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钙基吸着剂,测定了它们的比表面积、孔径及其分布,并分析其宏观结构的特点⒀研究发现, 常压水合及有添加剂的水合石灰煅烧后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很大的孔体积; 过烧后的生石灰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大大减少⒀该研究结果指出了一个提高吸着剂活性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蒸汽活化石灰-飞灰的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应用飞灰作为干法和半干法脱硫的重要添加剂,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对作为脱硫剂的石灰/飞灰的活化.通过对半干法烟气脱硫机理的研究,设计了一套蒸汽输送、实验室脱硫系统,研究石灰/飞灰在140℃以下的低温蒸汽条件下性质的变化.采用蒸汽活化后的石灰/飞灰作为脱硫剂,对石灰/飞灰在水蒸气输送半干法脱硫工艺中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石灰在蒸汽条件下其中的CaO转化为Ca(OH)2,同时,脱硫剂的比表面积由7.8688m^2/g增加到10.0715m^2/g.脱硫剂中加入循环应用飞灰可以明显地提高脱硫效率,在石灰和飞灰加入量的重量比为1:8时,脱硫效率达到86.9%.SO2的去除率比不加飞灰的脱硫效率提高了12.8%.研究表明,通过蒸汽对石灰和循环应用脱硫剂活化可明显提高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3.
对燃煤电厂废弃物飞灰进行水合改性制备飞灰吸附剂,并将其用于模拟烟气中进行SO_2的脱除。实验结果表明,飞灰经水合改性后,其脱硫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在水合过程中,水合时间、飞灰、CaO和CaSO_4所占比例对改性飞灰吸附剂的脱硫效率都有一定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水合时间,水合时间越长,其脱硫效果越好。CaO和CaSO_4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飞灰吸附剂的表面结构,从而提高吸附剂脱硫能力;BET和FTIR结果表明,水合时间越长,其孔隙结构越好,脱硫能力也越强;SO_2的主要活性吸附位为C—O—C和—OH。该改性飞灰吸附剂脱除SO_2既包括物理吸附又包括化学吸附。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得的水合改性飞灰吸附剂的最大硫容为1430.1μg/g。  相似文献   

4.
采用酸溶法,建立了烟尘/Ca(OH)2水热化合反应制备脱硫剂动力学模型,得到反应级数、表观反应速率常数等动力学参数,分析了NaOH和CaSO4.2H2O激发剂对反应的影响,并优化了制备条件.结果表明,提高水热化合反应温度、适当延长水热化合反应时间及加入激发剂,有助于提高烟尘转化率,按优化条件制备的脱硫剂比表面积达113.168 m2/g,是单一Ca(OH)2的9.5倍,具有较好的对SO2的反应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5.
运用均匀试验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优化烟尘水热化合反应制备钙基脱硫剂工艺,得到比表面积回归方程.分析不同水热条件及其相互作用对钙基脱硫剂比表面积的影响,经优化筛选并兼顾实际操作得到最佳水热条件,制备的高效钙基脱硫剂比表面积超过120 m2/g,是单一Ca(OH)2的10倍以上,优化效果显著,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Rhodococcus sp.HUST-1在Co2+的诱导下产腈水合酶,催化丙烯腈水合生成丙烯酰胺.对菌株HUST-1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发酵过程中培养基中的碳氮源、诱导剂浓度以及培养条件影响腈水合酶的高效表达.在葡萄糖20 g/L、酵母粉10 g/L、Co2+0.08 mmol/L、酪氨酸0.2 g/L、pH7.0、培养温度28℃时,HUST-1所产腈水合酶总酶活达1 012.7 U,比优化前提高了47.1%.  相似文献   

