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际经济发展刺激跨洋集装箱运输需求不断增长,航运企业在航线中配置几个枢纽港,枢纽港通过较小的船舶转运到相连集货港,集装箱运输网络呈现轴辐网络形态.该研究选择中国和西北欧36个集装箱港口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集装箱海运轴辐网络模型,假设航运网络为纯轴辐网络形态,研究非容量限制下单配置枢纽中位问题,通过计算网络运输总成本,优化航线网络中枢纽港个数和位置,优化航运网络结构.该研究建立了非对称成比例模型,对欧盟的港口集装箱统计数据进行分解,得到不同方向航线港口间的运输矩阵.模拟结果表明,轴辐网络相对传统直线网络可节省53%~95%运输成本;枢纽港个数设置为6个,网络运输总成本达到最小,但东西向和双向航线中,最优枢纽港个数随着折扣系数的不同有差别;香港、高雄和上海是中国区域最优枢纽港;在北欧,最优枢纽港包括泽布吕赫港,汉堡港和勒阿弗尔港.  相似文献   

2.
从上海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其碳排放量出发,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对上海二三产业调整进行模拟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上海产业低碳化及其发展运行的内在动力机制,并据此对上海经济的低碳发展路径进行预测与展望,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低碳产业替代高碳产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应促进产业整体的和谐发展、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上海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其碳排放量出发,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对上海二三产业调整进行模拟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上海产业低碳化及其发展运行的内在动力机制,并据此对上海经济的低碳发展路径进行预测与展望,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低碳产业替代高碳产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应促进产业整体的和谐发展、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4.
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全国综合运网的观点出发,在对渤海湾南侧地区经济、工业结构和运输状况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构造了多货类综合运输网络模型。研究了该地区的合理运输结构;定量分析了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本地区各港口的发展前景以及运输业建设投资的最佳投向。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角度出发,分析了综合运输通道内各类运输方式的经济技术特征;考虑了运输货物类型的多样性,运输方式与货物的运输相容性,以运输成本最小化和运输需求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运输需求满意度采用最大化最小需求满意度方法,使得运输量与运输需求量比值最小的满意度最大化,以货物与运输方式的相容性为约束建立了1个多目标0-1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算法,通过1个算例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演算以表明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货物与运输方式的相容性约束,能实现各类运输方式的最大运输能力约束以及最小运量要求,使约束模型的约束条件简化;运用数学优化软件Lingo11.0对求解算法编程,分别对运输成本和需求满意度的单目标优化问题进行计算,在短时间内能找到最优解,而对多目标优化问题计算可得到有效解。  相似文献   

6.
以西藏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分析的方法,通过西藏GDp数据分析建立了时间序列ARIMA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西藏GDP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各年实际值与预测值较为吻合,达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此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西藏经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影响西藏经济发展的因素来看,在进出口总额、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因素中财政支出对西藏经济发展的因素影响依然较大,这与西藏自身“造血”能力不强有关。  相似文献   

