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16位微机(TWS-0600)控制兵器的高精度电液随动系统的原理与结构,着重讨论了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而控制器的设计,采取了双模控制与分离PID的方法,利用微机逻辑判断功能根据系统误差角大小适时地变更控制器的结构.实践表明这种设计方法对有大惯性负载的兵器随动系统实现高精度、快速、平稳跟踪等技术要求具有工程实际意义,而且,系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随动系统中SCR调速装置在大电流时,消除其谐波并使供电装置负载能力提高的方法;实验表明,利用微机自动控制的谐波滤波补偿法较为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采用微型机实现带积分型的智能随动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程序框图,实时控制结果表明:该智能随动系统的速度跟随误差远小于数字PI,PID和无波纹最小拍随动系动,明显地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  相似文献   

4.
为使随动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特性和很强的鲁棒性,本文以自整角机位置随动系统为对象,以内模原理为依据,采用一种较简单实用的闭环主导极点设计方法,给出一种串联补偿和局部反馈补偿相结合的控制器,并用Z-80微处理器给以实现,构成一个微机闭环控制系统.1 补偿器设计原则设被控对象传递函议为G_0(s)=m_0(s)/n_0(s),系统的跟踪参考信号r和外部干扰f满足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5.
微机控制的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数字调速系统是高精度复现输入信号的数字随动系统。其内环的速度控制、外环位置调节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最优控制理论中的时间最优控制的具体工程实现了进行分析与设计,提出了一种放宽系统数学模型精确性的实测法,近似法和自适应调整法。对于一个典型的二阶随动模拟系统,运用IBM-PC微机控制,做出了其最优控制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秦幸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1):3113-3115,3131
火炮随动系统是火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随动系统的定位精度和调炮速度直接影响到火炮指向精度和战斗反应的快速性。描述了火炮随动系统的基于积分滑模控制技术的设计方法,实现了火炮随动系统的高精度、高鲁棒性。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模糊积分控制在位置随动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位置随动系统要求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和较低的稳态误差.在模糊控制位置随动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积分控制方法,实现了位置随动系统的模糊积分控制.在系统的动态过程中,利用模糊控制的快速响应能力保证位置随动系统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系统进入稳态以后引入积分控制,提高位置随动系统的稳态精度.将模糊积分控制方法应用于KSD-1型位置随动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稳态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远程多管火箭炮随动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远程多管火箭炮随动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介绍了远程多管火箭炮随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建立了随动系统的可靠性模型,井对某型远程多管火箭炮的随动系统进行了可靠性预计,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可靠性设计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时变负载大惯量随动系统的响应速度以及控制精度,将解析模型预测控制运用到负载系统的控制策略中.建立了大惯量随动系统负载的动力学模型,并考虑系统性能指标、能量输入功率和制动功率等约束条件,通过双无迹卡尔曼观测器对负载惯量扰动进行实时观测,实现了大惯量随动系统的解析模型预测控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包含了约束条件的解析模型预测控制,减小了大惯量随动系统的响应时间,提高了控制精度,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中采用状态反馈对任意配置极点的随动系统进行了设计、仿真和模拟调试。其中包括随动系统传递函数的辨识、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状态反馈系数矩阵的计算、系统Simulink仿真研究以及模拟调试。研究了状态反馈系统加死区特性、饱和特性及干扰特性的输出响应曲线,通过曲线分析最终证明状态反馈系统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该系统参数调试简单、电路便于实现,为随动系统的实现找到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精度随动系统的FUZZY-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勇  蔡杰  蔡远利 《河南科学》1997,15(2):200-203
针对随动系统的不确定性,采用FUZZY-PID智能控制方法对系统实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FUZZY-PID控制器的随动系统,其控制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用8089系列单片机和普通微机系统来实现仰卧起坐多路自动检测和显示功能,给出了实现该系统的原理框图,指出了用单片机实现微机自动控制在体育器材应用领域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薄壁型材定长切割随动系统的特点,分析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针对系统的不同工作状态,采取了多种控制算法的组合进行控制.实践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控制算法能使定长切割随动系统具有快速、高精度特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薄壁型材定长切割随动系统的特点,分析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针对系统的不同工作状态,采取了多种控制算法的组合进行控制。实践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控制算法能使定长切割随动系统具有快速、高精度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随动系统时间最优控制的模拟实现方案以及系统物理实现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实验结果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航天器处于低重力环境条件下在目标天体表面着陆起飞的适应能力,三维随动系统采用大范围随动和快速精确跟踪两级联动驱动技术构建了低重力环境,在地面进行航天器的着陆起飞试验。该试验方法克服了试验空间要求大、控制精度要求高等技术指标难点,解决了三维随动系统多自由度联动,大惯量机电设备高速、高精度协同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并联索系统驱动技术控制快速随动平台运动,完成对航天器试验过程中的大范围随动跟踪;通过快速随动平台装置对航天器施加高精度的吊绳拉力控制,并在水平方向上跟随航天器运动,同时保持吊绳绝对倾角要求;通过提高快速随动平台的水平刚度,从而克服两级联动设备耦合晃动对航天器试验的不利影响。系统成功应用于中国探月工程中嫦娥三号、嫦娥五号和火星探测任务中天问一号航天器在低重力条件下悬停、避障、缓速下降和着陆,以及起飞等一系列地面真实工况验证试验,为航天器的综合性能参数验证与优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用PC机的串行通讯接口实现与微机塔钟数据通讯的方法,达到对微机塔钟的远程监控。用中文VB6.0可以完成该项工作,并可作出漂亮的用户界面,将观赏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采用微机塔钟远程监控系统,同时可以实现塔钟Internet网上维修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介绍微机保护通讯系统的结构、特点及要求,提出微机保护通讯网络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网络管理由中心主节点通讯管理机来实现;讨论单片机普通串行通讯方式对微机保护现场单元实时性的影响;结合开发微机保护通讯管理机,介绍在通讯系统中如何利用80C196KC单片机的PTS功能,实现现场通讯的微代码化。针对PTS一次传送模式被传数据定长的特点,提出应在通讯协议中指定下行数据包的长度及格式,并采用数据包冗余技术,提高通讯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的转鼓平台无法测量智能汽车轮胎转角,且不能用于智能汽车变道场景测试等问题,提出以伺服电机系统为控制对象的转向随动系统,研究基于距离传感器的控制策略对于转角跟随的影响。首先,将被测智能汽车置于转向随动系统的转向台上,轮胎转向带动转向台转动,实现被测智能汽车的转向角采集;其次,在左右转向台上分别安装一对激光传感器,采集转角差作为控制系统的误差输入;然后,将输入的转角差、转角差变化率与单片机控制位置脉冲的比例积分控制参数(PI)建立两输入、两输出的模糊控制关系,以提高转向随动系统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最后,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和仿真试验数据调整参数,实现模糊控制器的优化控制。试验时,被测智能汽车的车载电脑控制方向盘以不同角速度转动,车辆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与测试台上位机程序分别记录方向盘转角和转向随动系统转角。研究结果表明:当被测智能汽车方向盘以不同角速度进行测试时,台架的测试结果能够保持在固定区间且没有明显变化,能为智能汽车的转向性能测试提供可靠参数支持;转向随动系统的延时与被测智能汽车方向盘转角速度没有显著关系,转向随动系统的延时约为235.5 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