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蜂花粉营养十分丰富,但花粉含杂菌较多,且具有苦涩味,不易为人们接受。我们通过温差灭菌,酵母菌发酵,乳酸菌发酵,以及米曲霉和酵母菌混合发酵,解决这一难题,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食品工业领域里,发酵工业就其发展过程来说,产品包括传统酿造制品、饮料酒制品、新型发酵制品三个方面.此外,就整个发酵工业来说,产品还包括医用和农用抗生素、醇类和有机溶剂以及其它化工原料和医药原料等等。国际上发酵工业始于20世纪初,到4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近20多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发酵工业不断得到改造革新,发酵技术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崭新的产业──食品发酵产业(或称生物化工产业)正在形成。一、我国发醇工业及发醇制品发展概况我国人民利用传统工艺酿酒、制醋已有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范贵增 《江西科学》1996,14(4):228-233
报道了香菇菌深层发酵生产鸟苷酸试验结果。以香菇菌Cr-021为材料,经多组试验结果分析。得出鸟苷酸产量与菌丝全干重成正比关系。应用Lg(3^4)正交试验,得出培养基配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A,B,C等3种培养基,并进行了发酵分析,其中B产鸟苷酸含量为2.1g/L,氨基氮0.2g/L。  相似文献   

4.
酸乳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其发酵性能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杰  李锦子 《河南科学》1996,14(4):460-463
酸乳中的乳酸菌有乳酸杆菌和乳酸球菌两种,本文选用较为简单的培养基,通过调节pH值对其进行分离。从平皿中挑选溶钙圈较大的杆菌和球菌菌落各2个作为供试菌株,进行发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均能产酸,活性较高,按比例再组合成酸乳发酵剂,使产酸时间缩短,酸度高。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此法,可以不断优选高产乳酸菌株。  相似文献   

5.
以海藻汁液和大豆浆混合液为原料,接种固定化保加利亚乳杆菌于43℃发酵8h发酵液经过滤后,再接入固定化清酒酵母或产香酵母A-2于25℃或30℃下发酵12h,制成海藻豆乳饮料,经测定该饮料总酸含量为8.2~8.5g/L,总酯含量为1.6~1.8g/L,乙醇含量为0.83%~0.86%,碘含量为15~26μg/g。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果粮醋的醋酸发酵工艺,用实验证明双醛酸菌的醋酸发酵优于一次加入发酵法和补水发酵法,液态发酵法果粮醋优于固态发酵果粮醋。  相似文献   

7.
耐低温木霉TR-165固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使木霉代替农药,对土壤中分离筛选的低温木霉TR-165固态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结果在含麸皮、苹果渣及无机盐的固料中,于pH7.0,含水量20%,接种量8%(孢子液/固料),初始2d为24℃,第3—5d为20℃,第6d为26℃,固料厚度2cm,每4-5h搅拌并喷水1次,发酵7—9d,孢子密度可达10^10mg^-1以上。结论以麸皮、苹果渣及无机盐为固料发酵生产低温木霉是一种快速、高效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玉米渣多微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一  周伏忠 《河南科学》1997,15(4):460-463
采用固态多微混合发酵方式,进行以玉米淀粉渣为原料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通过从自然界分离的多株菌种进行诱变,筛选出能够很好降解玉米渣中纤维素物质的黑曲霉菌株H1和酵母菌A、B。经研究发现,H1和A、B酵母菌混合培养后,培养物中粗蛋白含量达21.9%,纤维素转化率为43.21%,氨基酸组成齐全,并富含多各酶类。  相似文献   

