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硫化是橡皮绝缘和护套电缆制造的一个重要工序。挤包好的绝缘和护套未经硫化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都很差,无使用价值,必须进行硫化。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饱和水蒸气作为硫化的传热媒质进行硫化,过热蒸气用于橡皮绝缘电线硫化的较少,而采用热电厂集中供热的过热蒸气硫化小截面橡皮绝缘电线则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氧化物玻璃介电性能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玻璃介电性能的研究现状,分析玻璃中影响介电性能的一些因素和基本机制,指出在微晶玻璃中晶相的种类和含量是影响其介电性能的根本因素;在其他玻璃中成分的变化对玻璃的介电性能有根本的影响;一些过渡元素对玻璃的介电性能能产生较大影响,一些变价元素对玻璃介电性能影响较复杂。对玻璃介电性能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指出调整其成分是改善玻璃介电性能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魏永乾 《甘肃科技》2010,26(18):68-70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以及更早一些时候,以天然和丁苯橡胶并用为主体的绝缘橡胶直接包覆在铜导体线芯上,并进行蒸汽硫化(当时大多数厂家使用硫化缸)成为橡皮绝缘线芯,这是生产橡胶电缆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将绝缘线芯成缆后,再挤包一层护套橡胶并进行蒸汽硫化(仍使用硫化缸),最后,就是橡胶电线电缆产品。在使用时将护套橡皮剥去一段,再将绝缘橡皮剥去一段,以便与插头或者与电源连接。这时就会发现去掉绝缘橡皮的铜丝发黑,有时还有一部分橡皮粘在铜丝上,这就是困扰电线电缆行业达50多年的重大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时长和能量的X射线辐射下,对固化后环氧树脂电绝缘材料的介电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使用柱-柱电极、介电谱仪、高阻仪对辐射过的环氧树脂进行了击穿场强测试、介电常数测量、电阻率测量。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辐射过后的环氧树脂进行了微观形貌测量,材料的结晶度、结晶尺寸测量。结果表明:X射线辐射对固化后的环氧树脂的介电性能、微观结构和外貌特征均有影响,环氧树脂的介电性能与其微观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高压电缆线路护层绝缘状况与护层循环电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监测护层循环电流变化情况可以有效监测高压电缆线路绝缘变化情况的论点。在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护层绝缘状况的判据。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研制了一套护层绝缘监测系统,安装在220KV电缆线路上,实现对电缆护层绝缘、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箱和接地电缆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6.
以黔中久安生态茶园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茶园中分布的5种不同林分下地表残存物的持水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 5种林分的地表残存物的蓄积量大小排列为马尾松林光皮桦林杉木林混交林茶林,残存物未分解层的蓄积量低于半分解层的蓄积量;(2)残存物的持水量、持水率与浸水时间均呈显著的对数相关性,残存物的持水量、持水率在前4 h的增加幅度较大,浸水4 h后增幅趋向平缓,不同林分残存物的持水量、持水率均表现为半分解层高于未分解层,而马尾松的持水量、持水率均为最高;(3)残存物的吸水速度与浸水时间呈显著指数相关性,残存物的吸水速度在前4 h有明显的变化,浸水4 h后变化趋向平缓,不同林分残存物的吸水速度表现为半分解层高于未分解层,而马尾松的吸水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7.
绝缘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橡胶的氧化分解作用.使橡胶的电物理和机械性能发生变化.它们逐渐变硬、变脆.在橡皮上形成裂纹.空气和水分将填充裂纹中。在温度升高、阳光照射、可燃性油及其它因素作用下.绝缘将发生强烈老化。若电缆包皮的温度高于设计值达8℃,电缆寿命则减少1/2。电缆绝缘的过热不仅发生在环境温度升高的时候.而凡也发生在电力设备正常使用时可能的经常性反复的电流过载时侯。例如,当电动机起动的时候,起动电流可以为额定值的5-7倍。  相似文献   

8.
应用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 δ)的积分值来评估乙丙橡胶绝缘电缆在老化过程中的含水量和多因素老化寿命方程.参照国际标准实验方法制备绝缘材料试样,设计了浸水老化和浸水加速热老化实验.利用称重法测量试样的含水量,同时测量试样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曲线.结果表明:在1×10-2~1Hz的介电频谱积分值能有效地表征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对比浸水加速热老化的测量曲线,推导出了积分值的绝缘材料的寿命老化模型及多因素之间的影响函数.发现在1×10-2~1Hz tan δ曲线积分与含水量之间存在单调性关系,因此可以利用tan δ曲线积分值测定含水量.  相似文献   

