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所研制的基于研究目的低温库,具有可切换的双级压缩和复叠循环制冷系统,库温在60℃~-70℃间连续可调.阐述了制冷系统、强弱电系统、测控通讯系统的特点.对调试中所遇问题及其解决作了总结.试验测定了库体传热系数、两套制冷系统的降温速率、制冷量及其最佳切换库温等,并以其为平台完成了多项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2.
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氨/水为工质的中压双效复叠吸收式冷循环进行计算分析发现,只有在冷却水温度较低,制冷剂蒸发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具有较高制冷系统的优点,当冷却水温度较高时,循环冷系数较考虑回收Ⅰ级循环的精馏热,以提高叠循环的制冷系统。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三级自动复叠的制冷系统,搭建了一台采用R22/R23/R14为制冷剂的三级自动复叠制冷设备,并就系统中非共沸混合制混合制冷剂的降温特性进行了分析.本系统的制冷工艺方法,机组构件设计及选用,理论和实验分析对自动复叠制冷装置的设计和制造具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R744在复叠式制冷系统中运行的最低温度突破三相点的限制,用R744与自然工质(如R170或R1150)混合组成二元混合物,使其突破R744的三相点温度,完全使用自然工质混合物替代R13,在复叠式制冷系统的低温环路中运行.通过建立固液平衡和气液平衡的模型,得到保证R744在200K不结晶的摩尔分数,并针对固定组分的二元混合物进行循环性能计算.计算结果表明,R744/R170的一种混合物在相同的冷凝和蒸发温度下与R13相比,压缩比相同,压力曲线非常接近,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质量制冷量和制冷系数相差不大,具有与R13相近的循环性能.质量比为2:8的R744/R170混合物是R13的理想的自然工质替代物.  相似文献   

5.
针对RKS方程压缩因子进行求解,用软件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探究求解压缩因子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出传统工质R22及自然工质CO2的压缩因子,并与查得的压缩因子标准值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最后计算出三级自动复叠制冷系统中以R14/R23/R22混合制冷工质的压缩因子,从而对自复叠制冷系统压缩因子的求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R600a/CO2一级分凝和二级分凝自复叠制冷循环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天然工质应用于自复叠制冷循环的研究,对一级分凝和二级分凝自复叠制冷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讨论了使用天然工质R600a/CO2作为非共沸制冷剂时制冷剂的配比、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和冷凝蒸发器冷凝侧出口过冷度对2种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循环均存在最佳的制冷剂配比,其中二级分凝循环还存在最佳中间温度;在一定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下,二级分凝自复叠制冷循环与一级分凝自复叠制冷循环相比,性能系数大,单位质量制冷量大,压力比高;随着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升高,二级分凝循环的性能系数提高得更多.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以氯化钙一氨为工质对的吸附式两床循环制冷装置,并在此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以氯化钙一氨为工质对的连续循环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性能系数COP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此装置的制冷效果优于设计指标,设计的壳管式吸附器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低温精馏多采用小型低温制冷机作为冷凝器冷源而难以满足工业应用中大规模处理精馏原料的问题,提出将大型低温制冷机应用于低温精馏的方案,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逆布雷顿循环的低温精馏模拟实验平台,同时满足了冷凝器、再沸器和冷屏的负载模拟要求,解决了回收再沸器冷量过程难以模拟的问题。对模拟实验平台进行了测试,可在20 K温区为冷凝器提供约600~1 200 W的制冷量,回收再沸器的冷量,并为冷屏提供500 W以上的制冷量,透平膨胀机效率均在70%以上。本文结果验证了大型低温制冷系统应用于低温精馏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R22和R23两种工质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工质冲注到自制的自动复叠实验装置中,通过汽液分离器将两种工质自然分离,分离后R22液体节流冷凝R23气体,冷凝后的低温工质R23节流后可以实现-70℃的低温环境,该装置构造简单,在低温电子、医药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氨水工质朗肯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核供热堆热电联供热源和冷源特点,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动力循环-非共沸混合工质氨水朗肯循环。叙述了氨水朗肯循环的工作原理,并与同等条件下蒸汽朗肯循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动力循环-非共沸混合工质氨水朗肯循环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适合核供热堆所提供的热源和冷源条件,是一种很有潜力的低温热源新型动力循环。  相似文献   

11.
对风冷冷热水机组常规测试系统进行了计算分析,针对常规测试系统中同时需要加热和制冷而造成的能量浪费现象,提出在该常规测试系统中空气侧增设表冷器,水侧增设水水换热器,对该系统进行节能改进设计.并以制冷量为25kW(制热量为32kW)的风冷冷热水机组测试系统为例,以试验工况数据为基础,对改进后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验算分析.通过比较改进前后的系统能耗得出,改进后的系统制冷测试工况时可节电32kW,热泵测试工况时可节电16kW,最后编写了表冷器的设计计算程序模块.  相似文献   

