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应用计算机编程 ,根据学生考试成绩 ,对试卷进行分析 .分析中采用难度指数 (P)及区别度指数 (R)等多种分析参数 ,对试题及全卷质量作出分析 ,并绘制学生成绩分布图 ,同时对学生成绩是否成正态分布作出判断 .为从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情况两方面进行客观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统计软件SPSS对师范英语专业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入学成绩、同一位教师讲授的不同班级数学成绩以及英语成绩与数学成绩之间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张玥 《科技信息》2013,(7):320-321,380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试卷则是考试最常用的手段,科学、合理、有效的试卷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SPSS是一种统计功能比较完美的软件。本文通过实例,采用SPSS对某一次英语考试成绩进行各种定量分析,旨在为对试卷的编制、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效果的反馈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帮助提高教师分析试卷、编制试卷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用Excel实现成绩统计与试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影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0):55-57
针对高校公共课教师授课班级多、学生人数多的特点,设计了用Excel实现成绩统计与试卷分析的方法,大大减轻了教师整理统计成绩的工作强度、主要有两个大的模块,一个是成绩打印模块,一个是试卷分析模块。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分层教学是否能显著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文章选取了分层教学前后的两次数学成绩(考试试卷难度相同),通过SPSS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由拟合优度k-s检验得出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服从正态分布的,然后通过相互独立的两组样本的t检验进行分层教学前后数学平均成绩的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文章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给出了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试卷分析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计算机编程,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对试卷进行分析,分析中采用难度指数(P)及区别度指数(R)等多种分析参数,对试题及全卷质量作出分析,并绘制学生成绩分布图,同时对学生成绩是否成正态分布作出判断,为从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情况两方面进行客观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课程考核可以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检测其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纸质试卷考核需要教师出制试卷、批改试卷、统计分析成绩,对教师来说工作量较大。利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中的Excel组件结合VBA程序设计创建试卷生成及评分系统,具有自动组卷、考试时间设置、评分、分析成绩等功能,可极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刘汶忠 《科技信息》2008,(30):227-227
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考试之后都要进行成绩分析。这次的试卷的质量如何?85分的学生和90分的学生有没有很大的差距?差距究竟有多大?语言测试理论出现之前,高中教师对成绩的分析往往是感性的,表面的。本文运用语言测试理论,从理性上进行成绩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琳  陈旭 《科技信息》2009,(27):I0160-I0160
本文介绍了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总体设计思想,其中包括教学信息模块、网上考试系统和在线交流模块的实现过程。本系统主要面向两类人员使用:管理员(教师)、普通学生,他们拥有不同的权限。考试模块使用的过程是管理员添加试题,制订出题规则,生成试卷。学生登录后选择要考的试卷然后进入答题,完毕后提交试卷,存入数据库并评分。系统管理员可以查询考生的成绩,每个考生只能查询自己的成绩。教学网站模块。管理员添加教学文档,并对文档进行分类、修改等操作,而普通用户只能浏览内容。在线交流模块中,任何用户都可以登录留言,管理员可以删除留言。另外总结了本系统的特点:节约教学成本,提高考试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张雪 《菏泽学院学报》2008,30(2):137-139
为提高教学标准化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应用Excel开发了试卷分析软件.详细说明了开发的基本思想、编程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的效果.教师只需对学生得分进行输入,计算机便准确无误、标准化地输出全部计算表格、成绩分布图,分析后,教师只需签名,其它工作完全在计算机上完成.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8所普通院校69名基础相似但TEM8结果不同的学生为被试,调研其归因倾向和学习策略对TEM8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分组和高分组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同等强烈,但归因倾向不同,低分组消极归因于内部不稳定因素和外部不可控因素,且不重视语言基础学习;低分组各项学习策略使用率低于高分组,认知能力差异最大。调查结果启示应关注TEM8考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水运航标提取算法.首先应用单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现水陆分割,确定水陆边界.然后将水域中的小目标作为候选目标,基于目标几何和灰度统计特性进行初步筛选,获得疑似航标目标.再利用影像中航标窗口间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相关系数编组的航标判定方法.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在线学习原理的漏检航标检测算法,即首先依据已经检测得到的航标的空间分布对漏检航标的可能位置进行估计,再依据已检测到的航标的先验知识在估计位置进行精确检测.利用QuickBird影像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就坦克嵌入式射击模拟训练中的目标靶识别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目标识别算法。通过实验给出了识别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一份英语试卷是否合理、科学 ,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用其测试学生的考试分数在统计学上要服从正态分布。这样 ,它才具备科学的效度、信度、区分度及难易度。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正态性检验法对两份不同的英语试卷考分进行了正态性检验 ,结果表明 :试卷Ⅰ考分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说明其命题难易适当、较为客观、合理 ;试卷Ⅱ考分的分布呈负偏态、尖峭峰 ,说明其命题较容易 ,且不合理。从而为今后英语教学与测试的改进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合作原则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合作原则的角度论述商标的翻译。在商标的翻译中应遵循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以达到译语与原语的等值。只有这样商标才能产生良好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岩溶洞穴波状流痕(舌状流痕)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对观音洞内的波状流痕的形态特征参数进行测量,统计它在纵、横方向上的展布特征,分析洞道形态结构与波状流痕的展布关系;同时,根据地下河水运移规律,探讨波状流痕的形成原因.结果显示:(1)洞底波状流痕较均一,形态差异小于洞壁;(2)洞壁波状流痕在距洞底高1.0~1.2m范围内的流痕深度,较1.2~1.4m和1.4~1.7m这2个高度范围内的深度变化大;(3)洞壁波状流痕的形态特征变化与洞道形态结构有密切联系;(4)岩溶洞穴波状流痕是地下径流过程产生的内波(VI)与梯度流(VT)共同作用的结果.认为地下径流是岩溶洞穴波状流痕的直接动力,洞道结构形态对径流过程产生的内波(VI)与梯度流(VT)的叠加作用的影响,导致波状流痕在洞内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计算机二级考试中的题型、分数分布以及VB考试中的重难点,给出了一些解题技巧和在应试中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调查实验,阐述了临界分数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建议教师尽量少给学生临界分数。  相似文献   

19.
应用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和信息融合思想,经对两种不同类型枪支所发射同一型号子弹上磨损线条状痕迹数据提取特征后,用特征小波包维数和磨损痕迹中坡膛痕迹尺度参数作为样本数据的因子分量,建立了较为理想的SVM分类模型,以此SVM分类模型实现了对磨损线条状痕迹的分类识别。研究表明:采用参数融合要比使用单一参数更有利于分类识别,并能提高分类识别率。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cut marks on the long bones of class Ⅱ sized animals in the Ma'anshann site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location and frequencies of the long bone cut mark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as follows: (1) cut mark frequencies in the lower layer (LL)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upper; (2) in the LL cut mark frequency of the upper limbs is the highest, and that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limbs is lower and the lowest; (3) In the upper layer (UL) the cut mark frequency, does not spread as orderly as in the LL. The data are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experiment an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values of the LL all fall into the experimental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and the cut mark frequencies of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limbs coincide with those of the experiment; while the values of the UL are much lower, of which, those of the humerus, femur and radius are out of the intervals, and the frequencies of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limbs are far mo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experiment. It implies that the earlier hominids (of the LL) defleshed the limbs of the class Ⅱ sized animals with stone tools more completely than the later hominids. With the evidence of burning mark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ifference on the roasting behaviors derived the cut mark difference of the Ma'anshan UL and 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