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苏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影响,而关于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也日益重要。在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的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行测度,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产业集聚的提高可以大大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集聚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本文在界定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动力机制,将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驱动因素归纳为集聚竞争力、个体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区位竞争力和制度竞争力.通过对我国现有城市群的分析,指出我国城市群竞争力较弱的原因主要在于群内城市分工协作不明、产业同构化严重和一体化程度不高等,因此提高区域一体化程度是未来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为此要采取相应的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实践证明,作为区域产业组织具体形式的企业集群,能够有效地发挥其集聚效应,从而带动区域实现长足发展。《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的出台,无疑会为福建社会经济建设注入新动力,而作为市场经济活动微观主体的企业不可置否要担当起关键的角色。因而,福建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必须重视并深入探讨企业集群发展的环境及其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其集聚效应和外溢效应,提升福建区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9年的太阳能光伏数据,利用ArcGIS分析工具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区域分布特点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呈现出两大核心区:一个是以青海为核心的西北区域;另一个是以北京、河北为核心的华北区域.西北区域成为核心的原因在于其先天自然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华北区域则主要是以奥运为平台的政府支持与推广作为其主要发展力量.而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在空间格局上表现出从沿海到内陆递减的趋势,并且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人才的集聚和研发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其光伏产业向高端延伸的重要推动因素,交通区位条件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则是促进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影响因子的测度结果表明,政府政策的引导、技术水平的支撑、电力消费市场的调节、能源效率的促进是影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区域分布的4大原因.并将我国31个地区分成5大类,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利用统计数据考察大连629家软件企业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现象,发现大连的软件企业经历了"萌芽—稳定—高速"3个发展阶段,并呈现出"分散—集中—扩张"的空间集聚趋势,表现出"多园区,专业化集聚"的空间特征.独特的历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连软件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在大连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政策、市场和外资驱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政策尤其是政府开创的"官助民办"软件园模式以及区域创新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大连软件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成为近年来大连软件产业集聚的重要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集群产业由传统产业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时,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发展而组建起来的科技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它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的集聚能力,这种集聚力能够确保区域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可持续发展,对提升区域竞争力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通过聚集效应在科技园区应用的分析,指出我国科技园区发展的盲目性,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聚、金融发展对IT企业的R&D投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和金融发展在推动产业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实证检验模型,运用IT上市公司和中国工业经济年鉴等数据,研究产业集聚和金融发展对信息技术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大,产业集聚对IT企业R&D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所在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对IT企业R&D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两个角度构建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山东省2012年17地市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指出: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竞争力发展明显不平衡,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教育水平这三个方面上的差距尤为明显.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突出不同区域的错位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合作;重视西部地区的教育和科技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早期,产业集群仅仅作为一种企业的空间集聚现象而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产业集群不仅仅是一种空间集聚现象,更重要的是,它是产业发展中的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能够被用来作为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式加以利用,进而大大提升特定产业的竞争力。为此,文章运用SCP范式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为产业集群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创新科技》2020,(1):70-79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集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在构筑区域创新生态网络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剖析创新型企业区域集聚的模式类型基础上,从经济学理论阐释了创新型企业集聚形成的内在动因,分析研究表明:在满足企业集聚所产生的净收益现值总和大于零条件下,集聚所产生的交易费用降低效应与创新优势叠加的增强效应等已成为促进创新型企业集聚的关键因素。而集聚区域关联企业竞争的创新挤压效应所引致的附加值增加型与成本降低型的集体创新学习机制、创新型企业区域集聚的技术溢出机制和创新型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机制等成为吸引创新型企业集聚的内在动力,研究表明,促进创新型企业空间集聚采取合作创新策略须满足的条件为■,该结论对塑造区域良性创新生态、实现区域整体创新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决策借鉴意义。据上述研究,从强化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文化培育与氛围营造、创新生态环境打造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汇总各类污染物排污费,应用份额偏移分析方法解析中国各地区自2004~2010年以来区域污染增长,通过对比结构偏移分量和竞争力偏移分量,探索中国各区域污染治理改进方向,最后按照各区域所属扇区,中国各区域产业生态化空间组织结构划分为综合优势区、竞争优势区、结构优势区和优势欠缺区.  相似文献   

12.
创新体系是增强区域经济活力的源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经济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太原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整合省城科技资源和创新要求,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改造、清洁能源示范和推广,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中介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太原市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空间布局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导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柱,是体现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式。在充分借鉴产业集群理论及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形成产业集群的内在机理以及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构想。以期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其综合竞争力,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发展问题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振兴模式,也不能简单效仿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发展道路。通过对综合实力、科技竞争力、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分析,提出制约东北地区竞争力下降存在四大主要动因,即优势产业转型发展滞后、核心技术能力不强、一流创新人才队伍缺乏、科技创新环境意识落后。因此,东北地区竞争力提升,应结合自身社会、文化、经济、科技资源和地区特色,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走具有东北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战略的实施,各地逐渐涌现出许多各种类型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的出现对各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产业联盟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来推动各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指出要大力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建设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使之成为推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6.
引入产业集成思想,依据旅游业在区域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区域旅游集成开发概念。根据旅游产业在区域产业中的地位,将之分为主导型开发和非主导型开发两种类型。从基础分析、开发路径两方面出发,构建了区域旅游集成开发理论框架,其中基础分析包括经济区位、区域产业、旅游资源等3个方面,开发路径包括产业定位、开发定位、空间布局等3部分。应用上述框架,对重庆长寿区旅游开发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该区具有区位交通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和旅游资源富集优势,并提出了服务功能的产业定位、高端商务度假的开发定位和“三圈一体”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7.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从工业生产的资源投入、经济效益、废弃物再使用、废弃物排放4个角度,构建了评价区域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进行了综合赋权.运用该指标体系对2011年陕西省十市一区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市区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部分地区还需进一步推进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民俗特征和新安理学三个方面分析了徽州休闲体育文化的地域性特征.研究显示:自然地理特征为徽州休闲体育文化奠定了厚重的物质基础,民俗特征促成了徽州休闲体育文化的形成,而新安理学却对徽州休闲体育文化的汇聚提炼了精神素材.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是整合科技资源、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陕西省在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因此建设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需求迫切。在分析陕西省平台建设的优势条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以资源整合与流动为核心,以资源共享为目的,在平台组织机构的构建、体制机制的建设、运作模式的选择、法规政策的制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