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隆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描述克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要严格区分“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的观点,并从辩证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克隆技术的影响,指出只有“治疗性克隆”能促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将法律、伦理纳入克隆技术的发展框架,促进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医生安第诺里不久前宣称,一名怀有克隆人的妇女将于2003年某一天生下这个“最有争议的宝贝”。一时间,这一爆炸性新闻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新克隆时代     
李虎军 《厦门科技》2000,(30):34-34
  相似文献   

4.
广义量子不可克隆定理使两个量子态仅当它们正交时才能被同一物理过程克隆,但当两个粒子形成纠缠态时,对其中某个粒子态克隆时正交性条件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性与克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西省55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性与克隆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1)入侵性最强的物种占14.5%;入侵性较强的物种占40%,入侵性较弱的物种占 45.5%.其中,入侵克隆植物有27种,占总数的49.1 %,且繁殖方式以分蘖型和匍匐茎型为主.(2)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有 25 种,占总数的45.5 %,其中克隆植物占24%;多年生草本有27种,占总数的49.1 %,其中克隆植物占66.7%.(3)随着入侵性的增强,来自美洲的入侵植物比例依次为:48%,50%和87.5%;来自欧洲的入侵植物比例依次为:36%,27.3%和12.5%.研究结果 表明江西省入侵植物的入侵性可能与其克隆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其地理起源多来自于美洲和欧洲.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克隆的方法首次记述了天津塘沽和海南莺歌海盐场卤虫染色体倍性与生物学特征的关系。通过对天津和海南孤雌生殖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的克隆培养,检查了其染色体倍性组成,比较了不同倍性卤虫的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并对卤虫染色体的非整倍性及二倍体卤虫个体中存在的多倍体细胞问题做了初步研究。目前国内外有关此类报导甚少。  相似文献   

7.
随着治疗性克隆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通过法律制度来规制治疗性克隆技术,避免其可能带来的伦理与法律问题,为克隆技术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成为目前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急需完善法律制度对治疗性克隆加以规范,以保证我国克隆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弗吉尼亚州入侵植物入侵性、克隆性和分布生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入侵克隆植物入侵性与其克隆性之间的相关性,对美国弗吉尼亚州109种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克隆植物有59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54.1%,且多数可通过根茎、分蘖等方式进行繁殖。入侵性最强的物种、较强的物种、较弱的物种分别占入侵植物总数的30.3%、44%、25.7%,其中克隆植物所占比例依次为:48.5%、56.3%和57.1%。上述入侵植物多为1~2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和藤本类入侵植物,禾本科、豆科和菊科等科植物占据多数,多生长分布在光照充足、水分适宜的生境。上述结果表明,弗吉尼亚州入侵植物的克隆性可能促进了其入侵性,多数入侵植物具有较强的生境占据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器官坏死或丧失功能已成为人类致命的一大主因。成千上万的人等待着器官移植,但是可供移植的器官来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如果有人告诉你,人体的器官可以像小麦、水稻一样从农庄里订购,你一定认为是天方夜谭。但是据《新科学家》的消息称,美国一支科学家小组正在研究的课题极有可能实现上述梦想。  相似文献   

10.
11.
利用克隆的方法对孤雌生殖卤虫染色体倍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克隆的方法首次记述了天津塘沽和海南莺歌海盐场卤虫染色体倍性与生物学特征的关系.通过对天津和海南孤雌生殖卤虫Artemiaparthenogenetica的克隆培养,检查了其染色体倍性组成,比较了不同倍性卤虫的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并对卤虫染色体的非整倍性及二倍体卤虫个体中存在的多倍体细胞问题做了初步研究.目前国内外有关此类报导甚少  相似文献   

12.
2004年9月,被国际媒体冠以“克隆疯子”的美国科学家扎沃斯再出狂言,声称已经完成了克隆死人的第一个准备步骤。这位49岁的美国男性学会会长、生殖生理学博士,经常放出关于“克隆人”的猛料。这也提示我们“克隆”风波并没有过去,而是一直在向生命科学、伦理学“叫阵”,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基于AST的克隆序列与克隆类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代码冗余,改善程序结构,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抽象语法的代码克隆识别方法,归纳出常见的代码克隆形式并给出相应的重构技术.用二叉树表示源程序的抽象语法(BAST),逐条判断各语句BAST子树的同构性,识别出相似的语句序列作为克隆序列;根据子树同构识别一元克隆类,然后通过克隆类的连接操作,逐步识别二元及任意元数的克隆类.实验分析了多个开源软件,识别出了其中的克隆序列以及克隆类,从中归纳出4种常见的代码克隆,其基本特征分别为:相同的程序点访问同类对象的不同属性、部分变量名不同、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实施相同的操作、修改克隆区域外定义的变量,并对这4种代码有效地实施了重构.  相似文献   

