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观察决明山楂燕麦胶囊的急性及长期毒性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性。方法急性毒性反应以10 g/kg(小鼠最大耐受量)的决明山楂燕麦给小鼠一次性灌胃,连续观察14 d,逐日记录毒性反应、死亡数,并作病理学检查。长期毒性反应以低剂量组1.6 g/kg、高剂量组2 g/kg给大鼠连续灌服8周,对大鼠进行一般状况、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检查。结果急性毒性实验未见小鼠出现毒性反应及死亡。长期毒性结果显示,低、高剂量组大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及主要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肉眼观察服药组心、肝、脾、肺、肾外观形态、颜色均无异常改变,光镜检查也未见各脏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异常。结论决明山楂燕麦对实验动物安全无毒,这可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
研究偏碱性恩诺沙星注射液对SD大鼠的长期毒性作用,揭示其临床安全性。连续给药70,d后,与对照组相比,偏碱性恩诺沙星注射液试验组大鼠的血常规及各项血液生化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偏碱性恩诺沙星注射液各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除偏碱性恩诺沙星注射液100,m L/kg剂量组大鼠的肝脏和肾脏出现轻微的组织损伤外,50,m L/kg和25,m L/kg剂量组SD大鼠的各组织器官均无明显组织病理学变化。因此偏碱性恩诺沙星注射液毒性较弱,连续腹腔注射情况下对SD大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苦丁茶水提物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苦丁茶(Ilet latifolia Thunb)水提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对大鼠长期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小鼠对苦丁茶水提物的最大耐受量为168g/kg,属于无毒性级,服用安全,在大鼠90天长期毒性试验中,苦丁茶对大鼠的生长发育,造血功能,血液生化指标等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江香薷各剂量对幼龄SD大鼠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影响,并应用损益指数-总积分(BDI-GS)体系进行安全性评估,为柴胡疏肝散加味江香薷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准备SPF级SD幼龄大鼠80只,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4组,即柴胡疏肝散加味江香薷低(0.2 g/kg)、中(2 g/kg)、高(20 g/kg)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水,0 mg/kg),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28 d,实验期间,每天对大鼠进行一般状态观察,每周记录一次体重,于第29天对大鼠进行麻醉采血及各脏器解剖取材。对大鼠体重、血液常规、血清生化、尿常规、主要脏器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实验期间给药组大鼠的行为、活动、毛发颜色、对外反应、粪便性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体重结果表明柴胡疏肝散加味江香薷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清生化结果显示雌性中剂量组大鼠AST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结合肝脏病理学观察,该指标下降无毒理学意义;血常规指标中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尿常规结果和肾脏病理学观察中未见变化,且血清生化中与肾功能相关的指标均未见异常;雌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中药复方药新型坤净栓对小鼠和大鼠的毒性作用,采用大鼠阴道给药和小鼠ig给药两种方法,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长期毒性研究连续大鼠阴道给药12周及停药后2周,检测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等方面各项相关指标.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和对照组比较,新型坤净栓对大鼠和小鼠的体重、外观、器官组织均没有影响;长期毒性试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脏器系数中新型坤净栓中剂量组和基质组有显著性差异,大鼠血象指标中阳性组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有显著性差异,大鼠生化指标中阳性组的GLU、AKP、BUN,低剂量组CHO,基质组AKP、BUN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新型坤净栓各组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GLU和AKP等存在显著性差异;肉眼观察给药组大鼠主要脏器未见明显异常,病理切片检查所观察到的个别动物组织病变均属于动物的自发病变.新型坤净栓对小鼠ig给药及大鼠阴道给药均未见明显毒性,初步表明新型坤净栓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中药安全评价中心(GLP)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的正常SD大鼠在长期毒性试验中的生物学指标,为以后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指标。方法 收集长期毒性试验的10批次正常对照组SD大鼠,正常饲养,每周测定一次体质量增长及摄食量,在第3、6个月及恢复期结束时各测定一次脏器指数、血液和生化指标。结果 雄性SD大鼠的摄食量较高,体质量呈线性增长趋势,高于雌性,雄性大鼠的脏器指数有所下降,表明雄性大鼠生长发育、饲料利用率比雌性大鼠快,血液和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这些正常数据指标可为以后GLP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的大鼠试验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脐疝(umbilical hernia,UH)大鼠模型表型及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全同胞交配法对自发UH大鼠进行近交繁育,建立遗传性UH大鼠模型,观察表型特征、生长曲线、脏器系数、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等生物学特征.结果 所培育的UH大鼠脐疝发病率保持100%,外观、解剖、病理等特征明显;雄性个体体质量自第...  相似文献   

8.
