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正>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这段话的原意是:所以《周易》,是讲卦象的。而卦象,是象征万物的。易:《周易》。象:卦象。像;像形。《系辞传》认为,《周易》一书,讲的都是"象",其本质特征就是"卦象"。象,是周易的精髓所在。"象"与"像",在古时有些地方是通用的,但就其内涵而言,却有着显著差异。"像"是实质的,代表实体的形象,指称某一具体之物,可见可闻可触,非  相似文献   

2.
小易 《科技智囊》2014,(10):77-77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这段话的原意是:所以《周易》,是讲卦象的。而卦象,是象征万物的。 易:《周易》。象:卦象。像;像形。 《系辞传》认为,《周易》一书,讲的都是“象”,其本质特征就是“卦象”。象,是周易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3.
正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八卦以卦象告知,卦爻辞以实情说明,刚柔爻画互相杂居,而吉凶因此可以显现。先看第一句话:"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这句话中: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用在自然界分别代表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个大现象;"象",卦象、卦画;"爻彖",爻辞与卦辞;"情",真情、实情,既可理解为事物的真实情况,也可理解为解读卦象之人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4.
从当代文化科学发展的视野,对作为六经之首的易经起源及其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和解读.通过论证易经生成之三部曲:自然易→占筮易→人文易[1], 揭示了"易"之卦爻象数源于自然,易经之本在象数,其精髓乃"道法自然".由此不仅提升出中国自然哲学、生命哲学与人文教化,而且开出了中国古代生成整体论的"科学"和数学算法体系.文章揭示了易经作为中国文化总源头所蕴含的自然、占筮、哲学、"科学"等 "多维立体结构",试图澄清其中相互关系与不同层次.主张从当今文化科学发展的高度,揭示与彰显易经象数本有的自然、数理与"科学"蕴含,赋卦爻辞以新意,开辟易学创新之道.并试图由此为厘清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线索,超越西方近代科学的机械构成论与主客二分之认识论,探索中国文化、科学的自主创新提供文化资源与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5.
叶适是循义理的路数来解<易>的.具体说,就是根据<彖><象>解<易>.由于他将<彖><象>视为孔子的作品,所以根据<彖><象>的解释所理解<周易>的经义,在他看来,也就是"孔氏之本学",体现了圣人以道易天下的目的.在这种易学观的指引下,他之<周易>解释,在致思取向而上,彻底贯彻事功原则、功利原则,竭力消解<周易>解释上的神秘性、玄虚性,始终坚持"以卦象定入德之条目而略于爻,又以卦名通世故之义训而略于卦".这是将"通世故之义"作为理解<周易>的经义根本原则.这个原则从根本上保证了叶适之解<易>彻底摆脱了象数路数的干扰,将<周易>解释成为一部彻底宣扬儒家的德性修养、道德理想、政治理念的经典.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诗歌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与卦爻辞的产生时代大致衔接.<周易>卦爻辞象征艺术的三大特点鲜明性、典型性、含蓄性,已初见"比"、"兴"之端倪,对<诗经>"比"、"兴"表现手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二者又不可等而视之.卦爻辞的"象征"是一种思维方式(即隐喻思维),而<诗>之"比"、"兴"则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7.
小易 《科技智囊》2013,(4):79-79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这段活的原意是:乾,刚健而示人以平易;坤,柔顺而示人以简约。爻,仿效于此;卦象,取象于此。此句言说的是"乾、坤"二物的本性,即无为自然的"易、简"性能。确然,坚确,可延其义为非常清楚、明朗;隤然,柔顺,可延其义为自然、柔和。谓乾之易性,让人看得见它,其形象是那样清楚明朗;坤之简能,使人也能感受到它,其情状是那样真切自然。  相似文献   

