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得到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接受和认可,自我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乜越来越被教育研究人员和教师的关注和研究。一些新的教育思想,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就得唤醒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明确自我评价的目标、遵循自我评价的原则、学会自我评价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教师自我效能感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增强自身科研能力以及加强在职继续教育、组建学术交流小组和利用"导师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管理学生的教师队伍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控能力尤为重要。教师通过日常行为管理,实现道德素质教育管理化、制度化,从而提高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师数学实习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育实习中,实习生自我评价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实习学生教学实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实习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培养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阅读理论文献、交流教学心得、撰写教学日志、建立档案袋等.  相似文献   

5.
夏文莉 《科技资讯》2009,(30):189-190
如果说校长是学校的核心人物,那么教师就是学校的灵魂人物。《人民教育》2007年15~16期刊载了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的重要讲话《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中国教育政策的要点》,强调了教师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很令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感动。结合本人教学与管理实际,从四个方面阐述小学教师应如何做到自我发展与专业提升。首先要定位思考规划人生,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其次要终身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做一个有积极心态、有高尚境界的人;最后,要关爱学生,成就自我,做一个有事业,有成就的人。  相似文献   

6.
教师德性根植于教师作为人的基本德性,又与其职业生活和专业角色密切相关,包含好学、关怀、宽容、责任等优秀品质.教师德性伦理的实现过程是教师道德的主体化、个性化过程,因此,自我培育是教师德性成长的根本途径.教师德性自我培育的基本策略有三个方面:提高教师作为德性主体的自觉意识;提高教师对自我德性的反思能力;掌握德性自我培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淡薄,教师自我反思能力整体水平偏低。要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必须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提升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基本内功。同时,还要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形成浓厚的教师自我反思氛围,促进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成长为反思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8.
石猛 《科技资讯》2014,(6):245-246
本研究采用自我认同量表和自我评价量表,宿迁卫校50名09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职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评价存不在性别差异;(2)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评价存在显著一致性,自我认同感高,那么他的自我评价就高。没有自我评价高的学生,他的自我认同感是低的。  相似文献   

9.
以120名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自我评价的看法、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并从被测试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访谈,以补充说明调查问卷的结果。研究表明: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评价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学生的总体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与总体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越高,其自我效能感就越强。  相似文献   

10.
晁毓菡 《科技信息》2012,(14):275-275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心理学知识的不断了解,不少学生以及家长都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体会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样,教师也希望通过心理学的知识来改进教学方法,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在简述了自我效能理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理论应用到高校的乒乓球教学中,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高校新生贫困生核心自我评价现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挫折承受能力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对335名新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新生贫困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挫折承受力、自我和谐显著低于非贫困生,且核心自我评价对挫折承受力和自我和谐都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挫折应对自我监控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挫折应对质量,增强挫折承受能力,必须实现挫折应对自我监控,挫折应对自我监控包括自我监控知识,自我监控技能和自我监近体验,其中,自我监控技能分为:注意识别,评价,计划和调节,在挫折应地活动中,自我监控通过自我提问激活,从而对挫折应对过程(包括预先应对,事先应对和挫折应对)和挫折应对风格实施监控,挫折应对自我监控可以通过相应的训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自我陶冶是教师自我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教师随着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也伴随着人格特质的提升。达个过程中,不能没有教师自觉的自我陶冶的教育过程。不管是通过情操的陶冶,美化了心灵;还是通过性情的陶冶,提高了心理素质,都有自我陶冶发展作用的痕迹,或者体现了自我陶冶的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本文论述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 ,分析了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中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 ,对于其可操作性做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教师研究的新视角: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人格形成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在总结概括国内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可供我国教育改革和师资培训参考的增进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以高校思政课中师生自我效能感为研究对象,从认知、情感、行为、评价、归因等层面探讨师生自我效能感的互动发展关系,共同提升师生自我效能感,使教师与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提高,以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师培训渠道窄,成长空间小,教师必须借助自我成长,才能成为合格的、与时俱进的职业院校教师。要实现自我成长,教师既要认清目标,立足长远,又要克服各种困难,大胆借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我价值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与自我和谐量表对贵阳市5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积极应对方式、个人取向的特殊自我价值感存在着性别差异;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的刻板性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消极应对方式在父母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自我价值感与自我的灵活性在母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着重引导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内容要有针对性并且注重家庭教育的配合。  相似文献   

19.
自我陶冶是教师自我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教师随着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也伴随着人格特质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没有教师自觉的自我陶冶的教育过程。不管是通过情操的陶冶,美化了心灵;还是通过性情的陶冶,提高了心理素质,都有自我陶冶发展作用的痕迹,或者体现了自我陶冶的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20.
浅议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习活动的选择、动机的培养、努力的程度及潜能的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归因策略、学习策略、强化方式的运用,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