14.
甘绍平 《创新科技》2007,(10):46-47
<正>众所周知,过去几十年来在自然科学领域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像遗传学那样引发了如此巨大的社会震撼,以至于没有人能够否认当代最大的伦理挑战来自于基因技术与生物技术。因为遗传学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一个完全崭新的行为空间,也向人们展示了一系列判断与决策难题。  相似文献   

15.
韩国科学家2005年5月19日宣布他们利用体细胞核转移技术,用病人的皮肤细胞克隆出了早期胚胎,并成功提取新的胚胎干细胞系,这一成果使人类干细胞研究向“治疗性克隆”迈进了一大步。2005年5月19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网络版发表了这一成果。  相似文献   

16.
量子的半保留克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出一种使得量子可以完全克隆的机制——量子半保留克隆机制。方法比较量子的克隆机制与DNA的半保留机制,研究量子的半保留克隆机制。结果通过各种条件的对比研究,获得量子的半保留克隆机制。结论存在任意一个未知的、具有空间对称的量子态,不需要正交条件,其可以在量子克隆机作用下以任意一个基矢为模板,按照空间同步的或者空间异步的方式,克隆出另外一个基矢;在空间的对称操作下产生分离,形成了两个与初始量子态完全等价的量子态;两个量子态各半保留了其初始量子态的基矢。  相似文献   

17.
白菜型油菜核育性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RAPD标记,所获得的与育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基因片段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育性基因片段为与油菜小孢子发育早期BP4调控基因58%同源,并含有一MAPDS盒高度同源的保邓列。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为单拷贝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的克隆性增殖T细胞及其CDR3序列的特点。方法:利用RT-PCR和基因扫描分析1例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TCR Vα和Vβ基因的互补决定区(CDR3),了解各Vα和Vβ亚家族的限制性表达情况和T细胞克隆性增殖特点,寡克隆的PCR产物再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该病人外周血T细胞表达18个TCR Vα和12个TCR Vβ亚家族,其中Vα13、Vα18、Vβ1和Vβ21亚家族呈寡克隆性。CDR3序列分析获得3个TCR克隆基因序列,分别为Vα13NJα49、Vα18NJα50和Vβ21NDβNJβ2.7。结论:获得1例CML病人外周血克隆性增殖αβ T细胞的3个TCR基因CDR3序列,提示病人可能存在与CML细胞抗原相关的Vα13/Vβ21或Vα18/Vβ21T细胞克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构建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 , ChiVMV)侵染性克隆的简易方法. 基于辣椒脉斑驳病毒的全长确定序列, 根据基因内部的单一限制性酶切位点, 设计引物, 将ChiVMV分成KL1,KL2, KL3三个片段通过RT PCR和TA克隆的方法将3个片段构建到PMD19 T载体上. 通过双酶切将ChiVMV前面7000bp的片段构建到载体上, 从而将全部的ChiVMV cDNA分段构建到两个重组质粒中, 成功地避免了全长病毒序列在大肠杆菌中不稳定的现象. 进行体外转录时, 先通过PCR扩增出两个彼此有一定重叠的平末端片段, 再利用两个重叠片段为模板用重叠PCR的方法扩增出全长带T7启动子的ChiVMV cDNA, 并通过T7 RNA聚合酶成功转录出ChiVMV的病毒RNA.  相似文献   

20.
利用培育的干细胞(SC)来实现组织再生和器官修复对于许多重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疾病、老年性痴呆(AD)、帕金森病(PD)、神经损伤等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新药研发的重要工具.使用体细胞核转移技术(SCNT)克隆人类早期胚胎和提取干细胞,即所谓的"治疗性克隆"(Therapeutic cloning)技术,是目前进行干细胞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通过这种方法获得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尚处于基础阶段,仍面临着许多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在此主要就用于"治疗性克隆"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着重探讨了在该研究领域面临的主要困难,特别是在获得人成熟卵细胞方面,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