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低聚木糖对两歧双歧杆菌的增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酶解低聚木糖为碳源,在严格厌氧条件下增殖两歧双歧杆菌。研究表明,低聚木糖可有效增殖两歧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对该糖的转化率与对葡萄糖的相近。将低聚木糖在浓度为5.0-10g/L的范围内增加其初始浓度,可提高双歧杆菌的菌体浓度和增殖速率,低聚木糖对两歧双歧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的双株混合培养效果明显优于单株培养,其功能完全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适宜于低聚木糖在人体内自然增殖双歧杆菌菌群。  相似文献   

2.
低聚糖或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有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低聚精两大类.低聚果糖是功能性低聚糖的一种.低聚果糖具有良好的生理特征,人体和肠胃道内没有水解这些低聚果糖的酶系统,因此它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为双歧杆菌所利用,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成人每天摄入5~8g,两周后每克粪便中双歧杆菌数可增加10~100  相似文献   

3.
青春双歧杆菌体外代谢低聚木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酶法制备和以高温降解制备的低聚木糖体外对青春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以及双歧杆菌代谢低聚木糖的规律。结果表明:以酶法制备的3 g/L低聚木糖为碳源时,菌体浓度在18 h达到最大值0.43 g/L,增殖了3.73倍;以高温降解的3 g/L低聚木糖为碳源时,菌体的浓度24 h时达到最大值0.19 g/L,增殖1.16倍。酶法制备低聚木糖增殖效果优于高温降解低聚木糖。在代谢过程中发现青春双歧杆菌优先利用木二、木三糖,在利用聚合度3以上的低聚木糖的同时会释放出阿拉伯糖和木糖。青春双歧杆菌对木二、木三、木四、木五和木六糖利用率分别为94.00%、50.00%、83.87%、60.87%和48.28%,其代谢产物主要是乳酸、乙酸和丙酸。  相似文献   

4.
壳寡糖、褐藻寡糖是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功能性海洋寡糖。以壳寡糖、褐藻寡糖分别代替葡萄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观察双歧杆菌在体外生长的情况,比较分析2种寡糖对双歧杆菌生长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2种寡糖可使双歧杆菌大量增殖,对双歧杆菌体外生长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且作用效果明显优于葡萄糖。褐藻寡糖在2.5~1.25 g.L-1范围内,作用变化幅度较小;而壳寡糖则表现为高浓度优于低浓度。培养基中添加壳寡糖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25 g.L-1,添加褐藻寡糖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625 g.L-1。  相似文献   

5.
产菊糖酶菌株的选育及其营养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47种真菌中筛选中2株能分解菊芋菊糖并产生低聚果糖的菌株,摇瓶发酵的适当条件为,基质含菊糖提取物4%,蛋白胨0.3%,尿素0.2%,温度31℃,摇床转速200r/min,培养时间42h,最高产菊糖酶达240.3u/mL,颗糖相对于菊糖的转化率最高为81.4%,直接用固体菊芋粉接种培养所选菌种,加水保温,分解菊芋粉中的菊糖生产低聚果糖,在适宜的营养条件下,低聚果糖相对于菊芋粉的最高转化率为14%。  相似文献   

6.
木糖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菊糖酶合成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可利用木糖、菊糖等多种碳源。利用木糖为碳源时菊糖酶产量最高,酶活力可达30.4U/mg菌体(干重),菊糖次之;利用葡萄糖、乳糖等酶活力均很低。用洗涤菌体进行诱导试验也表明,木糖能诱导该酵母菌菊糖酶的合成,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已亚胺可抑制木糖对该 酶的诱导作用。在以木糖为碳源的生长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能明显地阻遏菊糖酶的形成。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菊糖酶的合成受诱导和分解产物阻遏机制的双重调节,木糖是酵母菊糖酶合成的一种良好的天然诱导剂。  相似文献   

7.
甘露低聚糖     
当今市场上最热门的功能食品配料——低聚糖,是甘露糖与葡萄糖相连的直链低聚物,主要由二糖至六糖组成,具有功能食品的优良特点:1.非吸收性:甘露低聚精是由β—1.4糖苷键相连的低聚糖,人体不能消化吸收,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可有效地到达肠道下部.2.对有益菌的增殖性:经动物及人体服用试验表明,甘露低聚糖可使体内的双歧杆菌显著增殖,服用一周后,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增加 50~100倍,同时抑制有害菌增殖,而且动物增重明显.体外试验也表明,甘露低聚糖可被多种双歧杆菌(如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两双歧杆菌等)及链球  相似文献   

8.
一株土曲霉金色变种(Aspergillus terreus var.aureus Fx-2),从土壤中分离出该菌株在培养基中添加 1.0%玉米浆,5.0%菊糖、发酵6d,可产生活性达55.3units/ml的菊糖酶(Inulinase)。这种酶能被菊糖(Inulin)所诱导,而不被蔗糖、棉子糖、纤维素、葡萄糖或果糖所诱导。酶对菊糖水解反应的最适pH4.5,最适温度55℃。在pH4.5~5.5内,30℃保持24h;或pH5.0,60℃保持 10 min,酶的活性均能维持稳定。2.0%菊糖溶液,在适宜条件下,7 h内底物几乎100%被酶水解。产物的总糖中,果糖占93.0%、葡萄糖占5.8%。这株土曲霉合成菊糖酶时,最适pH为4.0,生成的酶具有较满意的水解性能和对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9.
菊芋低聚果糖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一种自制菊芋低聚果糖(FOS)在体内外对双歧杆菌的促生长效果,体外试验表明,所实验的5种218株双歧杆菌菌株均利用FOS,在FOS浓度为0.5%时,青春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的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5倍和5.4倍,培养液中流加0.2%的FOS也能显著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竞争实验显示双歧杆菌的增殖对大肠杆菌和艰难梭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内试验表明,FOS能显著提高受试动物粪合便中的双歧杆菌菌数。  相似文献   

