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小议电子病     
韦琼 《科技信息》2009,(18):345-346
科技发展是把双刃剑,它在不断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在悄悄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健康。电子病就是现代人们在享受各种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带来的便利时的副产品。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电子病的成因,更要找出预防它们的方法,使我们在高质量的生活中也拥有健康的身体。  相似文献   

2.
小议电子病     
科技发展是把双刃剑,它在不断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在悄悄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健康。电子病就是现代人们在享受各种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带来的便利时的副产品。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电子病的成因,更要找出预防它们的方法,使我们在高质量的生活中也拥有健康的身体。  相似文献   

3.
男子自古以来就是与"刚毅"、"勇敢"这些词汇相联系的,其实,男性也有许多心理上的恐惧与担心。归纳起来,男性生活恐惧主要有5种: 一、男性的最大恐惧是在职业选择和经济收入方面。二.对于失去身体健康的恐惧。男性最怕的另一件事就是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必须依赖别人的照顾。通常这种情况,往往是在身体有病的时候容易发生。三、很多男性时常会怀有被人舍弃的担心。男性在中年之后会特别害怕妻子或子女的轻视或离弃。四、对子女的不成才产生忧虑。中年男子通常深恐子女  相似文献   

4.
松萎蔫病涉及各种真核与原核生物之间多种关系,其病理过程也受这些关系的影响。松树的病状不仅取决于松材线虫的数量、致病性、寄主的抗性,还受气象因子的影响。线虫与其携带天牛、致病过程、病死木的微环境同样受到这些因子的影响。笔者就病死树中的松材线虫种群及微环境和寄主抗性与菌根共生为例说明与松萎蔫病有关的生物间的复杂关系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决定了寄主树的存活和松萎蔫病的扩散。气象条件对这些复杂关系产生多方面影响,其中高温和干燥条件加速了松萎蔫病的流行。为了有效防控松萎蔫病,必须对松萎蔫病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葡萄球菌病的流行和分布遍及全世界,在我国,鹅感染葡萄球菌病而大量发病和死亡的报道越来越多,并严重威胁着养鹅业的发展.除鹅以外,很多禽类都可以感染发病.鹅葡萄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不同日龄的鹅均可感染,但临床上多见于幼鹅.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临床症状有急性败血型和关节炎型、脐炎型等.本文介绍鹅葡萄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养蚕过程中,往往由于传染性蚕病的发生,造成蚕茧欠收和茧质下降。因此消毒防病必须贯穿养蚕的全过程。在重点抓好养蚕前消毒的基础上,做好蚕期防病和养蚕结束后的消毒工作,进行综合防治才能彻底消灭病菌,杜绝传染性蚕病的发生。1即时淘汰病蚕许多传染性蚕病,如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微粒子病、细菌性胃肠病等。蚕在染上述病初期往往表现出生长迟缓、蚕体瘦小、发育不齐等症状。此时已有大量毒力很强的病原微生物,通过病蚕的粪便,消化液等排出体外,污染桑叶和蚕座,是造成再次感染,使蚕病传染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7.
再论万病归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病归宗提出,疾病是由特定的基本症状构成的,无论其表现如何复杂,其基本症状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并由引发疾病的病因、病机所决定的,进一步研究显示,疾病的基本症状均来自于五脏六腑的功能变化.根据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和主司范围,以"万病归宗"作为理论认识,应用"五脏阴阳"进行辨证,以"三维守恒"作调控法则,结合"双合"原则进行临床用药,可以对复杂性疾病做出较全面的认识和较好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杨树腐烂病是杨树最重要的一类病害,常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杨树腐烂病的防治应以造林措施预防为主,药物防治为辅。  相似文献   

9.
从海南岛的一位发高热患者,农场工人的血液中分离出一株恙虫病立克次体。床边采取患者血液立即注射于小白鼠腹腔内,小鼠于注射后第10天发病,第11天濒死时被处死,在小鼠腹腔,腹腔渗出液,淋巴结和牌脏涂片中发现大量恙虫病立克次体,除脑组织外肝、肾、肺脏涂片也发现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10.
浅谈禽病ELISA操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疾病监控方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血清学检测技术,禽病ELISA抗体检测试剂已经大量应用到SPF鸡微生物学监测中。ELISA不仅操作技术上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影响因素也较多,如不注意有可能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因此,将禽病检测过程中,ELISA操作各环节需注意的问题归纳总结,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1.
"病"的本义,今或作重病义,或作一般疾病义。通过对《诗经》等八部早期上古文献中的"病""疾病"用例考察,发现早期疾病义都用"疾","病"不用作疾病义,更无重病义;"疾病"连用,其"病"为形容词的危重义。进而通过对八部上古文献中"病""疾病"所有词义及其训诂的梳理,可定"病"的本义是困苦义。  相似文献   

