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尾白虾幼体对饵料的摄食与吸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35)S-甲硫氨酸作标志,测定了脊尾白虾〔Palaemon(Exopalaem-on)carinicauda Holthuis〕幼体对饵料的摄食与吸收的特点,所得结果表明: 在溞—Ⅱ后期至溞—Ⅲ期从滤食性转变为捕食性。用标志的咸水丰年虫和双齿许水溞的无节幼体及轮虫为动物性饵料,测得脊尾白虾幼体的捕食率随着饵料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某一密度下达到最大值。吸收率变化的情况与此相似。脊尾白虾幼体对饵料的利用率在一定界限密度之上随着饵料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并在某一密度下稳定于较低的水平上。捕食和吸收能力随着脊尾白虾幼体的发育而增强。当饵料密度高于最适密度时,产生过剩摄食。  相似文献   

2.
用~(14)C(NaH~(14)CO_3)和~(35)S(~(35)S-甲硫氨酸)标志扁藻及菱形藻来探讨双齿许水溞与咸水丰年虫的摄食和吸收问题,得到如下结果: 在一定的饵料密度范围内,清滤率随着藻类密度的增大而下降,在藻类密度增至某值后即稳定在一较低的水平上。 吸收率随藻类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在某密度下达到最大值,此后就保持不变。我们称这一密度值为最适密度。 清滤率,摄食率和吸收率随着浮游动物的生长发育而增大,许水溞自挠足幼体到成体及丰年虫在体长7—10mm到性成熟时(10—14mm),清滤率,摄食率和吸收率均明显地增大。 吸收效率随着饵料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并在某一密度下稳定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当饵料密度过高时,将产生过剩摄食。  相似文献   

3.
用直链藻强化培养的轮虫,其EPA和DHA含量显著增加,以强化72 h效果最佳,其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0.36%和3.12%;用不同密度的强化轮虫培养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Ⅱ期与Ⅲ期(Z2与Z3),结果表明:轮虫密度为20 ind/mL时Z2的变态率与存活率分别为60.60±2.64%和63.20±2.48%,密度为30 ind/mL时Z3的变态率与存活率分别为57.40±1.63%和62.00±2.98%,均为最佳;收集该阶段溞状幼体,对其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强化轮虫培养的溞状幼体的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5.09%和7.24%,显著高于未经强化的酵母轮虫培养的溞状幼体(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大规模贝类养殖活动对养殖水体中不同密度和种类浮游植物的摄食差异和影响因素,为香港巨牡蛎滤食能力、控藻水平以及科学评估其养殖容量、生态影响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条件下研究大、中、小3种不同规格的香港巨牡蛎对不同密度的牟氏角毛藻、球等鞭金藻的清滤率和摄食率。【结果】在28℃水温和24‰盐度的实验条件下,香港巨牡蛎对牟氏角毛藻的单位个体清滤率和单位体重清滤率分别为1.29~5.49L·ind~(-1)·h~(-1)和0.62~1.84L·g~(-1)·h~(-1),对球等鞭金藻的单位个体清滤率和单位体重清滤率分别为2.58~8.40L·ind~(-1)·h~(-1)和1.18~3.17L·g~(-1)·h~(-1),香港巨牡蛎对牟氏角毛藻的清滤率及摄食率均低于球等鞭金藻。香港巨牡蛎单位个体清滤率和摄食率均表现出大规格中规格小规格的趋势,即单位个体的清滤率和摄食率随着贝类个体增大而增加。香港巨牡蛎对不同密度球等鞭金藻的单位体重清滤率和摄食率都随着个体增大而降低,但其对不同密度牟氏角毛藻的单位体重清滤率和摄食率随着个体大小的变化规律不一致。随着浮游植物密度的增加,香港巨牡蛎单位体重清滤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中等密度条件下香港巨牡蛎具有较高的单位体重清滤率。【结论】香港巨牡蛎的清滤率和摄食率除受牡蛎个体大小和浮游植物密度影响之外,还与浮游植物的种类、大小、营养质量等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1999年5~8月,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试验场,用金藻、蛋黄、冰冻轮虫、酵母、虾片、日本产对虾配合饲料、卤虫无节幼体等饵料进行分组投喂培育长毛对虾幼体,结果表明:金藻、冰冻轮虫、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各期幼体培育时的饵料,具有较好的饲效.  相似文献   