24只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对半,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普通初乳组(NC组)、免疫初乳组(IC组),每组8只.NC和IC组每天分别灌服普通初乳和免疫初乳(1 mL/100 g体重),C组灌服生理盐水.连续6 d.在第6天观察了灌胃免疫初乳后大鼠血液某些生理指标和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免疫初乳在参与机体生理活动和内分泌功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整个实验期内,IC组大鼠血液中性粒细胞显著高于C、NC组;NC和IC组大鼠血浆中Ins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IC组大鼠T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然而,在整个实验期,大鼠血浆T4、IL-2水平各组间无显著差异.提示免疫初乳可提高正常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机体代谢激素的分泌,但对细胞免疫没有明显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支链氨基酸对耐力运动机体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建立了大鼠耐力训练模型,通过给大鼠服用支链氨基酸,测定运动前后的体重变化、力竭时间以及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抑制性氨基酸、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服用支链氨基酸后,大鼠的力竭时间显著延长,血红蛋白、血清兴奋性氨基酸、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都显著升高,而血尿素和抑制性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支链氨基酸可以缓解耐力训练导致的蛋白质过度分解代谢,增加机体糖原储备,改善机体糖代谢功能,加强糖异生作用,进而促进大鼠的耐力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模拟急性高原低压性缺氧对大鼠血液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高原缺氧大鼠损伤模型,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10 h组、缺氧20 h组、缺氧30 h组,每组10只,对照组置于当地海拔1 500 m处,缺氧10、20、30h组放入大型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海拔8 000 m高原低压性缺氧环境,检测大鼠血气、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观察不同缺氧时间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与常氧对照组比较,血气相关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逐渐下降;血常规指标白细胞(WBC)、红细胞计数(RBC)和血小板(PLT)均显著增加;血生化指标血糖水平显著升高,白蛋白(ALB)、血清尿素氮(BUN)异常升高,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 模拟高原低压性缺氧不同时间大鼠的血液学指标均发生显著改变,严重影响大鼠的正常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脑栓通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脑栓通胶囊治疗脑卒中的机制。方法 6周龄雄性Apo E -/- 小鼠,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脑栓通胶囊低剂量组、脑栓通胶囊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予脑栓通胶囊0. 5 g/kg体质量,高剂量组给予脑栓通胶囊1. 0 g/kg体质量,对照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连续给药12周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酶偶联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脑栓通胶囊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显著降低血清中TC、TG和LDL-C的含量,但对HDL-C含量无影响。结论 脑栓通胶囊可以调节血脂水平,其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很可能与该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临床治疗奥狄氏括约肌松弛(the Sphincter of Oddi laxity, SOL)患者胆结石复发寻找依据,本文研究了患有SOL的胆结石患者的胆汁细菌组成和多样性. 分析了SOL与非SOL胆结石患者术前肝功、肾功和血常规等临床指标差异,基于Illumina MiSeq平台对患者胆汁细菌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 结果发现,SOL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显著高于非SOL患者, 而腺苷脱氨酶(ADA)则显著低于后者(P < 0.05).两组患者之间胆汁细菌α多样性指数除均匀度外无显著差异(P>0.05);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SOL患者胆汁中细菌丰度前四的菌门依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其中变形菌门、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Lachnoclostridiums属细菌在SOL患者胆汁中含量显著高于非SOL患者(P< 0.05),而SOL患者中其他优势菌属如克雷伯菌(Klebsiella)、马赛菌属(Massilia)和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丰度则无显著增高(P>0.05). 因此,SOL患者的部分临床指标如胆红素、ADA水平和胆汁细菌组成与非SOL患者存在显著差异,这为临床治疗SOL患者胆结石复发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油橄榄叶提取物对铅中毒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对铅中毒小鼠血液组织生化指标的干预作用.选健康小鼠,每日灌服醋酸铅溶液的同时灌服不同剂量的油橄榄叶提取物,连续用药30d,检测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橄榄叶提取物对铅中毒小鼠的血液有显著影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小鼠灌服油橄榄叶提取物后血中铅的质量含量下降,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降低,血红蛋白质量含量和血小板的数目等指标、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一氧化氮(N0)的质量含量均升高,丙二醛(MDA)的质量含量降低.