12.
疾病是人生中不可逾越的一部分,其对人的身心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元稹曾患有瘴疟、头风、眼疾等疾病,其诗中有为数不少的涉病作品.疾病对元稹诗歌影响主要表现在诗中呈现出来的强烈的时空意识,对故乡、亲情、友人的怀念和浓烈的死亡意识以及对外界更细微的体悟.对南方环境不适应和"敷水驿"事件对其身心的双重打击,以及儒家人格的驱使是其病中心理的主要成因,同时也与中唐衰败下士人心态的转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梭子蟹"乳化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0~2002年,舟山市养殖梭子蟹连续发生被称为“乳化病”的暴发性疾病,并导致大量死亡。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10月至翌年2月的低水温期,病蟹蟹体消瘦,肌肉萎缩,横切步足,在断口处有乳白色的液体流出,打开蟹盖,盖内可见大量乳白色液体。同时,从乳白色液体中镜检出满视野单一形态的微生物,肌肉、心脏、肝胰脏等部位也分离到同类微生物。人工感染试验发现,其对健康梭子蟹具有致病性,出现与自然病蟹相同的症状,并在人工感染病蟹中分离出同样性状的菌株,证实其为该病的病原。通过菌体的形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鉴定为假丝酵母菌属酵母菌(Candlda oleophila)。  相似文献   

14.
Paget 病又名湿疹样癌,是一种由表皮 Paget 细胞和其下方的乳房导管癌所形成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女性乳房,也可发生于乳房外的其它富有大汗腺的区域,如外阴、阴唇、阴茎、阴囊、会阴部和腋窝。乳房 Paget 病与乳房外的 Paget 病的发病机理是一致的,而且皮疹表现也颇为相似,本文报告1例女阴 Paget 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15.
韩世锦 《广东科技》2011,20(12):66-66
近年来由于频繁高温干旱和低温冻害,柑桔各种病害发生加剧,特别是柑桔树脂病暴发流行。柑桔树脂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根据发生部位不同,通常将侵染枝干所发生的病害叫树脂病或流胶病,侵染幼果和叶片所发生的病害叫沙皮病,侵染果实使其在贮藏期发生腐烂的病害叫褐色蒂腐病。沙皮果个小,果面粗糙,品质劣,商品价值低。已染病果实在贮运期间会造成大量烂果。  相似文献   

16.
正水果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但如果食用不当,也会导致各种形形色色的"水果病"。水果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属低热量食物,水分含量高达85%~90%,其有益成分包括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普通人每人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然而,水果虽然味道鲜美,但食用不当却会导致形形色色的"水果病"。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也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日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质量。我国城市病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城市发展理念偏差、体制性弊端和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城市协调发展;消除体制性障碍,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机制;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相似文献   

18.
成虾发光病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虾养殖中也经常发生发光病,危害同样十分严重.研究证明,哈维氏弧菌(Vibroharveyi)也是成虾发光病的主要致病菌.注射、投喂、创伤、浸泡等几种感染方式都会造成对虾大量死亡,但感染速度和发光程度有明显的差别.侵入虾体内的发光菌的数量对对虾的成活率有明显的影响.致病菌与幼苗发光病的药物敏感性相似,仅对少数药物敏感,2种药饵可减少损失率,但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中华鳖穿孔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其主要症状是体壁溃烂穿孔。试验分别测定了患穿孔病中华鳖和健康中华鳖血液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球蛋白、白蛋白、肌酣、尿素氮、葡萄糖、钠、氯、钙等10项指标。测试结果表明,病鳖血液谷草转氨酶、葡萄糖、钙的含量都非常显著高于健康鳖,而尿素氮、钠、氯都显著低于健康鳖。这些血液特性变化表明,病鳖的肝、肾、心等发生了严重的病变,揭示了中华鳖穿孔病的血液病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壮医虚病论     
定义了壮医"虚"的概念,分析了壮医虚病类型,研究了不同虚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介绍了壮医虚病诊断、治疗方法及其常用补虚药.认为虚病作为壮族地区重要病类,壮医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运动与动物药构成的动动二法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但需要系统化的总结与理论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