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链霉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代谢产物结构奇特、复杂多样、很多具有很好活性的特点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功能,海洋微生物已发展出独特的代谢方式,也提供了在陆地微生物中未遇到过的新代谢产物.链霉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很强的再生、防御和识别能力,海洋环境下的进化过程造就其独特的代谢方式,其结构类型及生物活性等方面都呈现出与陆生链霉菌多样性.按化合物结构类型介绍了近年来在海洋中分离得到的链霉菌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
海洋微生物数量大,种类多,代谢产物多样化,构型奇特,很多具有很好的活性.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海洋微生物发展出其独特的代谢方式,有很多陆地微生物所未遇见过的新型代谢产物.青霉菌在海洋环境中被造就其独特的代谢方式,其生物活性与结构类别都与陆地青霉菌属有很大差异.根据化合物结构类型阐述了近年来在海洋中分离得到的青霉菌属代谢...  相似文献   

3.
海洋细菌中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文献检索,概述了海洋细菌中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通过对比,发现广西目前仅处于海洋微生物菌株分离层面,在海洋细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层面报道很少,并提出加强海洋细菌中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为今后主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海洋微生物是海洋药物的重要资源,资源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提取及性能研究是开发海洋药物的第一步.从渤海近海域16种动植物体内提取微生物,分离得到261株微生物,其中,霉菌28株、细菌196株、放线菌12株、真菌25株.对单菌落进行发酵,获得次生代谢产物,并对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肿瘤理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3#菌株发酵液对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黄泥NRG、海苔CHA、海带G1、陈海水NRG、陈海泥NRG、黑泥CHA发酵液对Hela细胞有轻微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人体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为靶细胞,在大连近海12种海洋动植物体内提取微生物。用4种分离培养基培养,分离并得到48株海洋微生物。对单菌落进行发酵,获得其次生代谢产物。随后,进行海洋微生物的发酵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肿瘤鉴定[1-5],研究结果发现,有1种菌株(12#-从黑泥中用MD培养基筛选的菌)发酵  相似文献   

6.
南海海洋细菌110的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南海海洋细菌110的代谢产物的研究黄钟奇周世宁吴雄宇姜广策林永成(中山大学化学系,广州510275)关键词海洋细菌,代谢产物,环二肽,结构分类号O624.421海洋微生物的研究进入9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迄今从海洋微生物中已分离到大量有意义的各种类型的...  相似文献   

7.
SS6菌对菲的降解和发光菌对菲及其降解产物毒性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海洋微生物SS6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对多环芳烃菲的降解和解毒作用和发光细菌对菲及其降解产物毒性的反应.结果表明:SS6菌能利用菲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生长;培养液中有酸性代谢产物产生,并且形成积累;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菲及其微生物降解中间产物的相对毒性;母体菲的毒性远大于其水杨酸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水杨酸和儿茶酚及邻苯二甲酸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邻苯二甲酸毒性,并且邻苯二甲酸代谢途径的解毒效果优于水杨酸代谢途径;菲降解过程中培养液萃取物的毒性逐渐降低,但上清液的毒性先出现下降后又呈增大趋势;含菲培养液的毒性变化是培养液中存在的中间产物和其它组成成分及pH值变化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8.
北部湾海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域之一,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生物资源。北部湾还蕴含着极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是新物种、新基因、新药物、新生物材料的潜在来源。为更全面地了解北部湾海洋微生物的研究现状,促进北部湾海洋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本文综述了北部湾海洋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多样性,为深入研究北部湾海洋微生物,开发和利用北部湾海洋微生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南海红树内生真菌No.2533分离出新的异香豆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海洋微生物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巨大领域,发展很快,取得了丰硕成果.红树林海洋真菌是海洋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海洋微生物都可在红树林中找到.但是,至今国际上对红树林微生物特别是真菌生物学研究较多而对其活性物质研究则很少.近年来,作者等首先在国内开展对南海红树林真菌包括内生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已分离出一大批结构新颖的,有很好生理活性的化合物[1~3]. 2533号菌是从南海红树avicennia嫩叶获得的一种内生真菌,其代谢产物很丰富,从它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很多有意义的化合物,其中异香豆素avice…  相似文献   

10.
海洋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在国际上是一个极受重视的新兴领域,发展很快,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作者开展对南海海洋细菌和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从中分离出一些结构新颖的,有很好生理活性的化合物.386菌是从南海获得的一种海洋真菌,其代谢产物很丰富,以分离出多种结构独特的化合物,其中386A是从培养液中分离出的无色晶体,其结构通过波谱数据推导出来.1 实验部分1-1 试剂和仪器 所用试剂均为市售AR试剂,Penicillumsp-(386)菌株由香港城市大学Vrijmoed教授提供.所用仪器为VGZ…  相似文献   

