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产权与物权是截然分离的两个概念,产权是对物权的扩展和延伸。同时论述了人力资本的两大特性:一是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主动性特征;二是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相结合的特征。最后论述了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与人力资本产权的关系,提出以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主导的分散式对称分布的最优企业所有权,替代谁投资谁所有的集中式对称分布的现行企业所有权。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产权与物权是截然分离的两个概念,产权是对物权的扩展和延伸。同时论述了人力资本的两大特征:一是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主动性特征;二是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相结合的特征。最后论述了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与人力资本产权的关系,提出以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主导的分散式对称分布的最优企业所有权,替代谁投资谁所有的集中式对称分布的现行企业所有权。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在涉及两种以上财产的企业联合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两种不同的剩余控制权。因此,研究企业的所有权问题应该同时考虑人力资本的实际剩余索取权和自然剩余索取权。富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安排需要兼顾这两种权利并且有针对性地运用监督和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4.
通过薪酬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历史回顾,阐述了竞争能力其实质就是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本质就是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创新。企业制度安排的出发点就变成了如何有效且长期地保持对人力资本的强激励作用,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的现象也就变得很自然了。提出对高级人员认股期权制度的安排。  相似文献   

5.
黄永忠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5):20-21,39
通过薪酬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历史回顾,阐述了竞争能力其实质就是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本质就是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创新。企业制度安排的出发点就变成了如何有效且长期地保持对人力资本的强激励作用,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的现象也就变得很自然了。提出对高级人员认股期权制度的安排。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人力资本的内涵、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以及它们对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影响。本文拟对以上三个问题的研究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人力资本的产权的确定和制度安排便显得尤为重要,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所有权的问题的确定。本文结合文献,通过对人力资本及其产权的论述,说明了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在企业所有权方面的地位是平等的,同样是企业所有权主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假定企业是由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缔结的契约的前提下,认为企业的最终目标应是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只是企业契约中的一个子系统,其目标也就自然地从属于企业目标。由于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力资本在企业契约中的重要性日渐显著,虽然其计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我们仍应将人力资本所有者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标签所有权转换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具备原所有者无关性的标签所有权转换协议。协议中主要包含原所有者、新所有者、标签和可信第三方四个通信实体。采用GNY逻辑对该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将原所有者对标签的所有权转交给新所有者;并能抵御跟踪攻击、重放攻击、中间人攻击和去同步化攻击,保护标签信息的前向安全和后向安全,提供原所有者无关性。对该协议进行了仿真实现,获取了标签计算耗时等数据。经过与其他协议的数据进行对比,该协议中标签的计算耗时较短,适用于低成本标签。  相似文献   

10.
在高科技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核心动力。作为一种"主动资本"的人力资本不能压制,要想激发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对其实施激励。而剩余索取权能使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入与其努力成正相关,能有效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较,我国制度环境与市场都不同,针对这种现状,对股票期权、技术入股、年薪制等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制度进行了创新和适应性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