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机钴胺素的合成及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Schrauzer法合成了多种有机钴胺素,测定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提出了判断有机钴胺素生成的光谱证据。  相似文献   

2.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近年来,原子吸收光谱法广泛地应用于药物中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的分析测定.随着样品溶解技术、悬浮液进样技术、原子捕集技术、氢化物发生技术等的应用和发展,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性能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本文评述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最新进展,讨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引用文献65篇.  相似文献   

3.
水杨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分析试剂,在分析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水杨酸及磺基水杨酸是最常用的光度测定铁(Ⅲ)的试剂,在不同酸度时生成三种不同组成的络合物,其吸收带属于荷移光谱。铁(Ⅲ)与水杨酸及磺基水杨酸的络合反应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5-氯代水杨酸的酸碱平衡及其与铀的络合反应也已经研究过。考虑到在苯分子中引入氯原子增大试剂的酸性,有可能改善反应条件,使5-氯代水杨酸成为更有价值的分析试剂。我们用光度法研究了铁(Ⅲ)与5-氯代水杨酸的络合反应。  相似文献   

4.
5-氨基水杨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酸为原料,分别采用浓硝酸和稀硝酸作为硝化试剂,对硝化后的反应液用水重结晶,热滤出的固体部分为5-硝基水杨酸,液体部分冷却后析出副产物3-硝基水杨酸,用浓硝酸制得的5-硝基水杨酸的收率为30.0%,用稀硝酸硝化收率为38.5%.采用混酸硝化,主要制得另一副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将5-硝基水杨酸用铁粉还原制得5-氨基水杨酸.5-氨基水杨酸结构经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确证与文献相符;各主、副产物的熔点均与文献报道相符.该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5-氨基水杨酸.同时提供了两种制备和分离5-硝基水杨酸和3-硝基水杨酸的方法,两种方法相比,稀硝酸硝化的收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从小分子出发, 合成一种新的螺吡喃, 3,3-二甲基-N-乙基-5-氯-6'-溴-8'-硝基苯并螺吡喃.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合成的部分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光致变色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2-溴代丙烷、异丁醛、3-硝基邻苯二甲腈、无水二氯化钴为主要初始原料合成了四-(2,4-二甲基-3-戊氧基)酞菁钴(CoPc),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质谱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它的电子吸收光谱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几种测试手段对用低温溶液法合成的以聚对苯二甲酸氯代对苯二酚酯和聚2,5-二氯对苯二甲酸氯代对苯二酚酯为主体,分别以不同结构的双酚:4,4'-二羟基二苯醚、4,4'-二羟基联苯、双酚A和1,5-萘二酚为第三单体的芳香族共聚酯的性能进行了讨论,发现分子链结构对芳香族共聚酯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对硝苯柳胺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适条件为:5-氯水杨酸的酰氯化温度为80℃,催化剂用量为5g;5-氯水杨酸酰氯的胺化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h。此条件下硝苯柳胺的纯度能达到95.66%,收率达到91.64%。  相似文献   

9.
采用2-甲基噻唑季胺盐与2-氯-1-甲酰基3-羟亚甲基环己烯,合成了五种题示染料。经IR及~1H-NMR谱确认了产物的结构,测定了电子吸收光谱、溶解度及稳定性,发现在染料苯环上引入甲氧基能改进染料溶解度,苯环上有氯取代的染料具有较高的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N-甲基咪唑和氯代正丁烷反应,合成了作为室温离子液体中间体的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对其合成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通过核磁共振谱对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进行化学结构的表征,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合成的中间体进行熔点和熔化热的测定,合成了纯度较高的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  相似文献   

