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有机废水厌氧发酵产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厌氧发酵产氢技术处理有机废水产生氢气,并且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研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归纳分析了国内外的厌氧发酵生物产氢原理、厌氧发酵产氢途径及厌氧发酵产氢影响因素,如产氢菌株、基质产氢潜能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并总结厌氧产氢数学模式,提出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2-溴-4-(哌啶基甲基)吡啶为原料,与2-丁烯-1,4-二醇醚化,经氯化、G abrie l反应、肼解,然后再与2-呋喃甲硫基-S-氧代乙酸对硝基苯酚酯进行胺解反应,制得第二代长效H2受体拮抗剂拉呋替丁,总收率为29.89%[以2-溴-4-(哌啶基甲基)吡啶计]。  相似文献   
3.
采用孔径90μm的尼龙筛网作为微网基材,建立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用以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并在不同容积负荷下运行3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研究反应器动态膜污染的特征与机理.结果表明:过大和过小的负荷均会增加膜污染,过小的曝气强度不能有效去除膜表面污染物,而过大的曝气强度会导致污泥絮体破坏,产生大量的胶体粒子和大分子有机物,使得膜通量下降;在较大曝气强度下,胶体粒子和溶解性有机物在膜表面及膜孔的沉积吸附是导致膜污染形成的根本原因.胞外聚合物含量和组成以及污泥黏度是影响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出水的三维荧光光谱解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平行因子法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法,分析了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中微生物产生的四种荧光物质:色氨酸、酪氨酸、维生素B6和辅酶NADH,在此基础上成功解析了以乙酸钠为底物的好氧生物反应器出水和高温厌氧产氢反应器的出水.试验结果表明四种荧光物质的浓度与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好氧反应器的出水中以蛋白、类富里酸物质以及类胡敏酸物质为主,而高温厌氧反应器的出水中则富含蛋白、辅酶NADH和核黄素.该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且不需外加试剂的监测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出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吸附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化学原理和物理化学原理,探讨了该工艺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机理。在A级,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主要通过原核细菌的生物代谢作用去除,悬浮有机物和胶体有机物则主要通过生物吸附和絮凝沉淀去除。在B级,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通过活化细菌、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吞食游离细菌来提高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以豆制品废水为碳源、硝酸钾为氮源的缺氧生物转盘同时去除废水中的合碳有机物(BOD)和硝酸氮(NO_3-N)的试验研究,探讨了驯化和挂膜条件,取得了在确定BOD_5/NO_3-N比值条件下,去除NO_3-N和BOD_5的最小水力停留时间和最大盘面积负荷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型方法通过二甲氯和烯丙基胺合成了絮凝剂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通过该方法提高产率达98.5%;采用溴化法测定DADMAC浓度,并与其他方法作了比较;探讨了DADMAC溶液中NaC l含量;用元素分析、红外(IR)谱图和核磁共振谱图(1H-NMR、13C-NMR)对所合成的DADMAC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8.
以2-溴-4-(哌啶基甲基)吡啶为原料,与2-丁烯-1,4-二醇醚化,经氯化、Gabriel反应、肼解,然后再与2-呋哺甲硫基-S-氧代乙酸对硝基苯酚酯进行胺解反应,制得第二代长效H2受体拮抗剂拉呋替丁,总收率为29.89%[以2-溴-4-(哌啶基甲基)吡啶计].  相似文献   
9.
张梦霖  盛国平  俞汉青 《科学通报》2009,54(8):1089-1092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废水厌氧发酵处理过程进行分析监测. 主要通过正交信号校正法(OSC)对监测厌氧反应器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 并分别结合蒽酮法和气相色谱法对底物-蔗糖浓度和液相产物-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测定结果, 建立了厌氧发酵过程中蔗糖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预测模型. 在预测集中蔗糖的预测浓度与实测浓度吻合较好, 而挥发性脂肪酸的各组分以及总挥发性脂肪酸的预测结果也同样令人满意.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与化学计量学的结合, 近红外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厌氧发酵过程中液相中各组分的浓度变化, 为厌氧发酵过程的在线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