9.
刘万辉  张建国  王波 《科技资讯》2010,(24):138-139
本文依据干式互感器解剖前各项绝缘性能指标的测试数据,判断出干式互感器电容值变大后,绝缘性能没有发生劣化。通过对干式互感器逐层结构进行的解剖观察,结合干式互感器绝缘计算,分析出引起互感器电容量显著变化的具体原因。利用理论推导的方法,估算出干式电流互感器电容值变化幅度与绝缘性能之间的量化关系,提出了针对干式电流互感器电容量变化的绝缘性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振国 《科技信息》2007,(15):342-343
电容型设备介损在线监测系统现场运行效果并不理想,突出的问题是介损监测数据存在较大的分散性,难以据此对绝缘状态作出准确的在线诊断。本文对影响介损在线监测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介损在线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振国 《科技信息》2007,(18):128-130
电容型设备介损在线监测数据存在较大的分散性,在进行绝缘状态诊断之前,必须先对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本文应用LabVIEW开发了介损在线监测数据形态滤波虚拟仪器并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低烟无卤变频采煤机电缆动力线芯导体采用六类镀锡软铜线结构,为多股细镀锡圆铜线股绞和复绞,并且为股绞和复绞同向的结构形式构成动力线芯导体,动力线芯绝缘是以三元乙丙胶为基料的低烟无卤橡皮紧密挤包在动力线芯导体上形成动力线芯,三根控制线芯外的屏蔽层兼做地线,缆芯外挤包内护套后进行钢丝铠装,外护套是以阻燃、耐油、耐高温、耐臭氧、耐酸碱、耐化学试剂、耐磨、防水的以三元乙丙胶为基料的低烟无卤橡皮挤包构成电缆。  相似文献   

13.
玻璃——细晶BaTiO3 MLC瓷料的介电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玻璃加入到细晶BaTiO3及多层陶瓷电容器(简称MLC)资料系统中,其介电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玻璃能显著地降低烧结温度,系统的介电系数随温度变化平坦,改善了系统的热稳定性。然而,过量的玻璃将会引起瓷料系统损耗的增加,绝缘电阻的减小。玻璃成分含量不同的瓷料组分的研究表明,加入玻璃的量应控制在质量分数5.0%左右,这样既能有效的降低系数的烧结温度。同时又可以使瓷料系统保持相对较高的介电常数,从而得到最佳的介电性能。  相似文献   

14.
对目前电力电缆绝缘在线监测方法中的介损法、直流成分法、局部放电法、温度法的原理以及局限性进行介绍。重点分析利用"S"信号注入思想实现电缆绝缘在线监测以及实现绝缘老化区域锁定的原理。对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指出要实现应用上的可行关于电流互感器的安装方式、安装位置仍需进一步研究。最后提出电缆绝缘在线监测系统应满足易采集、精度高、抗干扰强、适用范围广以及故障定位精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玻璃加入到细晶 Ba Ti O3及多层陶瓷电容器 (简称 ML C)资料系统中 ,其介电性能的变化 .结果表明 ,加入适量的玻璃能显著地降低烧结温度 ,系统的介电系数随温度变化平坦 ,改善了系统的热稳定性 .然而 ,过量的玻璃将会引起瓷料系统损耗的增加 ,绝缘电阻的减小 .玻璃成分含量不同的瓷料组分的研究表明 ,加入玻璃的量应控制在质量分数 5 .0 %左右 ,这样既能有效的降低系统的烧结温度 ,同时又可以使瓷料系统保持相对较高的介电常数 ,从而得到最佳的介电性能 .  相似文献   

16.
岩石吸水率、纵波波速及其相互关系对研究岩石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贺兰山岩画区岩石为样品,进行岩样吸水率实验,探究岩样吸水率和随浸水时间的关系,建立吸水率的数值拟合函数.在吸水率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岩样在干燥状态及浸水饱和状态下纵波波速的变化,并分析岩样分别在自然吸水和饱和吸水过程中,岩样吸水率对纵波波速的...  相似文献   

17.
赵宏玲 《甘肃科技》2008,24(4):66-70
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都会有损耗产生。通过对介质材料损耗的研究,可以了解电介质的绝缘强度、含湿量及绝缘材料的老化程度,故介损测量是绝缘监督中一个重要的试验项目。但通常在测量介损时,试验电压为10KV,在测量中易受环境干扰。另外,对于目前的我国电网来说,已运行设备最高电压等级已达到500KV。高电压介损试验对于了解在额定运行电压下,电气设备电介质的绝缘变化情况、损耗大小以及和10KV试验电压下的情况相比有多大的变化?特别对于存在缺陷的设备,如何通过高电压介损进一步研究分析缺陷,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结合对高电压介损的实践活动,对高电压下绝缘介质的变化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总结了在高电压下介损对设备绝缘监督方面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8.
SrTiO_3基电容-压敏复合功能陶瓷材料具有优良性能.本文通过草酸盐化学共沉淀法制备(Sr,Ca)TiO3陶瓷的超微细粉末;对不同烧成温度、中温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及不同烧成气氛对材料的介电性能的影响作了综合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进而通过共混法将改性后的纳米SiO2粒子分散到环氧树脂(Epoxy)中,制备了不同纳米SiO2含量的SiO2/EP复合材料.利用IR,SEM和TGA、阻抗分析仪等研究了SiO2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SiO2/E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逐渐升高,介电常数和损耗因数则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当纳米SiO2含量为4%时,纳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好,介电性能最优(当测试频率为1GHz,介电常数为2.86,介电损耗为0.023 53).分析了复合材料热稳定和介电性能变化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20.
赵衍林  吴新光  傅大伟 《科技信息》2011,(9):319-319,341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缆的一般结构,目前电缆检测的方法及意义,分析了影响电缆绝缘性能的因数以及电缆运行的等效电路。重点论述了电缆绝缘状态检测手段,即绝缘电阻对电缆性能检测的实际意义。对电缆进行绝缘检测、判断电缆绝缘状况的好坏、判断其设备的剩余寿命,并对所测量电缆给出了评判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