橄榄叶提取物对铅中毒小鼠有一定的疗效,能降低血中铅的质量含量,可改善小鼠血液生化指标,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茶水对小鼠机体的影响,为石笔木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72只小鼠分成4组,低、中、高剂量组投喂相应浓度的石笔木茶水,空白对照组投喂蒸馏水,连续投喂90 d。每天观察小鼠的外观、行为、活动、精神状态等,按时记录小鼠饮食量、饮水量以及体重变化。观察结束后,取血及内脏进行常规的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并计算主要脏器指数。实验结果表明:石笔木茶水各剂量组小鼠未见明显异常反应,饮食量、体重增加量、血糖、血脂、脏器指数以及肝肾功能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石笔木茶水各剂量组饮水量均明显小于空白组饮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短时间(90 d)内,持续饮用石笔木茶水对小鼠机体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明显减少饮水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功能性食品"糖脂康"的安全性。方法:选用健康断乳SD大鼠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1 875、3 750、7 500 mg/kg.BW剂量的糖脂康样品掺入基础饲料中喂养,对照组则给予基础饲料,连续30 d后检测相应指标。结果:试验期间及实验结束时,各剂量组动物体重增长、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及脏体系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各实验组大鼠肝、肾、胃、肠、脾、睾丸和卵巢等组织均未见有病理改变。结论:糖脂康对大鼠的生长、发育、代谢及脏器无急性不良影响,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无短期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鹰嘴豆对小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以新疆地产的鹰嘴豆(Cicer arietinum)为受试样品,用高血糖模型小鼠研究鹰嘴豆调节血糖和血脂的作用.选取27只健康小鼠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鹰嘴豆低剂量组(10g/kg/d),鹰嘴豆高剂量组(20g/kg/d),将鹰嘴豆粉与普通饲料混合,喂养12天后,测定其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此来作为对鹰嘴豆调节血糖血脂的功能评价。结果表明:鹰嘴豆对高血糖小鼠具有很好的降糖和降血脂作用,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27周龄Wistar大鼠生物学特性数据资料库,同时判断实验动物饮用酸化水后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方法随机选取0日龄的Wistar大鼠48只(♀♂各半),饲养在SPF级饲养设施内,饮用高压灭菌酸化水(pH值调节在2.0~3.0)27 w后处死,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从血液生理指标看出,雄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MCHC差异显著外(P0.05),其他指标不存在差异性;雌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THC差异显著外(P0.05),其他指标不存在差异性。从血液生化指标得出,雄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TP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不存在差异性;雌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ALT、TG差异显著外(P0.05),其他指标不存在差异性。结论从结果中可以得出实验动物在饮用酸化水(PH=2.0~3.0)后对大多数血液学指标实验结果没有明显影响,至于个别指标的差异性是否由酸化水引起,需要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解剖性肝切除术(AH)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I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AH组165例,IH组13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AH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IH组,AH组术中出血量、当日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IH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AST,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H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30%,显著低于IH组(30.37%)(P0.05);AH组结石残留率为4.29%,再复发率为1.23%,均显著低于IH组(15.67%,7.46%)(P0.05).结论与IH比较,A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少、术后并发症少、结石残留及复发率低特点,两者对肝功能的影响接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葛根素(Puerarin)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及其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循环研究技术,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微循环障碍组(NE)、微循环障碍改善组(生理盐水组、葛根素组),观察各组给药前,给药后1、5、10、20、30、60min对微动脉、微静脉的管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变化及动脉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葛根素各组给药后均表现出家兔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血流量增加(P〈0.05或P〈0.01),葛根素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葛根素能使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血流量增加,但对家兔的动脉血压、心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减少术中出血,减轻肝功能损害,降低手术风险系数。方法:回顾性总结16例患者术中阻断半肝血流,行肝叶切除、肝内胆管直视下切开取石等手术后,患者术后并发症、肝内胆管结石的残石率、再手术率以及术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肝功能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方法可以控制肝切除术中的失血,保留了健侧肝脏的血运,术中及术后对肝功能损伤较轻。是一种可行、合理的肝血流阻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