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以杯[4]芳烃和对叔丁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反应,合成了对[(对叔丁基苯基)-偶氮基]杯[4]芳烃,通过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叔丁基杯[4]芳烃与氯代烷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的活性较低,研究很少.通过微波辐射,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和1,2-二氯乙烷为原料,高效率地合成了25-(2-氯乙氧基)-26,27,28-三羟基对叔丁基杯[4]芳烃,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通过IR和1H NMR对标题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Cr(Ⅲ)和Cr(Ⅵ)化合物分离富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pH=6,1 mol/L的HC l溶液作为洗脱液时,对叔丁基杯[4]芳烃富集柱对Cr(Ⅲ)具有良好的选择富集效果,且水中常见的阳离子对其分离富集干扰不大,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Cr(Ⅲ)的最大吸附量为3.3×103μg/g。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Cr(Ⅲ)的分析,其回收率达到90%以上,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Cr(Ⅵ)无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叔丁基和脱叔丁基环酰胺杯[4]芳烃聚硅氧烷制备成2根毛细管柱并用于Grob试剂的探测.结果表明,Grob试剂的各组分在柱子上能得到良好的分离,且峰型尖锐对称,无拖尾现象.在含-NH-的PSO-CYCL-C[4]A上,Grob试剂各组份中醇类在正构烷烃C10、C11 、C12后流出,柱极性较强;上缘含叔丁基的PSO-TBU-CYCL-C[4]A对醇类的保留降低,而对烷烃的保留作用加强;萘最后出峰,这可能与杯芳烃苯环与萘间较强的π-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乙酸、对叔丁基杯[6]乙酸、对叔丁基杯[8]乙酸三种杯芳烃,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条件下对铁的萃取情况,讨论了这些体系的萃取机理,求出了它们的萃取平衡条件常数,探讨了用此法去除稀土盐中微量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新型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研究杯[4]芳烃衍生物,并为后续衍生化反应制备中间体,用对叔丁基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利用一步法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再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与碘乙醇的反应,得到了对叔丁基25,27-二羟基-26,28-二羟乙氧基杯[4]芳烃,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叔丁基杯[6]芳烃及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羟基氢被乙酸乙酯或乙酸甲酯取代的衍生物;进而在不同溶剂中合成了这些杯芳烃与碱金属钾、钠等离子所形成的四种未见报道的固体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先谱、核磁共振、等离子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得出相应的固体配合物组成,还简要讨论了四种固体配合物的可能的形成机理和结构.  相似文献   

8.
杯[4]芳烃磺酸钠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步法合成水溶性杯[4]芳烃磺酸钠,先合成对叔丁基杯[4]芳烃,再脱去叔丁基生成杯[4]芳烃,最后台成杯[4]芳烃磺酸钠.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杯[4]芳烃磺酸钠的电化学特性.结果发现,杯[4]芳烃磺酸钠在NaAc—HAc水溶液(pH=4.0)中,当电位扫描范围为0.3~1.0V(vs SCE)之间时,可观察到一个对应于酚羟基氧化的不可逆峰,氧化峰电位在0.83V(vs SCE)左右,且随扫描速率不同而略有变化.  相似文献   

9.
新型主体β-CD-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具有协同识别效应的超分子主体,设计合成了β-CD与杯[4]芳烃偶联物.通过叔丁基杯[4]芳烃与自制的3-甲氧基-4-(2-溴乙氧基)-苯甲醛反应,得到下沿含游离醛基的中间体1,3-双[4-甲酰基取代苯基]对叔丁基杯[4]芳烃衍生物2;2与N-(2-胺乙基)-氨基去氧-β-CD 4进行亲核反应,获得新型主体分子β-...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泡式准乳化液膜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三磷酸腺苷(ATP)的传输影响,并对其传输规律及传输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亮氨酸类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分离性能及其应用.合成了L-亮氨酸乙酯四氟硼酸盐和L-亮氨酸乙酯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离子液体,将其作为固定相制备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建立了50,80和110 ℃时的Abraham溶剂化参数模型,选用Grob试剂和正构烷烃混合物对固定相的气相色谱分离能力和选择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亮氨酸类离子液体固定相具有良好的涂渍性能,对化合物进行保留所产生的多种相互作用力中,偶极相互作用力和氢键相互作用力占主导地位,具备较好的色谱分离能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两种β-环糊精衍生物混合GC固定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两种β-环糊精衍生物-β-混合GC固定相的分离性能。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研究苯的位置异构体在两种环糊精混合固定相上的分离情况,从柱效,固定相的结构及其与溶质的作用方式讨论两种环糊精混合固定相的分离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两种新型聚硅氧烷侧链含氮冠醚(十一亚甲基15冠-5和十一亚甲基18-冠-6)被成功地合成出来,并将它们涂渍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进行色谱评价。结果表明,这两种固定液具有优良的色谱性能。它们能很好地分离芳香族化合物,尤其是成功地分离了一些胺类化合物,而且这两种固定液对正构醇和正构酸甲酯有相当好的选择姓。本文着重比较这两种固定液色谱性能的各方面异同。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色谱法和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器技术在手性识别研究的新进展,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重点介绍了施陶丁格反应和点击化学反应在制备新型的脲键型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和多糖手性固定相方面的应用现状,探讨手性分子与手性固定相间识别机理;对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在手性分子识别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采用环肽(valinomycin)(缬氨霉素)作为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对几种手性化合物进行手性拆分研究.考察了柱子极性的影响,根据该环肽结构上的特点,对手性拆分机理进行了推测,建立了用环肽作毛细管固定相对手性化合物拆分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来报道的各种高效液相色谱蛋白质手性固定相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蛋白质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分类、组成、性质、拆分机理及其应用,讨论了各类蛋白质手性固定相的优缺点,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黄浩斌 《科技资讯》2012,(24):95-97
介绍了两种离子液体(HHBIM-NTF2和PVBIm-NTf2)作气相色谱固定相。这两种液体从不同方向尝试解决普通咪唑类离子液体热稳定性差的缺陷。通过使用Grob试剂、二甲氧基苯混合物等物质证明了其有效性。本结果为进一步扩大咪唑类离子液体固定相的色谱适用范围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用于测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子的性质,所使用的流动相及分离情况进行了综述。并简介了所使用的检测器。  相似文献   

19.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甲苯二异氰酸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寻找分析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选择典型的气相色谱固定液如SE-30,SE-54,OV-225,芳羧酸酯液晶和环糊精生物等涂渍成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测定它们对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构体的分离能力。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率高,适合用于工业分析和环境监测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构体。  相似文献   

20.
利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出烷基硫醇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描述参数,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化合物在不同极性色谱柱上的QSRR模型。烷基硫醇类化合物在不同极性色谱柱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其拓扑指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建立的不同极性色谱柱上的烷基硫醇类化合物的色谱保留QSRR模型预测此类化合物的色谱保留值,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