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制冷空调的变频技术及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空气调节系统的动态模型及空调机常规ON-OFF运行的性能,接着分析了变频空调机的性能并与常现ON-OFF控制作了比较,最后论证了采用模糊智能控制实现空气调节系统的自动控制,可使系统节约更多的能量并可提高系统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2.
碱性含油污水生化处理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采用厌氧酸化-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碱性含油污水的实验室研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生物酸化可以调整污水pH值,并可提高可生化性,使整个系统的COD去除率提高,从而可以认为生物(水解)酸化-二级暴气沉淀是炼油含碱污水合适的生化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1-Wire和Java虚拟机技术的温度湿度监控系统。系统在硬件设计上采用了1-Wire技术,使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组网灵活、施工维护方便、成本低等优点,系统在软件设计上充分利用TINI模块提供的Java虚拟机,采用Java语言与1-Wire API相结合的方式开发,这使监控软件具有了开发规范、简洁和跨平台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滑模变结构-PID控制[1]运用于电液伺服位置/力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经对系统的数字仿真和模拟实验表明:对电液伺服系统采用滑模变结构-PID控制,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跟踪精度以及对不同类型参考输入信号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能消除常规变结构控制所存在的抖振现象  相似文献   

5.
醇类溶液的相平衡研究,将有助于缔合性溶液理论的进展。 本文采用改进的 Gillespie型汽液平衡器测定叔丁醇-仲丁醇、仲丁醇-正丁醇、叔丁醇-正丁醇3组二元系统和叔丁醇-仲丁醇-正丁醇三元系统汽液平衡数据。对于水-正丁醇、水-异丁醇、水-异戊醇3组有限互溶度系统的平衡测定,采用Pratt型平衡器。实验数据应用修正威尔逊方程分别求得其配偶能量参数,拟合精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应用求得的配偶能量参数来计算叔丁醇-仲丁醇-正丁醇三元系统汽液平衡关系,并与实验数据作了对比,获得较好的关联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随动系统的FUZZY-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勇  蔡杰  蔡远利 《河南科学》1997,15(2):200-203
针对随动系统的不确定性,采用FUZZY-PID智能控制方法对系统实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FUZZY-PID控制器的随动系统,其控制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β-甘露聚糖酶菌株的复合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离子注入和紫外线复合诱变,筛选到了一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优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M-66,作者采用“系统全面反馈实验优化技术”优化了发酵条件,并使其发酵液酶活从出发菌株M-1的37.03U/mL提高到优化后的150.12U/mL。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陶瓷介电常数、陶瓷加入量和陶瓷-聚丙稀复合薄膜介电性能间的关系,给出适合本陶瓷-聚丙烯复合系统的介电常数公式.提出的陶瓷颗粒包覆方法可有效提高复合膜的力学性能,使陶瓷粉加入量由40%提高到56%(vol%).陶瓷颗粒包覆后,采用轧膜工艺制备出厚度为100μm、力学性能优良、介电常数大于20、介电损耗小于50×10-4、容量变化率小于4%的复合膜.还对包覆和未包覆陶瓷-聚丙烯复合膜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用改进的Dvorak-Boubllk平衡釜,采用汽相色谱分析、微量蒸馏法和引进汽相色谱模拟实沸点蒸馏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甲乙酮-蜡,苯-蜡,甲苯-蜡,丙酮-调合油,甲乙酮-调合油,苯-调合油,甲苯-调合油七个系统在常压下的汽液平衡数据。应用虚拟组分法,采用Chao-Seader混合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10.
用改进的Ellis平衡釜,采用化学分析、微型萃取和气相色谱模拟实沸点蒸馏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糠醛-提余油,糠醛-抽出油,N-甲基-2-吡咯烷酮提余油,N-甲基-2-吡咯烷酮-抽出油四个系统在常压下的汽液平衡数据。应用虚拟组分法,采用Chao-Seader混合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取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以太原地区的气象参数为背景,利用TRNSYS仿真软件,模拟计算以R141b为制冷剂的蓄热型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在夏季典型日的性能,分析系统的喷射系数、制冷量、能效比(COP)随着太阳辐射照度的逐时变化,以及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喷射器喉部面积比(r)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性能随太阳辐射照度增强而提高;蓄热装置的使用拓宽了系统高效运行的时间,更加有效地利用了太阳能;在系统运行时段,各性能系数逐时变化趋势一致,且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同一工况下,r值越大喷射系数越大,  相似文献   

