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校研究、设计的,江西造船厂建造的“监督73”艇最近航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在我国首次采用尖头涡尾船型并获得成功的船舶,也是目前长江港航监督局最大的一艘监督艇.目前,该船已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2.
周上然 《科技信息》2012,(28):454-454
船舶在设计建造及使用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受力,研究船体结构受力,用来指导船舶的建造及日后的航行使用。本文着重介绍了船体强度(总体强度与局部强度)的研究现状及它对船舶建造和航行的影响,在船舶的建造过程中应该以强度为主导,优化结构设计,使其合理分布受力。在船舶航行的过程中,根据船体自身的强度,调整航行性能,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3.
韩翔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1):6176-6183
中高速船在航行状态下,其航态与低速航行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对船舶的阻力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此类船舶的阻力预报必须考虑船舶航行姿态的影响。现有公开发表的关于滑行艇垂向+纵向运动理论预报研究的资料不多见。基于Flu-ent平台对三维船体航态对阻力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动网格技术模拟船舶的航态;同时,为了保证计算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利用FLUENT二次开发平台,编写UDF程序,在离散的时间域内根据船体的受力对船舶运动进行干涉。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船舶的水动力预报问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塔尼亚”号将载着查尔斯王子今年6月前往香港。王子将代表伊丽莎白女王出席香港主权移交仪式。排水量5千吨的“不列颠塔尼亚”号游艇,是英国女王和王室成员到海外访问或在国内领水航行时的正式私人寓所。该游艇1957年由海军部决定建造,以英王乔治五世驾驶过的游艇命名。该艇长125.65米,宽16.76米。总吨位5862吨。持续航速每小时21海里。艇身颜色上蓝下红,上甲板涂有一道金黄色带,上层建筑为白色。1953年,女王主持了它的命名和下水典礼。  相似文献   

5.
为了向“雪龙号”提供一条可行的卸货用航行水道,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破冰船“雪龙2号”急需在南极大陆的中山站前沿复杂的固定冰中制订一条破冰路线。在“雪龙号”过去多年积累数据和经验基础之上,通过详细分析破冰水域的航行环境、固定冰区当年冰情、最新气象辅助资料以及可用的先进设备,制订一条破冰计划路线。采用首尾破冰、进退速度控制、预留距离控制以及操纵船舶辅助破冰等方法,顺利完成破冰开路任务。实际破冰结果证明,计划路线既绕开了危险的冰裂缝和冰山,也为“雪龙号”节省大量的卸货时间。总结“雪龙2号“在固定冰中的破冰能力,指出相应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我国破冰船在极区常态化航行、冰区航行的船舶驾驶员、按极地规则要求进行的冰区航行培训以及相应的业务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志强  卞涛  叶曦  刘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0):13527-13536
针对复杂湖面环境干扰下的无人艇自主航行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有效的无人艇航迹跟踪控制系统。该系统从航迹跟踪控制算法、数据融合处理、上位机监控三个部分展开设计。在算法设计层面,将航迹跟踪控制问题分为外环和内环两部分,外环部分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视线(Line of sight,LOS)制导算法,以求解目标航向角作为航向控制器的输入;内环部分设计了无模型自适应PID航向控制器,以实现无人艇稳定的航行。在数据处理层面,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传感器信息进行融合,实现了对无人艇位置和姿态信息的准确估计。在监控层面,设计了一种可视化上位机软件,实时监测无人艇航行状态,保证航行安全。最后,利用实艇进行湖测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在内湖执行任务的能力以及应对复杂环境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依靠船航行时,流体动压力支持部分船体重量航行的高速船,其中依靠流体动压力支撑大部分船体重量的称“滑行艇”,小部分靠动压力支撑的称“圆舭快艇”或“高速排水型船”。  相似文献   

8.
世界第—个水下实验室、苏联“北方人”号科学考察潜水艇于1958年12月在北极巴伦支海航行了近四千海里,经过二十四天的这样航行,已顺利完成了预定的科学研究任务。在这次航行中,潜水艇上的海底科学研究者们研究了海底土壤,观察了鱼群游动情况。潜水艇对于海洋鱼群及其生活条件所进行的考察证明,这样工作不论在什么天气中都可以进行。艇上的科学人员已经确定在什么时间、什么深度会经常遇到那一种鱼群,并且作出了关于鱼群,特别是鲱鱼,对照明灯光的反  相似文献   

