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砷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 用化学萃取法中的批量振荡实验法, 分别考察5种萃取剂的单一及复合作用效果, 得到砷污染土壤的最佳萃取剂优化组合方式, 并通过动力学特征实验考察萃取过程中的速率控制步骤和因素. 结果表明: 单一萃取剂对土壤中砷的去除效果依次为草酸(OX)>NaOH>乙二胺四乙酸(EDTA)>KH2PO4>柠檬酸; 2种复合萃取剂除砷率最高的组合为EDTA+OX, 优化实验条件为m(土)∶V(溶液)=1∶8, 振荡萃取8 h, 除砷率达855%; 适当的组合萃取剂高于单一萃取剂的除砷效果. 3种和2种萃取剂复合的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别; 不同复合萃取剂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二级方程描述(p<0.01), 推测萃取过程主要受化学反应机理的控制, 反应涉及萃取剂与砷化物之间的电子共用或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萃取修复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萃取修复技术中一些关键因素对重金属萃取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腐殖酸对Cu和Zn在萃取剂中的溶解有促进作用,而对Pb和Cd有阻碍作用;粘土比砂土中的重金属更难于被萃取出来;酸性过强的土壤容易使EDTA发生质子化,从而降低其萃取能力;EDTA对Pb和Cd,OA对Cu和Zn分别表现出了强的萃取能力;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作为添加荆来提高重金属的萃出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使用蚯蚓来评价和控制洛克沙胂环境污染的可能性,研究了洛克沙胂进入土壤环境后,引起蚯蚓体内砷的富集过程,以及富集的砷在无洛克沙胂污染土壤中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洛克沙胂能引起蚯蚓体内砷的富集,富集因子的对数与土壤砷质量分数的对数呈线性关系;蚯蚓体内砷的消除符合双区一级动力学模型;蚯蚓能用作土壤中洛克沙胂污染的指示生物,而且可以用蚯蚓生物除污技术来减少或控制洛克沙胂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价态砷的浸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砷的价态分析一直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不改变砷价态的土壤样品预处理方法。本文针对土壤砷主要以Fe、Al、Ca、Mg盐的沉积物形态吸附于土壤中,选取柠檬酸铵-HCl(pH=5)的混合体系作浸取剂,利用络合和离子交换原理转换出沉积物中的金属阳离子,从而释放出As(Ⅴ).用超声波作震荡、萃取温度40℃、时间5h,即可达到90%以上的萃取率。在此条件下,经各价态砷的回收试验,浸取方法的精密度试验,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无论是浸取率、浸取时间,还是价态影响上都大大优于已有的类似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水力侵蚀(水蚀)是土壤侵蚀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领域,研究水蚀作用下侵蚀与沉积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对于评估土壤碳的“源/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总结了水蚀过程中土壤碳循环的研究现状,从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定量研究、有机碳迁移与再分配以及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等3个方面明确了土壤水蚀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动态,并对国内外土壤水蚀过程中的有机碳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建议未来研究中先对水蚀过程中有机碳的破坏、搬运和沉积等全过程进行精准解析和量化,在此基础上揭示其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共同作用下碳矿化特征的响应机制,全面探究水蚀过程中土壤碳收支的动态,量化土壤侵蚀对全球土壤碳循环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砷是对人体有害的痕量元素之一。砷及其化合物被饮用后,可由肠胃道、汗腺、唾液腺、乳腺排出体外。砷在体内能损坏肝脏,致使发生肝硬变。特别能通过胎盘循环而影响胎儿等。因此控制和监测饮水中的微量砷,显得十分重要。砷的测定,通常是用比色法、极谱法、原子吸收来完成。用环炉技术测定饮水中的痕量砷,在文献中还未见到报导。本文用动力催化反应于环炉技术,由砷钼酸铵中释放出的钼对双氧水和碘化钾定量的催化作用,用淀粉为显色剂。并采用微量萃取分离和浓集的方法,以测定饮水中0.02PPm砷。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酸度、钼酸铵用量、乙酸丁酯和甲基异丁酮萃取时间、乙酸丁酯萃取次数以及酸洗用酸量与洗涤时间等对分离、萃取和测定砷的影响,提出在硝酸介质和钼酸铵存在下,用乙酸丁酯萃取硅和磷后,再用甲基异丁酮萃取砷,萃取砷的有机相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在1.5 mol/LHNO3介质中,钼酸铵(50 g/L)、乙酸丁酯和甲基异丁酮的用量分别为10 mL,乙酸丁酯和甲基异丁酮的萃取时间分别为1 min,乙酸丁酯萃取为2次,硅、磷和砷能分别被乙酸丁酯和甲基异丁酮完全萃取。硝酸(1+10)洗涤甲基异丁酮萃砷液,用量为10 mL、洗涤时间为30 s对砷的测定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0引言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人体缺硒或过量的摄入硒都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环境物质中的硒主要是通过水、土壤、植物进入人体中.因此建立灵敏可靠的测定环境物质中痕量硒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具有灵敏度高、谱线简单、干扰少,线性范围宽、可以有效地消除基体干扰等优点.顺序注射(SIA)进样方式较之流动注射进样,流路更为简单、通用、节省试剂,易于自动化和在线过程监测.本文将SI与HG-AFS检测技术联用,在原来硬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参数的优化,明显地改善了检出限,成功地测定了环境样品中的痕量硒.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种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方法, 用于萃取半枝莲中的野黄芩苷. 应用紫外光谱对整个过程在线监控, 实现了整个萃取过程的可视化. 用正交实验优化微波萃取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方法可以防止被测物的分解, 减少萃取时间和溶剂的消耗. 野黄芩苷的质量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离线测定, 得到的检出限和定量测定下限分别为028 mg/L和093 mg/L,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7%和3.6%, 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3%.  相似文献   

10.
