果皮的干质量变化趋势相同,均在10月15日之前上升,随后小幅波动,且果皮干质量发生第2次明显上升时种子干质量下降。④种仁油质量在9月中旬及之后较高,果皮皂苷质量在10月上旬和中旬较高。【结论】果皮中皂苷和种仁中油的积累在10月上旬均达到最高,针对果皮皂苷和种仁油的应用,最佳采果期在10月上旬和中旬。由果实外观判断,生产上,果实完全变为金黄且果皮开始皱缩后的20 d内,为最佳采果期。  相似文献   

16.
油茶病原菌拮抗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拮抗实验,研究了59个野菊内生真菌菌株对油茶炭疽病及油茶稍枯病病原菌的拮抗性.结果表明:89.8%供试真菌菌株对油茶病原菌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拮抗菌株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抑制病原菌生长发育的抑菌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菌丝内或分泌于菌丝外.筛选得到2个油茶病原菌强拮抗菌株,大茎点霉菌Y11和Y29.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大瓶螺的生态学特性、年生活史,分布与为害、产卵量、孵化率及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等。并提出了三种防治方案,认为以药剂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中以茶籽饼或硫酸铜在插秧前期进行清田毒杀为最佳,此法价廉高效,低毒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以油茶蒲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结合Box-Behnken 实验设计,对热水法提取油茶蒲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初步探究油茶蒲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5 ℃,液料比32 mL g-1时,多糖提取率最佳,为10.49 ± 0.21 % (n=4).在浓度0.6 mL g-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90%,总还原能力在1.4 mL g-1时与同浓度Vc效果相近,表明油茶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以正丁醇、正丙醇和90%丙醇为浸提溶剂微波辅助提取茶皂素的效果,并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提取时间单因素对茶皂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茶皂素提取的较优工艺条件为:以90%丙醇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800 W,微波提取时间9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