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比较6个观赏彩叶竹种/品种叶片结构差异,了解竹类植物叶片内部解剖结构的立体图像,构建6个竹种/品种叶片三维形态结构图。【方法】以‘七彩红竹’、靓竹、菲白竹、锦竹、‘黄条金刚竹’、花叶唐竹6个彩叶竹种/品种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方法,制作叶片的3个切面(垂直于中脉的横切面、平行于中脉的纵切面、平行于叶表皮的平切面),通过光学显微镜成像系统对6个竹种/品种叶片各切面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数据测量,并通过Photoshop拼构6个竹种/品种的叶片三维结构示意图。【结果】6个竹种/品种叶片表皮系统结构相似,泡状细胞多为2~5列交错排列,上表皮脉区短细胞集中分布;叶片基本组织系统细胞构成差异显著,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有规律,不同竹种叶片叶肉细胞层数、细胞大小各不相同;梭型细胞为凋亡和具生活力两种形态,‘七彩红竹’叶片内梭型细胞全部凋亡,菲白竹、锦竹、花叶唐竹叶片内梭型细胞多数凋亡,靓竹、‘黄条金刚竹’叶片内梭型细胞极少凋亡;各竹种/品种维管系统由主脉、一级脉、二级脉和小横脉构成。【结论】6个竹种/品种叶片三维结构图的建立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竹叶内部结构,并为竹子系统演化以及分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南京地区竹类病害发生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查清南京地区竹类病害发生流行状况,笔者通过野外路线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于2007年5月至2009年3月对该地区主要散、混生竹种系统开展了病害发生种类和危害状况调查,并对竹类病害发生流行的主导因子进行了分析。共调查竹种18属107种(含种下等级),发现竹类病害15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3种、非侵染性病害1种和螨害1种。发生较严重的病害为竹丛枝病(Aciculosporium take)、竹叶枯型丛枝病(Phaeosphaeria bambusae)、刚竹秆褐腐病(Fusarium spp.)、竹叶锈病(Puccinia spp.,Uredo ignava)、竹叶锈褐斑病(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等,对竹类生产危害和影响较大。竹类病害的发生流行与竹种、环境条件及经营管理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竹类植物栽培过程中要做到适地适竹,科学管理,加强优良竹种选育以及竹类病害研究和检疫等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竹锈褐斑病由螨类为害引起,笔者于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对南京地区竹锈褐斑病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危害3个属共12种竹种,病害的发生与竹林地被物、竹种生长状况、竹种和竹林环境状况有密切关系。7月上中旬发病达到高峰,7月下旬至8月上旬螨类种群数量下降;8至9月气温仍然较高,同时降雨量减少,虫口数量有所回升。螨类1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刚竹属竹种开花枯败后,能通过有性或无性途径自然更新。花后产生大量能育种子的竹种依靠实生苗更新,花后种子基本不育者依靠更新鞭更新。刚竹属竹种的鞭生长型式属单轴型,但在实生苗阶段呈合轴型生长。现有的单轴型竹种不是从现有的合轴型竹种进化而来,二者可能有共同的二倍体祖先。外源赤霉素能影响某些竹种的有性更新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竹种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散生竹的多数属种在我国分布更广。我们在研究中国竹亚科分类过程中,经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标本,发现了一些尚未记载的种系。本文整理发表6新种和2新组合。 斗竹 新种 图1  相似文献   

6.
南京地区孝顺竹的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孝顺竹的开花物候、开花动态以及花序特点,通过野外定位观察,对孝顺竹的开花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孝顺竹为假花序,假小穗簇生,为连续开花类型竹种;南京地区孝顺竹花芽一般在10月初开始分化,次年4—5月小花盛开;盛花期小花内、外稃张开,雌蕊柱头伸出,雄蕊花丝伸长,花药伸出稃外;果实为颖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笔者在进行本省箣竹属植物分类研究中发现的3个新种。  相似文献   

8.
利用ITS序列对竹亚科13个属76个竹种进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该研究提取慈竹属、刚竹属、箬竹属、唐竹属、矢竹属、大明竹属、赤竹属、巴山木竹属、倭竹属、短穗竹属、簕竹属、酸竹属及少穗竹属共13个属62个竹种DNA,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下载的14条ITS序列共76个竹种序列用Clustal X软件比对,再利用MEGA6.06软件构建K2P距离法的NJ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种内遗传距离为0~3.907,平均遗传距离为0.370;种间遗传距离为0~4.394,平均遗传距离为2.287,种内遗传距离远小于种间遗传距离.ITS序列可用于竹类资源的物种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9.
