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贵州不同产地钩藤不同部位主要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采自贵州剑河、都匀钩藤样品进行钩、茎微量元素(Na、Mg、K、Ca、Mn、Fe、Co、Zn、Cu、Mo)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剑河钩藤钩、茎中Na、Mg、K、Ca、Fe、Zn、Cu、Mo含量均高于都匀钩藤钩、茎中含量。Zn/Cu比大小顺序均为茎钩和茎钩,都匀钩藤钩、茎、钩和茎中Zn/Cu比均高于剑河钩藤对应部位的Zn/Cu比。不同产区钩藤间Mn和Mg,Mn和Ca、Fe和K、Zn和Mg、Zn和Ca、Cu和Na、Cu和Na、Mo和Fe(p0.05)显著正相关,K和Na、Ca和Mg、Cu和K、Cu和Fe(p0.01)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野生毛樱桃生长期矿质营养含量变化与果实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野生毛樱桃生长期果实生长与叶果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果实中Cu,Zn,Fe,Mn,Ca,Mg元素含量与果实生长呈负相关,其中Zn,Mg元素达显著水平;叶片中Cu,Zn,Fe,Mn,K元素含量与果实生长呈负相关,其中K元素达显著水平.叶片中Ca,Mg元素与果实生长呈正相关,其中Ca元素达显著水平。果实中各营养元素(除K外)生长期变化相互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Ca与Mg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Zn,K均与Ca,Mg元素呈极显著负相关;Cu与Ca元素呈显著负相关;K与Zn,Cu元素呈显著正相关;Zn与Cu,Mn元素均呈显著正相关。叶片和果实中矿质营养元素间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云南拉祜族人发中几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云南拉祜族人群发中Ca、Mg、Fe、Cu、Zn、Mn等几种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拉祜族人发中Ca、Mg含量均值比纳西族、普米族、白族高,Zn稍低,Cu、Fe、Mn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甜樱桃叶片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红灯(Prunus L.)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温室栽培樱桃叶片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开花期至果实成熟期,樱桃叶片中Cu,Zn含量显著下降;Fe,Mn,Ca,Mg,K含量显著增加.果实采后生长发育阶段,Fe元素含量极显著下降且略有回升,其他6种元素变化平缓(或增加或下降).Cu与Mn,Zn元素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Ca与Mn和Cu,Zn元素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K,Mg元素与Cu元素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与Mn,Fe,Ca,Mg元素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冬虫夏草中6种矿物元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首次测定了云南省维西县产冬虫夏草中Cu,Zn,Fe,Mn,Mg及Cd6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虫草中含有丰富的Cu,Zn,Fe,Mn,Mg等矿物元素,未检测到有毒金属元素Cd,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6.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防"非典"中草药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干法灰化法处理样品 ,HNO3 溶解灰化残渣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防“非典”中草药中 Ca、Mg、Mn、Fe、Zn、Cd、Ni、Pb、Co、Cu等 1 0种微量元素 .结果表明 :防“非典”中草药中的 Ca、Mg、Mn、Fe、Zn、Cu含量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桂圆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干式灰化法对桂圆进行灰化处理 ,将其残渣溶于 HNO3溶液中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桂圆中的 Cd、Co、Mn、Zn、Mg、Ca、Fe、Pb、Cu、Ni等 1 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实验表明 ,桂圆中 Ca、Mg、Fe和 Zn含量较丰富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地区沙棘生化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地区沙生植物沙棘中所含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沙棘中的常量元素Ca、K、Na、Al、Mg在植株各部分中的含量顺序相同,皆为Ca〉K〉Na〉AE〉Mg;Fe、Mn、Cu、Zn4种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顺序存在差异,表现为根:Fe〉Mn〉Cu〉Zn,主干:Fe〉Cu〉Mn〉Zn,侧枝:Fe〉Mn〉Cu〉Zn;沙棘中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含量均较高.含量顺序为侧枝〉根〉主干.  相似文献   

9.
马占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1):6216-6219
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螺旋藻、海带和紫菜中的金属元素。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藻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Ca、Mg、Al、Ba、Fe、Zn、Cu、Ni、Mn、Cr、等金属元素。对比发现,螺旋藻中Fe、Zn、Cu、Cr四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海带和紫菜。海带中Ca、Mg元素的含量最高,紫菜中Mn元素的含量最高。研究表明成人每人每天只需食用55 g螺旋藻,130 g海带或150 g紫菜就能满足人体对Ca、Mg、Fe、Zn、Cu、Mn、Cr几种人体必须矿物质的需求。用ICP-AES法测定藻类食品中的金属元素,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0.