6.
84年我们初步研制了一种以海洋酵母为蛋白源的对虾幼体配合饵料,并用以开展小水体培育虾苗的试验。之后又改进了配方,进行了多次实验性育苗和生产性育苗试验。实验结果证明,使用我们研制的配合饵料培育长毛对虾幼体已得到如下几方面结果:1.使用配合饵料,在水温24—26℃的条件下,完成Z、期到P1期的幼体变态需九天时间。2、育苗率可达70%以上且苗体健壮活泼。3、若自M1期起搭配轮虫、丰年虫,育苗率和苗体健康状况均有提高。4、育一万尾虾苗需饵料费0.20元。  相似文献   

7.
西施舌稚贝对3种微藻选择性及摄食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西施舌稚贝的摄食率及藻类选择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施舌稚贝对直径11.2 μm四爿藻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而对云霄微型藻和牟氏角毛藻的摄食率均偏低.西施舌稚贝对四爿藻的摄食率在第5 h时达到最高值(174.928×10-5mg·h-1).当西施舌稚贝分别摄食3种藻类时,在适宜的藻类密度范围内,摄食率均随着藻类密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加,当藻类密度达到一定值后,摄食率呈下降趋势.西施舌稚贝摄食率与藻类密度之间关系适用二次多项式表示.  相似文献   

8.
以浮游桡足类刺尾纺锤水蚤(Acartia spinicauda)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摄食实验表明,摄食率随着饵料密度增高而增大。在水温20℃时,最大摄食潜力约为33000细胞/个·天,夜间摄食力显著大于白昼,混合饵料实验中,刺尾纺锤水蚤表现出较强的择食倾向。由实验结果推导出摄食经验公式为:1=33 000(1-e~(-0.4x~2))。  相似文献   

