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野草》是夏衍抗战时期写的哲理性散文,张培基和刘士聪先生曾先后将其译成英文。本文旨在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两方面对两译文进行对比赏析,以期对散文的翻译与赏析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翻译教学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培养良好的翻译工作习惯,学会初步的翻译技巧,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具备基本的翻译能力。翻译赏析在翻译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3.
吕子青  卢叶玲  杜薇  薛剀 《科技信息》2011,(32):212-212
随着海外电影不断涌入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片名被翻译成中文,而这些译名的好坏直接影响观众观看影片的欲望,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文章将从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原则,港台大陆翻译电影片名的特色等方面对英文电影翻译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言结构特点不同.唐诗不可能等值翻译。本文通过对唐诗的两种英译本进行赏析比较,突出了采用归化策略和创造性选词对原诗"意境"的翻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被称为译坛奇才、狂才。本文介绍了许渊冲及其诗歌翻译理论、技巧,并细致赏析了其译文。从中体味其翻译理论、技巧和实践的统一。其译文也证实了他的诗歌翻译理论:翻译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张谷若先生《大卫·考坡菲》译文的赏析,概括出张老的翻译特色和 脚踏实地的翻译理论。我们学习、研究文学翻译,应当学习张谷若先生那种治学严谨的 态度,领会他独特、优美的翻译风格,学习运用他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为繁荣我国的翻译 事业而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7.
英语公益广告标语的修辞魅力及其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英语公益广告标语中最常见修辞格为切入点,通过实例赏析,来领略标语中修辞手段所展示的语言美,并在此基础上对英语公益广告标语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英语广告的翻译和创作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8.
白秋辉 《科技信息》2012,(22):158-158
王佐良先生作为我国外语界著名学者,毕生从事英国文学翻译和研究,不仅在英国文学、文学史、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非凡成绩,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有很多建树。本文通过剖析其翻译思想,并归纳分析其翻译特色,同时选择其译作进行赏析,从王佐良倡导的文体、读者反应、忠实等角度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西方经贸往来频繁,产品名称的翻译非常重要。商品品牌是产品的标志,恰当的翻译对于宣传及推销产品意义重大。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语言文化差异等因素,使译文获得与原文最大可能一致的效果。文章从品牌的定义、形成及翻译方法等角度加以阐述,对创作及赏析商品品牌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简论许渊冲的中诗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先生在当代中国文学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独一无二的。通过对许渊冲先生的中诗英译赏析,证实了文学翻译要保持原作艺术魅力,译者要尽可能地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陌生化是诗歌最基本的美学特性。诗歌的美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语言的陌生化衍生的。在诗歌翻译中能有意识地传达陌生美,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和译作质量的赏析都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集大成者,不仅得到了国内学者的研读和鉴赏,也被翻译成其他语言,供外国读者赏析。本文对泰勒的英译本的第一回进行了赏析,探讨并学习译者是如何运用具体的翻译方法将第一回中十分“中国”的东西用英语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文字有限而意义无限,因此我国诗歌的赏析在文学史上常青不老,被人们不断地引用,总也能让人回味无穷。本文正是从语言的模糊性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模糊语言及其翻译,并进一步论述了古代诗歌《木兰辞》中的模糊词汇的模糊翻译。  相似文献   

14.
微型小说凭借其短小精悍,寓意深远的优势,越来越受人们青睐,不仅本土的微型小说方兴未艾,外国大量优秀的微型小说作品的引进也与日俱增,而关于微型小说的翻译艺术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旨在赏析外国微型小说汉译的第一代译者张白桦的作品中的翻译艺术,为繁荣民族文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是赏析和翻译古诗词的关键。为了使原文和译文达到一样或类似的审美效果,译者要对意象做适当的处理。在翻译古诗词的过程中,原文中的意象应尽量保留;当保留原文意象可能引起译文读者的误解或转变意象可以更好的体现原文时,要做适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是赏析和翻译古诗词的关键.为了使原文和译文达到一样或类似的审美效果,译者要对意象做适当的处理.在翻译古诗词的过程中,原文中的意象应尽量保留.当保留原文意泉可能引起译文读者误解或转交意象可以更好地体现原文时,需做适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张瑞 《科技信息》2010,(7):206-206,282
诗歌的翻译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不仅要真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和情感,也要尽量再现原文的形式和音律。本文通过对古诗《行宫》的几首英译进行赏析,并说明诗歌的翻译可以做到意、形、音的完美结合,达到神似、形似、音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傅东华翻译的美国通俗小说《飘》,语言优美、通俗易懂,口语化和幽默化的语言几乎贯穿整个译本,从而构成了此译本的独特风格。但译本中过于中国化的归化翻译一直饱受文艺评论界的批评。德国翻译理论家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要求不同类型的文本需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感染文本《飘》要求译文以归化为主,应主要忠实于目标语读者的反应。此理论无疑为我们赏析傅译《飘》的中国化的口语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提供了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9.
以最常见的修辞格比喻为切入点,通过实例赏析,来领略广告英语中修辞手段所展示的语言美,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广告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以期为英语广告的翻译和创作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独特,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概念.西方诗歌的审美倾向是以意象赏析为主,因而意象翻译成为中诗英译的重点和难点.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意象图式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进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诗歌翻译的要点和难点就在于用另一语言符号还原该意象图式的对等体.图式理论为诗歌翻译给出重要提示,即在诗歌翻译中,用符际翻译的视角探寻目的语诗歌意象的对等体,用图画还原意象,帮助译诗读者在获取原诗意象方面达到最大近似的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