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扭辫分析仪研究了聚丙烯酸正丁酯改性酚醛树脂的固化行为,与未改性的酚醛树脂固化过程相比,改性后的酚醛树脂凝胶化峰提前,表明聚丙烯酸正丁酯改性酚醛树脂更容易固化,对其进行动力学计算求得其固化活化能较未改性酚醛树脂活化能只略有降低,表明改性后酚醛树脂固化机理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硼酸钠/甲阶酚醛树脂配合物结构和反应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溶液pH值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在水溶液中硼酸钠与甲阶酚醛树脂的配位反应,产物结构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硼酸钠能与甲阶酚醛树脂发生配位,并产生H^ 使溶液的pH值降低,在水溶液中硼酸钠水解产生B(OH)3,与甲阶酚醛树脂中的酚羟基和邻位羟甲基经过配位与酯化反应形成一个含有2个O原子和1个B原子的六元环配合物。  相似文献   

3.
应用凝胶色谱-紫外检测法对SMP聚合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单体、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小分子、低聚物及最终产品进行了凝胶色谱分离与紫外图谱解析,研究建立了凝胶色谱用于磺甲基酚醛树脂生产控制的方法.研究表明,使用SephadexG-10色谱柱,在0.01mol/L的NaOH溶液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1.0mL/min等色谱条件下,大小分子的出峰时间分别为8.2min与13.4min,大小分子物质的分离比较彻底.利用凝胶色谱-紫外检测法分析苯酚类小分子凝胶色谱峰的位置变化和强度可以准确监控SMP生产中反应进行情况,小分子峰消失即为反应终点.该方法用于生产控制准确可靠,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过度磺化缩聚造成的分子量过高而水溶性降低或者反应不够充分造成的分子量过低、羟甲基含量高易热聚交联等现象,对于磺甲基化酚醛树脂工业化产品的质晕控制具有萤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甲阶酚醛树脂在贮存过程中容易自缩聚,稳定性低。采用两种方法对其进行改性:一种是引入氯丙烯以降低羟甲基活性,另一种是合成高邻位酚醛树脂并加入聚乙二醇。通过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别表征了改性前后树脂的基团变化、热性能,并进行了固化动力学分析,考察了酚醛树脂的黏度变化以研究其贮存性能。研究表明:成功地运用这两种方法合成了改性树脂,且热分析结果说明羟甲基的活性有所减弱;固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树脂活化能变化较小,说明树脂贮存稳定性提高且对固化影响不大,烯丙基改性将酚醛树脂的贮存期由30d提高到108d,聚乙二醇改性后也可以贮存至108d。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温度、固体含量对预固化脲醛树脂分子质量和化学结构的影响,为预固化行为的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凝胶色谱(GPC)和13C-NMR分析了脲醛树脂在相同预固化处理时间,不同温度、固体含量条件下的分子质量分布及主要官能团的变化,对比了温度、固体含量对树脂羟甲基、亚甲基和醚键的贡献率。【结果】在相同预固化处理时间下,随着固化温度的升高,树脂的数均和重均分子质量均显著增大,伴随二亚甲基醚键总量先增大再减小趋势,端基羟甲基以及链状羟甲基结构含量下降,链状和网状亚甲基基团含量增大。在相同预固化处理时间下,高固体含量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低固体含量树脂的低,但高固体含量树脂间分子质量相差不大,尽管固体含量的增大使链状羟甲基结构、二亚甲基键和二亚甲基醚键含量略有上升,但对端基羟甲基结构和总量影响不大。【结论】通过对比温度和固体含量对羟甲基、亚甲基和醚键的贡献率可知,与固体含量相比,温度对树脂预固化行为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磺胺甲基异恶唑的激发峰269.4nm处记录一阶导数发射光谱,采用峰一谷法测量导数信号,在甲氧苄胺嘧啶存在下,不经分离和掩蔽甲基异恶唑的测定;用二阶导数激发光谱,在磺胺甲基异恶唑存在下,实现甲氧苄胺密啶的测定,磺胺甲基异恶唑的线性范围0-4.0μg/mL,甲氧苄胺嘧啶的线性范围是0-3.0μg/mL。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3种结构新颖的没食子酸衍生物有机凝胶因子,研究了该类有机凝胶对水中煤油、柴油、罗丹明B、亚甲基蓝等4种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回收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水中的煤油、柴油均可通过凝胶化去除,并可实现对煤油或柴油与有机凝胶因子的双回收;有机凝胶对水中罗丹明B、亚甲基蓝具有明显净化作用,特别是通过自制的凝胶柱可实现快速水净化,分离时间约5 min.罗丹明B、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均达94.0%以上.  相似文献   

