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耐碱细菌NTT36耐碱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产物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耐碱芽孢杆菌NTT36总DNA经EcoR1酶不完全消化,与质粒pUC18的EcoRRI酶切产物在体外重组后,转化大肠杆菌HB101,在碱性平板上直接筛选耐碱转化子,转化经检测具有氨苄青霉素抗体,分析表明转化子具有15kb大小的重组质粒,用此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HB101,DH5a和XL1-Blue,均产生大量同时具有耐碱性和Amp抗性的转化子,通过Southern杂交和点杂交证明此重组质粒(定名为  相似文献   

2.
利用启动子探针型质粒pKK232-8从卡介苗染色体DAN的BamHI酶切片段中克隆到4个具启动功能的DNA片段,测定各重组子对氯霉素(Cm)的抗性,其中含3.3Kb外源片段的重组质粒pBCG2大肠杆菌转化子在LM培养基上对Cm抗性可达170×10-6g/mL,作了该片段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对pBCG2利用SalⅠ位点,亚克隆出4种部分重叠的具启动功能的DNA片段,这4种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BCG2-1,pBCG2-2,pBCG2-6和pBCG2-8,并分析了其中插入片段的大小及其转化子对Cm的抗性.将pBCG2-2的SalⅠ外源片段插入到分枝杆菌启动子探针型穿梭质粒pEQ3,获得一个可在卡介苗中表达lacZ基因的重组子pEB22.斑点杂交实验证明,具有启动功能的DNA片段来源于卡介苗的染色体DNA.结果表明克隆到一个对大肠杆菌和卡介苗均具启动子活性的DNA片段  相似文献   

3.
以蓝细菌Plectcnemaboryanum内源小质粒pPbs(1.5kb)和E。coli质粒载体pBR322(4.3kb)为材料,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ClaⅠ分别消化,经T_4DNA连接酶连接,转化E.coliHB101感受态细胞,在含Amp(Ap)和含Tet(Tc)的LB琼脂培养基上筛选出Amp ̄rTet ̄s的转化子,提取转化子的质粒,用ClaⅠ消化,得1.5kb和4.3kb两片段,表明转化子所含质粒是pPbs和pBR322的重组质粒,定名为pPRS-1。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牛血总DNA为模板,用PCR技术扩增牛α-s1酪蛋白基因的5'端3.6kbDNA片段和3'端1.5kbDNA片段的调控区序列,得到了相应的特异性扩增片段.用Klenow处理后,将两个扩增片段分别与经Smal酶切的pUC18质粒载体用T4DNA连接酶连接,转化大肠杆菌JM109.在含有X-gal,IPTG和Amp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从白色菌落中提取质粒DNA,进行限制酶切鉴定.结果得到一个插入有1.3kbDNA片段的阳性克隆.对其进行部分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5'端缺失约170bp的牛α-s1酪蛋白基因3'端及下游区序列.  相似文献   

5.
报导了启动子探测质粒pKK232-8为载体克隆嗜碱芽孢杆菌NTT89启动子的研究,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分别消化嗜碱芽孢杆菌NTT89染色体NDA和质粒pKK232-8,在体外重组,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在含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的选择性性平板上筛选转化子,结果从NTT89染色体DNA中克隆到一系列带有启动子活性的DNA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这些转化子抗氯霉素水平在34-500mg  相似文献   

6.
以光合细菌圆球状红杆菌Rhodobactersphaeroiodes的rbcL-rbcS基因为探针,与多能硫杆菌(Thiobacillusversutus)染色体DNA酶切谱带进行Southern杂交,检测到了rbcL-rbcS基因的同源序列,又以pUC9为载体,克隆了T.versutus染色体DNAPstI酶切片段,构建成T.versutus基因文库,并从这个基因文库中筛选到了含有RubisCO基因的重组质粒,将其命名为pSDLS-10,进一步对pSDLS-10进行了限制性酶切分析,作出了pSDLS-10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相似文献   

7.
对嗜麦芽假单胞菌P2菌株的质粒pSH1进行了限制酶切分析,确定了Bg1 Ⅱ,EcoR Ⅰ,Pst Ⅰ,Xba Ⅰ,BamH Ⅰ,Bgl Ⅰ,及Pvu Ⅱ共7种限制性内切酶在pSH1,质粒上的切割位点,前4种酶均为单一切点,后3种依次为2,7,5个切点。通过双酶切和部分酶切的方法绘制了pSH1质粒的限制酶切图谱。将pGP1-2质粒上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插入pSH1,获得了重组质粒pSH2.pSH2  相似文献   

