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新建人胚肺细胞系(MU-L1)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价,以期建立可用于疫苗生产的人二倍体细胞株.方法:使用不同培养基及血清、不同血清浓度和传代比例培养MU-L1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增殖速率和生长动力学等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较适宜的培养条件,用适宜的培养条件连续培养细胞至生命周期结束.传代过程中检查无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因子,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常用培养基(MEM、DMEM、M199、DME/F12和PRMI1640)、胎牛血清和新生牛血清中MU-L1细胞均良好生长;按1∶4传代比例,使用含10%新生牛血清的MEM培养基培养,可培养至67代(世代),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经液氮冻存,复苏活率在91.56%~98.92%,生长良好.染色体核型为正常人二倍体核型,2n=46,无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因子检查均为阴性.结论:MU-L1为正常人二倍体细胞系,具备作为病毒性疫苗基质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促细胞生长效应试验对牛血清采血年龄段判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提供的不同年龄段采取的牛血清,配成含不同血清浓度(2%、4%、6%、8%、10%)的MEM培养液,通过培养SP2/0细胞测定各试验组细胞的最大增殖浓度、倍增时间和克隆率,用以对牛血清采血年龄段的判定 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牛血清对SP2/0细胞的促细胞生长效应试验存在差异性 在同一血清浓度下,随着牛采血年龄段的增长,其细胞的最大增殖浓度降低,倍增时间延长,克隆率下降 因此,用该试验方法推断牛血清采血年龄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使用含不同体积分数二甲基亚砜(DMSO)(5%、10%、15%、20%)和不同体积分数胎牛血清(FBS)(5%、10%、20%、40%)的细胞冷冻液以三步冷冻法冻存293T细胞.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活细胞计数后计算出解冻后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FBS对293T细胞冷冻效果的影响是显著的(P<0.05),但添加20%和40%FBS的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DMSO对293T细胞冷冻效果的影响则是极显著的(P<0.01),添加10%DMSO时,细胞的冷冻效果最好;冷冻液中含10%DMSO、40%FBS时的冷冻效果最佳,细胞存活率可达到82.00%.而实际应用中,含10%FBS、10%DMSO或20%FBS、5%~10%DMSO的细胞冷冻液也可达到较理想的冷冻效果,足以达到一般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种兔心房组织来源的非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为心血管药理实验、病毒学实验及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实验平台.无菌条件下取兔心房壁组织,将组织分离成2 mm×1 mm小块,采用植块法以5行4列的形式种植于培养瓶中,加入M199或MEM培养基对兔心房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待长成单层时胰酶消化收集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和细胞冻存.该方法获得了大量活力良好的兔心房壁组织来源的非心肌细胞,倒置镜下观察细胞多呈短梭形,以及少量的三角形、柱形和卵圆形细胞,细胞核部位隆突,胞浆均匀清亮.经体外传代培养至16代,冷冻复苏以后,细胞仍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胚胎干细胞的体外扩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大量扩增的方法。将胚胎干细胞复苏后,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含高糖和谷氨酰胺的DMEM,加入ψ=20%胎牛血清,10^5U/L青链霉素双抗,0.1mmol/L L—谷氨酰胺,10^3IU/L白血病抑制因子,0.1mmol/L β-巯基乙醇)进行培养。此外,使用早代胚胎于细胞;培养时使用不涂明胶的一次性培养瓶;掌握好消化、复苏和冻存时机并及时换液;按照严格步骤进行培养、传代、冻仔。对扩增后的ES细胞进行染色体和全能性检测。结果表明,在较短时问内(5d)可将胚胎干细胞扩增16倍以上。扩增后的ES细胞较好地保持了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和核型。可见使用合适的培养基,按照严格步骤操作,短期内完全可以大量扩增胚胎干细胞。  相似文献   

6.
MTT法检测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性反应的最佳条件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TT比色法的四个主要因素,即培养时间、ConA浓度、细胞浓度及培养液小牛血清等应用L_16(4~5)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增殖反应的主次顺序为ConA、细胞浓度、培养时间及血清浓度;最佳反应条件为:15μg/ml的ConA、1×10~7/ml细胞、10%小牛血清及48小时的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7.
