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一种可用于纱线检测的新型测试手段,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分析可实现纱线外观的数字化表征和测试自动化。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纱线毛羽方面的发展应用现状,并对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新型测试方法与传统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纱线检测方法具有客观、快速、准确等优点,是纱线外观检测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纱线毛羽直接影响织物的品质,对织机织造效率影响较大.针对原材料、前纺工序对毛羽的影响极大,其中细纱工序、络筒工序是毛羽形成的主要阶段,提出相应的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毛羽检测的问题,搭建了一套纱线毛羽的数字化图像采集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图像处理算法的纱线毛羽检测方法,可对连续采集的纱线图像序列进行特征分析,提取出可用于纱线毛羽质量评估的特征指标。通过对纱线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灰度变换、背景处理、图像增强、动态阈值分割、倾斜纠正、图像去噪、图像分割,得到纱线的毛羽图像,并对毛羽图像进行细化处理,从而得到细化后的毛羽图像,以纱线轴线和主干边缘作为参考,选择合适的基准线,对毛羽像素点进行识别判断,统计得到不同长度毛羽的根数。实验表明,图像法测试的结果与目测法的结果最大偏差在5%以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方法能够提高纱线毛羽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4.
从毛羽测试目的着手,介绍乌斯特3型毛羽测试原理及特点,对某些术语做了解释,如毛羽H、毛羽不匀率CV_h、毛羽最大最小值等。图示说明了毛羽的变化图、波谱图、变异-长度曲线,频率分布图及其对纱线表面结构进行分析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毛羽是衡量纱线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产生于细纱工序,主要增长干络筒工序。本文通过对棉纱、腈纶和两种不同捻度的毛纱进行反复的络筒实验,摸索络筒次数和络筒方向对筒子纱线毛羽的影响,发现了一定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有效地控制纱线毛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络筒速度和络筒张力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纱线毛羽在织造过程中的危害及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络筒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因素,指明了络筒速度、络筒张力对不同种类纱线毛羽的影响。从摩擦学的角度解释了纱线受到的摩擦力与纱线毛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实验方法研究纱线可织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讨论影响经纱可织性的因素以及研究经纱可织性的实验方法。原纱质量、经纱准备、织造条件是影响经纱可织性的重要因素。经纱的可织性可通过改变纺纱参数、纺纱技术来提高,但对经纱可织性有决定性的是织前准备。通过织前准备,特别是浆纱工序可充分地提高可织性。分析表明给定浆纱的可织性可通过浆纱强伸性、浆纱耐磨性、织造模拟后浆纱毛羽变化、织造模拟后浆纱缠结分离力等指标来预测。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准备工序纱线毛羽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减少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织造模拟后浆纱毛羽的变化可评价浆纱可织性。对单纱精确上浆装置上浆后的浆纱经过织造模拟后毛羽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织造模拟后毛羽的多少取决于产生和消除的比率,同一时间内产生大于消除,毛羽增加;反之,毛羽减少。毛羽的多少与磨损频率、上浆率有关。磨损频率越高、上浆率越低,毛羽越多;反之,毛羽越少。考虑成本与质量,存在最佳上浆率。  相似文献   

10.
自动络筒机上毛羽减少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自行研制的自动络筒机毛羽减少装置,并用涤棉纱和纯棉纱作了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装置后,纱线毛羽有明显的减少,尤以5mm最多,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苎麻纱毛羽形态、苎麻纱毛羽及均匀度的测试结果。指出苎麻纱的一些疵点和平行伸直度差的纤维是形成毛羽较重要的原因。所以,应保持良好的的工艺和机械状态来改善细纱质量。最后提出了一些减少毛羽可采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对苎麻细纱的毛羽特性进行了研究。对纤维细度,纺纱支数、细纱捻度、变性苎麻纤维与细纱毛羽的关系亦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纤维细度对细纱毛羽有明显影响。纤维支数愈高,毛羽愈少。 2.纺纱支数对毛羽的数量有一定影响。支数愈高,毛羽量愈少。 3.提出了细纱捻度与毛羽的回归方程。 4.变性苎麻纤维对细纱毛羽有明显影响。 5.提出了S_0=KN_1L_1d_0是衡量苎麻纱毛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5tex(40公支)的集聚毛纱和普通环锭毛纱的毛羽、条干均匀度、强力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它们的性能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证明纺纱张力大小对细纱毛羽的影响,只产生于采用传统类型钢丝圈的条件下,如果采用改进型钢丝圈,则尽管纺纱张力降低,细纱毛羽仍可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
基于AHP的纱线综合性能评价指标权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JC7.3tex纯棉赛络间接纬纱成纱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在专家调查问卷基础上,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和判断矩阵,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并通过一致性检验确保权重的信度和效度。通过计算,结果显示在评价喷气织机用JC7.3tex纯棉赛络间接纬纱成纱综合性能时,其性能指标条干CV值、-50%细节、+50%粗节、+200%棉结、条干CVb、单纱断裂强度、单强CV值、毛羽指数、毛羽CV值的权重分别为0.076,0.067,0.064,0.056,0.070,0.179,0.165,0.179和0.144。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由普通细纱机自行改造的赛络纺纱机减少牛仔纱毛羽的工艺条件.正交试验选取前区隔距、纱线捻度、后区牵伸、钢丝圈型号、锭速和喇叭双口隔距等6个工艺参数为考察因素,通过极差分析、回归分析、双因子交互作用效应分析,最终选定最优纺纱工艺为:喇叭双口隔距8 mm,锭速12 000 r/min,钢丝圈6903 9#,前区隔距45 mm,后区牵伸倍数1.10,捻度30捻/10cm;按照此最优工艺生产的纱线毛羽最少,平均每米纱线1 mm以上毛羽数为69.16根,3 mm以上毛羽数为0.52根.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yarn,a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at ring spinning.A modifiedtraveller has been used to reduce the yarn hairiness vastly.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the data,it was found that the geometrical shape of travellers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yarnhairiness at ring spinning.  相似文献   

18.
The mechanism of filament pre-tension is put forward. The effect of filament pre-tension on Sirofil composite yam properties, such as hairiness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are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studi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grees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present theory shows that suitable choice of filament pre-tension can enormously reduce hairiness and improv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Sirofil composite yarn.  相似文献   

19.
赛络菲尔纺降低细纱毛羽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赛络菲尔纺纱技术原理的基础,在实验小型细纱机的基础上设计安装了一套赛络菲尔纺纱装置,并以此装置纺出相同细度的赛络菲尔纱和普通环锭纱,测试发现赛络菲尔纱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并且有明显减少毛羽。文中同时从理论上探讨赛络菲尔纺纱的结构特点与降低毛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集聚纺纱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传统环锭纺存在加捻三角区这一缺陷,详细介绍了用于消除加捻三角区以减少纱线毛羽的集聚纺的类型、特点以及集聚纱的优异品质,并展望了集聚纺的发展前景。就目前3种典型的集聚纺纱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之下,C型集聚纺纱系统优于另外两种。与传统环锭纱相比,集聚纱在纱线结构、米绕、合股、上浆、织造、针织、经编、原料使用以及产兵价格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