月见草不同部位8种元素的光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分别测定了宁夏栽培的月见草中的K,Na,Ca,Mg,Cu,Fe,Zn和Se元素含量,分析了月见草中花、叶、根等不同部位8种元素含量的关系,叶中Cu,Fe和Se,花中K,Ca,Mg,Fe和Zn,根中K和Se元素含量较其他部位高,说明月见草可作为一种保健品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型微量元素对鲤鱼生长及肌肉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糖酸微量元素及无机微量元素,添加在鲤鱼饲料中,进行对比饲喂试验,并对各组试验鱼的增重率、饲料转化率、肌肉营养成份及肌肉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添加微量元素的各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等量添加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糖酸微量元素,明显优于无机微量元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比无机微量元素分别提高8.8 %、10.2 %;多糖酸微量元素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比无机微量元素分别提高5.9 %、3.7 %.氨基酸微量元素与多糖酸微量元素对鲤鱼增重率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每kg饲料添加多糖酸微量元素Fe150mg、Cu3mg、Zn30mg、Mn13mg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阜康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统计方法,研究了新疆阜康地区土壤表层微量元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4种微量元素的空间异质性主要是结构性因子和随机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异函数均可很好地拟合成高斯模型,块金值和基台值之比均为25%~75%,为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区土壤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空间变异具有各向异性特征,表现为二阶趋势效应.Moran's I系数分析表明4种微量元素均呈现一定强度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土壤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的等值线图分析表明,不论在什么方向上,土壤微量元素质量分数呈现一定规律分布.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对荥经砂器3种原料及成品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通过砂器原料中微量元素与一般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对比分析,以及人食物中的微量元素与砂器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对比分析,重点对在4种样品中检测出的11种生命必需微量元素和11种生命毒性元素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荥经砂器及原料中含有多种生命必需微量元素,且生命必需微量元素和毒性微量元素普遍低于一般土壤;按最大浸出量计算砂器中生命毒性元素含量大多数在人体正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煤中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挥发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西北部4个电厂原煤在实验室不同温度下进行燃烧实验,应用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仪器中子活化(INAA)等方法对煤和灰样中舡,Pb,Hk,Cd,Co,Se,Mn,U,Th,Be,Mo,Sb,Br和V等14种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比痕量元素在煤与灰样中质量分数的差异以及不同温度下痕量元素的挥发率,研究了在实验室不同温度下痕量元素的转化、分配规律,结合元素的赋存状态和物理化学特性,揭示了影响痕量元素燃烧迁移、分配规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微量元素代谢与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动物实验表明微量元素与高血压有关,还有报道指出,摄入微量元素缺乏也可导致高血压。因此,研究高血压病人体内微量元素变化规律更为人们所重视。目前,有关高血压与血清微量元素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报道不少,但意见尚不一致,为此,我们在测定高血压病人血清中锌、铜、铁、钙、硒、镉含量的同时,做红细胞内液相应含量的测定比较,以深入探计这些元素的代谢变化规律,为高血压病人的病因及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煤中微量元素及其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释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描述了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 ,总结了燃烧气体与固体产物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分布及富集特性 ,阐明了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形态转变机理。最后 ,简单介绍了微量元素的释放控制方法和技术 ,并探讨了微量元素今后研究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泥炭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我国东北地区草本泥炭、泥炭藓泥炭和草本-木本泥炭中微量的储存量及其分布特点,并分析了泥炭形成的地域特点和泥炭的理化性质,从而提出了泥炭类型、物质组成和理化特性是影响泥炭中微量元素的主要因素,测试结果表明,泥炭中微量元素含量为陆相沉积泥炭小于海相沉积泥炭;泥炭藓泥炭低于草本泥炭和木本-草本泥炭。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芙蓉李及其几种产品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芙蓉李鲜果中Zn、Fe,Mg、Mn量丰富.加工后芙蓉李制品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比鲜果高,其主要原因是加工后芙蓉李制品的水分降低.但是加工制品的Mg、Mn含量则比鲜果低.加工方法对芙蓉李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9.
土壤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以土壤普查和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及SPSS数理统计方法,对湖北省县域尺度上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微量元素与人口健康相关性进行探讨.结论如下:1)县域尺度上Zn、B、Mo、Mn、Fe、Cu 6种土壤微量元素分布均存在明显空间聚集特征,B元素的Moran's I值最大,其空间聚集性相对最好,Zn元素的Moran's I值最小,空间聚集性相对最差;空间分布模式中以高值聚类(HH)所占比例最高,同时正热点区域比例均高于负热点区域,不同微量元素之间的正、负热点区域空间分布存在某些一致现象.2)县域尺度上人口健康水平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并非在整个区域内随机散发分布,长寿指数的集聚性要略高于死亡率,表明县域尺度上湖北省长寿人口分布相对较集中;长寿指数和死亡率的空间分布模式差异较大,同时发生高值或低值聚集的县域个数和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分布特征.3)Mo和Cu两种元素与人口健康指标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人口健康状况;适量的Zn和Mn元素是已被证明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但在本次研究的县域尺度上进行相关性分析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分异特征,为进一步开展土壤环境与人口健康的机理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tents of 17 kinds of trace elements in plant leaf samples collected from 4 sections in the North Jiangsu oil field, and the dada on their visible-near infrared spectra.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inner and outer oil-gas remote-sensing anomaly areas, the plant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 and the enrich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plant spectral properties are describ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lant leaves had very strong enrichment ability toward some elements such as Mg, Ca, K, Na, Fe, Al, Mn, V, Zn and Cr. The plant leaves from the oil-gas abnormal areas were enriched in trace elements of the Fe-series, but depleted in alkali and alkali-earth metal elements. The plant trace elements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blue-shift' strength and the reflectance of visible bands. And the ratios between Fe, Co and K, Na, Cd, Cu, Ba are the effective remote-sensing oil-indicating factors of plant trace el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