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自由纱段的运动及受力分析,对自由纱段形态以及纺纱工艺参数对自由纱段捻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因自由纱段在杯内成弯曲形状,从而使得自由纱段捻度自假捻盘入口处向剥离点处不断减少,直至剥离点处纱条捻度甚至降到只有设计捻度的40%~80%.为了保证凝聚槽内一定的捻度传递长度,则须适当提高设计捻度,这就揭示了转杯纱设计捻度高于环锭纱的一个主要原因.高速细支时的剥离点纱条捻度相对于低速粗支而言要高,说明只要一些纺纱工艺参数如转杯直径、转杯速度、假捻盘规格等配合得当,转杯纺也可高速稳定地纺制细支纱.  相似文献   

2.
转杯纺自由纱段形态对其捻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自由纱段的运动及受力分析,对自由纱段形态以及纺纱工艺参数对自由纱段捻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因自由纱段在杯内成弯曲形状,从而使得自由纱段捻度自假捻盘入口处向剥离点处不断减少,真至剥离点处纱条捻度甚至降到只有设计捻度的40%-80%。为了保证凝聚槽内一定的捻度传递长度,则须适当提高设计捻度,这就揭示了转杯纱设计捻度高于环锭纱的一个主要原因。高速细支时的剥离点纱条捻度相对于低速粗支而言要高,说明只要一些纺纱工艺参数如转杯直径、转杯速度、假捻盘规格等配合得当,转杯纺也可高速稳定地纺制细支纱。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转杯纺纱过程中捻度分布、张力分布以及断头率的测定分析.通过测定、分析与讨论,得出低捻转杯纺纱过程中,断头率急剧增加,接头成功率大大减少,同时断头的部位大部分发生在纺纱转杯至引纱管区域.因此增加转杯至引纱管区域的捻度,提高该纱段的成纱强力是低捻转杯纺纱的主要关键.  相似文献   

4.
转杯纺纱过程中断头的主要部位在成纱形成过程的一段,此段捻度小、强力低.如果为了扩大转杯纱的应用范围以及改善转杯纱的有关性能,纺制低捻度转杯纱,则断头率进一步提高,生头成功率进一步降低.这里研究在转杯纺加捻区中加装阻扭件后,讨论分析加捻区中纺纱张力的变化,进而构成阻扭件产生的阻扭矩以及形成阻扭件前后区域捻度分布的变化并建立捻度分布模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加装阻扭件后,成纱捻度不变,但提高了自由端成纱形成过程一段的捻度,这对降低断头率、提高生头成功率有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棉条制备、分梳辊速度及锯齿工作角度、纺纱杯速度与转杯纺工艺过程及成纱质量的分析及实验,得出了纺杯积杂、纤维损伤、纤维伸直度及成纱质量与诸因素的关系,并进一讨论了所得结果及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作为气流纱捻度问题研究的第一部分基础性工作,着重研究棉气流纱截面内捻回的大小和分布情况。我们通过用示踪纤维浸没描迹法,大量和系统地测试了在各种条件下的气流纱截面内捻回的大小,并得出棉纱号数、公制号数的捻系数、纱条离心力和阻捻盘的假捻效应等因素与气流纱截面内各区捻回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述四因素变量与气流纱的机器设计捻度和气流纱实际捻度之差的回归方程。可以从此方程中,根据四个因素的具体纺纱条件和机器设计捻度直接求出气流纱的实际捻度。同时,又从气流纱截面内捻回的实际测定,得出正确代表气流纱捻度的标准,这就为进一步探求工业生产实用化的气流纱捻度测定方法和设备作了工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管道纺纱的加捻过程作了分析,得出成纱的外层纤维捻度较大和内层纤维捻度较小的结论。然后,通过受力分析,从理论上加以证实,并采用电子显微镜等实验手段,对管道纺和摩擦纺两种成纱实物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作了同样的观察和计算,从实验方面也证实了管道纺成纱结构是内松外紧,与摩擦纺成纱结构内紧外松正好相反,有利于提高成纱强力。  相似文献   

