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联合制碱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联合制碱的工艺过程,对不同工段建立了不同的控制模型。采用软测量技术、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通过合理优化与反演计算不同控制量的给定值,使得各工艺参数达到设定指标,实现了以生产为目标的复杂工业过程给定值优化的自动控制,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含钒石煤是我国一种新型钒矿资源,从石煤中提取精钒(V_2O_5>98%)的生产关键是钠盐氧化焙烧,本文着重于石煤中钒的价态研究,探讨钒的氧化和转化规律。崇阳石煤中钒分配率:V(Ⅲ)占98.77%V(Ⅳ)占1.23%。阐述了焙烧过程中钒的氧化状态,经历了还原区、氧化还原区,氧化区和平衡区等不同分布状况。在提钒过程中氯化钠起加速钒的氧化和生成可溶钒的双重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矿物晶体结构的分析,确定了钠化焙烧的转化条件:775℃,焙烧15min,矿:盐=100∶10;η焙达81.2%。  相似文献   

3.
人工神经元网络(ANN)应用于软测量是人工智能方法在石化过程中成功应用的热点,ANN不需要系统模型就能映射复杂非线性关系,特别适合炼油生产过程的建模与预测工作,研究了用ANN对尤里卡沥青软化点进行软测量的方法,和现用的吴羽公司kθ法相比,ANN方法测量精度高,具有学习能力和联想记忆能力,健壮性好,它与生产装置的DCS硬件相结合能够达到优化生产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工业过程软测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工业过程软测量研究现状.论述软测量过程中辅助变量的选择,过程数据的预处理,软测量模型的建立及软仪表校正方法,提出工业过程软测量的实现方案.评述基于回归分析、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当前主要软测量建模方法的特点及其在工业过程软测量中的应用.指出当前工业过程软测量实现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误差处理、软仪表校正等问题及今后软测量技术与优化控制相结合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根据软开关谐振理论,对三相高频交流交交变换器,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脉冲密度调制(PDM)的控制策略,并采用PDM控制策略建立了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分析才变换器输出波形。研究表明,在高频输入信号条件下,PDM控制技术可以将高频输入电压合成为幅值和频率变化的低频信号,具有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磨矿粒度(GPS)难以进行直接在线检测且化验过程滞后,必须采用软测量技术对其进行在线估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闭环控制.针对一个实际的两段式磨矿回路流程,分别基于多元回归、案例推理(CBR)和神经网络(NN)技术建立了三种磨矿粒度软测量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基于工业试验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BR的磨矿粒度软测量方法优于BP神经网络软测量(BP-NN)方法和多元回归模型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通信及神经网络技术在软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OPC的DCS与微机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和基于神经网络预估技术在生产过程软测量系统中的应用.以某己内酰胺装置软测量系统的开发为例,讨论了相关技术问题和解决思路.现场的实测数据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了软测量系统的有效性,最后给出了软测量技术应与生产过程优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球团烧结链篦机过程被控对象复杂、数学模型不确定以及控制要求高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球团烧结透气性软测量模型的专家控制方法,以提高球团烧结过程自动化控制水平,最终实现了球团烧结生产过程链篦机子系统的优化管理,优化控制和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9.
污水处理过程的软测量技术是为解决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如BOD5、COD等)难以在线实时检测而提出的,它为污水处理质量参数的在线预测和闭环控制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稳定出水水质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介绍软测量技术的概念,研究污水处理软测量建模方法,以及工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焙烧条件对Cu/ZnO/Al2O3甲醇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用草酸盐胶态共沉淀法制备纳米Cu/ZnO/Al2O3催化剂过程中焙烧条件对催化剂结构性质及其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活性的影响。结合多种现代表征手段,研究了焙烧气氛、焙烧温度和焙烧过程不同升温速率对催化剂晶粒大小、结构及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该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催化反应结果表明,纳米金属铜催化剂显示出优良的二氧化碳加氢反应性能,焙烧条件对催化剂性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链蓖机-回转窑法球团生产过程中,对链蓖机一回转窑段热工制度的调节和控制至为关键。针对被控对象复杂、各参数之间相互耦合及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链蓖机-回转窑智能优化系统。系统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一些代表性工艺参数所构成的决策表进行约简分析,归纳出了不同生产工况下的决策规则,进而指导工人的操作,保证了链蓖机-回转窑段始终处于良好的生产状况下。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改善球团生产,提高球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对菱铁矿和褐铁矿精矿进行了造球、焙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菱铁精矿中配加褐铁矿的同时配加磁铁矿,既可提高生球强度,又可提高爆裂温度;链篦机—回转窑焙烧该球团时,操作难度大,球团矿质量差;采用烧结法焙烧菱铁矿和褐铁矿球团时,因高温保持时间短而导致球团强度低,配入磁铁矿后,既延长了高温保持时间,又提高了成品率、转鼓强度和抗压强度,增加预热段可改善烧结指标;用带式焙烧法焙烧菱铁矿和褐铁矿球团时,获得了成品率为98.26%,利用系数为0.654t/(m^2·h),转鼓强度为80.65%和抗压强度为1762N/个的球团矿。该研究为我国储量丰富,但难焙烧的菱铁矿和褐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Sol-gel法合成了Bi1.6Pb0.3Sb0.1Sr2Ca2Cu3Ox体系的高TC超导原粉,对于不同的烧结时间,材料的超导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超导转变温度为108.3~116.1K)并与同种方法合成的Bi1.7Pb0.3Sr2Ca2Cu3Ox体系进行了比较.用Sol-gel法,在Bi系中掺杂Pb,同样会缩短烧结时间(缩短60h),促进高温相的形成,同时掺杂Pb,Sb,形成超导材料所需的烧结时间进一步缩短(缩短153h).利用SEM和X-ray观察和分析了样品的形貌特征和物相结构.Sol-gel法具有工艺简单,烧结时间短,样品颗粒均匀、粒度小、组分易控等优点,在高TC超导材料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材料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4.