9.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南美白对虾幼体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drium tamarense ATDH01)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溞状幼体和仔虾的存活率影响.结果显示:塔玛亚历山大藻密度对南美白对虾溞状幼体的存活率有明显的差异,塔玛亚历山大藻藻细胞密度越高,存活率越低.在96 h急性实验中,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南美白对虾溞状幼体的半致死密度为7 500/mL;在密度12 000/mL以下对仔虾的存活率无显著的影响;在密度15 000/mL时存在显著影响.其本身的毒力经过小鼠生物检测法得每细胞为8.407×10-5鼠单位(MU).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对虾育苗需使用活饵如硅藻、卤虫幼体等。近年使用豆浆、蛋黄以及豆浆制备物等人工饵料培育对虾幼体已获成功。但这类饵料不能全部代替硅藻和卤虫的作用,而且这种饵料易受细菌侵附、从而使饵料分解影响水质。自70年代未以来,各种类型的微粒饵料(MD)的研制受到国外学者重视并对其饵料效果进行投喂试验。随着对虾营养需求的研究,用人工微粒饵料(MED、MCD)培育对虾(P.japonicus)幼体从 Z_1期—P_1期82年首次获得了成功,并且在生产上得以应用。83年继又报导卡拉胶粘结微粒饵料(MBD)饲喂日本对虾幼体,从 Z_1—P_1期达到了67%的成活率。在此情况下,国外微粒饵料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11.
研究设定40、80、120、160 ind·m-24个密度梯度,观察不同密度下凡纳滨对虾行为与生理变化.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昼夜活动频率,昼夜游走距离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增大(P<0.05);各密度水平的游走距离均在摄食中阶段最高.不同密度下,凡纳滨对虾每天摄入食物能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摄食能量分配于生长的比例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P<0.05),而消耗于排泄和代谢的比例随密度的增大而升高(P<0.05).对虾过氧化物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随密度增大和胁迫时间延长呈现逐步升高的态势(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随密度的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则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P <0.05).实验表明,密度胁迫下,凡纳滨对虾的活动水平增加,能量消耗增大,而生长速度和免疫水平则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2.
鱼类早期生活史的营养与摄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早期生活史可划分为胚胎期、仔鱼期和稚鱼期,其营养包括内源性、外源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仔鱼必须在卵黄耗尽前的短时间内建立起外源性摄食,否则,便进入饥饿期。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和摄食强度均取决于仔鱼的摄食效率,并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摄食节律主要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仔鱼对饵料的选择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变化,同时与饵料的大小、种类、密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相残与资源可获得性和饥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幼体放养密度、饵料(卤虫无节幼体)密度以及饥饿时间条件下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大眼幼体的肢残率和死亡率为指标,探讨了资源可获得性以及饥饿对大眼幼体相残行为的影响,发现空间和食物的可获得性及48 h内的饥饿对大眼幼体相残所致的肢残和死亡率影响均不显著,3种条件下的相残死亡率在2.27%/d~4.68%/d之间.结果显示,在本实验条件下,资源可获得性和饥饿对大眼幼体的相残无显著影响,不具导致高死亡率的确定性.笔者推断大眼幼体之间的相残不一定是育苗生产活动中大眼幼体高死亡率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高死亡率可能是第Ⅴ期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之间、大眼幼体和第Ⅰ期仔蟹之间的相残,或恶劣环境下大眼幼体相互抱缠的习性造成机械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验生态的方法,研究了3种海洋浮游微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实验以不同浓度的微藻投喂太平洋纺锤水蚤,测定了无节幼体发育到桡足幼体、桡足幼体发育到成体的时间和最终存活率,以及发育到成体后,在各浓度下,成体每天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结果表明: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适宜于作为太平洋纺锤水蚤生长、繁殖的饵料;摄食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lleri)的太平洋纺锤水蚤可以完成无节幼体到成体的发育,但牟氏角毛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牟氏角毛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产卵量和卵孵化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只有在低细胞碳质量浓度(0.35μg/mL)时,成体产卵量和卵的孵化才正常,当牟氏角毛藻细胞碳质量浓度达到1.70μg/mL或更高时,该桡足类的产卵量下降,且没有卵能孵化出幼体,表明牟氏角毛藻显著抑制了太平洋纺锤水蚤的繁殖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魁蚶苗种繁育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饵料,了解魁蚶幼体生物学特性。【方法】选取金藻、角毛藻、海洋酵母、小球藻等4种不同饵料对魁蚶幼体进行为期13d的喂养,测定其壳长、壳高等生物学指标,计算特定生长率,分析不同饵料投喂对魁蚶幼体生长的影响。【结果】从D形幼虫发育到壳顶期这段时期内,混合饵料金藻+海洋酵母较单一饵料投喂魁蚶幼虫的效果好。不同饵料投喂下魁蚶幼虫特定生长率大小依次为金藻+海洋酵母处理组金藻处理组海洋酵母处理组金藻+角毛藻处理组角毛藻处理组小球藻处理组,各处理组间差异极显著(P0.05)。【结论】在魁蚶幼体培育阶段,最佳饵料是金藻+海洋酵母。在没有混合饵料的前提下,金藻效果最好,适合做幼虫的开口饵料;小球藻效果最差,不合适做单一饵料投喂幼虫。  相似文献   