8.
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启动子探针型载体pSUPV1从环状芽胞杆菌(Eacilluaeirculansc-2)基因组中分离的启动子片段BC6能使无启动子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恢复活性,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卡那霉素抗性高达1200μg/mL).当用限制酶XbaⅠ去除其5′-端1.2kb片段(命名为Xb片段)后,3′-端片段仍能启动Kan ̄r基因表达,其抗性水平降至400μg/mL但当1.2kb片段反向插回原有位置时,其抗性水平降至600μg/mL.将Xb片段正向插入另一重组质粒pBC3中融合的Kan ̄r基因启动子的上游时,卡那霉素抗性由200μg/mL上升至1000μg/mL.当Xb片段反向插入时,Kan ̄r基因的表达却明显受到抑制,降为100μg/mL.这说明Xb片段具有正向增强而反向衰减Kan ̄r基因表达的能力.用BC6片段的两个亚克隆片段与c-2菌株总DNA分别作Southern杂交时,结果显示3′-端片段以单拷贝形式存在于基因组中,而Xb片段则以多拷贝形式散布其中.由此推断Xb片段并非一定伴随该基因启动子存在.  相似文献   

9.
以启动子探针质粒pIJ486为载体,变铅青链霉菌(S.lividans)TK23作受体,克隆了林可链霉菌噬菌体SL60DNA上的启动子活性片段。以pUC18为载体构建SL60DNA之KpnI片段的基因文库,从中筛选出两个片段,分别克隆于pIJ486中获得pUIS29和pUIS198,在MM培养基上,两者的转化子对卡那霉素的抗性均仅为10mg/L。噬菌体SL60DNA的BglI片段直接克隆入pIJ486的BamHI位点,获得重组质粒pMMS1,其转化子的卡那霉素抗性在MM培养基上可达250mg/L。分析表明pMMS1上的插入片段约为920bp,含有一个SstI位点,四个MboI位点。该片段用MboI部分酶解缩小到600bp,亚克隆入pIJ486中得到重组质粒pMSB14,其转化子对卡那酶素的抗性水平提高到300mg/L。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pMSB14中的neo基因可以表达出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APHI蛋白)。这些结果表明pMSB14中的插入片段可能具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  相似文献   

10.
抗冻肽基因导入植物的第一步合成了5'-末端分别带有限制性酶xbaI和KpnI识别位点的一对引物,以美洲拟鲽抗冻肽的cDNA克隆为模板,用锚定聚合酰酶链反应扩增了抗冻肽基因,并克隆到细菌表达载体pGEM32f(一)和植物表达盒式载体pGA643中,以限制性酶切分析和菌落杂交技术证明了转化子质粒DNA中的含有抗冻肽基因,又用PCR方法扩增了转化子的抗冻肽基因,从而证实了克隆成功。  相似文献   

11.
恶臭假单胞菌萘质粒ⅠNL基因的克隆及酶切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G7)携带的质粒NAH7,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I切割后,产生含有萘降解酶全部基因(24,6kb)的片段,此片段插入到载体pUC119的多克隆位点,构成了pKAO质粒,此质粒经HpaI,EcoRI酶切获得的5.1kb片段亚屯隆到pUC119中,衍生出pNN1质粒,绘制出内切酶图谱。从pNNI质粒上切下含目的基因nahI、nahN和nahL的kpnI-kpnI片段(2.3kb).正向插入载体BluescriptⅡSK+中获得重组质粒pNN2,反向插入为pNN3,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XL1-Blue中,目的基因得以大量增殖。  相似文献   

12.
野油菜黄单胞菌NK-01生物合成黄原胶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野油菜黄单胞菌NK-01得到多糖合成缺陷的不产粘突变株。经SalI部分酶切得到NK-01染色体DNA片段,将其连接到广泛寄主载体pRK293上,在E.coliHB101中建立完整的NK-01基因文库。在协助质粒pRK2013存在下,不产多糖突变株分别与含基因文库的E.coli菌落群进行三亲接合转移,筛选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产粘接合后体。对接合后体进行重组质粒的酶切分析表明,所克隆的DNA具有片段重叠。上述重组质粒对另外9株不产多糖突变株互补检测及遗传学分析表明,13.4kb的DNA片段含有合成黄原胶所必需的基因。  相似文献   

