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消旋-顺,反2,2-二甲基-3-(2',2'-二氯乙烯基)-环丙烷羧酸乙酯用乙醇钠醇溶液处理脱去一分子氯化氢生成的消旋-顺,反-2,2-二甲基-3-(2'-氯乙炔基)-环丙烷羧酸乙酯,再经皂化、酸化制得相应的羧酸.后者的钠盐分别和氯化对甲氧甲基苄基三乙铵及氯化3-苯氧基苄基三乙铵进行酯化制成一氯甲苄菊酯及一氯菊苯醚酯(Ⅵ及Ⅶ).通过对家蝇成虫、淡色库蚊四龄孑??及雄性德国小蠊的药效比较,前一种新合成拟除虫菊酯比后者为优越.  相似文献   

2.
以环丙烷甲酸及2,2-二甲基环丙烷类化合物甲酸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8个新的(呋喃、吡喃)糖基环丙烷甲酸及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酯类化合物,所有新化合物都经元素分析、^1H NMR得到确证,合成产率为40.5%~59.7%。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报道了由氯代异戊烯出发合成2,2-二氯-3,3-二甲基环丙基甲(I)的两种方法。路线1:氯代异戊烯转变为异戊烯醇,后者在 Makosza 条件下与二氯卡宾发生反应可得(I);路线2:氯代异戊烯与苯甲酸钠在相转移催化(PTC)条件下成酯,后者按 Makosza 法进行二氯环丙烷化反应后再经碱性水解即得(I)。实验结果表明,路线2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外消旋、左旋和右旋反式-2,2-二甲基-3-异丁烯基环丙烷羧酸(菊酸)和它们的酯,经臭氧化反应很方便地以较高的收率制得了外消旋,左旋及右旋反式-2,2-二甲基-3-醛基环丙烷羧酸(蒈醛酸)和它们的酯。本文叙述了臭氧化反应可能的过程及其机理,研究了反应的温度和溶剂等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外消旋、左旋和右旋反式-2,2-二甲基-3-异丁烯基环丙烷羧酸(菊酸)和它们的酯,经臭氧化反应很方便地以较高的收率制得了外消旋,左旋及右旋反式-2,2-二甲基-3-醛基环丙烷羧酸(蒈醛酸)和它们的酯。本文叙述了臭氧化反应可能的过程及其机理,研究了反应的温度和溶剂等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该文设计合成了(1R)-2,2'-二羟基-N,N'-双((2-甲基环己基)氨基甲硫酰基)[1,1'-联萘]-3,3'-二甲酰胺(1a)等4种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不对称催化亚甲胺叶里德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苯并吡喃[4,3-b]吡咯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以物质的量分数为10%的1d作为催化剂,以CH2Cl2为溶剂,苯并吡喃[4,3-b]吡咯化合物的产率(88%)较高,且产物具有较高(86%)的对映选择性.该反应具有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经济易得和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以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类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7种新的N-杂环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酰胺类化合物,所有新化合物经元素分析、^1H NMR确证,7种新化合物的产率较高,为43%~72%.  相似文献   

8.
由α-蒎烯合成一些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α-蒎烯得到的蒎酮醛、龙脑烯醛、2,2-二甲基-3-乙基环丁基乙醛为起始原料,经Wittig或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了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4-(2,2-二甲基-3-乙基环丁基)-丁-2-烯酸乙酯(Ⅰ),6-(2,2-二甲基-3-乙基环丁基)-已-2,4-二烯酸乙酯(Ⅱ),6-(2,2-二甲基-3-乙基环丁基)-已-2,4-二烯酸甲酯(Ⅲ),6-(2,2-二甲基-3-乙酰基环丁基)-已-2,4-二烯酸甲酯(Ⅳ),6-(2,2,3-三甲基-环戊-3-烯基)-已-2,4-二烯酸甲酯(Ⅴ),3-甲基-8-(2,2-二甲基-3-乙基环丁基)-辛-2,6-二烯酸乙酯(ⅤⅢ)。它们的结构经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9.
合成一种罗拉匹坦关键中间体(S)-1-((R)-1-(3,5-二(三氟甲基)苯基)乙氧基)-3-氧-2-苯基丙烷-2-基)氨基甲酸苄酯(1)。以N-Cbz-L-苯甘氨酸(2)与苯甲醛二甲缩醛(3)为原料,在三氟化硼乙醚体系中经缩合反应制得(2R,4S)-2,4-二苯基噁唑烷酮-3-甲酸苄酯(4),收率为92%;4与(S)-1-(3,5-二(三氟甲基)苯基)乙醇(5)经溴甲基化产物6在低温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7,收率为72%;7经四氢铝锂还原与碳酸氢钠水解,制得罗拉匹坦关键中间体1,两步收率为75%,反应总收率为50%。中间体及产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和质谱确证。该法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杨张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3):3041-3044
以重氮乙酸乙酯14和异丁烯15为原料,经6步反应合成了用于制备西司他丁2的关键中间体S-2,2-二甲基环丙甲酰胺10。其中,拆分时选用L-薄荷醇作为手性源试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不同催化剂的1,1′-双萘酚-4,4′-二醋酸酯和二异辛基碳酸酯的双酯交换,采用测定醋酸异辛酯生成速度的方法,比较了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各催化剂的相对活性。色—质联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在1,1′-双萘酚-4,4′-二醋酸酯与二异辛基碳酸酯交换反应中,有相当量的庚酮生成。  相似文献   