10.
不同碳源对红边朱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碳源角度进行了降低红边朱蕉组培苗生产成本的试验;比较分析了蔗糖、葡萄糖、果糖、食用白糖和红糖等5种碳源对红边朱蕉试管苗增殖速度、根诱导效率、内含物积累的影响,分别以蔗糖、葡萄糖、果糖、白糖、红糖为碳源培养4周,培养物均能很好地生长、生根,同时有利于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积累。结果表明,在组培快繁中。为降低成本,可以食用白糖、红糖等为碳源,替代分析纯蔗糖。  相似文献   

11.
小球藻异养培养的研究--C源、N源、接种量及初始pH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球藻异培养中的C源,N源,接种量及PH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C源以葡萄糖和D-果糖为好,N源以KNO3和NH4NO3为好;较大的接种量可以缩小球藻的生长停滞期,延长对数生长期,提高生物量;最适宜的PH值为6.5。  相似文献   

12.
对小球藻异养培养中的C源、N源、接种量及pH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C源以葡萄糖和D_果糖为好,N源以KNO3和NH4NO3为好;较大的接种量可以缩短小球藻的生长停滞期,延长对数生长期,提高生物量;最适宜的pH值为6.5.  相似文献   

13.
芽孢杆菌L-32发酵条件优化及提高原油采收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筛选得到了一株能以原油为碳源进行生长繁殖的菌株 ,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 (L 32 ) ,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 ,确定出最佳的发酵条件 ,并确定了厌氧条件下以原油为碳源时的培养基成分。通过补加葡萄糖使其浓度保持在8g/L的方法可以提高菌体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 ,L 2 3可以以原油为碳源生长 ,并能在降低原油粘度的同时使原油培养基内水相的pH值下降。L 2 3能提高实验岩心的原油采收率 ,即在关井 96h后 ,L 2 3可使原油采收率提高 9.6 %左右。  相似文献   

14.
通过优化单因子及正交实验对影响胶质芽孢杆菌生物量的主要因子碳源、氮源的种类及添加量,分析出菌体生物量的最大影响因子和培养基组分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由单因子实验可知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时菌体生物量较高。正交实验结果可知葡萄糖是菌体生物量主要的影响因子;比较理想的培养基优化配方为(g/L):葡萄糖24,硫酸铵1,豆饼9,碳酸钙2,硫酸镁2,磷酸二氢钾4,氯化铁0.1。在此条件下活菌数可达8×108cfu/mL。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拮抗酵母菌0732-1产生抗菌物质的影响,明确0732-1产生抗菌物质的最适培养条件。以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0732-1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酵母菌0732-1产生抗细菌物质(ABS)最适碳源为果糖,其次是葡萄糖;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最适氮源为硫酸铵。当酵母菌0732-1接种入PSB培养液中,培养条件为初始pH为9.0;装样量为8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20℃;培养96 h时,发酵液中ABS的抑细菌活性最强,且随着发酵液随发酵液pH值的降低而抑细菌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紫陀螺菌(Gomphus purpuraceus)适宜的发酵碳源和氮源、发酵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碳源、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牛肉膏;最优发酵条件的初始pH5.4~6.2,振荡速度145r/min,培养温度26℃,100mL三角瓶装液量50mL。此外,还测定了紫陀螺菌深层培养菌丝体中蛋白质成分中的氨基酸种类。  相似文献   

17.
青春双歧杆菌和乳链球菌混合培养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青春双歧杆菌和乳链球菌混合培养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培养基中作为碳源的葡萄糖对双菌生长有重要作用,以葡萄糖为速率控制底物,且根据这两菌对底物的竞争关系和代谢产物可以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生长的共生关系,从而异出其动力学方程,并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预测。  相似文献   

18.
以紫芝为研究对象,讨论液体深层发酵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培养条件对菌体生物量的影响,确定紫芝液体发酵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g/L、蛋白胨3,g/L、KH2PO41.2,g/L和MgSO4·7H2O 0.8,g/L.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起始pH自然,装液量24%,接种量15%,140,r/min培养7,d.同时,以菌体生物量、胞外多糖和pH为指标,绘制紫芝液态发酵动力学曲线,发酵培养7,d后菌体生物量和胞外粗多糖的含量分别达到最大值3.63,g/L和1.67,g/L.  相似文献   

19.
Rhodococcus sp.HUST-1在Co2+的诱导下产腈水合酶,催化丙烯腈水合生成丙烯酰胺.对菌株HUST-1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发酵过程中培养基中的碳氮源、诱导剂浓度以及培养条件影响腈水合酶的高效表达.在葡萄糖20 g/L、酵母粉10 g/L、Co2+0.08 mmol/L、酪氨酸0.2 g/L、pH7.0、培养温度28℃时,HUST-1所产腈水合酶总酶活达1 012.7 U,比优化前提高了47.1%.  相似文献   

20.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的菌株FH-8,用猪粪水替代部分碳源、氮源,优化了该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猪场养殖粪水COD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1 L猪粪水中添加4 g葡萄糖、0.5 g(NH4)2S)4,调节培养基初始pH值为7、培养48 h后得到的菌悬液对高岭土絮凝活性达到93.2%.用猪粪水生产的微生物絮凝剂比传统培养基生产的微生物絮凝剂更为节约成本,约为传统培养基成本的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