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海洋微生物是海洋药物的重要资源,资源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提取及性能研究是开发海洋药物的第一步.从渤海近海域16种动植物体内提取微生物,分离得到261株微生物,其中,霉菌28株、细菌196株、放线菌12株、真菌25株.对单菌落进行发酵,获得次生代谢产物,并对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肿瘤理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3#菌株发酵液对Hela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黄泥NRG、海苔CHA、海带G1、陈海水NRG、陈海泥NRG、黑泥CHA发酵液对Hela细胞有轻微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北部湾海域真菌样品库,研究海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以广西防城港海域海泥为样本,采用普通培养基与含有不同抑制剂的优化培养基,对比研究不同培养基分离效果,为海洋真菌培养提取优化提供方法。样品经无菌水处理后,分别用上述不同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再将提取到的DNA与NCBI数据库配对进行种属鉴定。用相对多度描述样品真菌组成,用Simpson指数与Jaccard系数描述各种实验培养基对海洋真菌分离结果的均衡性与选择性。共分离并鉴定菌株107株,归属于23属,优势菌属依次为青霉属Penicillium、枝孢菌属Cladosporium、曲霉属Aspergillus。Simpson指数和Jaccard系数显示,SA、MD普通培养基,含青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的MD优化培养基,以及含青霉素、孟加拉红的PDA培养基均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总体来看,PA培养基对囊担菌属Cystobasidium分离效果最好,YPDA培养基对枝孢属分离效果最好。含青霉素+氯霉素的MD优化培养基对篮状菌属Talaramyces的分离效果最好,含孟加拉红的PDA优化培养基对曲霉属分离效果最好。实验表明,不同培养基及抑制剂对海洋真菌的选择性不同,建议在分离纯化海洋真菌时选择合理的培养基及抑制剂以提高分离效果。本文为研究海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提供了菌种,也为分离、纯化和鉴定海洋真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洋细菌中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文献检索,概述了海洋细菌中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通过对比,发现广西目前仅处于海洋微生物菌株分离层面,在海洋细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层面报道很少,并提出加强海洋细菌中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为今后主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NaCl浓度、金属离子(Cr7+、Mg2+及K+)、氯化钪及卤素(I-、Br-及F-)对嗜盐放线菌株YIM 90615液体发酵过程中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的影响,作者采用HPTLC(high 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技术,结合紫外(254 nm)检测、碘及硫酸-茴香醛显色方法,对该菌代谢产物的HPTLC图谱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显示,NaCl添加质量浓度为100 g/L时该菌株发酵效果最佳,有利于其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及量的积累;Cr7+和K+有利于其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1 g/L的氯化钪能增加其次生代谢产物的丰富性;F-对其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外源添加一定浓度和种类的盐离子有助于提升YIM 90615液体发酵过程中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为新型抗生素及其它有用化合物的产生创造合适条件,同时有助于嗜盐放线菌发酵培养基的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5.
对白云鄂博稀土矿来源放线菌Actinorectispora metalli KC 198~T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并测定其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将放线菌A. metalli KC 198~Ti进行土豆液体培养基(PDB)发酵,然后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发酵产物;萃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RP-18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次生代谢产物;单体化学成分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与质谱表征,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确定单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单体化合物采用DPPH的方法测试其抗氧化活性.从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分共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学成分,依次确定为(1) 1,4-dimethoxy-2-hydroxynaphthalene-2-O-β-D-glucopyranoside、(2) 4-hydroxy-tetralone、(3)环(L-色氨酸-L-脯氨酸)、(4)尿嘧啶、(5)胸腺嘧啶、(6) β-adenosine、(7) 3-(2,3-dihydroxypropyl) indole.对分离的结构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以上单体化合物在50μmol/L的浓度下,均未显示出较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1为...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为863课题"深海微生物活性物质的挖掘及其利用技术"实施的第二年。