11.
红外光谱是化合物结构定性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的分析方法有常规透射光谱法、漫反射光谱法、衰减全反射光谱法等。文中以"苯甲酸的红外光谱测定"实验项目为例,分别设计了运用压片法及漫反射法对苯甲酸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的实验过程,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采用自助熔剂法生长的T1-2212,2233单晶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超导特性、调制光谱和光致发光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在肿瘤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在鉴定癌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目前,对其诊断主要是依靠病理学诊断,但是病理学诊断不仅过程烦琐,而且常受人为因素影响.傅里叶红外光谱及其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越来越广泛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研究上,同时已开始更深入地应用于研究细胞和组织等更加复杂的体系.研究结果表明,FTIR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肿瘤组织的特性,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可定量化地鉴定肿瘤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电化学条件下氧化后碳纤维表面基团的XP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的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和处理时间上对粘胶基碳纤维进行电化学氧化,然后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氧化后碳纤维的表面基团,讨论了表面基团随着这些电化学条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开发新的铂类抗癌药物,对硬脂酸胺铂配合物结构、理化特性及抑制肿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硬脂酸胺铂配合物的结构和理化特性进行研究。用MTT法对硬脂酸胺铂配合物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LiBr)、白血病细胞K562和肝癌(7721)细胞的杀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元素分析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氨配体和硬脂酸配体分别以氨基的氮和硬脂酸的羟基氧与铂配位。结论硬脂酸胺铂配合物对肿瘤细胞生长活性抑制作用与胺配体及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开口柱色谱对进口发泡剂进行分离,大致分为主剂和添加剂,主剂质量分数为98.93%,添加剂为1.06%.然后采用付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萤光光谱以及元素分析对该发泡剂的主剂分子结构式进行剖析,得到Mesu10-Foma-03发泡剂主剂的分子结构式为CH3(CH2)nH2N+CH2COOH,其中n为13,或者为9、11、13、15、17,其平均值为13的一系列同系物,这是一种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添加剂因为含量少,组成较复杂,初步认为是由芳环杂环化合物组成的稳定剂、固泡剂、增粘剂.并对该发泡剂进行室内评价,其起泡性能耐高温性能要比国产发泡剂优越得多.  相似文献   

17.
以5'-C6-T0-A1,5'-C6-T5-A1和5'-C6-T10-A1三条不同长度连接臂修饰的凝血酶适体作为生物传感器的识别分子,结合巯基自组装技术,利用电化学阻抗技术,测定了凝血酶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比较了三者灵敏度的差异。利用浓度平衡法计算了适体与凝血酶作用的结合常数,三条链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0.32 nM-1,0.84 nM-1和0.67 nM-1,表明,5'-C6-T5-A1组装的传感器与凝血酶的结合常数最大,灵敏度最好。  相似文献   

18.
拉曼光谱和近红外光谱在小麦粉品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结合最小二乘法,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以及现有的小麦粉光谱数据,对小麦粉进行采集光谱信息,选择最优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分别建立了水分、灰分、面筋的定量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实验分析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模型比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建立的模型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有机配体2-(3-甲氧基)苯基-4,5-咪唑二羧酸(H,MOPhIDC)和辅助配体邻菲啰啉(Phen)与Zn(Ⅱ)在水热条件下自组装,制得一维配位聚合物[Zn(HMOPhIDC)(Phen)]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它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分子间氢键以及π-π堆积力的作用,形成了三维固态超分子结构.该配合物在362℃以下稳定.  相似文献   

20.
以正丙酸、冰乙酸和硝基苯为混合溶剂, 以对羟基苯甲醛和吡咯为原料, 合成了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THPP).然后以THPP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异丙醇中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合成了5,10,15,20-四[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卟啉(TEPPP).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THPP和TEPPP的化学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1 349 cm-1和916 cm-1处为TEPPP卟啉环中C = N键伸缩振动吸收峰和环氧化物环的(C―O―C键)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TEPPP的1H NMR谱图中,在δ 2.92~4.60内5个位移峰峰面积比为1:1:1:1:1,与TEPPP中环氧基团的不同氢原子数比相一致.TEPPP的UV-Vis谱图具有与卟啉结构相符合的吸收峰.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THPP和TEPPP的荧光性质,并计算得到了二者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08和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