16.
几种环境因子对太平洋哲镖水蚤清滤率和摄食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标志饵料生物——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来研究几种环境因子(饵料密度、饵料‘年龄’(藻龄)、温度、光度)对太平洋哲镖水蚤(Calanus paci-ficus)清滤率和摄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清滤率在高密度(>3.O×10~4个细胞/毫升)饵料溶液中,几乎随饵料密度的增高而按比例地下降;但在低密度饵料溶液中,清滤率虽有所提高,但绝对摄食量却是下降的.(2)哲镖水蚤对骨条藻的吸收率是很高的,通常为50—90%(平均80%左右),吸收率与藻龄有密切关系:当以生长良好的骨条藻(培养3—4天的藻液)为饵料,吸收率达80%以上;但以‘衰老’的藻液(培养6—7天)为饵料时,吸收率仅50%左右.(3)在10—20℃范围内,摄食率随温度上升而增加.超过20℃以后,摄食率即下降.(4)摄食率在黑暗中最高.在室内人工光照下,摄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实验观察了不同饵料、池底、密度对锯缘青蟹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和残杀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喂裸腹蚤时,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最高,3种池底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平均为78.1%。残杀率最低平均为11.4%;海泥池底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最高。投喂3种饵料的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平均为84.8%,残杀率最低平均为7.6%;裸腹蚤是青蟹大眼幼体培育适宜的饵料.而海泥则是大眼幼体变态适宜的池底.不同培育密度对青蟹大眼幼体蜕皮变态率和残杀率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大眼幼体的培育密度为3尾/dm^3时,其蜕皮变态率最高,而残杀率与大眼幼体培育密度的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几种常见重金属 (Cu2 、Zn2 、Cd2 )对丰年虫、长毛对虾、斑节对虾无节幼体趋光反应的影响 .结果发现 :1) Zn2 、Cu2 、Cd2 对丰年虫无节幼体的 2 4 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 310 .36、34 .61和 2 0 1.8mg/ L.而 Cu2 、Zn2 浓度分别为 2 .0 7、19.86mg/ L时 ,幼体的等效趋光值即降到对照组的 5 0 % .2 ) Cu2 、Cd2 对长毛对虾无节幼体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 0 .0 31、0 .180 mg/ L.而 Cu2 浓度为 0 .0 0 3mg/ L、Cd2 浓度为 0 .0 0 4 mg/ L时 ,即使幼体的等效趋光值降为对照组的 5 0 % .3)Zn2 、Cu2 对斑节对虾无节幼体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 0 .5 0 6、0 .0 2 6mg/ L.而当 Zn2 、Cu2 的浓度分别为 0 .0 0 7和 0 .0 0 2时幼体的等效趋光值即降为对照组的 5 0 % .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秦皇岛贝类养殖区滤食性贝类饵料来源和摄食选择性特点,于2019年5月对该海域的海水和4种贝类(紫贻贝、海湾扇贝、长牡蛎、栉孔扇贝)进行采样调查。利用显微镜检法和光合色素液相色谱法(HPLC)对海水和贝类胃容物中的浮游植物种群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水体中浮游植物主要由硅藻、甲藻、隐藻组成,硅藻在丰度上占有绝对优势。光合色素HPLC检出水体中特征色素主要为硅藻、青绿藻和甲藻,而贝类胃容物中主要为甲藻和硅藻,少量青绿藻检出。四种贝类摄食选择性相似且不受水体中优势藻种的影响,主要以甲藻、硅藻中不占优势的藻种为食,对部分占优势藻种表现出避食性(中肋骨条藻和角毛藻),微微型浮游植物(青绿藻)对4种贝类的饵料贡献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随着泥蚶人工育苗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稳定生产单胞藻饵料以满足幼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已成为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几项措施仅供参考。1种类选择在泥蚶幼体培育阶段,幼体对藻类大小、种类有所选择。D形幼虫开口摄食时,以个体较小为宜,如球等鞭金藻3011(Isochorysisgalbansgalbans)、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ZhangensisHuVraSp.)、绿帕夫3012(Pavlovariridisgalbana)。至后期,为了使营养全面利于幼体顺利变态附着,以金藻、角毛藻(ChaeocerosSp.)及扁藻(PlatymonasSp.)混合投喂为好。附着后利用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