人胚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胚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条件和分化情况 ,以摸索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能获得较纯且多潜能人胚神经干细胞的方法 .方法 采用取 3月龄人胎脑 ,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单个细胞 ,部分冻存 ,另一部分进行细胞培养 ,加EGF ,bFGF刺激生长 ,有限稀释法获得单细胞克隆 ,血清诱导分化 ,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鉴定 .结果 EGF和bFGF同时存在于无血清培养基中 ,有大量神经干细胞团生成 ,含血清培养基则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成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 .结论 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分裂有赖于EGF和bFGF的共同作用 .经冻存后的胎脑细胞同样能分离培养出有活性的神经干细胞 .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应用MSCs及成骨诱导培养的MSCs作为种子细胞与SI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膜并冻存,与未冻存的组织工程化骨膜同时植入同种异体新西兰兔皮下,通过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初步探讨其免疫原性。本研究结果表明,以同种异体MSCs及经成骨诱导后的MSCs构建组织工程化骨骨膜冻存前后植入异体兔体内其免疫反应水平低。  相似文献   

9.
考察不同血清对山羊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的影响.第6~8代细胞分别在添加10%Hyclone和10%四季青胎牛血清的DMEM中传代培养,实验发现,前者平均增殖倍数和群体倍增次数均高于后者.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多,细胞在四季青血清培养液中的生长行为发生明显变化,细胞不能倍增且生长曲线呈不规则波动状.结果表明,细胞传代过程中使用不同血清会改变细胞生物学特性,降低细胞活力.用这种方式传代的细胞不宜用作核移植供体细胞及其他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荧光染料CM-DiI标记兔外周血平滑肌祖细胞(SPC),评价其生物可行性.分离和培养SPC,采用CMDiI进行标记,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效果和传代后的细胞标记率.同时,进行细胞爬片培养后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标记后细胞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钙调节蛋白(Calpon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情况.进行台盼蓝排斥实验、细胞粘附实验、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观察标记后的SPC存活率以及粘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发现,培养4d左右可见SPC开始生长,一周后出现SPC克隆.通过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CM-DiI标记率为96%左右,连续传代2周后标记率仍在40%以上.标记后的细胞可表达α-SMA、Calponin和PCNA.同时发现,标记后的细胞存活率无明显降低,细胞粘附能力、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无明显改变.本研究证明采用CM-DiI标记SPC操作简便,效果好,不改变细胞表型,不影响细胞的存活率和粘附、增殖及迁移能力,可作为SPC的荧光示踪剂.  相似文献   

11.
兔胚胎在不同培养液中体外发育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比兔2细胞胚胎在三种培养液中体外培养144h后的发育状况。三种培养液分别为:加小牛血清的A组M199培养液、加牛白蛋白5片段的B组M199培养液和加胰岛素、转铁蛋白及谷氨酰胺的C组M199培养液。从发育速度看,A组和B组比C组的胚胎发育快;从发育效果看,发育到囊胚和孵化囊胚的比例,A、B、C三组分别为77.0%、64.8%及7.0%。这两方面结果都说明A、B组培养效果接近,C组的培养效果较差。试验结果表明,B组培养液是研究影响兔胚胎发育因素的适宜培养液。  相似文献   

12.