7.
CaO颗粒脱硫反应动力区最大粒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CaO颗粒表面的脱硫产物层对二氧化硫以及氧气分子扩散过程的负面影响,用TGA-2100热重分析仪对3种自制钙基脱硫剂颗粒的脱硫反应过程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当脱硫反应温度为800 ℃时,经过水合反应的脱硫剂的动力区直径达到最大值77~150 nm; 分析纯CaO和工业级石灰的动力区直径在900 ℃达到最大值; 在反应温度和颗粒直径相同的条件下,工业级石灰的动力区直径大于分析纯CaO的动力区直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探讨了以椰壳渣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考查了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料比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炭化温度为600℃、碱炭质量比为2∶1、活化温度为900℃、活化时间为90 m in条件下,制备出以微孔为主、比表面积达2 180 m2.g-1、总孔容为1.19 mL.g-1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相似文献   

9.
以母液苛性比和结晶率为考察指标,对高铝粉煤灰水热法浸出液结晶铝酸钠的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Na_2O浓度、结晶时间、结晶温度和晶种添加量对铝酸钠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酸钠溶液中氧化钠浓度的升高和结晶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提高铝酸钠结晶率。但升高温度,会导致铝酸钠结晶率小幅下降。其次,研究还发现添加晶种能显著提高铝酸钠的结晶率,但晶种添加量对铝酸钠结晶影响不大。水合铝酸钠结晶工序优化的操作条件为:Na_2O浓度600 g/L、结晶温度60℃、晶种添加量20g/L、结晶时间16h。在此条件下,铝酸钠结晶率达到66.67%,结晶母液苛性比超过了25,能够满足循环溶出的要求。结晶获得的固相主要是水合铝酸钠,分子式为4NaAlO_2·5H_2O。  相似文献   

10.
KOH活化石油焦制备工艺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固-固混合方式,用KOH活化石油焦制备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碱炭比、原料粒度、活化时间、预处理温度及氮气流速等因素对活性炭的碘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并用液氮吸附法分析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孔隙结构.结果表明:活化温度、碱炭比、原料粒度、活化时间,以及中间处理温度和氮气流速对活性炭的碘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均有明显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制备出比表面积大于3000m2/g、比孔容积达1.80cm3/g、碘吸附值为2714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510mg/g的活性炭.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可以通过石油焦原料的改性和各种工艺条件的优化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1.
高钙粉煤灰的本征性质与水化特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实验 ,研究了高钙粉煤灰的本征性质与其水化特性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高钙粉煤灰由于其硅酸盐离子聚合度低 ,游离氧化钙含量高 ,因此具有水化活性好、减水效果好、早期强度发展快、水化时易产生体积膨胀等特性 .但高钙粉煤灰中游离氧化钙的晶粒较小 ,晶格畸变较大 ,因而在水泥基材料水化时产生的膨胀发展较快 .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后 ,可将其开发成一种高效的辅助性胶凝材料  相似文献   

12.
激发剂对粉煤灰水泥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结全水量、三甲基硅烷化--气相色谱、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激发剂对偻煤灰水泥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影响,发现激发剂能加快粉煤灰水泥胶凝材料的水化速度再水化,使粉煤灰先解聚再水化,粉煤灰中单掺激发剂,水化反映难以进行,激发剂对粉煤灰水泥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种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大体积混凝土因早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场 会导致开裂, 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其中混凝土热学参数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温度场计算的准确性. 从胶凝材料水化反应机理出发, 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及不同矿物组成的水泥水化热实验数据, 提出了一种考虑粉煤灰掺入和温度影响的混凝土水化放热模型. 该模型可以准确地反映混凝土水化放热量及温升随龄期的变化, 且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水泥土环境中粉煤灰水化与活性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泥—粉煤灰与土充分拌合条件下,经过初级和次级2个过程形成水泥土固结体。粉煤灰的活性效应较之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对水泥土强度的贡献是显著和持久的。活性激发剂———粉状硅酸钠溶出的OH-对粉煤灰网络聚合度比较高的“硬壳层”有腐蚀作用,同时硅酸钠水解产生的SiO32-在水化环境中可阻止水化硅酸钙生成过多而沉积在粉煤灰表面。通过构建粉煤灰在水泥土环境中的水化模型及SEM、力学性质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粉煤灰的水化与固结特性。  相似文献   

