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如何借助机器视觉、VR等新型智能技术将工业机器人和工业物联网应用于纺织鞋服装行业,提出平行制造的架构体系,以此为基础打造全球化分布式的柔性供应链,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换。平行制造综合应用工业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打造与车间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同步进行决策管控的云端虚拟工厂,同时与终端无人化的制衣和制鞋工厂相结合,虚实互动、终端制造、云端管控,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全球化分布式协同生产管理平台。以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的“云制造”平台为例,阐释了平行制造如何使得针织鞋服产品的大规模柔性“按需”生产成为可能,平台有效提升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用工人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目前汽车工业中比较先进的薄板材料运送机器人应用领域,并叙述了该应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机器人的搬运、定位、装配等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并指出了工业机器人是柔性制造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人作业已经屡见不鲜,为保证作业的精准性首先需要进一步提升其视觉测量的准确性,本文将对一种改进机器人柔性视觉测量系统标定方法展开探讨,其重点在于建立起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误差和手眼关系误差于一体的模型,在它的工作空间设置一个固定的参考物,形状为球型,并在机器人末端安装上结构光传感器,以此为基础构建起机器人柔性视觉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4.
超冗余度机器人具有大长径比、灵巧运动、柔性操作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制造、高端装备检修等受限空间的自动化作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超冗余度机器人的冗余自由度的特性,传统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建模与控制方法不可直接应用,超冗余度机器人的相关理论研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中外面向复杂狭窄结构检测清除的超冗余度机器人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从结构设计、运动学建模、控制方法、运动规划等方面对现有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超冗余度机器人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医药工业是维系国民健康、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先进的制药装备是提高医药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障.医药智能制造生产线是由无菌化柔性配药机器人、无菌化灌装—转运—封口机器人、医药质量视觉检测机器人、无菌化分拣包装机器人、智能搬运机器人等多智能机器人组成的智能制药系统.本文对医药智能制造生产线的进展进行分析,分别从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面向食品加工过程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其检测速度快、非接触、高精度等优势成为食品加工领域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技术关键,且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介绍了面向食品加工过程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过程监控、质量检测、食品安全等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阐释了计算机视觉技术与智能优化控制、网络化多机器人系统协作技术在食品加工过程智能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展望了面向食品加工过程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智能化生产是目前传统制造业转型的主流趋势,详细阐述了纺织工业转型、自动化生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智能化管理技术、智能化生产技术等发展现状,讨论了目前智能化转型遇到的一些技术瓶颈,为纺织工业无人化工厂落地建设提供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当前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多数国家都十分重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提出了一系列的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举措。中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为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熟练的技术技能人员,因而必须满足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因此一些中职学校近几年开始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本文主要围绕工业机器人在工业制造中的优势,学校开设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实验室的配置等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目前主流工业机器人为封闭式控制结构,存在不开源、二次开发难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基于倍福自动化控制软件(the windows control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 TwinCAT3)的跨平台、可移植性好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架构。该架构包含视觉、运动控制和算法集成与仿真控制模块,采用倍福自动化设备规范(automation device specification, ADS)通信技术和实时工业以太网总线技术(ethernet for 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 EtherCAT),建立以PC 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 PC)和倍福控制器为EtherCAT主站,控制多组从站执行器的一主多从工作模式。该模式结合离线与在线控制、集成数字孪生技术,完成虚拟样机与物理样机的联动;采用开源可扩展架构,便于视觉算法、智能算法等算法集成。经实验验证,此架构具有拓展性好、实时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自动磨抛工业机器人仿真控制的主要组成。采用了视觉系统控制,示教和轨迹控制的理论,实现了工业机器人和自动磨抛系统自身快速、柔性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机器人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开展面向工程的实践和创新教学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垃圾分拣机器人,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空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存在实际位姿与理论位姿偏差的问题,分析了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误差来源,解析其对飞机零部件连接性能产生的影响,在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误差补偿原理和主要步骤分析基础上,阐述运动学建模、位姿测量、运动学参数误差辨识以及误差补偿等关键步骤对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误差补偿的作用及重要性,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在该步骤中涉及的主流算法和技术,归纳总结各步骤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探讨了工业机器人离线与在线误差补偿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指出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误差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形式逐渐出现在当今人们的视野中,为促进人类工业生产技术活动发展带来了极大便利,特别是在我国工业生产技术自动化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与技术价值。对于工业智能装备制造这个领域,基础配套设施本身就是一台工业智能机器人,要想真正实现工业生产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产品安全性的极大提升,顺利开展传统工业生产线的一些烦琐维护工作,一定需要由一台工业智能机器人系统辅助完成。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工业机器人在我国智能装备制造相关领域的重要角色定位,然后对我国工业制造机器人在我国智能装备制造相关领域应用中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案例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现有工业重复定位精度测量技术成本昂贵、操作流程复杂、工作环境受局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工业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间接测量方法.方法 基于视觉测量技术,借助安装在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上的工业相机,采集固定在机器人工作范围内的高精度棋盘格标定靶图像数据,并利用先进且高效的图像处理算法,实现对...  相似文献   

15.
几何量测量自动化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与展望几何量测量自动化技术。介绍几何量测量自动化基本概念、微纳米测量自动化、在线检测与制造过程自动化、形貌测量与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测量数据与信息处理自动化和生命科学与测量自动化等国内外发展方向与热点,以及合肥工业大学在这领域取得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在制造环境下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在非制造环境下应用的服务机器人,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介绍了英国智能机器人和自主系统的发展战略、研发体系结构和重点应用领域,总结了英国智能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主要研究成果,探讨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重点围绕软件机器人、知识机器人、平行机器人和相关的机器人学,对机器人发展的历史与趋势进行探讨。主要观点如下:1)在加强和提高现有工业机器人,特别是以物理形态为主的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的基础上,必须重视以软件形态为主的机器人,特别是知识机器人和虚实互动的平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2)工业机器人曾在工业自动化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知识机器人的未来是知识自动化,必将在智能产业中起关键和核心作用,连通物理、社会和信息空间,使工业制造系统从过去的牛顿式机械系统成为默顿式智能系统,这就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一门涉及人力、物料、设备、信息、能源等要素,集成规划、设计、改善、控制的创新工程学科,为实现生产制造、管理和服务系统的低成本、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管理目标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现代工业工程面向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经营管理的整体目标是现代工业工程最显著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工程的理论与方法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兼收并蓄高新技术理论,注重敏捷、柔性、精益、并行制造系统的集成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涉及机器人化柔性装配系统(简称RFAS)的范畴和关键技术要素、RFAS国际上发展的历史经验、我国发展RFAS的必要性和技术可行性、战略目标、技术路线和攻克重点,并就我国加速机器人化柔性装配系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机器人三自由度平动的视觉定位问题,建立全局有效的非线性视觉映射关系模型,并设计人工神经网络(ANN)Xff其拟合,从而实现无标定视觉伺服.伺服系统的物理结构采用单目视觉和眼在手上(eye。in。hand)构型.机器人系统采用典型工业机器人puma560,并限定末端姿态使其保持平动.基于机器人工具箱(roboticstoolboxforMatlab)和神经网络工具箱,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对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静态物体的定位能够达到较快的响应和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