兔ES样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从237枚家兔胚胎中建成7个可连续传代的ES样细胞系。建系条件为,使用小鼠原始胚胎成纤维细胞(ME)作饲养层,以含10%胎年血清和10%兔血清的DMEM/F12为培养基,添加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或上皮生长因子(EGF),胚龄为90,96h。该细胞系的细胞。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小鼠ES细胞,具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呈集落型生长,可连续传代并保持其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自发分化和诱导分化的能力,悬浮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利用复合因素制备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血管新生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随机将24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16只),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实验组用大剂量高脂饲料饲喂加以免疫损伤和球囊拉伤因素饲养10周,检测血清MCP-1、TNF-α、IL-1、CRP含量;主动脉切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测量PA/IA、IT、IHI、FT/IMT等;免疫组化观察斑块内CD31、VEGF表达,PCR测定动脉壁VEGFmRNA相对表达量。对炎症因子、CD31、VEGFmRNA、IHI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主动脉斑块形成,有典型"纤维帽",PA/IA、IT、IHI明显升高(P<0.01);主动脉斑块区CD31、VEGF表达明显增加;VEGFmRNA相对表达水平增高。并且VEGFmRNA表达与TNF-α、IHI、IT/MT呈正相关(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有大量血管新生,其对AS斑块有重要影响作用,且血管新生可能与VEGFmRNA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利用免疫损伤结合高脂饲料方法建立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AS) 斑块形成模型,探讨影响其斑块形 成的相关因素。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 只。免疫损伤和高脂饲料组兔经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 BSA) 生理 盐水溶液( 250mg / kg) 并喂食高脂饲料,7d 后再次经耳缘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BSA。另设单纯喂养高脂饲料的AS 模型组和普通饲料喂食的正常兔组,72 d 后取血测定动物的血脂指标、炎症因子、血管活性物质、血小板聚集黏附 及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分析上述测定指标和兔主动脉斑块形成及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72 d 后,免疫损伤 结合高脂饲料组和单纯高脂饲料的两组经病理观察主动脉均有斑块形成,其前者的血脂水平、血清炎症因子白介 素- 6( IL - 6) 、白介素- 8( IL - 8) 、高敏C - 反应蛋白( hs-CRP) 含量均比单纯高脂饲料组显著增高( P < 0. 05,P <0. 01) 。经Pearson 相关系数统计处理,上述指标和免疫损伤加高脂饲料致斑块的形成具有正相关性,和HDL-C( r = - 0. 58) 、NO( r = - 0. 26) 等指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免疫损伤结合高脂饲料导致兔AS 斑块形成和血脂水 平、炎症因子、血小板聚集及血管活性物质等经典指标的异常有显著相关性,具有评价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制备并纯化小鼠腹水IgG,鉴定IgG纯度;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小鼠IgG的抗血清并纯化血清IgG;用改良过碘酸钠法制备兔抗小鼠IgG酶标抗体,对其进行鉴定,并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对比。结果,纯化的小鼠腹水IgG,其纯度约为80%—90%;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所制备的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效价在1:32以上;用改良过碘酸钠法制备酶标兔抗小鼠IgG酶标结合物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质量优良,特异性较强,亲和力较好,并在较长时间内效价稳定。结果表明,制备的小鼠IgG抗血清和酶标抗体,适合于小鼠的血清学检测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利用纯化的空肠弯曲菌表面蛋白PEB1,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用PEB1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兔,分离血清得到兔抗PEB1多克隆抗体,用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并用Western-Blotting验证。【结果】PEB1蛋白免疫兔后,得到了兔抗PEB1多克隆抗体,间接ELASA法检测表明兔抗PEB 1血清效价达到1:10 000,Western印记检测表明,该抗体能与PEB1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好。【结论】获得了高效价的PEB1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7.
兔脾淋组织液增强猪瘟细胞苗免疫抗体效价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健康兔脾淋组织液稀释猪瘟细胞苗分别免疫10日龄经猪瘟乳前免疫的仔猪和经60~65日龄采用细胞苗二免的120日龄中猪,与生理盐水稀释组对照,免疫后15d采血检测抗体(IHA法)。二次试验结果表明:用兔脾淋组织液稀释猪瘟细胞苗免疫猪比用生理盐水稀释猪瘟细胞苗免疫猪可产生更高的保护性抗体效价,两者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用花椰菜CaM和兔抗花椰菜CaM建立了定量测定人血清中抗CaM自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兔抗花椰菜CaM和兔抗牛脑CaM对花椰菜CaM有基本相同的亲和力.用花椰菜CaM和牛脑CaM作为检测抗原,测定人血清中抗CaM自身抗体得到同样的结果.临床检测142例多种疾病患者血清的结果显示,抗CaM自身抗体水平升高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肝硬化、过敏性紫癜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能够获得高纯度成骨细胞的简便可靠的培养方法,为成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稳定的种子细胞来源。在常规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建立了组织块漂浮培养法,从新生兔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形态,绘制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矿化能力的检测。该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显示典型的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获得的成骨细胞纯度高、性状稳定、增殖能力强。说明组织块漂浮培养法是一种可行的培养方法,能够为成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0.
用东亚飞蝗4~5龄蝗蝻卵巢组织及孵化12d的胚胎组织,首次在我们改良的TC-199-MK和TC-100培养基中,28℃恒温培养,第10d可见大量透明的梭形细胞从卵巢块周围逸出,第160d可见大量圆球状的胚胎细胞分裂成团,来自两种组织的细胞分别培养90d和330d,均贴壁生长,但胚胎细胞贴壁不牢。从培养结果看,它们发展成连续细胞系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