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董华斌 《科技资讯》2014,12(16):243-244
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在此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不是很完善。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以湖南省宁乡县夏铎铺镇龙凤山村等三个村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综合判断模型,对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研究分析,对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整理目标仍停留在扩大耕地数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层面上,未进入以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和农地质量为目标的阶段。针对这种现状,该文以江西省某县3个村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综合判断模型,对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研究分析,对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富顺县怀德镇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状况,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了社会效益分析、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及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4.
犍为县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四川省犍为县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对该地区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后的土地整理效益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土地整理给农民带来的效益.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项目区耕地面积得到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得到了提高,说明土地整理大大地提高了项目区的综合效益,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婷  胡庆国 《科技信息》2013,(3):165-166
土地综合整治效益研究是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我国关于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研究很薄弱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效益分析指标体系,对于丰富土地整治理论,规范和指导农用地整治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剖析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可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的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可量化土地整理的效益水平。案例分析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对较弱。建议从完善土地整理管理体系、制定绩效评价规程等方面入手,建立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充分考虑土地整理的现实性和其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性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土地整理评价模型,使土地整理的后期综合效益评价有据可循。通过数据分析法,结合实际项目,本文提出了对比评价模型和实际效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两种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东省土地整理现状特点分析,预测山东省土地投资效益,从而提出2010年土地整理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是土地整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完善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土地整理的可持续发展,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以安徽省全椒县武岗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土地整理前后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系统能值输入与输出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土地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总能值投入产出比提高,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生态效益改善不显著,土地环境负荷率加大,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10.
广西平果龙何屯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广西平果县果化镇龙何屯为例,在分析其土地资源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以单个峰丛洼地为单元的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探讨适宜于研究区特点的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规划方案和特殊措施,并分析预测了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的初步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从黄土丘陵地区地形地貌的特点出发,分析和总结了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的设计方法,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使得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更为科学合理,通过土地整理使得这一地区在土地利用、农民增收、防治水土流失中取得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理的效益在土地整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占有着关键的地位。在经济发展,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方面有重要作用,人们不断进行土地整理的研究。本文分别从经济效益、生态影响、社会效益等方面讨论了土地整理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同落阵营农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区的基本情况和项目概况,分析了项目实施后的影响以及群众对项目的评价,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验效益3个方面评价了项目实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测度土地是否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了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对2012年浙江省土地利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研究表明:浙北地区各地市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普遍高于浙南地区,并且区域差异较大,大致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浙江省区域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差异较大,生态效益差异较小,社会效益差异居中;浙江省各地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走势较为一致,生态效益与综合效益走势几近相反。  相似文献   

15.
成渝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市和重庆市土地利用为例,建立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中的权的最小平方法对重庆和成都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00-2007年,成渝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持续增长;与成都市相比,重庆市土地利用单项效益和综合效益都比较低,且增长较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结合两市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优化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顾宜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5):7-10,24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对巩固土地开发整理成果、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避免土地产权纠纷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在论述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的基本内容、方式和方法等的基础上,针对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土地权属调整问题,提出了加强土地整理前期权属调查登记、规范权属调整运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土地整理正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有效评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是顺利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重要环节;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能够为土地整理工作科学、合理地实施提供理论支持.以嘉祥县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成对比较法,得出各层次指标权重,将其与标准化指标的乘积作为现实潜力修正系数,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确定所研究区域内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现实潜力和整理效益大小,为土地整理的现实潜力估算和整理效益的定量化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整理中应将潜力和效益综合起来考虑,潜力和效益均较大的区域优先.  相似文献   

18.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管理对巩固土地开发整理成果、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避免土地产权纠纷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在论述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的基本内容、方式和方法等的基础上,针对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土地权属调整问题,提出了加强土地整理前期权属调查登记、规范权属调整运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经济效益分析——以贵州省天柱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天柱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采用静态经济效益分析、动态经济效益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为主的3种分析方法对土地整理过程中的土地经济效益进行详细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土地整理的实施提供经济合理性论证。  相似文献   

20.
师俊红  杜志霞 《科技资讯》2013,(12):210-211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土地开发整理为研究对象,采用全阶段逐层剖析的方法,探讨了整个开发整理的6个阶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