9.
间歇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参数估计的Fuzzy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间歇发酵动力学参数估计的Fuzzy方法,并以锌酵母发酵过程为例,运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动力学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对粉状EM固体发酵过程中的淀粉酶进行动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淀粉酶在发酵的第一天酶活性就达到最高;并且,随接种浓度的增在有增高的趋势,接种浓度为3%的发酵料中淀粉酶的活性略高;发酵料含水量对淀粉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网络课件特点及功能出发,提出网络CAI模式。结合电子学中二极管PN结的形成设计出网络课件,对于解决人机交互性差、教学内容修改补充困难、结构单一、老师与学员问缺乏情感交流及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的缺点,从而打破学校围墙限制、提高学员兴趣、增强反馈能力,为建设开发教育环境,实现教育现代化及满足个性教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5~7周的青年樱桃谷肉鸭适宜的粗蛋白水平,试验应用饲养对比试验,选用250只生长状况相近,体重接近的4周龄健康樱桃谷肉鸭。在相同的饲喂条件下,饲喂粗蛋白含量分别为饲料Ⅰ、饲料Ⅱ、饲料Ⅲ、饲料Ⅳ、饲料Ⅴ。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饲喂水平的高低可以影响樱桃谷肉鸭的料重比、日采食量、日增重及腹泻情况,对于青年樱桃谷肉鸭生长粗蛋白含量在18%左右时较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浸渍法和打磨法引入晶种合成NaA分子筛膜,将合成的NaA分子筛膜应用于乙醇/水混合体系,研究进料温度、进料侧压力及进料流量等对其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料温度升高,渗透通量和分离因数呈增大趋势;进料侧压力增大,渗透通量增加,分离因数减小;进料流量增大,渗透通量明显增大,分离因数未发生明显变化。进料温度为75℃、进料侧压力为100kPa、相对真空度接近-0.1MPa、进料流量为16L/h时,所得NaA分子筛膜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数分别为1.08kg.m-2.h-1和3 338,此时用于乙醇/水混合体系分离效果最佳。NaA分子筛膜的重复性高达80%。  相似文献   

14.
真空膜蒸馏用于脱除水中氨的传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真空膜蒸馏脱除水中氨过程总传质系数的计算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并以真空膜蒸馏实验考察了料液温度、料液浓度及pH值对总传质系数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料液温度和pH值的增加,总传质系数明显增大,但pH值升至11后,总传质系数的变化不再明显。在实验所涉及的范围内,料液浓度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不大。总传质系数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我国传统固体发酵工艺,筛选出生长和抗逆优良的菌种,利用酿造糟采用生料发酵生产菌蛋白饲料,使用酿造行业现有的设施设备即可进行生产,是一种符合目前国内食品行业国情的可行工艺技术。经饲喂试验证明该产品质量可靠,应用效果好,为饲养业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饲料源。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机床进给系统各部件功率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进给系统的功率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分析了进给系统的空载功率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理论分析表明,进给系统的空载功率是关于进给速度的单调递增二次函数,同时分析表明进给速度和负载质量均影响进给系统的空载功率,但负载质量对空载功率的影响极小。最后在3轴数控铣床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使用有限体积法和隐式二阶迎风格式求解了三维Navier-Stokes方程组,研究了气体离心机内部供料射流。得到不同供料压强条件下供料射流流场的三维分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供料射流对离心机内部流场的影响随供料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当供料压强为3 kPa时,Mach盘出现在无量纲半径0.81处。由于强旋条件下的供料射流结构较为复杂,实际供料流动情况与均匀供料假设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根据射流流场分布对环流计算边界条件进行修正,将更准确地评估离心机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8.
动物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而饲料品质又直接影响着动物食品的安全,近年来滥用饲料添加剂对肉品质量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中提出了减少饲料添加剂对食品安全影响的措施:从国家、社会和养殖户等多方入手,控制饲料生产和使用环节,提倡使用绿色饲料添加剂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9.
刃口圆弧半径和每齿进给量显著影响微铣削镍基高温合金残余应力,因此进行了基于ABAQUS的Inconel 718微铣削三维仿真研究.基于J-C本构方程模拟材料应力应变关系,得到相同单元在S11和S22两个方向的残余应力值,进而研究每齿进给量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进行Inconel 718微铣削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量不同每齿进给量切削过程中工件进给和垂直进给两个方向上的残余应力.进给方向的表面残余应力实测值与仿真结果最大误差为21.1%,平均误差为8.9%;垂直进给方向的表面残余应力实测值与仿真结果最大误差为31.0%,平均误差为12.3%,验证了Inconel 718微铣削加工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方法,研究了几种不同生产厂家的添加剂预混料对育肥猪饲喂效果.全期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三旺复合预混料的两组日增重分别比两对照组均值提高11.58%和11.27%,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各试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饲料报酬三旺组每增重1kg耗料为3.13kg,比两对照组节省9.59%、10.57%,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比两对照组降低0.669人民币元、0.825人民币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