土壤砷污染对大豆砷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土壤加砷盆栽大豆实验,利用氢化物发生-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和土壤的砷含量,以研究土壤砷污染对大豆砷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根、茎和籽粒砷含量均与土壤加砷水平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并呈根〉茎〉籽粒的规律.大豆收获后,土壤砷含量与土壤加砷水平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土壤砷的残留率在82%以上,与土壤加砷水平呈极显著的对数相关.大豆根、茎和籽粒的富砷量均与土壤加砷呈极显著的二次函数相关关系,大豆茎的富砷量是根富砷量的3.4~8.1倍,是籽粒富砷量的2.8~4.6倍.大豆吸收的砷有82%以上存在于地上部分,但大豆对土壤加砷的利用率只在万分之几.大豆富砷量和大豆对土壤砷的利用率均以茎最高,而富集系数则为根〉茎〉籽粒.总之,大豆砷含量受土壤砷水平决定,籽粒含砷量最低有利于砷污染土壤的利用,土壤砷污染具有长效性.  相似文献   

11.
结合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的实际,探讨了企业科技投入产出模型的建模方法和投入产出技术在企业科技进步评价中的应用,其核心是:在产品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函数方法分解各部门的总产品,以反映科技进步对各部门产品生产的直接贡献,进而得到企业科技投入产出表;基于科技投入产出表,建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对企业科技进步直接贡献、间接贡献和完全贡献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铬砷在土壤和作物体内积累与迁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动态盆栽模拟性试验,研究了城市(太原市)污水溉灌,铬和砷在耕作层土壤、作物(水稻、菠菜)系统内的积累与迁移的规律,及其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这种模拟性试验,对于科学地合理地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监测土壤污染动态并予报其发展趋势,进而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提供了依据,具有现实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大学水电后勤管理现状,在校园网环境下,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B/S和C/S混合构架的水电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拓扑结构及详细的功能模块设计,讨论了关键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4.
首先给出半球面安排与半平面安排之间的一些联系,然后得到关于半平面安排的权和的一个方程.在此基础上证明了J.Linhart关于权和的一个猜测.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法国西北部波罗乃和布勒塔尼两地区的古生界。以泥盆系为重点,列举了4个重要剖面,就地层划分、重要化石的分布和沉积相特征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从自然发病鸡群眼结膜囊内分离到14株葡萄球菌,并对该菌进行生化特性及致病性等试验,证实眼型葡萄球菌具有致病性。通过体外药敏试验、有效消毒剂的筛选及疫苗的研制,筛选出氨苄青霉素和过氧乙酸。用于实际病例防治,能有效地控制眼型葡萄球菌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用紫外吸收光谱和~(14)C原子示踪技术,对多菌灵在处理后的马尾松种子、幼苗和土壤中的吸收和残留动态进行分析,并讨论多菌灵不同处理方法在防治松苗猝倒病效果上所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论证了用多菌灵防治松苗猝倒病最理想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变片式传感器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灵敏度、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高、动态响应快、抗干扰性强等特性,已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仅就实际使用的一个方面,做一系统介绍,供应用者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9.
软硬酸碱规则与配合物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路易斯碱定义出发,以软硬酸碱规则分析配合物的形成特点,探求配合物稳定性规律,并从热力学角度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海水质点的受力分析 ,论述了赤道流的形成与穿切黄道面现象 ,提出了南赤道流与赤道逆流是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带状地带穿切黄道面并受 F1,F2 作用而引起。 F3+Fs是地球公转离心力 ,它是形成大洋环流的原动力。由于地球的倾斜 ,黄道面上的相互作用力 ,形成了两支巨大的环形海流 ,即北半球环流与南半球环流 (同时有陆地阻隔作用 )。北向流的形成与地球的倾斜和 F3+Fs作用有关 ,地球上的北向流不容置疑存在 ,除非地球不倾斜或者倾幅增减 90°,北向流才不存在或者变为南向流。东向流由 F3+Fs及部分 F2 作用形成。相应地 ,西向流也是存在的 ,文中只是以论述南北赤道流的方式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