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阿维菌素残留被生物体吸收后,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理,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同步荧光研究阿维菌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活性机理.研究表明,阿维菌素与溶菌酶的作用机理为荧光静态猝灭;两者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形成1︰1结合,结合距离为4.55 nm;298、303和308 K时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10×105、1.08×105和0.38×105 L·mol?1,结合强度紧密;同步荧光和圆二色谱证实阿维菌素影响溶菌酶的二级结构,使溶菌酶分子α-螺旋结构含量减小.本文为农药残留在生物体内中代谢过程、解毒和指导科学使用农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温加工食品中产生有害物质丙烯酰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本研究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Maillard反应体系的抗氧化活性与丙烯酰胺形成的关系、抗氧化剂对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作了全面阐述;同时讨论了抗氧化剂影响丙烯酰胺形成和消减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研究了偶氮类食品着色剂诱惑红与蛋溶菌酶的相互作用.讨论了诱惑红对蛋溶菌酶荧光的猝灭机理,属于静态猝灭.测定了诱惑红与蛋溶菌酶反应体系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热力学参数焓变(ΔH>0)和熵变(ΔS>0)可推断诱惑红和蛋溶菌酶的相互作用力为典型的疏水作用力.在298、304、310 K温度下,两者间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7897、19865、23267.  相似文献   

4.
铁蛋白与原花青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研究二者的相互作用对于认识食品多组分复杂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分离纯化的脱铁红小豆铁蛋白(apo adzuki bean seed ferritin,aASF)和葡萄籽中提取的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P)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光谱法、动态光散射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GSP诱导的aASF聚合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GSP能与aASF结合并显著淬灭aASF的内源荧光;GSP能够诱导aASF发生聚合,并且随着GSP加入量的增多,其铁蛋白荧光淬灭和聚合程度也显著增强;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形成的GSP-aASF复合物呈现多聚物形态.另外,抗氧化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GSP,GSP-aASF复合物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但保留了70%,以上的抗氧化能力.该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究GSP与aASF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的理化特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FPZ与DNA的相互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DNA通过静态猝灭机制使FPZ的荧光发生猝灭,疏水作用力和氢键在FPZ-DNA复合物形成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FPZ和DNA的相互作用模式是嵌插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BHT和TBHQ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猪油为实验油采用活性氧法(AOM,97.8℃)对茶多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02%的TBHQ对猪油的抗氧化稳定因子F为4.9,略大于等质量分数的茶多酚(F=4.4),二者都明显优于BHT(F=2.2).同时研究了三种抗氧化剂对花生油、鳗骨油脂质氧化的抑制作用,其抗氧化效果也是TBHQ>茶多酚>BHT.  相似文献   

7.
以对苯二酚和叔丁醇为原料、草酸为催化剂,合成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DTBHQ).通过实验,得到合成DTBHQ的适宜工艺条件:叔丁醇与对苯二酚摩尔比为3:1,催化剂与对苯二酚质量比为0.6:1,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90℃.在此条件下,产物中的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的最高收率为25.2%.  相似文献   

8.
磺基水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荧光法研究了5磺基水杨酸(SS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SSA可以猝灭BSA的荧光,同时自身的荧光敏化增强,表明两者之间发生了能量转移.能量转移的机理是BSA与SSA结合形成了复合物.SSA在BSA212位色氨酸残基附近的结合数为1,结合常数为6.5×105.疏水力是结合反应的主要作用力.基于Forster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SSA与BSA212位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1.55nm.研究了实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pH4.0~8.0之间,BSASSA复合物基本稳定,离子强度对复合物形成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光动力疗法中,竹红菌甲素作为敏剂与溶菌酶发生了相互作用.本文对竹红菌甲素同溶菌酶作用的荧光猝灭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红菌甲素与溶菌酶结构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机制,在荧光猝灭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模拟的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圆二色(Circular dichroism,CD)光谱等技术研究了灿烂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结合性质以及药物的结合对H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BCB和能猝灭HSA的内源荧光,BCB对HSA的荧光猝灭是形成HSA-BCB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BCB对HSA荧光的静态猝灭.BCB与HSA分子Trp残基的距离r小于7 nm,说明HSA与BCB之间能够发生非辐射能量转移,但由于rR0值,这说明形成HSA-BCB复合物导致的静态猝灭是HSA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BCB与HSA相互作用形成HSA-BCB复合物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疏水作用力和氢键在形成HSA-BCB复合物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CD光谱的结果说明BCB与HSA的相互作用形成的HSA-BCB复合物导致了HSA的构象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 利用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Meso-四(对-羟基苯基)卟啉(THPP)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THPP对溶菌酶的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 291 K时, THPP与溶菌酶的结合常数为5.97×104 L/mol; 疏水作用力为THPP与溶菌酶的主要作用力; 金属离子Fe2+,Fe3+,Cu2+,Mg2+,Ca2+和Zn2+的存在不影响THPP与溶菌酶的结合常数; THPP与溶菌酶的结合距离为3.35 nm; THPP可使色氨酸残基周围的极性减弱, 疏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以H3PO4代替了食品抗氧剂TBHQ(2-叔丁基对苯二酚)合成实验中使用的有污染溶剂,节约了实验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将副产物DTFBHQ(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也作为产品回收,并引入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提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对苯二酚、对苯二醌分别作为还原型、氧化型小分子多酚类物质的模型化合物,研究其对溶菌酶淀粉样纤维形成错误折叠的影响及其对成熟纤维结构的逆转作用.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观察,利用荧光探针对二级结构变化进行监测.通过量化计算,发现对苯二酚和对苯二醌都能够抑制淀粉样纤维生成并对成熟纤维的二级结构起到逆转作用;并且存在浓度依赖性,在生理条件下,对苯二醌作用强于对苯二酚(逆转条件,pH=7.4);但是在偏酸性条件下(pH=6.5),对苯二酚的逆转作用强于对苯二醌.  相似文献   

