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恒电流失重法,金相显微分析,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镧、铈及混合稀土对pb-4.5Sb合金阳极腐蚀性能的影响。发现铈能改善合金的阳极腐蚀性能,而镧及混合稀土均使合金的阳极腐蚀性能变差。从内部组织及阳极腐蚀膜的结构与组成等方面,解释了稀土对Pb-4.5Sb合金阳极腐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柏兹法铅电解阴极活性过电位在线检测的原理和方法.根据该技术,可以确定在某种杂质浓度下,使电流效率最高、阴极析出状态最好的最佳添加剂浓度,从而在线控制铅的阴极过程.此外,对铅阳极的物理冶金和阳极泥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提高阳极泥在阳极的附着力,必须将阳极中某些元素(主要是砷、锑和铋)控制在一个较窄的成分范围内,同时还需控制阳极铸造时的凝固速度.  相似文献   

3.
用恒电位扫描法(LSV)研究了八类Ti基合金阳极「纯Ti,Ti-Ni,T-Mn(涂层),Ti-Mn(合金),ti-C,Ti-B,Ti-Ni-Mo,Ti-Ni-Mo-Ar」分别在40%H2SO4(aq)及IMMnSO4(aq)中的能钝化行为,得到16组数据,从实验结果阐明了EMD工业中所用纯Ti阳极钝化现象的机理及Ti基金阳极优于纯Ti阳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锑在弱碱溶液中阳极成膜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亿良 《江西科学》1996,14(2):76-80
利用恒电位阳极极化电流与极化时间的关系、线性电位扫描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锑在2.5×10-5mol/m3NaHCO3+2.5×10-5mol/m3Na2CO3+5.0×10-4mol/m3Na2SO4溶液中(pH=9.1,30℃)于1.2V(VS.SCE)阳极成膜3h,阳极成膜规律及膜相组成与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本工作中的阳极膜主要由Sb2O3(斜方)晶体构成,成膜规律为锑的溶解与锑氧离子SbO+的生成→锑氧化物膜的形成与增厚→氧化物膜的钝化。  相似文献   

5.
Al-Ti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研究了Al含量顺次递增的3种组分,Al-Ti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用XPS俗分析表明:氧化膜是由Al2O3和TiO2组成,经AES深度剖面分析得到了两者之间的比例,并推理出膜的微观结构模型,用SEM观测了3种膜的表面形貌,清楚地看到:合金组分不同,膜的致密度不同。XRD实验证明:氧化膜的晶型较复杂,且有取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光电化学技术和实时交流阻抗测量等现场方法研究铅阳极膜的阴极还原过程,发现PbO电位区阳极氧化形成的阳极膜在阴极还原时有两种PbO的还原,即o-PbO和t-PbO二种氧化物的还原,还原过程中的电极阻抗变化情况表明PbO层是均匀还原的,且是t-PbO先还原,o-PbO后还原.还分析了铅阳极膜在阴极还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阴极光响应.  相似文献   

7.
Al—Ti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研究了Al含量顺次递增的3种组分,Al-Ti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用XPS谱分析表明:氧化膜是由Al2O3和TiO2组成。经AES深度剖面分析得到了两者之间的比例,并推理出膜的微观结构模型。用SEM观测了3种膜的表面形貌,清楚地看到:合金组分不同,膜的致密度不同,XRD实验证明:氧化膜的晶型较复杂,且有取向。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利用白光电流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锑在0.05n1Ol·dm ̄(-3)Na_2B_4O_7+、0.5mol·dm“Na2So4溶液中(PH一9.l,30C)于1.2v(vS。SCE)阳极形成膜的半导体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该阳极膜是一种n型半导体,其平带电位为一0.36V,施主密度为2.8×l0 ̄18cm ̄(-3)。讨论了锑增加对在硫酚溶液中形成的阳极pb(Ⅱ)氧化物膜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铝锂合金阳极化氧化膜生长和硬度的影响。试验表明,氧化膜厚度与电流密度和氧化时间乘积呈线性关系。降低硫酸浓度和温度有利于氧化膜生长和硬度的提高。弯曲试验和SEM观察发现,氧化膜与合金基体结合牢固,无剥落现象。初步分析了锂对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线性电位扫描,x射线衍射和恒电位阳极极化电流与时间的关系研究了锑在0.05mol·dm-3Na2B4O7+0.5mol·dm(-3)Na2SO_4溶液中(PH=9.1,30℃)于1.2V(VS.SCE)阳极成膜3h,阳极形成膜相组成及其生长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本工作中的阳极膜主要组成是Sb_2O_3和SbOHSO_4·H_2O,膜生长规律大致包括金属的溶解→氧化物膜的形成与增厚→膜的钝化。  相似文献   