12.
以阿魏酸乙酯和异辛醇为原料,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经酯交换反应合成阿魏酸异辛酯.分别考察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确定产物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阿魏酸乙酯0.02 mol,异辛醇、阿魏酸乙酯和对甲基苯磺酸的量的比为8:1:0.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0...  相似文献   

13.
以2-溴-4-(哌啶基甲基)吡啶为原料,与2-丁烯-1,4-二醇醚化,经氯化、G abrie l反应、肼解,然后再与2-呋喃甲硫基-S-氧代乙酸对硝基苯酚酯进行胺解反应,制得第二代长效H2受体拮抗剂拉呋替丁,总收率为29.89%[以2-溴-4-(哌啶基甲基)吡啶计]。  相似文献   

14.
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用泔水油与甲醇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即生物柴油)。在酯化反应前,对泔水油进行了一系列预处理。泔水油的预处理大大降低了水和其它杂质对转酯反应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制备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在甲醇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浓硫酸用量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设计对影响转化率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系统优化,结果表明,泔水油制备脂肪酸甲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甲醇与泔水油的物质的量比为20∶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 h,催化剂与泔水油的物质的量比为5∶1。经检测,所制备的生物柴油与0#柴油的技术指标相当。  相似文献   

15.
从芳甲酸出发,经二步反应得到了芳酰基异硫氰酸酯,再和吗啉反应得到了芳酰基硫脲.在碘化钠作用下,芳酰基硫脲与氯乙酸甲酯发生成环反应,一步合成了2-吗啉基-4-芳基噻唑-5-甲酸甲酯.该方法产率高、操作简便.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MS数据确证.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超细固体超强酸SO2-4/ZrO2,采用XRD、SEM、IR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以超细固体超强酸SO2-4/ZrO2为催化剂,棕榈酸与乙醇为原料合成棕榈酸乙酯.探讨了不同催化剂类型、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固体酸相比,超细固体超强酸SO2-4/ZrO2对于棕榈酸乙酯的合成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棕榈酸):n(乙醇)=4:1,催化剂用量0.8 g,反应3 h.在此条件下,棕榈酸的收率可达70.3%.  相似文献   

17.
由L-半胱氨酸乙酯与二硫化碳在Et3N存在下反应,得到光学活性(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乙酯,后者同3-(2-氧代环已基)丙酸在N,N-二环己基胺二亚胺(DCC)存在下反应,得到光学活性(R)-N-3-(2-氧代环己基)丙酰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酯乙酯及光学活性的3-(2-氧代环己基)丙酸.用半经验的量子化学PM3方法研究反应物和产物的最优构型与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18.
水-醇为溶剂合成蔗糖月桂酸单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醇作为溶剂,在乳化条件下合成蔗糖月桂酸单酯.研究反应温度、时间、投料比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收率达到近80%.对反应中提高蔗糖月桂酸单酯的量及对薄层色谱分析用显色剂的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脂肪酶在离子液体中选择性地催化葡萄糖与11-十二烯酸乙酯的转酯化反应,通过不同脂肪酶在不同离子液体中进行转酯化反应,并用单因素法研究离子液体种类、温度、底物的比例、体系含水量和脂肪酶含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表征。结果表明:脂肪酶Novozym-435在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中,当反应温度为55℃、酶浓度20mg/mL、葡萄糖/11-十二烯酸乙酯的摩尔比1∶2、体系的水含量为2%时,获得糖酯的产率最高,Novozym-435可以重复使用7次。脂肪酶Novozym-435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选择性转酯化反应的产物为6-O-(11-十二烯酸)葡萄糖单酯。  相似文献   

20.
从成熟的植物栀子果实中提取分离得到藏花素(1),采用半合成法制得藏红花酸二乙酯(2).利用紫外光谱研究了醇水混合体系中藏花素在紫外光照和自然光照下褪色的动力学反应,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研究了藏花素褪色过程中的自由基种类,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藏红花酸二乙酯的褪色产物进行了结构推断.结果表明:藏花素的褪色反应遵循动力学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随醇/水混合体系中乙醇含量的增加而减少,且紫外光照下比自然光照下减小的更快;单线态氧和超氧阴离子参与了藏花素的褪色反应.其褪色原因主要是共轭双键被氧化加成和酯键水解光催化重排所致.最后,提出了藏花素褪色反应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