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辛词雄深沉郁,达到词之胜境。辛词意境的创造,是多角度、多类型的,有逅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始境、又境、终境;诗人之境、常人之境等等,从而构成多侧面、多层次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
孙会黎 《科技信息》2009,(22):I0355-I0356
把陶渊明与王维的诗歌意境作比较,其诗歌的意境有共伺之处:无我之境,韵外之致,意与境浑;并在同与异的比较过程中,揭示出二人诗歌意境同与异的根源,他们内在精神底蕴根本不同的所在,是由于陶王二人的归隐背景不同,前者是政治性退避,而后者是生活性退避以及二人诗歌风格前后相继,各有千秋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秦观是北宋后期的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他博取众家之长而自成一家,自得清新,以一种凄清婉丽的风格将婉约词推向一种极致,被推为"婉约之宗"。秦观用词这种艺术形式通过一些悲凉凄冷的意象细腻深刻而真挚地刻画了自己内心最为深切的一种诉说。从秦观的身世经历入手,了解其词的凄美哀婉,探究这种词境的写法,阐述词境由凄婉到凄厉的转变,分析秦词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纳兰爱情词的分析 ,论述了纳兰爱情词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艺术特色以及形成这些特色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意境理论虽然不是王国维首先提出的,但毕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境界理论。王国维的“境界论”包含三层不同含义:一是作为对艺术审美本体的概括,用来说明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二是用来指示诗词中描绘的景物、景象;三是用来描绘人的心理体验。作为审美本体的“境界”又可分为三对范畴:常人之境界与诗人之境界;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一般认为同属于艺术本体论的“隔”与“不隔”,实际上是从风格的角度入手来判断诗词优劣的标准,而不是艺术审美本体论。  相似文献   

6.
朱光潜认为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实是“无我之境”,而“无我之境”实是“有我之境”,其实,他们对意境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只是对意境分类的角度不同。叶朗认为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分割裂了意境中情感和意象的关系,其实是叶朗误读了叔本华美学中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7.
纳兰性德和黄仲则都是性灵文人,康乾盛世中的哀吟者。他们的个人遭际虽不甚相似,但他们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爱情诗词都呈现出无法释怀的伤痛和苦楚。所不同的是纳兰的词更多表现的是对妻子的悼亡之情、对初恋情人的相思之苦,词作更具空灵之美;而黄仲则的爱情诗更多表现的是现实生活的残酷和自身遭遇的凄惨,诗作更具凄婉之美。  相似文献   

8.
强化和提升平面设计中的“意境”之美,进而提高作品的内涵和感染力,是平面设计艺术创新的一种手段,只有富有意境的作品才能超越平面,感动视觉。论文主要从方法论上对意境的把握展开论述,通过对多种形式手段的研究来阐释如何在平面设计作品中营造意境美以及它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只有把握好平面设计的一般规律与意境美的内容和特点,才能创作出富有意境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9.
周玲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11):50-54
张先作词注重意境的创造,一方面与晏欧等人交游往来,共创深婉凝聚的小令,另一方面从自己的生活空间环境出发抒唐五代词人所未发之情,与柳永共拓词境,创写慢词,白描铺叙,既不同于花间晏欧之“艳”气,又异于柳词之“俗”气,因此形成清丽婉约的词风,精美工巧,炼字炼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清新绝俗的意韵和华丽精美的语言正是张先词的艺术特质所在.  相似文献   

10.
顾随对王国维词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词中融入对人间的关注和人生的思考;二是擅于"造境",以象征手法表现心灵中的境界;三是运用句法修辞增强词的表现力;四是对王国维词语言的借用和意境的化用。  相似文献   

11.
《海牙规则》确立了海运承运人对航海过失造成的货损免责,航海过失可分为驾船过失和管船过失。但承运人对管货过失造成的货损应承担赔偿责任。区分航海过失,尤其是管船过失与管货过失,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近百的来,有关于此的争议不同涌现,国际上要求废除航海过失免责的呼声日益高涨,《汉堡规则》虽废除了航海过失免责,但亦未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文章探讨了航海过失与管货过失的区分标准,并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承运人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党内关系的和谐状态不仅是衡量党的自身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党内和谐是党群和谐的根本,对党群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必须通过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党内关系的和谐状态不仅是衡量党的自身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党内和谐是党群和谐的根本,对党群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必须通过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农民收入问题影响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影响到农业生产能力,是“三农”的根本问题。从农民、农村、农业三个角度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浅谈语言在馆员与读者沟通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正确运用符号语言与体态语言对改善馆员服务态度、提高馆员服务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政府从国有银行退出的艰巨性和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建立真正债关系的艰巨性的角度,对国家通过注资的方式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决不是简单通过注资就可以一蹴而就的。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之一。它作为媒体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种对社会影响颇大的公共语言行为。时下新闻语言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新闻媒体的自身发展和社会用语的纯净。为了使新闻语言沿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具体阐述了新闻语言弊病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希望能给新闻语言的规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化电能表及自动抄表系统的组成、特点,以及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几种主要智能化电能表和自动抄表系统的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电子政府的发展现状出发,以上海市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为例,对我国各级电子政府建设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及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基点,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府,最后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利真正提高政府的绩效,让公众从中获得真正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最权威的诗歌刊物《,诗刊》无疑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潮流,并引领着文学的走向。研究自1957年1月到1965年停刊的《诗刊》,可以清晰地把握当时的诗坛动态和文学环境,不失为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份生动史料。本文着重考察的是《诗刊》如何以对“五四”以来新诗人的重估和对新诗史的重构,完成了新诗在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