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北农业大学发扬优良传统,几代师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近农民,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太行山道路”,培育形成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坚持“太行山道路”,弘扬“太行山精神”,整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追求兴校、育人、富民目标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结合专业转型的需要,在学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特色办学”的办学理念指导下, 探讨“实训类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几个关键要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区域性经济建设培养“理论适度,重在应用”的工科应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奇闻怪事》2006,(12):F0002-F000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24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光荣历史,又不乏时代气息的学校。学校着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用科研文化经营学校,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科教学,在“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精神文化中弘扬素质教育,这已成为124办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办学理念是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它决定着学校群体的教育行为,指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围绕“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办学理念,从“学生是一个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和能动的社会个体”这一学生观出发,立足于给学生更优的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培养“互相热爱、互相尊重”的学校人文精神,努力地提升教职工内在素养,  相似文献   

5.
周文芳 《科技资讯》2012,(15):196-196
“因为我的存在,而让他人感到幸运”,这是我们提倡的“幸运教育”,多年来积淀形成“幸运教育”精神文化,“为学生创造价值,为教师创遗机会,为社会创追效益”成为学校办学理念。打遣“幸运教育”,促进“幸福成长”,培养具有阳光自信的气质,文明有礼的品质和创新创业的特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论“万里模式”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文章指出了“万里模式”既不同于国立学校,也不同于民办学校的诸多特点,深刻地揭示了“万里模式”是创新的办学体制和现代办学理念的紧密结合,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应集中在一个清晰的框架下,融合办学理念,反映学校文化底蕴,体现师生认同的价值观。按照“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坚持“用文化经营学校,用文化统领工作,用文化陶冶师生”的理念,确立“建设学习型组织,构建和谐型校园”的目标,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韩勤 《小学科技》2014,(9):F0004-F0004
上海市宝山区通河三小是一所普通而平凡的学校,学校追求“基础扎实,(教)学有所长,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建立以“共学共融共成长、同心同愿同前进”为核心的家校合作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向“生态产业、生态城镇、生态居民”的转型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三农”问题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异、时间变异和相互作用等属性;生态文明建设与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破解相辅相成,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安全、环境支撑、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居和生态制度6大体系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路径,而“三农”问题的破解较大程度上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平谷区“三农”发展中存在的大我与小我、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政府与市场等矛盾问题,梳理了“三农”向“三生”转型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建设生态城镇、发展生态产业和培育生态居民3条路径加快“三农”向“三生”的转型,以期为平谷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北农业大学发扬优良传统.几代师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近农民,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太行山道路”.培育形成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坚持“太行山道路”.弘扬“太行山精神”,整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追求兴校,育人,富民目标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1.
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突出、素质优秀的成长型师资队伍是促进独立学院发展、保障其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阐述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现阶段高校教师管理存在的"五化"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高校教师管理的"十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胡宿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诗歌创作极富特色的诗人,被清人视为“西昆后进”.胡宿天圣二年(1024)登上政坛、文坛,治平四年(1067)去世,这四十余年间正是北宋诗坛处在新旧诗风转换时期,因此,胡宿无论是诗风还是诗学思想均呈现出复杂多样的一面.在诗学思想方面,胡宿除主张华实并重外,已有“平淡”之论,是北宋诗坛较早提出“平淡”诗论的诗人,同时,他还赋予“平淡”如古乐一样平和雅正的意义,这与他诗文中多次提到的“正始之音”所包含的“雅正”含义一致;另外,与此相应,他还推动了“清”这一美学范畴在宋代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后期昆体诗人在对西昆体接受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文学观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育的实践领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以特色求发展的创新举措,把培养"本科+全能"型小学师资作为打造教师教育特色的战略主攻方向,有助于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异军突起、独领风骚,向教育实践领域输送高水平教师方面有所作为并受到青睐,打造教师教育特色的工作才会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14.
哭嫁在我国是一种流行范围较广的婚俗,许多民族都有此俗。藏族哭嫁习俗与众多民族的哭嫁习俗有些不同,本质的区别就是不唱哭嫁歌,藏族女孩被迎亲时要哭,即在穿嫁妆打扮时开始哭,其形式只能是默默地流泪或者发出“嗯嗯嗯”的哭声。她们通过这种方式将隐藏在心底的复杂心理,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兄嫂、姊妹难以割舍的别离之情以及对自己命运未卜的复杂心情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学中经与权的关系,与群己、义利之辩紧密地联系着,是先秦儒家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不同的儒家思想家对经权关系的阐释不尽相同,但作为先秦儒家整体趋向的则是在强调经即道德原则绝对性的同时,没有否认权变,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权即道德原则相对性的确认。在经权关系上,先秦儒家的思路大致预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对作为经之本的仁义的普遍制约性的强调,蕴含着导向独断论与权威主义的理论向度;其二,对权即道德原则相对性的确认,又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独断论与权威主义的内在限制。  相似文献   

16.
“山药蛋”派的农村叙事在农村小说的写作史上自成一支,蕴涵在其中的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从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和集体茏罩下的个体两方面得到了呈示。这种双重的变奏显现在“山药蛋”派的创作中.构成了一种内在的标识。  相似文献   

17.
“越来越A”和“越A越B”都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但在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语料的分析,从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上区别了两个格式,对两个格式在使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秀成的“保民为乐”与洪仁玕的“革故鼎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平天国运动留给后世两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即李秀成的“保民为乐”思想和洪仁开的“革故鼎新”思想。“保民为乐”提倡尊重他人的人生价值和人格,是一种人道精神、人本精神;“革故鼎新”建立在对近代社会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是一种仿效“西法”,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精神。李秀成和洪仁开是同时代的人物,但思想认识上有差距。李秀成的思想仍然停留在“改朝换代”的水平,远远落后于时代,它不可能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不可能将中国推向富强。洪仁开了解西方文化和历史,提出了《资政新篇》;从太平天国本身说,《资政新篇》没有得到实施,但是,从中国近代史发展的整体来观察,其所规划的各种改革,在洋务运动时期大多数得到实践。但《资政新篇》过分强调“法制”,丢掉了“伦理道德”。李秀戍的“保民为乐”思想弥补了洪仁开的“革故鼎新”思想。两者都值得弘扬。  相似文献   

19.
徐小梅 《新余高专学报》2012,17(4):148-150,156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情感的因素有很多,而教师课堂话语就是其中之一,并且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探讨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分析哪些课堂话语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哪些话语则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情感,并总结出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所说“比较教学法”是指将构成课程整体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多维度进行异同对比分析,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实质的教学法。此方法的运用既符合该课程的特点也是解决“三进”难点的需要。在操作上要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操作、课后反馈总结三个环节的工作;在具体运用上分为宏观比较、中观比较和微观比较。比较法是该课程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