14.
蛋白淀粉样纤维与多种疾病有关,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Ⅱ型糖尿病等.荧光染料硫代黄素T(ThT)广泛地应用于淀粉样纤维的定性和定量测定.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ThT与淀粉样纤维结合的动力学机理研究尚非常少见.本研究应用荧光停流动力学技术对盐酸胍诱导的溶菌酶淀粉样纤维和ThT的结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提出ThT与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结合的动力学符合双位点平行反应机理模型.本研究对深入理解荧光染料分子与蛋白淀粉样纤维的作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盐酸阿霉素(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DOX)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抗癌药物,溶菌酶(lysozyme,LYS)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具有杀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研究DOX与LYS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必要。研究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298 K、308 K和318 K)DOX与LYS的相互作用,阐述了DOX对LYS荧光猝灭的机理;并计算了二者之间的结合位点和结合常数。结果表明,DOX能使LYS的内源荧光发生猝灭,荧光猝灭机理属于二者形成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Stern-Volmer方程分析显示,DOX与LYS具有1个结合位点,不同温度下DOX与LYS的结合常数(K_A):4.79×10~6(298K)、2.82×10~6(308 K)和2.14×10~6(318 K)。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可知DOX与LYS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由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引发的;并且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是伴随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反应。三维荧光光谱实验显示,DOX的加入引起LYS构象的变化,表现为蛋白质内部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疏水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叔丁醇法合成邻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邻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具有高效,低毒,热稳定性好的优点,为解决TBHQ生产收率低,质量差,工艺复杂的问题,实验研究了以叔丁醇和对苯二酚为原料合成邻叔丁基对苯二酚的主要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常压下以叔丁醇和对苯二酚为原料合成邻叔丁基对苯二酚,叔丁醇的过量系数为130%时,以85%的浓磷酸为催化剂,在130℃的温度下反应5-6h,采用重结晶法精制工艺,可以制备出纯度为99.1%的邻叔丁基对苯二酚,而且产品收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异烟肼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异烟肼(INH)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表明,INH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通过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计算,证明这种荧光猝灭机理符合静态机制,INH和BSA形成了1∶1稳定复合物;考察不同温度和酸度下的猝灭作用,进一步证实其静态猝灭行为和疏水作用机制.紫外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表明,INH与BSA的相互作用使蛋白质的分子构象发生变化,而同步荧光光谱显示两者的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  相似文献   

18.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pH=7.23)对紫外线吸收剂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PBS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SA能够与DNA相结合形成复合物,引起了PBSA紫外吸收的降低和荧光的猝灭;PBSA与DN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两者间的结合位点数为1.11.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在人体生理条件下β-四(5-磺酸萘氧基)锌酞菁(LSPcZn)与马心肌红蛋白分子(FePP-Mb)的相互作用,LSPcZn能够显著地猝灭FePP-Mb分子的荧光,说明两者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互作用.变温荧光光谱实验的结果验证该作用可以导致LSPcZn分子和FePP-Mb分子之间形成复合物,使得LSPcZn可以通过静态猝灭有效地猝灭FePP-Mb的荧光.通过对荧光光谱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LSPcZn分子和马心肌红蛋白(FePP-Mb)在不同温度下形成复合物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另外,LSPcZn与FePP-M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以改变FePP-Mb的构象.  相似文献   

20.
对苯二酚在碱性条件下对Cu催化H2O2和NaSCN的化学振荡反应(以下简称铜体系)的干扰,考察了在2.24×10-6-5.45×10-5mol·L-1和2.24×10-6-2.87×10-5mol·L-1范围内,对苯二酚的浓度与振荡反应的周期的改变△T1、△T2之间的关系 结合铜体系振荡反应的机理,提出了对苯二酚干扰振荡反应的机理,为其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