12.
不同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循环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CO2制冷循环各个部件的稳态仿真模型,对6种不同的跨临界CO2制冷循环进行了稳态仿真,衡量了吸气回热、回收膨胀功以及二级压缩等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级压缩并回收膨胀功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只采用两级压缩而不回收膨胀功,对系统的性能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单级压缩时如果系统中带有膨胀机,采用吸气热交换器可以提高制冷量,但对性能系数(COP)值的影响不大;单级压缩不回收膨胀功时,采用吸气热交换器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制冷量和COP。  相似文献   

13.
The 30 0kt aethyleneunitisthefirstmajorethyleneunitimportedfromabroad .Thesteamcrackers ,whichwereputonstreamin 1 976 ,werelicensedbyABB LummusofUSAandconstructedbythecontractorToyoEngineeringCompanyofJapan .BeijingYanshanPetrochemicalCompany(BYPC)carriedoutthefirstexpansionandrevampingofthisethyleneunitduringthe 1 992 - 1 994period ,andthecon structionofrevampprojectwascompletedinOctober 1 994 .Thisrevampprojectexpandedethylenecapacityfromtheori ginallevelof30 0kt ato 4 5 0kt awithits…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切向入口压力与冷气流率两个特定因素对涡流管制冷性能的重要影响,通过系统的实验方法研究了涡流管制冷效应、单位制冷量和绝热效率随此二者因素的变化规律,并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给出相应的经验方程.结果表明:当冷气流率不变时,制冷效应、单位制冷量都随入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而绝热效率几乎不受入口压力的影响;在入口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制冷效应、单位制冷量和绝热效率都随冷气流率的增大呈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在某一冷气流率下,制冷效应、单位制冷量和绝热效率最大,但是最大值所对应的冷气流率值却完全不同;对于本实验所用的涡流管,给出的经验方程能很好地与实验数据相关联  相似文献   

15.
吸附式制冷中回质过程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入回质循环,设计了一套使用活性炭-氨为工质对,用发动机余热驱动的吸附式汽车空调,建立了回质循环的计算模型,对样机的回质过程及其对吸附式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并与基本循环、回热循环进行了对比,同时引入了回质系数表征回质完善度,结果表明,回质过程大幅度提高了循环制冷量,但在某些工况下,也有可能降低系统的性能系数;金属及流体热容变化对回质过程的作用不明显;回质对性能的影响主要取于工质对的吸附特性,在不同的回质系数下,回质循环的性能变化遵循基本一致的规律。回质过程对于循环性能系数的影响没有对循环制冷量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热泵型空调机组室外机换热面积通常大于室内机换热面积的特点,对室外机换热面积变化对其换热量及机组性能系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别在制冷和制热工况下测试了室外机沿制冷剂管路管壁温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室外机传热和制冷剂流动计算模型,并对以R22为工质的一机组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发器内的相变过程均为非定温过程,但温度变化较小,且供热时作为蒸发器的室外机的压降大于制冷时作为冷凝器的室外机的压降。当室外机换热面积远大于室内机换热面积时,室外机换热量和机组性能系数均随换热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远较换热面积减少的比例小得多。且在制热工况下的影响远小于制冷工况。  相似文献   

17.
应用Aspen Plus软件,选择ELECNRTL物性方法和蒸发器、换热器模块对六水氯化镁生产的连续蒸发和冷却工艺进行了模拟和验证.讨论了蒸发器的气相分率以及冷却结晶的冷却终温对产品产率的影响.在综合考虑副反应、设备材质及公用工程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单位产品能耗最小为目标进行了优化.确定的合理操作参数为:蒸发器的压力70,kPa、气相分率0.4、换热器的冷却温度38℃.在此工艺条件下,产品产率为60.17%,单位产品总热负荷为990.75kJ/kg.通过流程模拟对不同的工艺条件进行分析获得物性数据及工艺参数,可节省设计时间和优化现有生产工艺,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8.
对斯特林循环进行了分析,并同压缩式制冷循环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工作介质为双相双组分的新型制冷循环,并将其应用于普冷。新型循环的提出为制冷行业开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的半导体制冷器性能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ANSYS Workbench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输入电压、热端温度、半导体单元属性、半导体电偶臂及级间绝缘材料属性等因素对二级半导体制冷器冷端温度、冷端冷量及制冷系数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半导体制冷器热端温度不变,冷端温度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大而递减;保持输入电压不变,冷端温度随着热端温度的升高而递增;保持输入电压和热端温度不变,冷端冷量随着冷端温度的升高而递增;在冷端温度、热端温度一定时,制冷系数ε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半导体单元高度的增加和单元间距的减小都可以使冷端达到更低温度;随着半导体电偶臂及级间绝缘材料属性即热导率、高度的增加,冷端温度均呈递增趋势.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显示,两者具有较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