竹亚科倭竹族的订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计包括以下三节:第一节回顾了倭竹族的研究历史,并对它原有的范畴给予重新划定,扩大和修订了该族原发表时的描述。第二节编制有此族当前已知10个属的分属诠索表。第三节,按发表年代之先后,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这10个属,并各附有它们模式种的绘图,以便识别;此外在本节中也对一些竹种(主要是原在筇竹属之内的种)之学名做了改动,给予新的组合,这样能使它们在自然界的位置更较适宜。最后,我们尝试性地绘制了一幅演化示意图,以表示倭竹族各属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进化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0.
去年4月,仙居县在进行森林病害普查工作中,在毛竹产区溪上公社等地,发现了毛竹新的重要病害——竹秆锈病,标本经南京林学院森林保护教研组镜检鉴定,为锈病的夏孢子阶段。竹秆锈病是竹子秆部重要病害,过去只记载为害淡竹、刚竹、哺鸡竹、箭竹等竹种,在毛竹上一直未被发现。因此,这次发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新颁规定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浙江省淳安县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试点,对国家新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进行了应用试验,探索了新规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新颁技术规定融入了林业分类经营思想,增加了生态状况方面的调查内容,并对地类和林种进行了比较科学的界定。此外,对应用新规程还有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如灌木林地调查与森林覆盖率计算等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长柄核果木 新种(图1) Drypetis longipes X. H. Song, sp, nov. Species foliis intergris, pedicellis fructuum 3~4cm. longis instractis. Arbuscula sempervirens, 8 m. alta, tranco 14 cm diam., cortice cineracei, levi,tenuiramis cernuis cinereis vel flavidi-inereis, lenticellis suberosis leviter elevatis,ramulis hornotinis interdum pubescentibus, deinde glabris. Folia alterna tenuicoriacea vel crassi-chartacea, elliptica vel ovato-elliptica, 7~10cm. longa et 3~4cm. lata, apice acuminata vel brevicaudata, acumine obtusis, basi cuneata, obliqua,utringque glabra, nitide, costa media supra elevata vel plana subtus elevata, nervis alteralibus utrinsecus 7~8(~9), curvis, prope marginem consutis, nervulis,subparallelis, subtus elevatis, manifestis, petiolis 3~5mm. longis, purpureis interdum pubescentibus. Fructus juvenes plerumque singulares, globosis viridis,dense brevipubescentis, stylis brevissimis 2-lobatis, persistentibus, stigmatibus latissimis, reniformibus, pedicellis 3~4cm. longis.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采至四川省南坪县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白粉菌两个新分类单位:九寨沟球针壳Phyllactinia Jiuzhaigouica Xie et Yin sp.nov.寄生在小蘖Berber sp.植物的叶片上,蔷薇波丝壳厚壁变种Medusosphaera rosae Golov.& Gamal var.crassiparietalis Xie et Yin寄生于红花蔷薇Rosa moyesii Hemsl.et Wils.植物的叶片上,还讨论了新种与近似种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福建省九龙江流域中部作木本植物区系研究时,获得了一些第一手资料,整理如下。文中所引证的标本,凡未注明采集人者,均为作者本人采集,标本藏于南京林业大学树木标本室。新分布的采集地点均为福建省华安县境内的区、乡地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贵州灵芝科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真菌我国已报道93种。本文报道采自贵州境内的灵芝科真菌30种;其中发现1新种:高盘灵芝Ganoderma cupreopodium X.L.Wu et X.Q.Zhang sp.nov,模式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饶军 《江西科学》1990,8(1):43-48
黎川岩泉位于江西东部,地处武夷山脉中段西侧.这里降水充沛,地理环境优越,给植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多年调查,初步统计有高等植物1200种,隶属于206科,641属.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15种,以及其他珍稀濒危植物约100种.岩泉的森林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另有针叶林及少量的落叶阔叶林、竹林、混交林、灌草丛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以生长地点、器官、季节和年龄作为试验因素,对江西省内4种主要竹类植物毛竹(Phylloslachys edulis)、桂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和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es)碳密度及时空差异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器官间碳含量变异最大,地区、季节和年龄对毛竹和苦竹碳密度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地域对桂竹、年龄对箬竹碳密度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本研究结果对竹林碳贮量估算和生态功能计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内蒙占境内花葱属(Polemonium L.)进行了分类学研究。1980年出版的《内蒙古植物志》第五卷收载了花葱属植物1种,经作者整理与研究后,现知内蒙古有本属植物4种、1变种。其中1新种:——Polemonium sumushanense G.H.Liu et Ma;1新变种:——P.chinense(Brand)Brand var.hirticaulum G.H.Liu et Ma。作者编写了分种检索表,并对分类学上有争议的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