15.
陶瓷抛光砖粉制备蒸压硅酸盐制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陶瓷抛光砖粉制备蒸压硅酸盐制品,并与粉煤灰对比。试验采用了IR、XRD、SEM以及EDS等测试方法研究其水热特性、水化产物的组成和形貌,并测试其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陶瓷抛光砖粉在蒸压条件下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在相同配比条件下,抛光砖粉中参与反应的活性SiO2远比粉煤灰多,生成较低Ca/Si的水化产物,其蒸压制品强度高于粉煤灰;当石灰∶抛光砖粉=1∶3时其蒸压制品强度较高。利用陶瓷抛光砖粉制备蒸压硅酸盐制品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的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及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进行干缩试验,对比研究3种半刚性材料的累积干缩量、失水率、累积失水率和干缩系数4个性能指标;对3种半刚性材料进行温缩试验,通过温缩系数对比,分析其温缩特性;通过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和抗弯拉回弹模量试验,对比研究了其力学特性;对3种半刚性材料进行疲劳试验和冲刷试验,对比分析其耐久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半刚性材料干缩性能的优劣顺序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温缩性能的优劣顺序为: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抗冲刷性能的优劣顺序为:石灰粉煤灰碎石、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抗疲劳性能优于水泥稳定碎石。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外产生较大温差而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开裂,本文将粉煤灰与自主研制的水化热抑制剂掺入到混凝土中,探究水化热抑制剂对水泥流动度与凝结时间及不同掺量的粉煤灰与水化热抑制剂对大体积混凝土温缩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水化温度随粉煤灰与水化热抑制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且水化温度峰值出现后移现象;大体积混凝土的微应变随粉煤灰与水化热抑制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且水化热抑制剂在较低掺量时对水化的抑制效果更明显;未掺粉煤灰的混凝土7d龄期的收缩值已超过180d龄期的70%,而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在7d收缩值仅占180d龄期的50%左右,在28d才达到180d收缩值的70%,在此基础上复掺水化热抑制剂的混凝土要达到180d的收缩的70%需要45d。综合作用效果与成本考虑,推荐采用内掺40%粉煤灰与外掺0.2%的水化热抑制剂进行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  相似文献   

18.
湘南高液限粘土路用填料改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湘南高液限粘土进行路用填料改良研究,分别对其进行了石灰、粉煤灰、水泥、石灰加粉煤灰以及砂砾的改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液限粘土采用4%、5%的石灰改良后,CBR值分别提高了12.5,14.3,14.7和16.1,15.6,16.0倍;经粉煤灰改良后的高液限粘土CBR强度改善不明显;采用3%、4%的水泥改良后,高液限粘土CBR值分别提高了9.0,9.0,9.2和12.3,12.8,13.8倍;石灰和粉煤灰联合改良后,高液限粘土CBR值分别提高了6.5,7.1,8.1和15.0,15.8,16.8倍;采用砂砾改良后,高液限粘土CBR值分别提高了4.4,4.4,4.7和6.0,6.0,8.4倍,同时,还可改善其开裂特性.表6,参8.  相似文献   

19.
为直观准确分析循环流化床(CFB)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活性,本文通过设计CFB粉煤灰-石灰(8:2)二元体系,采用水化热、XRD和SEM-EDS等测试手段,探讨不同磨细CFB粉煤灰的水化特性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粉磨细化有利于CFB粉煤灰火山灰反应的进行,促进其水化产物生成、微结构的优化,从而提高其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且粉磨细化程度越高,效果越明显。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具有较快的火山灰反应速率,水化产物以棒状钙钒石(AFt)、无定形C-S-H凝胶和Ca(OH)2等为主,浆体结构较为致密,其早、后期强度比未经磨细的CFB粉煤灰高出2.4 MPa、3.0 MPa,超细化处理的CFB粉煤灰表现出优异的火山灰活性及水化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