11.
ABS塑料基二氧化铅电极的制造,性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BS塑料基体上用沉积二氧化铅的方法制造出了二氧化铅电极,这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作者还对电极的阳极特性、二氧化铅腐蚀速率、沉积层与塑料表面结合力等性能,以及该电极在湿法电解炼铅、电解制取臭氧和高氯酸钠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 of NaNO3 concentration on the anodic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antimony in 4 M NaOH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cyclic voltammetry (CV)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analyses. The mechanism of NO3- concentration effect on the anodic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antimony was proposed, and its availability was confirm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effect of NaNO3 on the anodic behavior of antimony in NaOH solution can be interpreted as a stepwis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antimony compounds with different NaNO3 concentrations. Metallic antimony is apt to be oxidized into Sb2O3 within the NaNO3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0.48 M. NaSbO3 can be found on the antimony surface when the NaNO3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gradually. Insoluable NaSbO3 inhibits the anodic oxidation of antimony due to its shielding effect on the mass transport of the reactants and products. Surfac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were analyz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 and electron dispersion spectroscopy (EDS) analys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odic oxidation layer is composed of Sb2O3, NaSbO3, and Sb. The atomic proportion of antimony in the form of NaSbO3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NaNO3 concentration due to the powerful oxidizing property of NaNO3.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高铅低锑多金属硫化矿为原料,经氯化浸取、加水水解、加氨中和脱氯等过程,并通过XRD测试分析,得到产品附加值较高的立方晶型锑白,符合GB4062-2002要求.解决了高铅低锑多金属硫化矿湿法制备锑白的技术工艺,与火法冶炼相比,消除了二氧化硫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多种有价元素得到综合利用,并推动锑产品向深加工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下列问题: 1.电积锑时,阳极上发生的反应与阳极电流度密度的关系。 2.铁的钝化与阳极电流密度的关系及钝化膜的成分对电能消耗的影响。 3.电流效率、大气中的碱雾与阳极电流密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业生产中采用高阳极电流密度是不适宜的。当采用隔膜电解槽电沉积锑时,合适的阳极电流密度为300—400A/m~2。  相似文献   

15.
油酸铅的原位合成及摩擦学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SN中原位合成了油溶性油酸铅,并用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四球及往复式摩擦试验机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油酸铅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显著的减摩性能和中中等的极压性能。为弄清其抗磨减摩机理,用SEM及XPS表征了磨斑表面,表征结果发现,摩擦学性能的改善是因油酸铅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和在摩擦条件下部分吸附膜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产生了铅氧化物膜所致。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粗锑精炼工艺中除铅的难题,提出用NaPO3 作为除铅剂,生成磷酸盐渣浮于锑液表面除去的方法. 用热重-差热法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反应机理并进行粗锑除铅的条件实验. 研究发现,PbO与NaPO3 在590℃时即开始吸热反应,在850℃以下主要形成NaPb4 ( PO4 ) 3 ,而在850℃以上主要形成NaPbPO4 ,反应彻底. PbO、Sb2 O3 和NaPO3 混合物的反应表明:在NaPO3 量不足时,优先与PbO反应,只有当NaPO3 足量时才会与Sb2 O3 生成锑的非晶态玻璃. 用NaNO3 作为氧化剂,在氮气保护下进行了除铅单因素实验,考察反应时间和温度、NaPO3 和NaNO3 加入量对结果的影响. 在最优条件下精锑含铅0. 047%,除铅率98. 90%.  相似文献   

17.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微观结构,发现了阳极氧化膜的阻挡层与多孔层以及独特的六解形胞孔结构,氧化膜胞孔的孔道沿氧化膜表面向铝合金基体方向呈收缩趋势,这与阳极氧化过程中电压升高对多孔结构生长的影响有关。结合阳极氧化膜生长环境以及氧化膜的生长模型,探讨了氧化膜多孔结构的生长方式。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铅电极制备方法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综合介绍了国内外对二氧化铅电极制备方法的研究,包括对电沉积机理、基体、底层与中间层、表面层掺杂以及工艺条件等,并提出了二氧化铅电极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精炼净化再生铅的工艺及原理,经处理过的再生铅可以用来配制蓄电池用低锑合金。对高锑合金、普通低锑合金、再生铅低锑合金进行了对比试验与讨论。结果表明再生铅低锑合金充分利用了Sb、Cu、Bi等有用元素,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耐蚀性能、抗拉强度及电性能,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0.
通过稳态恒电位极化曲线测量方法,发现Pb-Sb合金与纯Pb的恒电位腐蚀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差别:在PbO2/PbSO4电极平衡电位附近区域,纯Pb表现出为人们所熟知的腐蚀反应活化现象,而Pb-Sb合金却仍能保持高度钝化状态,说明合金中的Sb能够有效地抑制该电位区Pb腐蚀反应活化的倾向;而在除此之外的宽广电位区间内,两者之间的差别远没有如此明显.该活化电位区两者腐蚀特性如此显著的差异决定了Pb-Sb合金在多数情况下耐腐蚀性会优于纯Pb.不同极化条件下Pb和Pb-Sb合金腐蚀速率的实验测试结果证实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