8.
文化符号学视野中的中国文化大传统具有高度的文化编码自觉性.《周易》中包含了一套完整的文化编码与解码程序,不仅深刻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的过程及原理,也说明古代中国的文化编码活动在先秦时期就已进入自觉状态.“卦爻象”作为文化编码和解码的关键,主要遵循“立象尽意”的思维原理,正是它确立并强化了中国文化的“象”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9.
《周易》卦象取法自然,以模拟万物发展情状来阐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元散曲的盛行亦是文学规律自然运行的结果.相较其他文学样式,元曲最突出之特色是本色自然,与"易"之自然之道有契合之处.尝试用《周易》"困""复""遁""乾"四个卦象来阐释元散曲的发展进程,是对易学规律与文学规律之间内在相通性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0.
小易 《科技智囊》2012,(11):63-63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这段话的本意是:所以卦象,是圣人看见天下事物玄奥难见,因而比拟其外部形象,以表征其性质与规律,这就是卦象。此句中的"赜"(念z e音),意为幽深难见,深奥玄妙。它是宇宙的总奥秘,不可见、不可知、不可闻、不可触、不可名状,如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中国的"象思维"只能是"象语言","象语言"的逻辑不是形式逻辑,而是"象数逻辑"."象数逻辑"通过"取象去形",以"无形之象"追摹自然变化之序而创立推演体系,包括比类推理与太极推理两大推理法则,且深涵价值底蕴.中国"象数逻辑"较之西方形式逻辑与辩证法,更具本原性,内涵更丰富,包容性更大,其以"象数算法"为基础,但蕴涵其中,并未分化成为独立学科.而中国古代数学本为体用不二之完整体系,洛书、周易之"象数算法"与中国古代数学之"机械化算法体系"一脉相承.吴文俊对中国古代数学的继承创新,不仅对人类数学史,对当今数学发展意义重大,而且也为今天创建现代的中国语言学、逻辑学,为中国科学的自主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与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2.
思想方法的更新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对这种标志的认识,在哲学史和文化史研究中通常不被人们所重视。人类思想史上最鲜明、最有意义的科学思维模式,主要表现为本文论及的五种类型,这些思维模式的互补与进步,是东西方文明相互推进的内在标志;对它们的研究和探讨,是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常用数学符号的选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符号是数学发现的有力工具.数学符号以浓缩的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可以简化数学推理,加快了思维速度,有助于人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符号在数学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介绍了数学符号的10种选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深刻理解其含义,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汉字属表意体系文字,因形表意,而这种通过字形来体现造字意图的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汉字构形理据.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而且是汉民族思维的产物和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工具,并以一个个汉字结晶体的形式展示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本文以传统思维方式为切人点,探讨其对汉字构形理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符号及艺术符号入手,对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中的主要元素与符号和艺术符号的关系,以及将它们进一步符号化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论述了运用中国传统艺术符号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力图将中国传统的艺术符号进一步符号化,为中国现代的室内设计提供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的思考方向,使中国现代室内设计更具民族性、文化性与社会性。  相似文献   

16.
数学符号的思维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符号是世界上唯一不分国家和种族都适用的文字。从哲学的角度,通过实例讨论数学符号的认识功能、思维功能。  相似文献   

17.
A new synthetical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model that integrates the attribute grammar model with the semantic network model was presented. The model mainly uses symbols of attribute grammar to establish a set of syntax and semantic rules suitable for a semantic network. Based on the model, the paper introduces a formal method defining data flow diagrams (DFD) and also simply explains how to use the method.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Liu Xiang: born in June 1973, MS graduate student  相似文献   

18.
维新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用《湘学报》、《湘报》揭露了缠足、吸食鸦片、蓄留辫子等封建恶习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危害,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并身体力行,成立了不缠足会和延年会等风俗改良团体,在当时湖南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揭示数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优化思维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良好的认知结构具有简约性和单纯性、迁移性和发展性、广泛性和严密性,从结构的观点出发设计和实施教学,有利于完善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持续发展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视觉思维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在现代广告传播中视觉符号的重要作用,强调了符号作为信息载体在视觉传播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并对广告传播中的视觉特性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