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文学翻译标准的探索反映了翻译学者不同的翻译追求,深化了学者对文学翻译本质的认识。文学翻译的本质从文本因素来讲,是对文学作品风格和内涵的阐释;从文本外因素来说,是意识形态和翻译诗学双重操纵下的重写或改写。  相似文献   

2.
叶海霞 《科技信息》2008,(9):163-163
本论文主要引用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视界融合”的理论,展示文学翻译中译文的形成是译者的“视域”与文本“视域”在“效果历史”中实现的融合。揭示了文学文本意义的自律性和开放性,文学文本阐释的动态性和循环性,给文学翻译及其评判标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译文和原文一样,是意义存在的方式,是一个提供交流和对话的不可能被穷尽的意义世界,译文是在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中重新再现了原文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蓬勃发展。该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打破了以前原文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也为翻译批评建立了一种新的动态模式,具有深远影响。文章将在概述该理论的形成及翻译原则的基础上,着重例证其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这一颇具争议的问题,旨在说明其对文学翻译批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新历史主义不仅为翻译在历史认知和文化建构中的意义提供了新的参照,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探讨了新历史主义对翻译研究的渗透和参与。在翻译本体论方面,认为翻译是对历史文本无限阐释的实现途径;在策略论方面,提出厚重翻译是新历史主义厚描理念在翻译领域的策略实践;在批评论方面,指出翻译批评的历史维度和多重视野映射出新历史主义批评观的影响;在翻译史论方面,强调翻译史研究旨在发掘社会能量在翻译文本和社会历史之间的双向流通。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主体对生活的的摹仿。后现代主义文学提出的“文本之外,别无它物”和“互文性”等观点挑战了传统的文本观。文学摹仿生活的观点似乎走到了尽头。文章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也是对生活的摹仿。只不过,后现代主义的生活具有“能指即所指,文本即生活”的特征。根据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就是文学的主体性以及二十世纪的批评理论提出“阅读主体和阐释主体通过文本进行历史性对话”和“文本的历史性意义是文本系统和阅读主体的历史性阅读的产物”,试图重建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莹 《科技信息》2010,(35):J0313-J0314,J0325
本文尝试建立的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系统包含两个评价标准。一是在奈达翻译理论和图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动态互动对等"标准,它包含文本、译者和读者诸因素,主要基于读者反应。另一个是基于文本的并以"得体"为最高标准并包含诸多参数的实用标准。两个标准构成一个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系统。  相似文献   

7.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对象及范围,译者的主体性也引起重视。本文通过文学翻译来探讨译者在文本选择,文本的理解与阐释及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体现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理解是翻译的基石,文本意义的实现,既离不开文本自身,也离不开作者的意图与读者的阐释。理解不是消极的阐释,而是文本和译者之间的“视界融合”。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是原文文本和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协调者。本文从分析作者意图、文本意图和读者意图的关系入手,论述了译者对原文文本阐释的多维度性与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文化诗学是20世纪末美国学界兴起的对文学文本及文本生产展开双向阐释的理论研究方法。《明清小说与历史叙事》即是文化诗学方法论影响下的古典小说批评实践尝试,从文史互文、城市市民文化图景的呈现、文学的社会能量流转等视角,探讨了明清小说创作对历史叙事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文献考订与文学阐释关系微妙。本文以杜甫《梦李白》(其一)为个案,梳理出历代文献中的三种不同文本:主流本、黄生本、仇兆鳌本,后两者有直接的承继关系。同一首诗的三种不同文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阐释取向,反映出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异趣。而黄、仇二人对传统文献的修订,正是基于对诗歌的个性解读,也表达了不同于传统的批评策略。从文献学角度判断,主流文本更接近杜诗原貌。而从阐释学的角度考量,则黄、仇二人为该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对该诗进行了再创作。文学阐释不仅重构作品,也重构文本。  相似文献   

11.
文化阐释是文学接受中一种带有创造性理解的批评方法。文化阐释突出了文学接受主体的地位,肯定了读者历时接受和共时阐释的"创造性背离"或能动性"曲解"权利,读者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进行创作性阐释,赋予文本各种新的意义。古典小说文化阐释的对象,包括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原型、母题以及作品的情感取向、所依持文化现象与意识等;其原则方法有结构性阐释、批评性阐释两大类型。在古典小说接受中,具有典范性意义的学术成就大多是不同程度对文化阐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文学解读是读者参加作品意义世界建构的一种活动,强调读者活动是文学本体的构成部分,是文学的基本存在方式,强调文本的意义和生命在读者的解读活动中生成,没有读者就没有文本的鲜活的生命。文学解读的功能主要有阐释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和哲学功能。  相似文献   

13.
文本细读作为文学批评理论的一个方法论,提倡对文本从词藻、修辞、结构、叙事作多方位的体察和辩别,以澄清对原文本的创作及文体主旨的理解和欣赏,这一方法在评价翻译作品时同样具有建构价值。文学批评中的文本细读注重内部研究,而翻译批评的文本细读重在外部关联研究,不管是文学批评还是翻译批评,文本细读都不失为一种必经的恒久之路。  相似文献   

14.
詹姆逊从“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出发,反对俄国形式主义一脉所谓“纯文学”批评;批评对象从文学文本日益拓展到广义的文化文本,最终走向了文化批评。在文化批评日益兴起的背景下,詹姆逊从文学到文化的批评之路为众多纯文学研究者转向文化批评提供了一个直接的范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贝尔曼提出的翻译批评理论中有关译者的翻译立场入手,结合杨必女士翻译的《名利场》译文探讨译者的翻译立场对翻译过程和翻译作品的影响。阐明从译者翻译立场来进行文学翻译批评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杨慧芳 《科技信息》2009,(17):189-189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的意义不确定的,读者对文本的阐释有重要作用,文本的意义是在读者阅读的“具体化”活动中生成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如文化传统,接受水平等确定翻译策略是影响翻译活动成功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运用阐释性翻译理论,以《满都莫日根》英译文本为例进行论证分析,从音乐性、视觉性和直接意义等方面说明阐释性翻译理论对中国民族典籍英译的启示,指出其翻译理论为中国民族典籍翻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以及他所阐释的关于操控文学翻译的若干要素:意识形态,文学观念及赞助人对翻译研究,尤其是文学翻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基础上,探讨各要素在多个译者对The Lysistriata的不同翻译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之视角对清末民初的翻译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了"功利"的文学观及其对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和游戏的消遣的文学观与翻译文本的选择,分析这一时期文学观的变化对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凯瑟林娜.赖斯基于文本类型的翻译批评理论为基础和框架,就孙致礼和张谷若的翻译理论及二者对《苔丝》的两译本展开对比分析。从文本类型、时代因素和读者接受能力三方面论证,现代全球化语境下在英汉文学翻译中采用异化为主的策略可以使译作在忠实于原作风格的前提下被现代读者接受,其忠实性和读者接受是统一不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