8.
圆盘式旋流纺纱的工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圆盘式旋流纺纱的装置和流程,探讨了影响圆盘式旋流纺纱成纱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成功地纺制了包芯纱.为了解和掌握圆盘式旋流纺纱设备的纺纱性能、工艺特点,对所纺纱线的强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圆盘式旋流纺纱的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第一喷嘴压力、第二喷嘴压力、梳辊转速、喂棉量、棉条号数、喂入张力、芯纱退绕张力是圆盘式旋流纺纱的主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工作是在棉纺环锭细纱机运转情况下,用高速闪光摄影的方法,对纱段(纺纱段、气圈段、卷绕段)捻度及其分布进行了比较系统细仔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得出了各纱段在一落纱中捻度变化及其分布的规律、捻度传递的关系等作了分析,并通过锭速与钢丝圈对捻度影响的实验,予以论证。实验进一步证实:气圈段捻度大于卷绕段捻度,纺纱段捻度最小;在一落纱中,满纱时捻度最大,管底完成时大直径位置最小;在改变各工艺参数使捻度分布发生变化时,气圈形态对捻度的影响较张力的影响为大,因而应注意控制气圈形态偏小掌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静电纺纱的加捻机理和加捻效率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测得了加捻管的机械加捻撩效率,从而得出了影响纱线捻度和加捻效率的主要因素。并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成纱捻度与加捻效率的回归方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所得结论是:在自由端须条上的假捻是影响加捻效率的主要因素,而机械滑溜相对来说比较小。影响纱线捻度和加捻效率的主要工艺参数是加捻管的转速和引纱速度。这两速度越高,总的加捻效率越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转杯纺加工兔棉混纺针织纱,选取兔棉混纺比、捻盘直径、成纱捻系数等三因子,进行优化设计与纺纱试验.根据试验数据,通过运算,建立试验因子与确定成纱质量指标间的回归方程。再通过计算机对各回归方程绘制两维等高线图,从图可以看出,兔棉混纺比、假捻盘直径、捻系数对成纱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同时,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运算求解,结果得出:在转杯低速(35200r/min)时,纺62.5tex混纺纱,最佳工艺参数为捻系数394~399;假捻盘直径25~27mm,兔/棉混比35/65~45/5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纱条在假捻盘上的运动和受力分析,对转杯纺杯内的捻度分布进行研究,并得到了杯内捻度分布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Tencel是一种全新的纤维素纤维.转杯纺Tencel针织纱条干好、棉结和粗、细结少,有利于突出其针织产品的风格特征.分析了在转杯纺设备上纺制27.8tex Tencel针织纱的工艺要点及降低断头率的措施.给出了各工序的主要纺纱工艺参数.并与环锭纺27.8tex Tencel针织纱作了质量对比,结果表明:除了强力稍低外,其它质量指标均较相同号数的环锭纱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改进的环锭纺细纱小样机,试纺了9种不同规格参数的驼绒/水溶性维纶包芯纱,考察芯纱张力、芯纱含量和捻度等因素对包覆效果的影响,并测试包芯纱的拉伸性能、条干均匀度和毛羽指数等指标,获得了最佳纺纱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适中的芯纱张力可以提高包芯纱的包覆效果;芯纱含量越小,纱线包覆效果越好,断裂强力越高;捻度越大,包覆效果越好,毛羽指数越小,但断裂强力先增加后降低.优选工艺参数:芯纱含量为19.1%~19.9%;捻度为300~325捻/m;在芯纱不断裂的情况下,提高芯纱张力有利于改善包覆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双纱纺纱中,交汇区中的单纱捻度和交汇角对成纱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我们将相隔一定距离的两股黑白复丝从前罗拉后方喂入加捻卷绕机构来模拟双纱纺纱过程,并利用高速照相对纺纱过程中的纱线进行动态摄影,分析了一些主要纺纱工艺参数对纺纱过程和纺捻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就成纱外部捻度与尘笼某些结构参数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并通过模拟试验和尘笼不同表面孔参数的纺纱试验,找出影响成纱外部捻度和纱线质量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7.
气流纺纱机中的阻捻盘对气流杯内纱臂上一段纱的捻度高低有很大影响。也可以说,气流纺纱器的纺纱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与阻捻盘设计有关。一些研究工作者曾就阻捻盘设计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若干实验研究,然而有关阻捻盘设计对杯内捻度影响的数值分析尚未见有正式文章发表。本文就是借助电子计算机对阻捻盘摩擦区内纱条所受的摩擦力矩以及纱线离开摩擦区时的最终张力进行了数值分析。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计算了在不同阻捻盘设计条件下的纱线与阻捻盘摩擦表面间的包围角大小;第二部分着重计算与分析了不同阻捻盘设计和纺纱工艺条件对摩擦力矩与最终张力值的影响。最后,就本文所得到的若干理论上的结果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本文所涉及的这一领域里的进一步工作进行了若干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转杯纺纱前不同的梳棉形式、分梳辊锯齿规格及其速度配置对转杯纺纱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诸因素均对成纱质量影响显著。并通过对比试验,表明,国产SAQ—5X及SAC—12锯条成纱的综合效果优于或接近HS6T原备件。  相似文献   

19.
选用了不同号数、不同设计捻度的棉转杯纱12种,分别采用一次退捻加捻法、二次退捻加捻法、三倍退捻加捻法、二重法测试棉转杯纱的捻度。从棉转杯纱捻度测试结果可看出,相对于设计捻度,三倍退捻加捻法的测试误差最小,其次是二次退捻加捻法和二重法,一次退捻加捻法的测试误差最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转杯凝聚槽内须条的运动和受力分析,对转杯纺捻度传递长度进行解析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分别以棉和涤纶为纺纱原料对捻度传递长度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影响捻度传递长度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