12.
自动引导小车作为FMS的物流系统中的工件运输装置,主要负责系统内的工件运输,其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效率,FFS500-2是我国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一条柔性制造系统生产线,现AGV控制系统无法运行,需要进行改造。该提出用先进的工控机和交流伺服控制系统改造原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通用性,恢复其正常功能。文中详细讨论了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及伺服控制,对系统的软件进行了模块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王静 《科技信息》2012,(23):113-114
本文利用FPGA器件实现了DDS系统中的关键部分DDS核,所设计的DDS核,由相位累加器和波形数据表组成,可以实现产生任意波形。FPGA器件作为系统控制的核心,其灵活的现场可更改性,可再配置能力,对系统的各种改进非常方便,在不更改硬件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模型的分析与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吸收式制冷系统具有两相及两组分流体流动以及多个部件数,其动态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比较复杂。这里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的仿真建模方法,将吸收式制冷系统分解为两个子系统,根据一定参数耦合关系相连接,建立其部件和系统的动态模型,适用于双效的各种溶液流程的吸收式制冷系统运行特性的仿真研究。动态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显示了较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5.
对风冷冷热水机组常规测试系统进行了计算分析,针对常规测试系统中同时需要加热和制冷而造成的能量浪费现象,提出在该常规测试系统中空气侧增设表冷器,水侧增设水水换热器,对该系统进行节能改进设计.并以制冷量为25kW(制热量为32kW)的风冷冷热水机组测试系统为例,以试验工况数据为基础,对改进后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验算分析.通过比较改进前后的系统能耗得出,改进后的系统制冷测试工况时可节电32kW,热泵测试工况时可节电16kW,最后编写了表冷器的设计计算程序模块.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个自动装配机系统,该系统使用了一个AHC(AutomaticHandChanger)装置,实现了一个机器人可完成多项不同的工作。在该系统中成功地将柔顺(Compliance)控制应用到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去,从而实现了柔软导线准确地装配。  相似文献   

17.
网络化控制式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设计一个实验室控制装置的网络控制系统。系统设计中采用C/S构架(客户机/服务器构架),利用VB开发并利用TCP/IP协议实现了系统的远程控制。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利用TCP/IP协议中的UDP协议进行通信,实现校园网上的过程控制实验。图1为系统总体方案图。  相似文献   

18.
不同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CO2制冷循环各个部件的稳态仿真模型,对6种不同的跨临界CO2制冷循环进行了稳态仿真,衡量了吸气回热、回收膨胀功以及二级压缩等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级压缩并回收膨胀功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只采用两级压缩而不回收膨胀功,对系统的性能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单级压缩时如果系统中带有膨胀机,采用吸气热交换器可以提高制冷量,但对性能系数(COP)值的影响不大;单级压缩不回收膨胀功时,采用吸气热交换器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制冷量和COP。  相似文献   

19.
混合工质成分对自复叠冷冻干燥装置降温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以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为冷源的冷冻干燥装置降温过程进行了准稳态数值模拟,发现在混合工质成分和循环压比给定时,循环单位容积制冷量随压力位变化有峰值存在,具有与纯工质循环不同的特征.通过定成分和变成分下循环制冷量的优化,深入分析了混合工质成分对降温过程中各温度位循环制冷量的影响规律,从而可以为各种不同降温速率要求的冻结工艺设计混合工质的成分,为冻结工艺所要求的降温速率控制提供便利.借助于总单位温降时间和单位温降时间两个新概念,对物品热容量与搁板蒸发器热容量相比很小时的特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设计和制作了一台以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为冷源的冷冻干燥装置,实现了-60~-80℃温区的稳定运行,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单片机和CPLD作为核心器件。减少分立元件的使用,通过改变程序参数可以实现对不同型号步进电机的控制.在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性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利于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