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认知研究的工具,西方经典哲学中的“范畴”和“概念”体现了哲学家们探索世界、语言、心智的视角和方法,相对容易把握;现代认知科学中的“范畴”和“概念”既反映了学者们的各自取向,也掺杂着研究中的思维混乱,情况非常复杂。从认知本身的多个维度,在同一平面内对“范畴”和“概念”进行考察是个新的思路,也呈现出了一幅较为清晰的图景。  相似文献   

2.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有界"和"无界"的概念在人类的认知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界"与名词和动词均具有跨范畴的对应关系:可数名词和完成性动词都是"有界"的,不可数名词和非完成性动词都是"无界"的。同样,"界"也是形容词的一个基本特征,与可分级性有关。"象似性理论"、"原型范畴理论"和"完型心理学"等有关理论对"界"理论的形成具有基石性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界"理论对词类的分类等语言学问题的解释力,并讨论了"界"理论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主要基于两个隐喻系统:"时间在动"隐喻系统和"自我在动"隐喻系统。分析这两个隐喻系统在汉语"前"、"后"时间表达中的表现,发现汉语使用中"前"、"后"不对称,并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和英国哲学家Johnson将隐喻研究提升到了概念和认知层次,并指出"隐喻无处不在","隐喻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就职演说中将"历程"隐喻与美国的发展前途紧密结合,赢得了支持,振奋了民心。"历程"隐喻在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应用和作用,对英语口语教学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概念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频繁地出现在经济语篇中。在大量搜集英汉经济语篇语料的基础上,从本体性概念隐喻、方位性概念隐喻、结构性概念隐喻三个角度对"钱"的概念隐喻进行了分类和解读。  相似文献   

6.
"身体部位"工具角色是指在能量转换过程中身体的某一部位被用作能量转换工具的现象。从广泛收集的相关语料中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充当工具角色时,通常在句子层面不体现出来。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角度出发,运用范畴化理论分析来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分析发现"身体部位"工具概念隐含实际上是人的一种认知模式,即部分∕整体换喻认知模式作用的结果,即作为部分的功能属性代替作为整体的身体部位在句子层面发生作用。本研究旨在能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身体部位"工具概念隐含现象,以期能有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古尊宿语录》是一部重要的禅宗语录汇编,书中收录了大量禅宗师徒之间的问答语,口语成分非常多,是研究晚唐至南宋初语言现象的宝贵资料。以《古尊宿语录》中的方位词"前"、"後"为研究对象,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结合三个平面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该书中方位词"前"、"後"进行语义认知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30年古代文论界围绕"象"范畴的研究主要从九个方面展开:"象"范畴的发展演变史,"象"的思维方式及审美特征,"象"在创作构思中的作用与表现,"象"的分类及其后世影响,"象"在哲学命题中的地位与功用,"象"的子范畴辨析",象"与"image"的中西对比,意象与意境的探讨,《庄子》散文的"象"言说分析。虽取得部分成就,但在某些方面诸如"象"范畴在先秦的泛化及其内涵、外延,"象"交织、渗透所形成的范畴群落,"象"在诸子和史传散文中的运用,"象"进入文论层面成为元范畴后的内涵与外延、渗透与跨越,"象"所体现出的中国文论范畴之民族特征等,都有待进一步开拓和深入。  相似文献   

9.
"身体部位"工具角色是指在能量转换过程中身体的某一部位被用作能量转换工具的现象。从广泛收集的相关语料中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充当工具角色时,通常在句子层面不体现出来。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角度出发,运用范畴化理论分析来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分析发现"身体部位"工具概念隐含实际上是人的一种认知模式即部分∕整体换喻认知模式作用的结果,即作为部分的功能属性代替作为整体的身体部位在句子层面发生作用。本研究旨在能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身体部位"工具概念隐含现象,以期能有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苏新华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9):63-64,84
通过对英汉"愤怒"、"快乐"情感隐喻的对比分析研究,探讨这两组英汉跨文化隐喻的异同点及其隐含的模式,并试图阐释"愤怒"、"快乐"隐喻的英汉思维碰撞背后的认知、文化因素。隐喻的普遍性同样存在于情感隐喻里,而英汉特定的文化、民族认知心理等因素则导致了差异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3.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4.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习语、活句、文化转换、称谓等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英文中,消费需求包括“Needs”和“Wants”,有人把它们分别译为“需求”或“欲望”,“需要”和“想要”,也有人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区分,从意义上讲,这些表述都是有道理的,但从“Needs”和“Wants(也有人用‘desires')”的定义和表述的简洁来讲,本人更愿意把它们表述为“需求”和“欲求”,即消费者“求其所需”和“求其所欲”的意思,从消费需求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消费需求”这一概念,而不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V+到”结构同“V+进”、“V+见”、“V+在”、“V+着”等相关结构的比较,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力求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最佳选择,同时也对相关问题提供了方言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制造业的差距,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从而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最终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9.
通过5·12汶川大地震救援进程的推进案例,分析了国族与族群在具体情境下的转换规则,并探求其中的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与"自然"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里程:1)"我们"与"自然"的浑然.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朴素的和谐性质,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感性的和谐"状态之中.隐含有"自然性的人类中心"思想.2)"我们"与"自然"的分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改造、控制自然的性质,表现为"征服性的人类中心主义".3)"我们"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种"理性的和谐".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创新的和谐性质,追求一种"共荣性的人类中心"价值观念,在此达到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所体现和追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