7.
构建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层次和强度层次影响因素模型, 使用Johansen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交通运输碳排放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结构、运输装备能效水平、运输组织水平和基础设施密度等因素影响。实证结果显示, 国内生产总值、铁路运输占比、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百人电话拥有量和公路路网长度对交通运输碳排放影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74%, -2.60%, 2.01%, -0.68%和0.17%。因此, 在经济正常发展情景下, 提升铁路等低碳运输方式的比例, 推进降低传统汽车燃油消耗水平, 推广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 加快智慧交通发展, 有助于控制交通运输碳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8.
具有运输次序的运输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类新的运输问题--具有运输次序的运输问题,建立了这类运输问题的网络流模型,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根据解最小费用流问题的思路设计出求解该模型的实用算法,同时通过定义修正权将负权转化为非负权,从而可以用Dijkstra算法找最短路,使算法得到改进.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危化品在道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相互耦合情况,构建以人、物、环境、管理4大风险因素为准则层的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AHP)和耦合度模型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危化品道路运输耦合度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应用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能够用来分析评价危化品承运企业道路运输的风险等级,为企业预防和控制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事故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21,(1):29-33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2009—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旅游生态效率,并通过Tobit模型对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庆、上海、浙江和福建的旅游生态效率始终处于环境生产前沿,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佳实践者;"一带一路"整体区域旅游生态效率呈现先快速降低(2009—2010年),再快速增长(2008—2015年),后高水平波动(2015—2018年)的态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省份旅游生态效率整体高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旅游生态效率。旅游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开放水平对"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生态效率呈显著负相关,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旅游业技术水平、旅游业人力资本和城镇化对旅游生态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路段通过能力的运输系统成本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优势提供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以路段通过能力为基点,以经济成本为基础,分析了基础设施子系统和运输子系统的成本构成,并建立了对应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路段通过能力将基础设施子系统成本和运输子系统成本统一起来构建运输系统成本模型;该模型能反映交通运输系统价值流转的要求,可以为投资能力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佳的投资取向提供依据;当通过能力使用具有同等价值贡献时,该模型可以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成本,寻求低成本的运输通过能力;当通过能力使用具有不同等价值贡献时,该模型可以比较不同运输方式运输能力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西藏的经济增长和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运用相关分析法和灰色关联理论,对西藏经济与交通运输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藏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规划框架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拥护现象日趋严重,城市资源得不到优化利用,环境质量日趋恶化,而现行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法是单一面向交通的方法,没有考虑交通发展对资源的要求及对环境的影响,本立足中国国情,通过对21世纪中国城市交通领域发展趋势分析,建立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模式以及实现此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体系结构,并对理论体系中的4个关键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模式、高度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的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技术、城市交通系统能源消耗分析与预测技术、城市交通系统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4.
黄浦江水上巴士交通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江水上巴士交通是对新形势下上海城市水域资源的一种新的利用,水上新通道的构建有利于缓解日益拥挤的沿江、过江交通,并支持世博会的成功召开.通过大规模的调查和外部环境分析,把握水上巴士交通的可行性、功能定位、服务模式、线路走向.在非集计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近期线路的服务水平及其相应的客流量,并提出配套的实施建议.同时,在城市交通的宏观背景下,试图与企业合作培育其水上客运市场,分阶段地打造黄浦江“水上公共客运通道+休闲游憩走廊”.  相似文献   

15.
交通运输是区域内外发展联系的重要纽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渝鄂湘黔边区由于地理位置制约和国家投资影响,交通运输发展相对滞后。交通运输落后严重阻碍着边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分析了渝鄂湘黔边区交通运输发展现状,透析该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论述了共建边区交通运输网络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影响青海省区域运输网络因素,运用地理区域研究中的点、轴发展理论,交通经济带理论分析青海省区域运输网络未来发展趋势,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青海交通经济带网络初级格局.  相似文献   

17.
1994年通车的上海市内环线高架道路系统有41条上下匝道,其地面道路与72条向地面道路相交。定量计算它的增量经济效益是对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后评价的关键。内环高架道路系统项目的经济效益计算模型共分四个部分:交通流量模型,高架道路和地面道路车速模型,车辆运行成本模型及各项效益的计算模型。运用上述模型计算出了此项目的运输成本效益、减少车辆拥挤效益、货物和旅客节约时间效益、市中心区和其它各区车公里减少效益及车小时节省效益。  相似文献   

18.
基于能源消耗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支持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理论体系的创立,引入交通容量、环境容量和方式能耗的概念,提出基于能源消耗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的思路、模型与方法,并进行了应用实例研究。该模型融入了影响城市交通结构的各种因素,使其最优解既能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需求,又能使交通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最小化,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提供了可行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居民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交通方式选择行为是交通需求预测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上海出行者交通方式选择意向调查数据,对小汽车、地铁、自行车三种交通方式的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与建模。首先,对地铁票价、小汽车出行时间及费用的多种组合情景下的各交通方式分担比例做了分析。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离散选择建模方法,建立了包括出行者个体属性、出行时间及费用等因素的交通方式选择多元logit模型。最后,提出了交通规划和管理政策与措施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借助智能交通系统(ITS),本文把扩展的车辆跟驰模型应用于双车道,建立根据确定规则进行换道的扩展交通流跟驰模型。通过改变发车车头间距,在开放边界条件下左车道有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重现实际交通中的交通流现象。数值模拟发现:双车道交通流模型能够有效的抑制交通流阻塞,提高交通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