实际生产中烧结终点的控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烧结过程中烧结终点的判别问题,建立了烧结过程的模糊控制系统,提出了烧结终点赋值方法,对烧结终点的判别做出了更合理的设计,从而保证了系统对受控过程的实时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表现出较快的实时行为,具有严格的响应时间,可以提高烧结矿的质量,降低烧结机的故障率.  相似文献   

15.
铁矿石烧结终点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铁矿石烧结过程的特点,提出了烧结终点的长期和短期控制策略.长期控制根据原始料层透气性以及垂直烧结速度的状态,通过调整料高或机速实现;短期控制通过调整机速,稳定废气温度上升点实现.采用自定中心、非线性量化、控制规则自调整等方法实现了模糊控制算法的自适应.提出了用垂直烧结速度描述烧结过程透气性的观点,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建立了垂直烧结速度的预报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所建预报模型的准确率较高,达95%以上;系统的使用可使烧结过程主要状态参数(烧结终点位置、温度、大烟道温度等)的波动降低18%~29%.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在掌握含铁尘泥理化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含铁尘泥配比、不同配碳量的烧结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铁尘泥中的CaO和C等烧结生产所需加入的元素含量较高,有利于降低烧结矿成本,由于其粒度过细,不利于改善烧结透气性;含铁尘泥中碳的含量完全替代烧结燃料的碳含量时,随着含铁尘泥配加量的增加,烧结产质量指标变差;用含铁尘泥(含铁尘泥中碳含量按1/3比例折算成烧结染料)替代烧结燃料时,无论含铁尘泥配比为3.0%还是5.0%,其烧结产质量指标均与基准方案相近,而且有利于改善高炉经济效益指标,能够达到高效使用含铁尘泥的目的。本研究为高效使用含铁尘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科技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成型和烧结技术仅适用于小尺寸且形状规则的金属成型,且需要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达到足够高的力学性能。注凝成型技术适用于各种复杂形状、大尺寸部件的近净尺寸成型,具有实验设备简单、工艺过程易控制、坯体密度均匀、强度高等突出优点。为了制备出高固相含量、低黏度、高密度的金属陶瓷,分别从注凝成型工艺过程、注凝成型体系和烧结致密化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注凝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分为球磨、凝胶、干燥、排胶和烧结;注凝成型体系分为水系凝胶和非水系凝胶;浆料的黏度对坯体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干燥不当会导致坯体的开裂;烧结温度和烧结助剂对烧结体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烧结过程具有强非线性、时滞和时变等特性。在分析烧结过程热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烧结终点的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将模糊逻辑和滑模控制方法结合起来,并将其应用在某烧结厂烧结机的台车速度控制中。这种控制方法能在线调整参数,对烧结过程中大惯性、大滞后对象进行有效控制,在对象参数变化或存在较大扰动的情况下,能保持较好的控制品质。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稳定了烧结生产,为实现烧结过程的智能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烧结烟气脱硫治理取得成效之后,烟气脱硝迅即摆上钢铁企业的环保治理议程.在尚无经济有效的末端治理脱硝工艺的前提下,有必要在烧结生产中进行工序过程控制,从而保持烧结烟气NOx排放质量浓度处于较低水平.本文通过统计解析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2013至2014年宝钢实际烧结过程中原燃料条件参数、工艺条件参数对烟气中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降低赤铁矿的使用比例,提高烧结粉、返矿的配比,提高钙质熔剂中石灰石的使用比例,降低镁质熔剂使用比例,保持烧结矿较高的碱度水平,强化制粒提高料层透气性,坚持厚料层烧结等措施均有利于抑制烧结烟气NOx的排放质量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502胶的生产工艺和控制方案.针对间歇生产的特点,采用了PLC技术和上位机监控组成的控制系统,实时控制各项工艺参数.并结合生产实际,用智能化PID算法来控制反应釜温度,使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得以保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