8.
在粘度相近。最终摩尔比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两种不同的工艺合成酚醛树脂,并对两种工艺下合成的酚醛树脂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由热塑性树脂出发制备的酚醛树脂的游离醛降低,固化时间增加,胶合强度降低;通过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制备的酚醛树脂的羟甲基含量高于由热塑性树脂出发制备的酚醛树脂,同时邻对位比值高于由热塑性树脂出发制备的酚醛树脂.  相似文献   

9.
三聚氰胺和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腰果壳油和三聚氰胺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提出了最佳合成工艺.对改性后的酚醛树脂进行软化点和凝胶时间测定发现,软化点较未改性的酚醛树脂明显提高,凝胶时间较未改性的酚醛树脂明显降低.利用红外光谱对改性的产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需要的新的官能团已经接在酚醛树脂分子上.  相似文献   

10.
用苯酚和甲醛在碱性介质中合成甲阶水溶性酚醛树脂作为木材用胶粘剂,目前已有较完整和成熟的配方及工艺.但是,用甲基α-D-葡萄糖甙母液改性这类树脂胶粘剂尚属首例.经过大量实验室探索研究和工业化试验,其产品性能经国家人造板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测定表明,该种改性酚醛胶粘剂,既能保证酚醛胶粘剂原有的优点,其胶接性能达到国家标准,又可大幅度降低原材料成本.此外,胶粘剂的贮存稳定性也相应得到改善,并且还开发了甲基α-D-葡萄糖甙母液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水溶性丙烯酸类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丙烯酸,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基料,在引发剂的存在下,以水或除溶剂进行聚合,加入苯乙烯,醋酸乙烯等改性,合成了3种不同的水溶性丙烯酸改性树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3种树脂的粘度,水溶解性,干燥后膜的吸胀性,抗酸碱性,光亮度等性能均优于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2.
夏季大气中酞酸酯类污染物分析及污染源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酞酸酯对人体健康极其有害.对北京市夏季大气中酞酸酯类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检测到酞酸酯类污染物共15种.其中一些属于美国国家环保局(EPA)优先控制的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于塑料和树脂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增塑剂,也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工业燃料的燃烧.从本次所测定的几种典型酞酸酯类的含量即可发现,北京市经过几年大力整治,2005年大气中的酞酸酯类污染物含量比2001年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以唐敖庆的同心环模型推导了羟甲基三聚氰胺的临界凝胶化条件。讨论了三聚氰胺树脂组分分布对凝胶点的影响及其凝胶化区域。以理论结果作为反应体系是否凝胶的判据,结果同实际情况符合。  相似文献   

14.
The monosized macroporous-polymer beads based on cross-linked poly(glycidyl methacrylate)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a new improving method—combining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with swelling polymerization and polymeric solution porogens. The structure and gel Chromatographic properties of the resins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ins as matrix materials of various types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packings possess excellent separation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新型EDI膜堆中电压对载镍阳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的影响.发现升高电压可显著提高树脂再生效果,30 V电压下运行10 h可使树脂获得近于100%再生,膜堆中无Ni(OH)2沉淀产生.综合考虑再生效果和运行能耗,20 V是比较理想的再生电压.  相似文献   

16.
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澄清的甲原蜜脱色作了系统研究,并在实施室条件下,进行甲原蜜的煮糖试验。结果表明,290^#大孔强碱性树脂脱色效果良好,经脱色后的甲原蜜煮制的白砂糖色值、混浊度以及其它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一级白砂糖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固沙剂的合成与水溶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叙述了低粘度、水溶性的固沙剂(复合磺化尿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路线和条件,研究讨论了反应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反应过程以及固沙剂水溶性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邻苯二甲酸酯对海洋藻类的致毒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评价化学药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方法,对邻苯二甲酸醋与海洋藻类的相互影响进行探讨.通过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醋(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醋(DBP)海洋藻类的致毒试验,分别得出此3种物质对三角褐指藻、盐藻、等边金藻、中肋骨条藻48h、96h的半致死浓度,探讨了上述几种海洋藻类对DMP、DEP、DBP的忍受限度.  相似文献   

19.
选择适用于分离纯化雪莲注射液的大孔吸附树脂和其最佳纯化条件.通过静态吸附与解析和动态吸附与解析对3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实验表明采用DM301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效果好,所用三种大孔树脂中的DM301型大孔吸附树脂能更好地分离纯化天山雪莲总黄酮.  相似文献   

20.
以含有楸灵素的楸树内生真菌FSN002发酵液为原料, 采用静态实验法考察树脂对楸灵素的吸附过程, 建立树脂吸附动力学模型, 并通过模型分析定量研究各种树脂对楸灵素吸附与洗脱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树脂对楸灵素的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其中反相树脂对楸灵素的最大吸附能力平均为39.39 mg/mL, 是离子交换树脂的1.38倍; 反相树脂吸附的楸灵素不易洗脱, 平均洗脱收率为12.2%, 离子交换树脂的平均洗脱收率为46.6%, 其中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的楸灵素洗脱收率最高达83.0%, 吸附速率较快, 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