该年度该课题进展顺利,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取得的研究进展主要分为以下5个方面:(1)在深海沉积环境样品中分离、纯化、保藏869株菌株,确定了729个菌株的系统进化地位,在深海海水样品中分离了海洋微生物237株,完成了其中168株的细菌测序工作;其中发现一个潜在的新属级类群。(2)对21株深海微生物进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纯化,从中分离鉴定代谢产物186个,其中新结构化合物71个;其中1个对称的环四肽类新骨架化合物;发现具有较好药用活性的化合物25个;对Staurosporine的衍生物HDZ-115和Xanthocillin X进行深入的药理药效研究,确定为下一步成药性评价的先导化合物。(3)从深海来源微生物中发现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抗性的脂肽类活性物质;筛选得到一系列抗污损活性的活性物质,其中1个单体化合物在海洋挂板实验中较好抗海洋污损生物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价值。(4)完成了1株深海海洋放线菌SCSIO ZH66的全基因组扫描测序,克隆鉴定了Grincamycin,Lobophorin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完成了Grincamycin,marinacarboline,lobophorin的生物合成途径。(5)从深海微生物中分离纯化两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新蛋白酶,分离得到到新型高温α淀粉酶和生淀粉酶基因,成功实现异源表达,并对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可望取得海洋微生物新物种、新基因、新结构、新机制和新功能研究的重大突破,全面提升我国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科学研究的水平。属重要科学前沿交叉综合研究。海洋微生物是最具优势和特色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微生物的研究,关乎海洋生物资源的国家权益保障、创新药物的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与健康修复和国家重大科技战略。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研究是创新药物和生态环境健康修复的基础,也是组合生物合成技术的起点。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将为海洋微生物产业提供健康、快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围绕"海洋微生物的特有次生代谢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关键科学问题,选择我国特有海洋环境和特色海洋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类群,关注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发现具有生理与生态学效应的新颖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海洋微生物的关键次生代谢过程和主要功能基因,揭示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发展基因重组技术、代谢工程技术,丰富生物合成基础理论,开发组合生物合成新技术,从而为创新药物和特色环保制品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盾叶薯蓣细胞生长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细胞在不同接种量和NAA,BA浓度配比条件下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盾叶薯蓣细胞在Ms培养基,附加NAA2.0mg/L,BA0,5mg/L,蔗糖30g/L,琼脂7g/L,pH6.0,接种量0.8~1.2g/瓶条件下,生长较好。应用Logistic方程对薯蓣细胞生长进行模拟能够较好地描述细胞的生长过程,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生长过程可分为延迟期、指数生长期和减速期。为发酵培养盾叶薯细胞和研究其次生代谢产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山大学林永成教授主编的《海洋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一书由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资助 ,2 0 0 3年 1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海洋微生物是一个寻找天然活性物质的巨大宝库 ,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 ,使其代谢产物具有很多新颖的结构和令人惊喜的生物活性 ,正是基于此 ,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将对新药的发现、环境保护、生物材料、海产养殖等领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海洋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一书对海洋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了全面描述。它介绍了海洋微生物的生存和生态学知识 ;分离和培养方法 ;对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分子结…  相似文献   

10.
激活真菌基因组中沉默基因簇,可令其产生新的次生代谢产物,改变培养条件是有效的激活方法.本文研究了固态培养方法对一株产抗癌药物紫杉醇(Taxol)真菌——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次级代谢产物生成的影响.实验发现固体发酵能够产生2种液体发酵中没有的产物,对其中一种产物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纯化和定量分析.该物质的最高产量达到每克培养基质0.354mg,在HPLC谱上的保留时间和紫杉醇接近,值得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固体发酵技术以其独特性和环保优势,再次受到重视.本实验显示固态培养能够诱导该真菌产生2种稳定的次生代谢物,比单纯液体发酵更有优势.本研究还优化了固体发酵基质、发酵时间等条件,为进一步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离海洋微生物是开发海洋药物的重要内容.对共附生在双壳贝文蛤的真菌,采用平板直接分离和液体富集后涂布分离两种方法,以及6种不同的分离培养基,分离到23株丝状真菌,其中9株丝状真菌在淡水及海水培养基中均能生长、繁殖.对分离菌(W16)的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盐浓度、pH值,以及海水和淡水的不同环境,对其生长和代谢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珊瑚微生物混合共培养时发现:在混合培养中南海珊瑚内生细菌L-4对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明显产生影响,甚至产生此二微生物单独培养时所不产生的物质。