11.
分离海洋微生物是开发海洋药物的重要内容.对共附生在双壳贝文蛤的真菌,采用平板直接分离和液体富集后涂布分离两种方法,以及6种不同的分离培养基,分离到23株丝状真菌,其中9株丝状真菌在淡水及海水培养基中均能生长、繁殖.对分离菌(W16)的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盐浓度、pH值,以及海水和淡水的不同环境,对其生长和代谢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在抗生素、酶、酶抑制剂等生物活性物质方面的大量开发和应用,寻找新种属或特殊性状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生新型药物的难度越来越大。于是最近几年人们把目光转向更具有药物开发前景的海洋微生物——海洋药物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3.
首次研究了分离自南海红树林的海洋真菌(菌株编号4454)的次级代谢产物,从其发酵培养液分离到3个化合物(A~C),通过分析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尿嘧啶(A)、甘露醇(B)和草酸(C)。  相似文献   

14.
海洋真菌杀虫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集自浙江舟山海域底泥、福建省九龙江口红树林及福建省云霄县红树林共188株海洋真菌代谢产物的杀小杆线虫(Rhabditis sp.)和卤虫(brineshrimp)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筛选出#164菌株代谢产物对小杆线虫显示了较好的杀害活性,其LC90小于0.5mg/mL.#122菌株代谢产物对卤虫显示了较强的麻痹效应.#305菌株代谢产物对卤虫的LG。仅为75μg/mL.此外,对188株海洋真菌代谢产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筛选出#229菌株代谢产物和#170菌株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30/μg/mL和25/μg/mL.这些活性菌株具有产生杀线虫剂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为863课题"深海微生物活性物质的挖掘及其利用技术"实施的第二年。该年度该课题进展顺利,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取得的研究进展主要分为以下5个方面:(1)在深海沉积环境样品中分离、纯化、保藏869株菌株,确定了729个菌株的系统进化地位,在深海海水样品中分离了海洋微生物237株,完成了其中168株的细菌测序工作;其中发现一个潜在的新属级类群。(2)对21株深海微生物进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纯化,从中分离鉴定代谢产物186个,其中新结构化合物71个;其中1个对称的环四肽类新骨架化合物;发现具有较好药用活性的化合物25个;对Staurosporine的衍生物HDZ-115和Xanthocillin X进行深入的药理药效研究,确定为下一步成药性评价的先导化合物。(3)从深海来源微生物中发现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抗性的脂肽类活性物质;筛选得到一系列抗污损活性的活性物质,其中1个单体化合物在海洋挂板实验中较好抗海洋污损生物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价值。(4)完成了1株深海海洋放线菌SCSIO ZH66的全基因组扫描测序,克隆鉴定了Grincamycin,Lobophorin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完成了Grincamycin,marinacarboline,lobophorin的生物合成途径。(5)从深海微生物中分离纯化两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新蛋白酶,分离得到到新型高温α淀粉酶和生淀粉酶基因,成功实现异源表达,并对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分离自中国北部湾沉积物的海洋菌株巴利阿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balearica)为例,在考察其生长动力学的同时,监测了其中心碳代谢(CCM)中6种关键氧化还原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2-酮戊二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苹果酸酶及异柠檬酸脱氢酶的酶活性时变,从酶蛋白表达水平揭示了海洋生长条件下巴利阿里假单胞菌CCM中关键氧化还原酶的酶活性变化的规律,为研究微生物CCM和发掘海洋微生物新型酶制剂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厦门近海海域分离到的30株海洋真菌为出发菌株,通过液体发酵法考察其生物转化(+)-柠檬烯的能力,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结合NIST数据库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化合物分析.结果表明:23,27,36,41号真菌具有生物转化柠檬烯的能力,其主要代谢产物暂定为异辣薄荷烯酮、波斯菊萜、1,3,8-孟三烯、香芹醇等;在23,36号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异辣薄荷烯酮为唯一主要产物,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北部湾海域真菌样品库,研究海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以广西防城港海域海泥为样本,采用普通培养基与含有不同抑制剂的优化培养基,对比研究不同培养基分离效果,为海洋真菌培养提取优化提供方法。样品经无菌水处理后,分别用上述不同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再将提取到的DNA与NCBI数据库配对进行种属鉴定。用相对多度描述样品真菌组成,用Simpson指数与Jaccard系数描述各种实验培养基对海洋真菌分离结果的均衡性与选择性。共分离并鉴定菌株107株,归属于23属,优势菌属依次为青霉属Penicillium、枝孢菌属Cladosporium、曲霉属Aspergillus。Simpson指数和Jaccard系数显示,SA、MD普通培养基,含青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的MD优化培养基,以及含青霉素、孟加拉红的PDA培养基均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总体来看,PA培养基对囊担菌属Cystobasidium分离效果最好,YPDA培养基对枝孢属分离效果最好。含青霉素+氯霉素的MD优化培养基对篮状菌属Talaramyces的分离效果最好,含孟加拉红的PDA优化培养基对曲霉属分离效果最好。实验表明,不同培养基及抑制剂对海洋真菌的选择性不同,建议在分离纯化海洋真菌时选择合理的培养基及抑制剂以提高分离效果。本文为研究海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提供了菌种,也为分离、纯化和鉴定海洋真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基于新理念、新技术在海洋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海洋赤潮灾害的微生物调控、海洋微生物对海域生物生产力的调控、海洋微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介绍了微生态制剂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和海洋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的新趋势;展示了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对地球的巨大贡献.强调进一步开展海洋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从海洋微生物中已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对来自海洋放线菌、海洋真菌及海洋细菌中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