13.
环状芽胞杆菌(Bacilluscirculans)总DNA经Sau3AI酶切后插入到启动子探针型载体pSUPV1的BamHI位点,转化大肠杆菌后,在卡那霉素的平板上筛选到50个抗性菌落。从随机挑取的29个抗住菌落所分离到的质粒DNA经限制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表明,各质粒均有DNA插入片段,对29个样品进行卡那霉素抗性试验显示,抗性最高的可超过1000μg/mL这表明来自环状芽胞杆菌的某些基因启动子能在大肠杆菌中十分有效地启动基因表达,选取两个最大的克隆DNA片段BC3和BC6作为探针与B.circulansc-2.总DNA作Southern杂交,均获得杂交带。斑点杂交结果表明,这两个DNA片段来自不同的基因启动子。对BC6和BC3分别进行了限制酶谱分析,并绘制了限制酶图。  相似文献   

14.
小灵猫华东亚种线粒体DNA限制性位点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纯了小灵猫华东亚种(ViverriculaindicapalidaGray)的肝脏mtDNA.用BamHⅠ、BglⅡ、EcoRⅤ、HpaⅠ、KpnⅠ、MluⅠ、PstⅠ、PvuⅡ、SacⅡ、SalⅠ和XhoⅠ等11种识别6碱基对的限制性内切酶对小灵猫华东亚种mtDNA进行消化分析,11种限制性内切酶均有1~5个位点;根据单酶消化和双酶消化片段的数目和分子量,构建了小灵猫华东亚种mtDNA限制性位点图  相似文献   

15.
HSV1-tk基因的部分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R技术从商品质粒pHSV106扩增出HSV1-tk基因(1128bp),PCR产物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然后以重组质粒pcTK为模板tk基因的5端引物为DNA测序引物进行部分DNA序列分析,部分DNA序列分析证明PCR产物为HSV1-tk基因正确无误,成功筛选到HSV1-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TK,并为利用tk基因在实验动物体内进行自杀性基  相似文献   

16.
用改进的高离子强度法分离的萝卜叶绿体经SDS60℃裂解,抽提的ctDNA只需简单纯化即可用于酶切分析,萝卜ctDNA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I,PstI,HindⅢ和EcoRⅠ分别进行单酶完全酶解,推算其分子量和长度分别为82.5×1066T 125KB。  相似文献   

17.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DNA用BamHI和XhoI酶切,经0.75%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得到12条带和8条带,平均分子量为113.0kb。用Supercos1 Cosmid作载体,将Sau3AI部分消化的PxGV-DNA随机片段插入该载体的BamHI酶切位点,转化于XL1-Blue受体菌,经Amp平板筛选转子,挑出256个Amp^+菌落,以^32P-dCTP标记的PxGV-DAN为探针,斑点杂交筛选得到  相似文献   

18.
参照国外报道的豌豆GPAT基因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通过RTPCR技术,从云南地方栽种的豌豆品种中分离到了GPAT基因的编码cDNA片段,并将其纯化后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系统中,经NcoⅠ和NotⅠ双酶切鉴定,所得的重组质粒中含有1380bp左右的片段.采用PstⅠ,HindⅢ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酶切图谱分析表明所克隆的豌豆GPAT基因编码cDNA的酶切图谱与国外所报道的该基因cDNA的酶切图谱一致,暗示了该基因在进行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hCG避孕疫苗抗原,构建在酵母细胞中表达的重组质粒βhCG-pPIC9K,转化嗜甲醇酵母,方法:根据βhCG的cDNA序列设计两条引物,使上游带EcoRⅠ酶切位点,下游带NotⅠ酶切位点,以质粒βhCG-PBSKS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反应;将所得的DNA片段经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后用T4连接酶与pPIC9K质粒进行连接,然后导入大肠杆菌DH5α,用PCR筛选阳性克  相似文献   

20.
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p49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旋毛虫肌幼虫49KDa抗原的基因克隆于大肠杆菌中.设计特异的PCR引物,用PT-PCR技术直接从旋毛虫肌幼虫总RNA中反转录并扩增出约1.1Kb的靶DNA.用BamHI和EcoRI酶解后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pUC19中,用X-gal培养基筛选重组子.该重组子经相同的核酸内切酶水解获得约2.7Kb和1.1Kb两个片段,分别与pUC19和目的基因的大小相同,目的基因经序列分析并与文献报道的序列比较发现具有97.8%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