对L-4发酵液进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从中分离纯化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分析(MS、NMR等)和物理常数对照等手段确定其结构依次为:环(色-丙)二肽(1)、环(甘-酪)二肽(2)、环(丙-酪)二肽(3)、环(缬-酪)二肽(4)、环(甘-苯丙)二肽(5)、环(甘-脯)二肽(6)、环(丙-缬)二肽(7)、环(甘-丙)二肽(8)均为环二肽类物质,且均首次从南海珊瑚内生细菌中分离得到,对进一步研究其可能的代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动植物内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往往种类繁多、骨架新颖、生物活性多样,已成为发现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本文以山蛩虫(Spirobolus bungii Brandt)共生菌SQ12为研究对象,通过液体发酵培养获得次生代谢产物,利用高效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出5个化合物,借助ESIMS和NMR等技术鉴定为:S-dehydrocurvularin(1)、11-α-methoxycurvularin(2)、11-β-methoxycurvularin(3)、11-α-hydroxycurvularin(4)、11-β-hydroxycurvularin(5).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菌多次级代谢产物(OSMAC)策略对1株深海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IO 15079进行化学多样性研究。通过在不同盐度、pH值和发酵时长条件下对菌株进行培养调控并筛选出1种适宜发酵条件,分别进行摇床和发酵罐发酵。综合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十八烷基硅烷(Octadecyl Silance,ODS)反相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菌株摇床与发酵罐发酵产物中具有差异的化学成分进行导向分离与纯化,根据核磁数据和文献对比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将Streptomyces sp.SCSIO 15079菌种接种到不添加海盐、pH值为7.2的A培养基中,于28℃、180 r/min摇床发酵7 d,可获得更丰富的代谢产物;经分离鉴定,从摇床发酵产物中得到的9个与发酵罐发酵产物不一样的化合物且均为含氮类化合物,分别为吲哚甲醛(1)、3-羟基吲哚(2)、胸腺嘧啶(3)、尿嘧啶(4)、环-(脯氨酸-苯丙氨酸)二肽(5)、环-(亮氨酸-缬氨酸)二肽(6)、环-(丙氨酸-异亮氨酸)二肽(7)、环-(丙氨酸-缬氨酸)二肽(8)、环-(脯氨酸-缬氨酸)二肽(9)。上述结果表明改变发酵方式可影响菌株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调控其代谢并产生新的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5.
分离鉴定高效产氢发酵细菌是发酵发生物制氢技术的重要前提,利用Hungater技术与宽体窄颈培养瓶平板技术,以及LM-1和HPB-LR培养基分离鉴定厌氧发酵产氢细菌获得六株产氢细菌,葡萄糖是他们最适宜的底物.他们的产氢代谢为乙醇发酵型.产氢细菌发酵液相末端产物分析表明乙醇和乙酸占其总代谢产物的95?%.生理生化和形态学特征分析表明它们属于一种特殊的微生物类群.16SrDNA碱基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可以划分为新的种属.  相似文献   

16.
对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9H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利用土豆培养基对菌种进行培养,综合采用多种柱层析技术从Aspergillus sp.9H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单体化合物,运用质谱、核磁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brefeldin A(1),methoxyvermistatin(2),6-demethylvermistatin(3),purpurester A(4)和十一烷酸甘油酯(5)。其中化合物2,3,4均为首次从曲霉属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首次研究了分离自南海红树林的海洋真菌(菌株编号4454)的次级代谢产物,从其发酵培养液分离到3个化合物(A~C),通过分析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尿嘧啶(A)、甘露醇(B)和草酸(C)。  相似文献   

18.
南海海洋细菌110的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南海海洋细菌110的代谢产物的研究黄钟奇周世宁吴雄宇姜广策林永成(中山大学化学系,广州510275)关键词海洋细菌,代谢产物,环二肽,结构分类号O624.421海洋微生物的研究进入9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迄今从海洋微生物中已分离到大量有意义的各种类型的...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及工业分离过程,其性能优于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概述了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近期发现的性能优良的絮凝剂产生菌--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培养基的组成和培养条件,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微生物絮凝剂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并提出了目前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市场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从女贞茎、叶中分离到21株内生真菌,分别用PDA,YPD和NHK培养基摇瓶发酵培养后获得各菌株发酵液,以E.Coli,B.Subtilis作为测试菌株,寻找最优化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发酵条件,综合抑菌活性分析后得出,女贞内生真菌液体培养的最适碳源是蔗糖和淀粉,最适氮源是胰蛋白胨,摇瓶速度为120r/min,瓶装量为70ml/250ml,最适pH7.0,培养时间12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