9.
船用金属材料是造船的主要原材料,船舶质量和航行安全直接与金属材料本身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船舶的建造质量和安全主要是由船舶检验来实现的,对金属材料质量检验就是保证船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浅吃水蜗尾客船最近由我校船舶系设计、湖南省新化县造船厂建造成功.该船有200客位,航速可达18.4km/h,比同类常规船快3km/h,单机航行与同类常规船双机航行航速相同,且节能效果显著,可提高经济效益20%.该船型安全、平稳、舒适、吃水浅、  相似文献   

11.
由我校抓总主持设计的Ⅱ型深潜器全艇重要系统、关键设备的陆上联调试验工作按联调试验大纲和联调试验细则的要求,于4月2日在我校圆满结束.Ⅱ型深潜器是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的第一艘载人、缆控双功型、打捞、探测,作业小型深潜器.该艇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高,在技术上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该艇是由我校作为技术责任单位进行研究设计,由船舶总公司431厂建造的,作为艇的使用单位船总750试验场参加了部分设计工作.艇内大部分关键系统设备均采用了我校国防“七五”预研的最新成果,如:综控、缆控、逆变电源、电力推进、水下电视、光纤传输等系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由德国建造的现代化船舶“未来船舶”中央冷却系统的分析,指出了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温度可控性的不足;建立了现代船舶柴油机冷却系统应满足的条件;进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集成式船舶中央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分析其工作性能及其对船舶主机工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船舶总纵强度的校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充分考虑到船舶营运中的腐蚀对船舶的影响,从船舶防腐措施及航行状态等方面分析了利用船舶年平均腐蚀率估算其强度的不确定性.根据实船测试确定“育龙”号船的腐蚀率并对该船的船中剖面模数及船舶“压载出港”、“压载到港”两种营运状态允许承受的最大静水弯矩进行校核.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并采取良好的改进措施.研究结论对充分考虑腐蚀对船体强度的影响,确保航行安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无人水面艇航行的最优路径,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航行路径的平滑度,提出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的无人水面艇路径规划算法。首先,通过引入动态控制参数来提高该算法的寻优能力和搜索精度,并由测试函数验证其可行性;然后,在航行安全的前提下,以路径长度和路径平滑度为规划目标,在不同环境下对无人水面艇进行路径规划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路径长度、路径平滑度及路径安全性方面表现较好,能找到全局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柴电潜艇动力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准稳态”数学模型,在实现了潜艇水下艇行过程和充电航行过程仿真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仿真确定潜艇混合航行工作制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船舶航行规范化安全评估技术与相对风险评估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总结和分析规范化安全评估在船舶航行安全工作中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隶属度函数的相对风险评估模型,并将该模型具体应用到上海港引航作业的安全评估工作中,结果表明该模型有利于解决航运单位对于船舶航行情况的风险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摘要: 设计建造了滑波航行器的原理样机--漫步者I,并在水池中进行了静水环境下阻力试验、规则波中自航试验及无约束迎浪航行试验.研究了滑波航行器静水阻力成分以及规则波波长与波幅对滑波航行器浮体升沉幅度、纵摇角度、滑波推进器推力值及无约束航行航速的影响,得到了一系列波长、波幅下各参数变化的趋势.试验结果为数值计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为研发大航程低碳型无人水面艇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应急车令是用于控制船舶驾驶的一种设备,它是船上驾驶室主控车令控制器的备份控制设备,可以通过船用车令命令向“机舱”和“集控室”等多个控制部位发出指令,使船舶在遇到特殊情况下能正常驾驶与航行。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船舶上纷纷要求安装应急车令系统,以保证船只在航行中的绝对安全,因此应急车令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一种电子控制的船舶应急车令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的无人艇航行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上交通正朝着无人化、自主化方向发展.水面无人艇是水上交通工具中尺度较小、自主化程度较高的一类.面对复杂的海洋环境,高度集成的无人艇难免由于组件交互失效、内外干扰等造成航行安全事故.在无人艇设计过程中提高其安全性成为面向水上应用的无人艇研发的重要环节.为此,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评估无人艇航行安全并给出安全优化对策.针对Pixhawk无人艇软硬件架构搭建事故致因模型.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分析系统级危险、不安全控制行为及原因.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航行安全性的设计建议,从控制系统角度提高了Pixhawk无人艇航行安全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20.
《青年科学》2013,(5):34-34
“鱼”跃龙门 苏联最早建造的全钛合金潜艇是“帕帕”级全钛合金巡航导弹试验艇。它虽然是一款试验艇,但是水下航速却达44.7节,至今保持着潜艇水下航速最快的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